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制绿色化与企业ESG表现——基于《环境保护税法》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61
1
作者 王禹 王浩宇 薛爽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7-62,共16页
中央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否切实有效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效率。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下文简称《环境保护税法》)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 中央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否切实有效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效率。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下文简称《环境保护税法》)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出台后,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显著提升,表明税制绿色化有助于提高重污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企业市场价值较低、财务风险较高、资本市场关注较多以及地方财政收入较少时,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G的提升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税制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实现的。这表明税制绿色化有助于企业从前端和源头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此外,税制绿色化具有溢出效应,能够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完善公司绿色治理体系。文章研究表明税制绿色化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对于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法》 ESG 可持续发展 环保投入 绿色专利
原文传递
中国的绿色技术创新——专利统计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65
2
作者 王班班 赵程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66,共14页
为了全面把握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趋势与特征,分析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自1997年以来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布公告的全部有效专利申请信息,识别绿色专利,揭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行业选择、技术领域、创新... 为了全面把握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趋势与特征,分析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自1997年以来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布公告的全部有效专利申请信息,识别绿色专利,揭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行业选择、技术领域、创新主体和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省区面板数据,利用计量回归分析绿色创新的影响因素,并考察其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中国绿色创新在过去十年规模上升10倍有余,但创新方向并未明显转向绿色化,质量在2015年以前也未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替代能源生产、储能、交通、废弃物管理等领域,覆盖了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全部二位数行业,集中分布在东、中部地区,最重要的主体是企业。中国绿色创新的重要促进因素是经济增长、研发投入和"十一五"以来的政策引导;其中政策因素在促进绿色转向和质量提升方面作用最为突出。资本深化、国有资产、FDI主要起阻碍作用;教育水平和技术市场发展并未很好地转化为绿色创新能力;西部地区对东、中部地区存在追赶效应;物价水平、进出口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本文为构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工作。针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需要综合并协调环境政策、科技政策、区位政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专利 专利统计 创新质量 技术领域 申请主体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3
作者 段德忠 杜德斌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25-3145,共21页
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绿色专利识别方法,本文建构了2007—2017年中国城市尺度的绿色专利申请量时空数据库,从而揭示了2007—2017年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时... 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绿色专利识别方法,本文建构了2007—2017年中国城市尺度的绿色专利申请量时空数据库,从而揭示了2007—2017年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时序发展上,无论是在专利申请量上还是城市参与度上,绿色建筑技术一直主导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11年间绿色建筑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占整体的比例一直维持在30%以上;(2)创新主体上,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由企业主导的特征愈发显著,企业申请的绿色专利占整体的比例由2007年的39.7%增长至2017年的62.6%;(3)空间演化上,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特征,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为主导的三极格局日益凸显。个体城市上,11年间北京、深圳相继超越上海,成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最为集聚的两大核心城市;(4)影响因素上,中国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性特征,城市环境规制强度、城市经济规模、城市市场规模、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城市吸引的FDI以及城市空气质量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而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专利 绿色技术创新 创新主体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澜飚 任可歆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45,共15页
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研究了《绿色信贷指引》发布所引起的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不受绿色信贷限制的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对绿色信贷限制性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有... 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研究了《绿色信贷指引》发布所引起的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不受绿色信贷限制的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对绿色信贷限制性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指引》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主要渠道包括降低融资约束以及提升企业环保关注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环境规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加。因此,政府应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以此营造能够引导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的金融市场环境,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绿色专利 技术复杂度 文本分析 环境关注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绿色技术扩散的时空过程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段德忠 金红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01-2018,共18页
以绿色专利转让刻画绿色技术扩散,分析了2001—2020年中国城市绿色技术扩散的时续动态以及空间格局,揭示了中国城市绿色技术扩散活动中的热门技术、行为主体和城市类型,并探讨了驱动中国城际绿色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 以绿色专利转让刻画绿色技术扩散,分析了2001—2020年中国城市绿色技术扩散的时续动态以及空间格局,揭示了中国城市绿色技术扩散活动中的热门技术、行为主体和城市类型,并探讨了驱动中国城际绿色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绿色技术交易市场中的热门技术由环境治理技术快速转变为绿色建筑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企业始终是绿色技术扩散的主要行为体;(2)绿色技术跨城流动成为新常态,城市角色逐渐由自给自足式的城内集散型向开放创新式的城际集散型发展,全国统一的绿色技术交易大市场正在逐渐形成;(3)绿色技术扩散活动高度集聚在由东部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组成的“T”型地区,其中城际绿色技术扩散形成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为枢纽的菱形网络;(4)遵循偏好连接和同配性法则,城际绿色技术扩散网络中新加入城市倾向于从枢纽城市获取绿色技术,但枢纽城市间的绿色技术流动更加频繁;(5)多维邻近性分析框架下的模型回归结果揭示了城市间技术差距、地理邻近性、经济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对城际绿色技术扩散的形成机制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专利 绿色技术扩散 时空格局 城市类型 驱动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资本市场的绿色偏好、企业绿色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天杨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2,共6页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引导社会融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考察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绿色偏好及其经济效果,文章选取中国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数据及企业财务、绿色专利等相关数据并结合事件研究、多元回归和工具变量法,检验...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引导社会融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考察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绿色偏好及其经济效果,文章选取中国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数据及企业财务、绿色专利等相关数据并结合事件研究、多元回归和工具变量法,检验了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能否吸引资本市场投资,并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发现,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存在绿色偏好,对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有正向激励反应,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前后3天时间窗口内获取了5%~7%左右的股票累积超额收益。长期结果表明,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拥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认为,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企业将更多资金向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倾斜,拥有更多的绿色专利产出,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市场反应 绿色专利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绿色并购是否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基于A股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婷婷 李慧 《金融发展评论》 2022年第9期16-31,共16页
