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量:58
1
作者 穆学英 刘凯 任建兰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06-1014,共9页
绿色生产效率评价是评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可行性的重要途径。基于"人地协调"理念和"过程+格局"思维,建立了衡量绿色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区)近10年的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效率评价是评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可行性的重要途径。基于"人地协调"理念和"过程+格局"思维,建立了衡量绿色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区)近10年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度,运用熵值法、基尼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结合Arc GIS、Geoda软件,对中国2005-2014绿色生产效率差异以及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4年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呈上升趋势,呈现从"大差距低水平"向"小差距高水平"转变的时序特征;(2)2005-2014年中国四大地区绿色生产效率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3)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呈现东高西低的率三级阶梯空间格局特征;(4)中国各省(市、区)绿色生产效率值与相邻地区存在相似性,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5)经济发展基础和差别化的资源环境区域政策是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效率 区域差异 时空格局 数据包络分析法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绿色生产与治理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SBM网络模型和全局Malmquist方法 被引量:50
2
作者 李静 倪冬雪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53,共12页
工业发展在对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和环境危机。不同于现有文献仅关注绿色生产率,本文基于SBM的网络DEA模型对工业行业2001—2012年绿色生产和环境治理的两阶段的效率、生产率及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BM... 工业发展在对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和环境危机。不同于现有文献仅关注绿色生产率,本文基于SBM的网络DEA模型对工业行业2001—2012年绿色生产和环境治理的两阶段的效率、生产率及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BM两阶段网络模型的结果比仅考虑生产阶段结果更能反映真实的工业效率;我国工业治理阶段绩效优于绿色生产绩效;重工业和高耗能行业是造成综合绩效低下的主要行业;税收调整对各工业行业综合绩效和绿色生产绩效水平造成较大的冲击,高技术行业不但综合绩效高,且实现了自身绩效和国家贡献的双赢;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与生产阶段相比,治理阶段TFP增长及构成都相对乏力。政策含义表明:工业行业在注重绿色生产改造的同时也要关注污染治理的技术升级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重点以重工业和高耗能产业为突破口,狠抓绿色生产和污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行业 网络DEA 两阶段SBM网络模型 全局Malmquist方法 绿色生产效率 环境治理效率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能促进绿色发展吗?——基于节能、减排、增效机制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庆喜 胡安 辛月季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59,共16页
构建多维评价体系测度中国各省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水平,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结论在采取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位... 构建多维评价体系测度中国各省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水平,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结论在采取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位数回归结果证明这种作用呈现出随数字经济水平提高而不断增强的非线性特征,验证了网络效应的存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表现出地区差异、产业结构差异和环境规制强度差异。数字经济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其中提高生产效率是数字经济促进绿色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网络效应 生产效率 中介机制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郑微微 胡浩 周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7,共8页
为研究基于碳排放约束的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本文借助江苏省调研数据,根据绿色创新思想,将碳排放量纳入生产效率模型,对生猪养殖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探究,并借助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比传统生产效率,探讨影响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的主要... 为研究基于碳排放约束的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本文借助江苏省调研数据,根据绿色创新思想,将碳排放量纳入生产效率模型,对生猪养殖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探究,并借助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比传统生产效率,探讨影响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如下:①南京和无锡的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水平高于盐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生产效率较高;②受不同养殖规模及粪污处理方式的影响,散养模式的绿色生产效率最高,中大规模其次,小规模最低;③风险偏好、养殖经验、养猪培训和低碳关注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养猪收入占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建议中国应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提倡适度养殖以及提高养殖户对低碳养殖的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绿色创新 绿色生产效率 生猪养殖
下载PDF
农业绿色生产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劲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7,共7页
绿色生产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正在我国广大农村示范与推广,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和梳理2000年以来的国际国内相关文献1000余篇,对筛选的绿色生产文献运用总结与归纳方法,从农业绿色生产定义及其理论... 绿色生产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正在我国广大农村示范与推广,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和梳理2000年以来的国际国内相关文献1000余篇,对筛选的绿色生产文献运用总结与归纳方法,从农业绿色生产定义及其理论基础、绿色生产模式及生产体系构建、绿色生产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绿色生产行为及其动因分析、绿色生产服务内容及其服务模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简评和未来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全国农业绿色生产持续发展和未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模式 绿色生产效率 绿色生产行为 绿色生产服务
原文传递
碳试点政策、绿色创新和企业生产效率 被引量:17
6
