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上) 被引量:70
1
作者 武选民 史生胜 +4 位作者 黎志恒 郝爱兵 乔文光 余志山 张顺宝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从额济纳盆地含水系统结构及埋藏分布、地下水补给与排泄、地下水流场、水化学特征、水环境同位素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入手 ,将全盆地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2大子系统 ,并进一步区分出
关键词 额济纳盆地 地下水系统 黑河 埋藏 同位素 地下水流场 水环境
下载PDF
中国西北内陆干旱盆地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65
2
作者 李文鹏 郝爱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32,共5页
随着系统理论分析方法的引入和同位素、遥感、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物探手段等的应用,内陆干旱区的地下水勘查与研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以作者在中国西北地区近十几年的地下水勘查与研究成果为主要基础,将内陆干旱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划分为... 随着系统理论分析方法的引入和同位素、遥感、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物探手段等的应用,内陆干旱区的地下水勘查与研究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以作者在中国西北地区近十几年的地下水勘查与研究成果为主要基础,将内陆干旱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划分为四级地下水流系统,即山前局部地下水流系统(Ⅰ)、区域地下水流系统(Ⅱ)、滞流地下水流系统(Ⅲ)和细土平原区易变的局部地下水流系统(Ⅳ)。盆地地下水的形成演化和盐分迁移主要发生在Ⅰ、Ⅱ和Ⅳ这三级水流系统中。山前局部地下水流系统(Ⅰ)的地下水接受补给条件好,径流交替积极,以盐分溶滤作用为主。在区域地下水流系统(Ⅱ)和易变的局部地下水流系统(Ⅳ)共同作用下,地下水和地层中的盐分在水平方向上从盆地边缘向中心迁移和聚集,在垂向上则从深部向浅部迁移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干旱盆地 地下水流系统 地下水 形成 演化
下载PDF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梁杏 张人权 +2 位作者 牛宏 靳孟贵 孙蓉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3-151,共9页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以Tóth经典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建立方法为基础,综述了基于Tóth方法的地下水流系统的模拟成果,分析了Tóth方法得出的水流模式与控制因素的关系,以及地下水流系统理论...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以Tóth经典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建立方法为基础,综述了基于Tóth方法的地下水流系统的模拟成果,分析了Tóth方法得出的水流模式与控制因素的关系,以及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发展。同时,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提出的地下水流系统通量上边界模拟方法也进行了系统论述,在物理模拟实验与数值模拟基础上,认为通量上边界分析方法是对Tóth方法的改进与完善,有利于对地下水流系统发育的物理机制理解;该方法能够更全面认识地下水流系统模式及其转化,定量出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流模式的控制关系。最后指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是当代水文地质学的核心概念框架,应该重视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物理机制和数学模拟方法的研究,加强新技术方法的引入,拓宽其应用领域的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系统 Tóth方法 模拟方法
下载PDF
关于水文地质学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人权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共4页
探讨了水文地质学发展的有关问题。概念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不断发展、不断探索概念的内涵 ,是学科发展的根本 ;控制性实验对于探索规律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迄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忽视定性分析 ,盲目进行定量计算的倾向需要扭转 ... 探讨了水文地质学发展的有关问题。概念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不断发展、不断探索概念的内涵 ,是学科发展的根本 ;控制性实验对于探索规律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迄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忽视定性分析 ,盲目进行定量计算的倾向需要扭转 ;与包括社会人文学科在内的学科交叉渗透 ,是水文地质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是对水文地质学的重大突破 ,它所应用的研究方法——假设演绎法 ,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学 控制性实验 学科交叉渗透 定性分析 地下水流动系统 假设演绎法
下载PDF
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24
5
作者 尹立河 张俊 +6 位作者 王哲 董佳秋 常亮 李春燕 张鹏伟 顾小凡 聂振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4-1111,共18页