本文选取重污染行业作为样本,利用2013-2019年手工整理的上市公司绿色并购和绿色专利的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可以显著促进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并且进... 本文选取重污染行业作为样本,利用2013-2019年手工整理的上市公司绿色并购和绿色专利的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可以显著促进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并且进行绿色并购的企业可以提高其社会责任评分,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通过绿色并购进行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性更高,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进行绿色并购的意愿强于西部地区。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为重污染企业后续如何进行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建议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并购 企业绿色转型 重污染企业 社会责任评分 绿色专利
原文传递
政府环保管理权限划分与绿色技术创新——来自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垂直化改革的证据
8
作者 赵琳 赵冬梅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68,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环保管理体制垂直化改革的实践,分析了环境保护管理权限划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使用2011年到2021年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对绿色专利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不同类型的专... 本文基于中国环保管理体制垂直化改革的实践,分析了环境保护管理权限划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使用2011年到2021年地级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对绿色专利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不同类型的专利分别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改革主要增加了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对绿色发明专利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揭示,改革对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促进作用高于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进一步对相关机制进行探讨,发现环境规制强度上升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环保垂直改革不仅有利于加强环境治理,也有利于提升地区的绿色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管理改革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保护管理权限 绿色专利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双碳”背景下绿色专利法律制度优化研究
9
作者 高丁宇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目的】“绿色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加速器,而保障绿色技术快速发展的核心是建立相关的绿色专利法律制度。因此,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完善绿色专利法律制度。【方法】通过数据搜集与分析,了解我国... 【目的】“绿色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加速器,而保障绿色技术快速发展的核心是建立相关的绿色专利法律制度。因此,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完善绿色专利法律制度。【方法】通过数据搜集与分析,了解我国当前在有关绿色专利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现状。【结果】有关绿色专利的立法方面还存在漏洞,相关法律制度缺乏针对性;执法方面各部门协调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司法方面效率低、成本高、缺乏案例指导。【结论】有必要加强专利法“生态化”的价值导向,引导专利快速审查制度和强制许可制度向绿色专利倾斜;引入绿色专利技术调查官制度,构建“跨区域”行政执法体系;打造绿色专利案件专门审判机制,加大绿色专利侵权赔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绿色专利 专利法律制度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目标是否影响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志铭 刘雨庆 杨志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138,207,共14页
基于手工收集整理的2011—2017年我国各省的节能减排目标数据和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申请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环境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政府环境目标会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 基于手工收集整理的2011—2017年我国各省的节能减排目标数据和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申请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环境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政府环境目标会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滞后性。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环境目标会通过企业利润减少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这两种方式抑制绿色技术创新。在东部地区、清洁行业,政府环境目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和污染密集行业则不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政府环境目标对非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大。政府环境目标主要抑制企业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行为,而非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目标 绿色专利 企业利润 固定资产投资
下载PDF
基于LMDI的中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分解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爱萍 陈会英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109,32,共8页
[目的/意义]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途径。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促进企业将更多技术创新活动聚焦于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等技术领域是助推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方法/过程]基于LMD... [目的/意义]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途径。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促进企业将更多技术创新活动聚焦于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等技术领域是助推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方法/过程]基于LMDI模型,采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据,建构包括特定绿色专利研发优先序、绿色专利份额和研发活动规模的绿色技术专利因素分解模型,利用区间分解和时间序列分解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上市公司各类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研发活动规模对替代能源、节能减排、交通运输、废物管理等各类绿色技术专利的增长起最主要推动作用,各类绿色技术专利的发展趋势和研发优先序指标的变化因绿色技术类型而异。研究结论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绿色技术创新管理政策、促进措施及研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专利 LMDI 研发优先序 绿色专利份额 研发活动规模 研发策略
下载PDF
绿色技术存量经济吸引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伯棠 丁韦娜 +1 位作者 于敏 赵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12,共6页
引入扩散系数改进David Pop知识存量测度模型,使其更适用于绿色技术专利存量测度;以OECD国家绿色技术专利为数据源,实证分析了绿色技术专利存量的经济吸引力;建立绿色技术存量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绿色技术知识存... 引入扩散系数改进David Pop知识存量测度模型,使其更适用于绿色技术专利存量测度;以OECD国家绿色技术专利为数据源,实证分析了绿色技术专利存量的经济吸引力;建立绿色技术存量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绿色技术知识存量对经济的作用。结果显示,绿色技术与经济增长呈"U"型曲线,在绿色技术发展初期有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这种负向作用随着创新数量的增多逐渐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色技术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促进效果逐渐减弱;将OECD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看到绿色技术专利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门槛值,当绿色技术专利存量达到转折点(1 250个绿色专利存量),开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大多数OECD成员国距离这个转折点仍然遥远,尽管各国每年绿色技术专利数量呈增长趋势,但其负向作用尚未达到谷底,这些国家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还无利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专利 经济吸引力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研究