作者 陆春华 李虹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60,共23页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碳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和生产效率的影响,发现碳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升,但政策效应发挥有一到两年的滞后期。在基于创新动机将企业创新区分为“实质...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碳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和生产效率的影响,发现碳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升,但政策效应发挥有一到两年的滞后期。在基于创新动机将企业创新区分为“实质性”和“策略性”两种创新类型后,发现碳试点政策对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创新水平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实质性”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则表明仅有企业的“实质性”绿色创新在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碳试点政策促进国有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的效果更为显著,但在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对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此外企业受到的政府补贴越多,其绿色创新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升的效果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碳试点政策对试点地区未被纳入碳市场的企业存在政策溢出效应,但政策作用效果远弱于被纳入碳市场的企业;对于非试点地区,尚未发现碳试点政策造成了“污染天堂”效应。本文亦考察了碳试点政策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发现碳试点政策能够促使低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及高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通过加速市场“优胜劣汰”促进了资源优化再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绿色创新 企业生产效率 污染天堂
原文传递
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兼论技术推广的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雯歆 罗小锋 唐林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40-1454,共15页
【目的】在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的背景下,厘清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对推进粮食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方法】基于湖北、河南两省770份粮农调查数据,利用DEA-SBM模型对... 【目的】在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的背景下,厘清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对推进粮食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方法】基于湖北、河南两省770份粮农调查数据,利用DEA-SBM模型对其粮食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Tobit模型论证了劳动力转移、技术推广对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1)劳动力转移在时间、空间维度均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效率存在抑制作用。(2)政府绿色技术推广措施能够促进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有效缓解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负面影响。(3)技术推广对农户绿色生产效率的缓解作用存在年龄和种植规模的门槛限制,对年轻农户与高收入农户而言,其缓解作用不显著。【结论】应健全农村劳动力保障机制,拓宽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渠道,重点着眼于老龄农户、低收入户的绿色生产技术推广途径,以推进粮食绿色生产效率提升,有效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劳动力转移 技术推广 绿色生产效率 DEA-SBM模型 TOBIT模型 长江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DEA分析的中国绿茶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柳萍 姜爱芹 +1 位作者 霍学喜 石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生产效率是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评价中国绿茶种植的生产效率,对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DEA方法,将中国绿茶十个主产省作为决策单元,对中国十省绿茶种植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一方面得出浙江等省绿茶生产为非DEA有效,... 生产效率是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评价中国绿茶种植的生产效率,对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DEA方法,将中国绿茶十个主产省作为决策单元,对中国十省绿茶种植投入产出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一方面得出浙江等省绿茶生产为非DEA有效,并分析了各非DEA有效单元原因所在,从规模来看,各决策单元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另一方面根据投影分析测算了各单元投入冗余量;最后为茶农优化茶叶生产决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绿茶 生产效率
下载PDF
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1 位作者 杨平 陈静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以及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受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产权性质的影响而不同,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处于省会城市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明显,国有控股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数字化转型 绿色生产效率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约束视角的牧场适度规模养殖研究——以黑龙江省15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磊 朱雪晴 李翠霞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146,共10页
控制碳排放量、发展高质量规模化奶牛养殖、提升生产效率是农业相关部门和养殖从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适度规模养殖成为解决环境保护与奶牛养殖业发展制约问题的新思路。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4个奶牛养殖主要城市15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 控制碳排放量、发展高质量规模化奶牛养殖、提升生产效率是农业相关部门和养殖从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适度规模养殖成为解决环境保护与奶牛养殖业发展制约问题的新思路。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4个奶牛养殖主要城市156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调研数据,将年碳排放量纳入规模化牧场适度规模养殖测度体系,运用CCR模型和SBM-Undesirable模型分别对规模化牧场传统生产效率(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和绿色生产效率(基于碳排放约束视角)进行测算,通过生产效率最高排序值找到适度规模区间目标值,然后利用Tobit模型分别对绿色生产效率和传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投入产出视角下,根据CCR模型得出奶牛养殖适度规模区间为1500~1999头,传统生产效率为1.000;从碳排放约束视角下,根据SBM-Undesirable模型得出奶牛养殖适度规模区间也为1500~1999头,但绿色生产效率降为0.778,对比发现碳排放对奶牛养殖生产效率具有负向约束作用;经营类型、是否参与培训、土地承载能力对奶牛养殖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奶牛存栏量则对奶牛养殖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影响规模化牧场绿色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提出提高低碳关注度,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全面提升专业化奶牛养殖,鼓励发展奶牛养殖合作社;提倡种养结合模式,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粪污处理技术,促进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奶牛养殖效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绿色生产效率 SBM-Undesirable模型 适度规模 TOBIT模型