在系统梳理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西北内陆河流域主要的含水层特点,对山区、平原区和沙漠区的地下水循环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平原区地下水水流系统进行了讨论。由于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密切,形成了具有密切水力... 在系统梳理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西北内陆河流域主要的含水层特点,对山区、平原区和沙漠区的地下水循环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平原区地下水水流系统进行了讨论。由于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密切,形成了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含水层-河流系统,不论是上游开发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会引起整个流域内地下水资源的强烈变化。地下水资源评价表明,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783亿m^(3)/a,其中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量为487亿m^(3)/a,山区与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为199亿m^(3)/a,现状开采量为128亿m^(3)/a。地下水开发潜力分析表明,除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等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地下水开采潜力有限,应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提高其承载能力。今后应加大(微)咸水资源化、地下水水库的调查研究,加强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生态需水量评价,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河流域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资源 开发潜力 地下水水流系统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北京市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流动和更新模式的水化学和同位素标记 被引量:16
6
作者 翟远征 王金生 周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44,共13页
用水化学和同位素示踪法揭示了北京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流动模式和更新演化规律.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由上游的Ca-Mg-HCO3型逐渐过渡到下游的以Na-HCO3型主,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累积效应.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在补给... 用水化学和同位素示踪法揭示了北京潮白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流动模式和更新演化规律.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由上游的Ca-Mg-HCO3型逐渐过渡到下游的以Na-HCO3型主,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累积效应.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在补给过程中受蒸发作用影响强烈.研究区地下水的流动和更新过程主要存在局部流和区域流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主要存在于山前平原区和浅层地下水(均为潜水)中,以垂向流动为主,地下水具有很强的更新能力;后者主要指整个研究区的深层(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流系统,该水流系统的主径流方向为密云→怀柔→顺义→通州,以侧向水平径流为主,局部垂向入渗作用明显,地下水参与现代水循环微弱,径流途径较长,地下水更新能力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白河冲洪积扇 地下水流系统 水文地球化学 环境同位素 地下水更新 地下水演化
下载PDF
近30年煤矿开采影响下峰峰矿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演变 被引量:17
7
作者 郝春明 孙伟 +1 位作者 何培雍 李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1,共7页
通过分析峰峰矿区煤矿开采前后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煤矿开采造成岩溶水的水化学特征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相对煤矿开采前,目前的岩溶水具有较高的Na++K+、Mg2+、SO2-4和矿化度值;水化学类型,补给来源和水动力特征明显复杂化和多样... 通过分析峰峰矿区煤矿开采前后的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煤矿开采造成岩溶水的水化学特征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相对煤矿开采前,目前的岩溶水具有较高的Na++K+、Mg2+、SO2-4和矿化度值;水化学类型,补给来源和水动力特征明显复杂化和多样化;水质明显恶化,人为污染突出;原有的水流系统遭到破坏,由复杂化的水流系统演变呈单一水流系统,强径流带已消失,中等径流带和弱径流带发育;水流速率明显变慢,水力梯度加大;矿物溶解能力增强,增加了更多白云岩矿物的溶解;重金属元素检出率和检出浓度也明显增多;岩溶水与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加大,开始接受煤系基岩水、孔隙水和河水的反向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水化学类型 水流系统 矿物溶解能力 重金属元素 氢氧同位素
下载PDF
从系统理论看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寿全 陈梦熊 +1 位作者 黄巍 王思敬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7,共5页
以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结合大量的研究实践,对现代水文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作了剖析,提出了新的看法,概括出三个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即“水文地质系统”、“水文地质结构系统”、“地下水系统”。还重点强调了水文地质结构... 以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结合大量的研究实践,对现代水文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作了剖析,提出了新的看法,概括出三个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即“水文地质系统”、“水文地质结构系统”、“地下水系统”。还重点强调了水文地质结构系统理论的意义。另外,建立一个统一的,适用于生产实践的理论体系亦是本篇探讨的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结构 地下水
下载PDF
盆地地下水年龄空间分布规律 被引量:13
9
