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VM标签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方国良 马波 +4 位作者 沈峰 李鼎 高春燕 余勇 黄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VVM标签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下简称流脑AC结合疫苗)上的应用效果,为该疫苗的冷链运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2年生产的3批批签发合格的流脑AC结合疫苗,贴上VVM14标签,分别于37℃放置0、7、14、21 d和25℃放置0... 目的探讨VVM标签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下简称流脑AC结合疫苗)上的应用效果,为该疫苗的冷链运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2年生产的3批批签发合格的流脑AC结合疫苗,贴上VVM14标签,分别于37℃放置0、7、14、21 d和25℃放置0、30、60、90、100 d取样,检测VVM14标签反应区和参照区的A值差值及疫苗的多糖含量、p H值、水分、游离多糖含量、游离蛋白含量和鼠免疫原性等质量指标。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流脑AC结合疫苗VVM14 A值的差值明显下降,游离多糖含量均有升高趋势,鼠免疫原性均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明显,其余指标变化趋势不明显,均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YBS00102009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疫苗于37℃放置21 d和25℃放置100 d后,质量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冻干流脑AC结合疫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VVM14的A值差值与疫苗质量具有相关性,VVM14标签在疫苗上的应用,可直观反映该疫苗在冷链运输、保存和使用环节的质量,提高免疫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M标签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冻干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3~8月龄健康婴幼儿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施礼威 梁馨元 +3 位作者 李红华 方文建 李亚南 莫兆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97-301,307,共6页
目的评价冻干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3~8月龄健康婴幼儿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设计,在广西全州县选择3~8月龄健康婴幼儿300人,按照1∶1分别随机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种已上市A群C群脑膜炎... 目的评价冻干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3~8月龄健康婴幼儿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设计,在广西全州县选择3~8月龄健康婴幼儿300人,按照1∶1分别随机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种已上市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试验组接种冻干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分别于免疫前和全程免疫后30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中抗A、C群流脑抗体滴度,并计算阳转率(4倍增长)。观察并记录每针次疫苗接种后30 min、6~8 h、24 h、48 h、72 h^7 d的不良反应,并随访30 d。结果 261名受试者完成免疫原性观察,对照组(132人)和试验组(129人)A群、C群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3. 94%、96. 90%和97. 73%、98. 45%,试验组与对照组率差为2. 96%(-2. 09%,∞)和0. 72%(-2. 60%,∞);A群和C群免疫后抗体GMT分别为134. 90、163. 89和152. 22、154. 4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300名受试者均进入安全性分析集,对照组(150人)和试验组(150人)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 00%和56. 67%,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 00%和3. 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冻干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3~8月龄健康婴幼儿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3
作者 李宏涛 张汉青 +2 位作者 杜晓琴 李强 李洪光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2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安全性,提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EFI)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库的414730支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接种者为研究对象,分析AEFI发生情况,... 目的:分析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安全性,提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EFI)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库的414730支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接种者为研究对象,分析AEFI发生情况,讨论发生AEFI儿童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2021年3月-2022年3月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出库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414730支,发生AEFI 7例,发生率为0.169/万剂,均发生在2021年。7例AEFI儿童中,以6~11个月月龄儿童最多,共5例,占71.43%;0~2个月、3~5个月儿童各1例,各占14.29%。7例AEFI儿童中,男3例,女4例,性别占比男∶女为1∶1.3。7例AEFI儿童中,发热6例,累计发生率为0.14/万剂;疫苗接种部位肿胀、皮疹各1例,累计发生率均为0.02/万剂。7例AEFI儿童中,单独使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5例,联合其他药品使用2例。7例AEFI儿童中,涉及产品批号S-20200401者4例,累计出库47504支,发生率为0.84/万剂;涉及产品批号S-20200402者2例,累计出库51709支,发生率为0.39/万剂;批号不详1例。结论: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安全性高,AEFI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联合使用疫苗 产品批号
下载PDF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郑佳 朱向国 +1 位作者 刘刚 杜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707-710,共4页
目的观察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不同年龄段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法选择广西南宁市隆安县4岁以内健康易感婴幼儿1 190名,分为3-8月龄(试验组220名,对照组133名)、1-2岁(试验组202名,对照组212名)、3-4岁(试验组218名... 目的观察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不同年龄段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法选择广西南宁市隆安县4岁以内健康易感婴幼儿1 190名,分为3-8月龄(试验组220名,对照组133名)、1-2岁(试验组202名,对照组212名)、3-4岁(试验组218名,对照组205名)3个年龄段,试验组经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对照组经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3-8月龄组共免疫3针次,1-2岁组共免疫2针次,均间隔1个月;3-4岁组免疫1针次。各组免疫剂量均为0.5 ml/次。3-8月龄组分别于免疫前和第2针免疫后4周、第3针免疫后4周及末次免疫后3年采血,1-2岁组分别于免疫前、第2针免疫后4周及末次免疫后3年采血,3-4岁组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4周及免疫后3年采血,采用杀菌力试验及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观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抗体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免疫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后,抗体水平均显著提高,且在免疫后3年仍保持较高的抗体保护水平。结论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针对不同年龄段均保持很高的免疫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免疫持久性