原文传递
农业生产托管对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仁慧 马林燕 +1 位作者 赵凯 张泽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48-2263,共16页
【目的】作为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的服务模式,农业生产托管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研判生产托管的绿色发展效应,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山东、河南两... 【目的】作为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的服务模式,农业生产托管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研判生产托管的绿色发展效应,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山东、河南两省1238份小麦种植户的调研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生产托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①样本地区小麦种植户的绿色生产效率均值为0.575,整体绿色发展水平不高;②生产托管能够显著提升农户的绿色生产效率,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及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生产托管的正向影响依旧显著;③生产托管对于绿色生产效率处于中等偏高群体的农户绿色发展效应更强;与山东相比,河南农户生产托管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与小规模户、低非农化程度的农户相比,生产托管对实际经营规模偏大、非农化程度偏高的农户绿色发展效应更强。【结论】本文证实了农业生产托管在粮食绿色生产效率提升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这为继续完善优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加快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绿色生产效率 粮食主产区 SBM-Undesirable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绿色化进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晓 车治辂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3-53,共11页
该文运用SBM-DDF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6年的绿色生产效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增长绿色化水平衡量指标,定量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绿色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 该文运用SBM-DDF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6年的绿色生产效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增长绿色化水平衡量指标,定量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绿色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使用对中国的效率造成了较大损失,效率水平呈现"东-中-西"递减结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低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环境规制的加强使得两者在2009-2016年变动趋势趋同,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后省份排名变化较大,不同省份对环境因素的反应存在异质性;在考察期内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绿色化水平较低,分区域来看,64%的东部和63%的中部省份经济增长绿色化水平呈现改善,西部仅有18%的省份呈现较低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M-DDF函数 绿色生产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绿色化
原文传递
组态视角下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DEA-Malmquist与fsQCA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水情 郑军 张明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3-1074,共12页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 绿色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薯类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其绿色生产效率是促进薯类作物稳产保供,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曼昆斯特指数),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 2000—2020年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选择受灾率、有效灌溉面积、城镇化率、劳动力素质、农业财政支持力度5个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其提升路径进行研究,探究其核心因素、关键因素以及根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演变趋势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整体上增长幅度相对稳定,且增长动力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2)从空间上看,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发展不平衡,且绿色生产率稳步增长的省份以黄淮地区和东北三省为主,大多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绿色生产效率下降的省份分布相对分散,涉及华中、华南、西南部分省份。3)从提升路径看,主要有“城镇化水平”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支持”主导型、“农业基础设施+受教育程度+技术创新”推动型、“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水平+技术创新”推动型4条提升路径。其中,财政支持力度是提升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核心因素,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是前提条件与根本保障。基于此,提出鼓励绿色新技术研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劳动力等建议,以此促进我国薯类作物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类作物 绿色生产效率 曼昆斯特指数 提升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下载PDF
特色经济作物绿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以广昌县白莲绿色化种植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思博 李冬冬 徐金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14-23,共10页
基于2017年江西省广昌县农户的白莲绿色种植行为问卷数据,从耕地特征、劳动力特征、家庭收入特征、种植方式四个维度选取15个变量,采用DEA模型计算并分解白莲绿色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 基于2017年江西省广昌县农户的白莲绿色种植行为问卷数据,从耕地特征、劳动力特征、家庭收入特征、种植方式四个维度选取15个变量,采用DEA模型计算并分解白莲绿色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耕地特征、劳动力特征、家庭收入特征、种植方式等是影响白莲绿色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预期稳定的局部耕地制度环境、充足的资本禀赋能够同时改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提升综合技术效率;较高的文化程度、良好的健康状况、精细化的种植方式等影响因素主要通过提升纯技术效率改善综合技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经济作物 绿色农业 生产效率
下载PDF
数字技术使用、绿色技术采纳与农业生产效率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立康 赵伟 张化楠 《科学决策》 CSSCI 2024年第9期1-14,共14页