作者 蒋小伟 万力 +1 位作者 王旭升 李海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地下水年龄蕴含了地下水循环与演化过程的信息,是研究盆地地下水循环规律的重要信息来源。利用实测示踪剂年龄校正地下水模型,是当前国际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在数值模拟计算中,地下水年龄有三种确定方法,分别是利用"活塞... 地下水年龄蕴含了地下水循环与演化过程的信息,是研究盆地地下水循环规律的重要信息来源。利用实测示踪剂年龄校正地下水模型,是当前国际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在数值模拟计算中,地下水年龄有三种确定方法,分别是利用"活塞流"模型计算对流年龄、根据同位素浓度结合半衰期计算浓度模拟年龄和利用地下水年龄控制方程计算直接模拟年龄。利用地下水年龄控制方程计算的直接模拟年龄适合于从理论上分析盆地中的地下水年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在各级次流动系统内,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年龄有整体上变老的趋势;盆地下游,地下水年龄在垂向上会发生突变,可作为识别不同级次流动系统的实用指标。研究还发现,驻点位置或者附近,地下水年龄存在一个偏大的峰值。这些规律可为利用地下水年龄校正盆地地下水模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年龄 盆地 地下水流动系统 年龄质量 直接模拟年龄
下载PDF
利用环境同位素识别酒泉—张掖盆地地下水补给和水流系统 被引量:13
10
作者 贾艳琨 刘福亮 +3 位作者 张琳 聂振龙 申建梅 陈宗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0-744,共5页
详细了解干旱区地下水的补给机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天然环境同位素在过去的40年里广泛应用于解决有关地下水补给、流动等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酒泉—张掖盆地水的环境同位素变化特征,识别地下水的补给和流动。研究结果表... 详细了解干旱区地下水的补给机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天然环境同位素在过去的40年里广泛应用于解决有关地下水补给、流动等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酒泉—张掖盆地水的环境同位素变化特征,识别地下水的补给和流动。研究结果表明,酒泉—张掖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来自山区出山河流,补给发生在祁连山前戈壁带,在山前冲积扇带地下水主要为1963年以来的快速补给,而部分深部地下水为1952年以前补给。同时,环境同位素指示盆地存在深部区域流系统和浅部局域流系统,酒泉盆地和张掖盆地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该研究不仅对黑河流域地下水的开发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对我国西北类似的内陆盆地地下水的开发管理有着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地下水 补给 水流系统 同位素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下水系统划分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会峰 王贵玲 张翼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2,共9页
地下水系统是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学术界对"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尚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对"地下水系统"的理解各有侧重,划分依据与标准不一,划分结果各异,故在应用上常造成混乱。文中基于地下水流系... 地下水系统是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学术界对"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尚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对"地下水系统"的理解各有侧重,划分依据与标准不一,划分结果各异,故在应用上常造成混乱。文中基于地下水流系统的概念,归纳了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原则和依据,认为地下水系统划分应以自然状态不同级别的地下水流系统为首要依据,以含水层系统为判断水力联系和流动系统内部结构的重要基础,提出了一套划分中国北方地下水系统的方案,将其划分为4个地下水系统区块、10个一级地下水系统和56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区块主要依据特大区域尺度上具有相似地下水循环特征且在地域上毗邻的盆地(流域)的组合体划分:一级地下水系统主要依据盆地(流域)尺度的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和区域地下水流向划分;二级地下水系统主要依据区域水流系统的分区特征(受次级盆地或次级流域控制)划分。这一方案为中国北方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与环境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地下水系统的框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流系统 划分依据 划分方案 中国北方
下载PDF
地下水系统的内涵与外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晓明 贾晓鹏 +1 位作者 曹永国 王秀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53,59,共4页
在介绍一般系统论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经典的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在内涵与研究内容上的局限性。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概念更多的体现了系统论中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观点,并没有体现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在介绍一般系统论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经典的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在内涵与研究内容上的局限性。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概念更多的体现了系统论中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观点,并没有体现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鉴于此,给出了更符合一般系统论系统概念的地下水系统概念,以重新界定地下水系统的内涵与研究内容,从而丰富与发展地下水系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系统论 地下水系统 地下水含水系统 地下水流动系统
下载PDF
基于环境同位素技术的张掖盆地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文祥 安永会 +6 位作者 李文鹏 邵新民 吴玺 龚磊 张梦南 王晓燕 蔡月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0,共6页