原文传递
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游离蛋白含量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璐 蔡峰 +3 位作者 王公孝 王学林 许蓉华 熊慧玲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建立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游离蛋白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色谱柱:TSKgel G3000SW(300 mm×7.5 mm,10μm);流动相: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2±0.2)];流速:0.5 ml/min,自... 目的建立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游离蛋白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色谱柱:TSKgel G3000SW(300 mm×7.5 mm,10μm);流动相: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2±0.2)];流速:0.5 ml/min,自动进样100μl;检测波长:280 nm;柱温:室温。对该方法进行专属性、分离度、线性、精密性和准确性验证,确定该方法的定量限和检测限;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及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成品中游离蛋白含量。结果该方法检测游离蛋白的专属性、分离度良好;蛋白对照品在3~18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8;3批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成品的加样回收率在82.9%~119.33%之间,RSD小于5%;确定方法检测限为1.0μg/ml,定量限为2.6μg/ml。3批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成品未检测出游离蛋白。结论建立的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度高,可检测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中游离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高效液相色谱法 游离蛋白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儿童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基础免疫后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持久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继海 李艺星 +7 位作者 徐丽 陈霞 毛雷婧 施文 吴丹 邵祝军 尹遵栋 李军宏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儿童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基础免疫后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C)... 目的观察儿童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基础免疫后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C)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持久性。方法在安徽省部分乡镇选择已完成2剂次MPCV-AC基础免疫的3岁儿童进行1剂次MPV-AC加强免疫,采集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血标本;选择已完成2剂次MPCV-AC基础免疫和1剂次MPV-AC加强免疫的6岁儿童在第2剂MPV-AC加强免疫前采集血标本;检测所有儿童的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功能性杀菌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结果在69名3岁儿童中,MPV-AC免疫前A、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91%、47.83%;免疫后阳性率均为100%,阳转率分别为75.36%、94.20%,GMT分别为1:1109.69、1:2632.68。在75名6岁儿童中,A、C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7%、64.00%(与3岁儿童免疫后相比,Fisher精确概率法,P=0.121;x2=30.57,P=0.000),GMT分别为1:149.78、1:42.22(与3岁儿童免疫后相比,U=866.00,P=0.000;U=570.00,P=0.000)。结论完成MPCV-AC基础免疫的3岁儿童进行1剂次MPV-AC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良好但免疫持久性不足3年,建议增加第2剂次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免疫持久性
原文传递
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丹青 罗献伟 +7 位作者 苏颖 陆志坚 王晓萍 方大春 潘贵霞 张怀忠 夏志才 任军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3年第3期231-234,292,共5页
目的评价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Freeze-dried;MPCV-Fd/A+C),在婴幼儿中大规模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安徽省5个市,对>10万名6~2... 目的评价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Freeze-dried;MPCV-Fd/A+C),在婴幼儿中大规模使用后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安徽省5个市,对>10万名6~23月龄婴幼儿接种2剂MPCV-Fd/A+C,2剂间隔1个月,每剂0.5毫升(ml),含A群、C群荚膜多糖各10微克(g)。接种后进行30min即时反应观察,以及24、48、72h的随访观察,接种后第7天如受试者未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将结束随访观察。按照统一的病例报告表(接种日记卡)对接种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本次共接种MPCV-Fd/A+C并进行安全性观察100155人,第一剂接种3天内发热反应为2.57%,并逐天降低;全身反应的过敏、烦躁、嗜睡、厌食、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0.04%、0.12%、0.05%、0.06%、0.05%和0.09%;局部反应的疼痛、发红、肿胀、皮下硬结的发生率分别为0.03%、0.05%、0.04%、0.02%。接种第二剂后,各种反应发生率较第一剂更低。接种MPCV-Fd/A+C后发生的各种反应>90%为轻度反应,未发生潜在的威胁生命的4级反应。结论 MPCV-Fd/A+C在婴幼儿中大规模使用后,全身和局部反应发生率低,反应轻微,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3月龄婴幼儿 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安全性 评价
