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格赖斯循环”及其消解
1
作者 项成东 《英语研究》 2014年第3期1-8,25,共9页
"格赖斯循环"关系到语用学与语义学之间的分野,是语用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话题。首先梳理了语义学与语用学界面之争的不同观点,分析了语用介入与含义可取消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尝试性地提出了消除"格赖斯循环"的方... "格赖斯循环"关系到语用学与语义学之间的分野,是语用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话题。首先梳理了语义学与语用学界面之争的不同观点,分析了语用介入与含义可取消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尝试性地提出了消除"格赖斯循环"的方案,重新界定了语用学的范畴,指出了显义不可取消,最后对Bach(2002)、Levinson(2000)、徐盛桓(2006)等提出的消解方案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赖斯循环 含义 显义 可消性 语用介入
下载PDF
从语用入侵谈格赖斯“所言”
2
作者 文豪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9-85,共7页
格赖斯(Grice)具有创见性地将说话者意义划分为二元对照的"所言"(What is said)与"所含"(What is implicated),但这种区分并非毫无问题。列文森(Levinson)认为格赖斯的这种区分会最终陷入一个二元循环之中,即一方... 格赖斯(Grice)具有创见性地将说话者意义划分为二元对照的"所言"(What is said)与"所含"(What is implicated),但这种区分并非毫无问题。列文森(Levinson)认为格赖斯的这种区分会最终陷入一个二元循环之中,即一方面所含的推导需要借助所含的基础信息,另一方面,所言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借助所含推导出来的语用信息。这种循环被列文森称之为"格赖斯循环"。列文森等人对传统格赖斯意义理论提出的质疑,表明学界对语义和语用界面问题的讨论从关注"区分"到关注"交互"的转变。在这个层面上,本文将语用入侵(Pragmatic intrusion)作为切入点,分析语用信息对说话者意义中的所言意义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这种语用侵入的实质,旨在为语用、语义的界面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个可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语义界面 所言 语用入侵 格赖斯循环 说话者意义
下载PDF
格赖斯循环及其解决方略
3
作者 董成如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1,112,共5页
消除歧义、确定指示与指称对象、补充省略和收窄概括等现象表明,直说决定含义,同时又被含义所决定,即Levinson(2000)所说的格赖斯循环。针对关联理论,以及Bach和Levinson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不足,联结主义的解决方法是直说和含义被自下... 消除歧义、确定指示与指称对象、补充省略和收窄概括等现象表明,直说决定含义,同时又被含义所决定,即Levinson(2000)所说的格赖斯循环。针对关联理论,以及Bach和Levinson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不足,联结主义的解决方法是直说和含义被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同时处理,互动激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赖斯循环 解决方法 联结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