研究张掖盆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对于合理开发当地地下水资源,提高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同位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研究中,对于研究地下水补给来源、地下水循环等有重要帮助。2014年在张掖盆地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和... 研究张掖盆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对于合理开发当地地下水资源,提高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同位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研究中,对于研究地下水补给来源、地下水循环等有重要帮助。2014年在张掖盆地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采取了大量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环境同位素样品,结合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氘氧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祁连山区水体和龙首山区水体的氘氧同位素值有明显差异,并导致下游地下水的氘氧同位素值表现出明显差异;(2)从张掖盆地地下水上游至下游,存在深部循环带,并根据同位素的分布划分了张掖盆地不同区域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得出了张掖盆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盆地 水文地质 地下水流动系统 同位素
下载PDF
江汉平原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浩 黄雷 +1 位作者 鲁朝林 郭会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3-38,共6页
通过辨识江汉平原含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结构,深入分析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揭示了研究区地下水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地下水流系统分区分析了研究区的降雨-径流关系和地下水动态类型。同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累计水... 通过辨识江汉平原含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结构,深入分析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揭示了研究区地下水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地下水流系统分区分析了研究区的降雨-径流关系和地下水动态类型。同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累计水位升幅和累计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表水除丰水期补给地下水外,其余时段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研究区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关系总体为深层孔隙承压水位>中层孔隙承压水位>浅层孔隙潜水位;研究区地下水对降雨入渗产生的滞后效应表现为低水位期滞后5~7 d,高水位期滞后1~2 d。研究结果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动态 地下水流系统 水文地质结构 降雨入渗滞后 地下水资源管理 江汉平原
下载PDF
数值模拟在岩溶塌陷预警系统建设中的应用——以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姚春梅 冯克印 +3 位作者 王元波 王小燕 任翠爱 刘善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4-97,102,共5页
岩溶塌陷是近年来频发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发生、发展主要受岩溶水不合理开采所致,水位是影响岩溶塌陷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为例,探讨在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模型模拟城区一带的岩溶塌陷区水位... 岩溶塌陷是近年来频发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发生、发展主要受岩溶水不合理开采所致,水位是影响岩溶塌陷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为例,探讨在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模型模拟城区一带的岩溶塌陷区水位的变化趋势,预测分析可行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建立起完整的岩溶塌陷动力预警系统,为减少或避免岩溶塌陷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同类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预防提供了借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地下水流模型 预警系统 水位预测 水源调整方案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流动系统驻点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光才 尹立河 +2 位作者 苏小四 王冬 张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3,共5页
地下水系统理论、达西定律和泰斯公式是水文地质学的三大支柱理论,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较好地刻画了盆地尺度地下水的循环特征,是指导区域地下水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工具。迄今为止,对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驻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的认识... 地下水系统理论、达西定律和泰斯公式是水文地质学的三大支柱理论,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较好地刻画了盆地尺度地下水的循环特征,是指导区域地下水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工具。迄今为止,对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驻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在实际的大型盆地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发现并证实驻点存在的实例也不多见。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部的二号剖面为例,利用双Packer系统获取的不同深度地下水位、水化学和同位素的分层数据,采用水动力学、水化学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等综合方法,以实际资料证实并发现在大型盆地深层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驻点的存在,但这个驻点并不是一个点,而是占据了一定的区域;理论研究认为驻点附近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较高,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也可以是较低矿化的水,它取决于含水介质中可溶盐量的多少。该项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点 地下水流动系统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