数字技术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逐渐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山东省907份微观调研数据,运用DEA-PSM模型分析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讨论绿色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逐渐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山东省907份微观调研数据,运用DEA-PSM模型分析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讨论绿色技术采纳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使用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该结论在采用更换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技术使用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采纳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3)高年龄群组农业生产效率受数字技术使用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农户数字素养和能力,提高数字技术覆盖率,促进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合理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避免出现数字鸿沟,反而抑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绿色生产技术 农业生产效率 倾向得分匹配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产业集聚、空间关联与绿色生产效率--基于非期望投入要素的非径向松弛SBM与空间杜宾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是实践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在构建改进后的“非径向松弛SBM”的基础上,运用2010—2020年的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了空间关联在产业集聚对绿色生产效率影... 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是实践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在构建改进后的“非径向松弛SBM”的基础上,运用2010—2020年的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了空间关联在产业集聚对绿色生产效率影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分别对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倒U型”与“U型”影响;空间关联增强了产业集聚对绿色生产效率的边际效应;产业集聚与空间关联分别对绿色生产效率具有负向与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集聚、空间关联对于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空间区位、教育水平、环境规制以及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异质性。因此,应该引导当地企业基于产业链分工形成高质量的空间集聚;以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升级带动自身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不同类型城市绿色生产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空间关联 绿色生产效率 SBM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纺织空调绿色生产技术途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亚飞 王海霞 +1 位作者 张晓静 周义德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探讨纺织空调实现绿色生产的途径和方法。针对纺织空调运行能耗高、耗水量大的问题,以创建绿色工厂为目标,从提高设备能效、优化空调热湿处理方法、加强运行调试与能源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并提出了细纱车间热分流、热回收、... 探讨纺织空调实现绿色生产的途径和方法。针对纺织空调运行能耗高、耗水量大的问题,以创建绿色工厂为目标,从提高设备能效、优化空调热湿处理方法、加强运行调试与能源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并提出了细纱车间热分流、热回收、送回风系统低能耗运行的方法。认为:做好纺织空调节能降耗工作有助于实现纺织车间绿色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空调 绿色生产 设备能效 热分流 热回收 低能耗送回风 管理 节能
下载PDF
绿藻产氢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婧怡 赵琪 +2 位作者 贾蒲连 付爱根 王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系统介绍绿藻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化酶产氢的3种不同途径,包括依赖光系统II的直接产氢、不依赖光系统II的间接产氢和暗发酵产氢,同时分析3种产氢途径各自的优缺点。受技术和制造成本限制,绿藻产氢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 系统介绍绿藻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化酶产氢的3种不同途径,包括依赖光系统II的直接产氢、不依赖光系统II的间接产氢和暗发酵产氢,同时分析3种产氢途径各自的优缺点。受技术和制造成本限制,绿藻产氢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仍需很长一段时间。针对提高绿藻产氢效率、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综述该领域最新研究结果,概括从氢化酶改造、降低体系中氧气含量、减弱环式电子传递、降低卡尔文循环、缩小捕光天线、底物预处理和光生物反应器设计等7个方向优化产氢反应的方式,并展望绿藻产氢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光合作用 氢化酶 生物产氢机制 生物产氢效率
下载PDF
中国粮食绿色生产效率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欣瞳 《农业展望》 2021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自2015年《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提出以来,粮食绿色生产备受关注和重视。在梳理粮食绿色生产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回归分析模型,从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角度着手,对影响... 自2015年《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提出以来,粮食绿色生产备受关注和重视。在梳理粮食绿色生产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Tobit回归分析模型,从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角度着手,对影响中国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对如何推进粮食绿色生产效率进行了反思。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主销区的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相较于主产区、平衡区普遍较低,三大粮食功能区在粮食绿色生产效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农作物受灾率、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家庭经营收入情况、补贴政策等。基于此,可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技术推广及增加农业绿色生产补贴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推进粮食绿色生产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绿色生产 生产效率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生猪养殖环境规制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20
作者 高冬见 胡盛红 申玉琢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提高绿色生产效率是生猪养殖绿色升级的关键。本文基于差异化技术创新视角,构建包含环境要素的索洛模型,以“强波特假说”为基础,通过大数据爬取2008—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政策数据,运用ML指数和系统GMM估计,系... 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提高绿色生产效率是生猪养殖绿色升级的关键。本文基于差异化技术创新视角,构建包含环境要素的索洛模型,以“强波特假说”为基础,通过大数据爬取2008—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政策数据,运用ML指数和系统GMM估计,系统检验环境规制对养殖绿色生产效率的作用路径与机理。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绿色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生猪养殖的环境规制会弥补污染控制的技术创新,挤出生猪养殖的技术创新,最终降低生猪养殖的绿色生产效率。该研究能为生猪生产环境规制改革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生产技术创新 治污技术创新 绿色生产效率 波特假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