原文传递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傅传喜 黄桂花 +3 位作者 崔敏 贺晴 许建雄 王鸣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3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对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进行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为在人群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广州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月... 目的对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进行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为在人群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广州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月龄~5岁受种儿童,连续随访3天,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受种儿童进行被动监测,观察接种后MPCV.A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主动监测262名受种儿童,5N23月龄婴幼儿(60人)未观察到不良反应,2~5岁儿童7人(3.4653%,7/202)出现轻度局部不良反应。10356名被动监测儿童接种MPCV-AC后,19例(0.1835%)报告轻度局部反应(主要为硬结和红、肿),9人(0.0869%)出现全身反应。结论儿童接种MPCV-AC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安全性
原文传递
3-23月龄儿童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安全性Ⅲ期临床试验
9
作者 王彦霞 王雪 +12 位作者 黄海涛 谢志强 黄丽莉 苟锦博 周翰驰 杨永利 张伟 由汪洋 谭洁冰 冯光伟 许丽锋 朱涛 郭万申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0-445,共6页
目的评价一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应用于3-23月龄儿童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对照的非劣效临床试验,在河南省某县招募3月龄、6... 目的评价一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应用于3-23月龄儿童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对照的非劣效临床试验,在河南省某县招募3月龄、6-11月龄和12-23月龄健康受试者,每个年龄组受试者按不同免疫程序随机接种MPCV-AC试验疫苗或对照疫苗,观察接种后0-30d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月龄受试者接种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9%(151/799)和29.2%(235/805)(χ^(2)=23.25,P<0.001),其中局部反应分别为1.9%和7.1%(χ^(2)=25.32,P<0.001),全身反应分别为17.3%和24.8%(χ^(2)=13.83,P<0.001)。6-11月龄受试者接种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4%(122/545)和21.6%(118/547)(χ^(2)=0.11,P=0.746),其中局部反应分别为2.0%和1.8%(χ^(2)=0.05,P=0.819),全身反应分别为20.7%和20.1%(χ^(2)=0.07,P=0.798)。12-23月龄受试者接种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1%(83/548)和19.0%(103/542)(χ^(2)=2.87,P=0.091),其中局部反应分别为0.9%和1.3%(χ^(2)=0.36,P=0.549),全身反应分别为14.2%和18.3%(χ^(2)=3.26,P=0.071)。结论本研究MPCV-AC试验疫苗应用于3-23月龄健康儿童的安全性非劣于对照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不良反应 安全性 临床试验 非劣效
原文传递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对婴幼儿人群的免疫原性研究
10
作者 黄丽莉 马晓敏 +11 位作者 黄海涛 谢志强 苟锦博 杨永利 王雪 张伟 由汪洋 谭洁冰 许丽锋 冯光伟 朱涛 王彦霞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28-1733,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免疫原性。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河南省泌阳县1932名2岁以内未接种过流脑疫苗且腋下体温≤37.0℃健康婴幼儿纳为对象。将3月龄组和6~11月龄组对象按1∶1比例分配至试验... 目的评价国产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免疫原性。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河南省泌阳县1932名2岁以内未接种过流脑疫苗且腋下体温≤37.0℃健康婴幼儿纳为对象。将3月龄组和6~11月龄组对象按1∶1比例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将12~23月龄组对象按1∶1∶1比例分配至1剂次组、2剂次组和对照组,每组含276名对象。试验组对象肌内注射待评价冻干剂型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对照组对象肌内注射市售冻干剂型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接种前和最后一剂次接种30 d后采集对象静脉血,测定并比较各组抗体阳转情况。结果免疫原性研究完成率为95.2%(1839/1932)。接种前,3月龄和6~11月龄对象试验组和对照组A群和C群抗体GMT和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23月龄对象1剂次组A群抗体GMT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2剂次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A、C群抗体阳转率率差(95%CI)在3月龄对象分别为-0.12%(-6.01%~5.77%)和0.82%(-4.23%~5.86%);在6~11月龄对象分别为6.75%(1.71%~11.79%)和-4.32%(-8.73%~0.08%);在12~23月龄对象分别为1.02%(-3.80%~5.83%)和-4.40%(-7.79%~-1.01%)(2剂次组),-7.22(-12.90~-1.54)和-18.61(-23.75~-13.46)(1剂次组);A群和C群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在3月龄对象试验组分别为48.50和63.12,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3.02和57.99)(均P<0.05),在6~11月龄和12~23月龄对象分别为84.09和92.51(2剂次组),均高于各自对照组(分别为43.10和61.83)(均P<0.001)。结论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在2岁以下婴幼儿中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工艺稳定性及其免疫原性
11
作者 吴兵 刘方蕾 +5 位作者 王晶 侯亚莉 赵志强 杨明 崔萱林 谢贵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8期933-938,共6页
目的研究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GCMP)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toxoid,TT)结合疫苗的工艺稳定性及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己二酸二酰肼(ADH)作为间隔剂,碳二亚胺(EDAC)为缩合剂,扩大量制备8批GCMP-TT... 目的研究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GCMP)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toxoid,TT)结合疫苗的工艺稳定性及其免疫原性。方法以己二酸二酰肼(ADH)作为间隔剂,碳二亚胺(EDAC)为缩合剂,扩大量制备8批GCMP-TT结合物,以生化、免疫学方法分析8批GCMP-AH衍生物和GCMP-TT结合物的主要特性;将8批GCMP-TT结合物分别免疫NIH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GCMP和抗TT的IgG抗体,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 8批GCMP-AH衍生物及GCMP-TT结合物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基本一致,批间差异较小,均达到《欧洲药典》的规程(7.0版)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免疫小鼠的血清中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GCMP和抗TT的特异性IgG抗体,与GCMP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CMP-TT结合疫苗第2针、第3针与第1针相比,免疫后产生的IgG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GCMP-TT结合疫苗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可诱导免疫记忆,为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 结合疫苗 制备工艺 稳定性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