下载PDF
应用泉钙华环境记录和地下水流动系统探讨娘子关泉群演变历史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连发 王焰新 +2 位作者 马腾 孙志鸿 高红波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48-651,共4页
从研究娘子关泉群出露区堆积的不同时期泉钙华入手,对泉群自中更新世以来的发育阶段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分析了泉群的时空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4个阶段:Q2时期的泉群发育雏形期,Q3时期的泉群发育... 从研究娘子关泉群出露区堆积的不同时期泉钙华入手,对泉群自中更新世以来的发育阶段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运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分析了泉群的时空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4个阶段:Q2时期的泉群发育雏形期,Q3时期的泉群发育全盛期,Q4时期的泉群发育相对稳定期和近代泉群流量衰减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泉点出露位置有规律地发生横向迁移和垂向下移.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引起区域性地下水位降低,从根本上改变了岩溶水流动系统的动态平衡,导致有的泉已干涸,有的将要干涸,泉群流量总体上呈现持续衰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第四纪 泉钙华 地下水流动系统 娘子关泉
下载PDF
氢氧同位素在地下水流系统的重分布:从高程效应到深度效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鹏飞 王旭升 +1 位作者 蒋小伟 万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含量具有高程效应,降水入渗后参与地下水循环,其高程效应如何受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转化为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的深度效应?现有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缺少定量认识。文章构建单向倾斜盆地和双峰波状盆地的稳态地下水循环理... 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含量具有高程效应,降水入渗后参与地下水循环,其高程效应如何受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转化为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的深度效应?现有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缺少定量认识。文章构建单向倾斜盆地和双峰波状盆地的稳态地下水循环理论模型,采用MODFLOW模拟剖面二维地下水流场、采用MT3DMS模拟重同位素分子的对流-弥散过程,得到地下水D和18O含量的空间分布,探讨了氢氧同位素高程效应在地下水流系统转化为深度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单斜盆地,补给区大气降水D和18O含量的高程效应转化为排泄区地下水δD和δ^(18)O值随埋深增大而指数型衰减的深度效应;在双峰波状盆地,当含水层渗透性相对入渗强度较大时(K_(0)/w=1 000),仅发育一个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在区域地下水的排泄区δD和δ^(18)O随埋深增大呈现S形曲线分布;当含水层渗透性相对入渗强度较小时(K_(0)/w=250),双峰波状盆地发育多个局部地下水流系统,区域地下水的排泄区δD和δ^(18)O随埋深增大呈现S形曲线,而局部地下水排泄区的δD和δ^(18)O随深度增加呈单调衰减趋势。本研究从理论上推进了地下水流系统对溶质运移影响机理的认识,揭示了氢氧同位素对地下水流系统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入渗 地下水循环 地下水流系统 含水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变异机制及其资源效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泽鹏 朱玉晨 +3 位作者 郝奇琛 王文中 张恒星 马孟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8,共6页
几十年的高强度开采致使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对含水系统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流场及水位动态特征,对地下水流系统演化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基本可归纳为3个演化阶段,地下水人工开采及沟谷水利工程的... 几十年的高强度开采致使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对含水系统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流场及水位动态特征,对地下水流系统演化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基本可归纳为3个演化阶段,地下水人工开采及沟谷水利工程的修建是地下流系统变异的主要驱动因子。采用均衡法对现状条件下地下水均衡情况进行了定量计算,通过与历史时期均衡情况对比分析,发现在不同水流系统演化阶段,各含水层地下水补排量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地下水资源量发生变化,与历史时期相比,潜水含水层资源量明显减小,承压含水层资源量有所增加,但总资源量一定程度减小,地下流系统变异的资源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盆地 地下含水系统 地下水流系统 资源效应
下载PDF
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方法和实践——以华北平原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二勇 李长青 李旭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0-926,共7页
平原(盆地)和流域尺度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对于区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区域地下水资源数值模型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指出了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拟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平原盆地 区域尺度 地下水流 数值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