13
作者 霍文雍 缑倩雯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6期181-183,共3页
为了探究“双碳”目标下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研究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分析了2015—2020年绿色技术创新的变化趋势,得出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发展并不均衡,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数量的增长远高于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质量 绿色技术创新数量 绿色专利
下载PDF
绿色技术进步缓解雾霾污染了吗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风琦 龚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6,92,共6页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市的绿色专利与PM2.5浓度年均值数据,采用S-GMM和动态空间计量模型考察绿色技术进步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雾霾污染与绿色技术进步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本地绿色技术进步显著降低PM...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市的绿色专利与PM2.5浓度年均值数据,采用S-GMM和动态空间计量模型考察绿色技术进步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雾霾污染与绿色技术进步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本地绿色技术进步显著降低PM2.5浓度,而邻地绿色技术进步不利于本地雾霾污染问题的改善。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基准回归得到的结论。要确保雾霾污染得到根本治理,需要进一步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污染 绿色技术进步 动态空间计量模型 绿色专利授权数
下载PDF
基于ESG表现对上市公司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璐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5期1331-1335,共5页
ESG评级是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基于价值的评估因素,ESG评级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文章结合2008年-2021年7665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申请数据为企业绿色转型程度的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来考察ESG表现对于企业绿色转型的... ESG评级是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基于价值的评估因素,ESG评级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文章结合2008年-2021年7665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申请数据为企业绿色转型程度的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来考察ESG表现对于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ESG表现更好企业绿色转型程度更深,企业就会有更多的绿色专利。同时通过作用机制分析得出了ESG表现会增加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来进一步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企业绿色转型 企业绿色专利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新《环保法》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吗?——基于新《环保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16
作者 江三良 吴海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82-100,共19页
以新《环保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17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绿色专利被引用数量,探究新《环保法》的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环保法》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在进行一系列... 以新《环保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17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绿色专利被引用数量,探究新《环保法》的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环保法》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新《环保法》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成长期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而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以及成熟期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降低,新《环保法》的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提升微观企业绿色创新质量,提出适当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实施差异化政策、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创新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环保法》 绿色创新质量 绿色专利被引用数量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ESG表现——基于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7
17
作者 王应欢 郭永祯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108,共15页
如何提高企业ESG表现是目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为这一热点问题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然而,仍不清楚企业能否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以及ESG表现相... 如何提高企业ESG表现是目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为这一热点问题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然而,仍不清楚企业能否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以及ESG表现相匹配。因此,有必要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展开研究。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ESG表现呈明显的“倒U形”关系,这一结论在经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和更换变量衡量方式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创新导向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能在更高的数字化转型程度上实现最佳ESG表现。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和信息披露质量两条渠道来影响企业ESG表现。文章清晰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ESG表现的“双刃剑”作用的机理,剖析了企业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实现兼容的路径,这对于中国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实现绿色转型和“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ESG表现 倒U形 绿色专利
原文传递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专利制度回应 被引量:27
18
作者 邵培樟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9,共5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专利制度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专利、创新、发展三者呈循环驱动之格局,即专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反哺专利、驱动再创新。然而,由于现行专利法律制度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之间并不具有天然的契合,因此...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专利制度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专利、创新、发展三者呈循环驱动之格局,即专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反哺专利、驱动再创新。然而,由于现行专利法律制度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之间并不具有天然的契合,因此需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内涵为导向、以绿色专利制度之构建为突破口,并从实体制度、程序制度和激励制度等三个维度加以变革,以因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创新 发展 循环驱动 绿色专利
下载PDF
绿色创新能否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 --基于企业集团和供应链的视角 被引量:23
19
作者 林赛燕 徐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1,156,157,共11页
企业绿色创新能否提升其财务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实施绿色创新的情境因素。本文主要考察企业所隶属的企业集团和其供应链网络所带来的影响,以中国114家上市集团成员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方法,探究绿色创新... 企业绿色创新能否提升其财务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实施绿色创新的情境因素。本文主要考察企业所隶属的企业集团和其供应链网络所带来的影响,以中国114家上市集团成员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方法,探究绿色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以及供应链整合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第一,集团成员企业的绿色创新和财务绩效正相关;第二,供应商整合正向调节集团成员企业的绿色创新和财务绩效的关系,但客户整合负向调节两者关系;第三,企业集团内部供应链整合正向调节集团成员企业的绿色创新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绿色创新实现经济效益所依赖的制度情境因素,以及相应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专利 供应链整合 绿色供应链 企业集团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20
作者 段德忠 夏启繁 +1 位作者 张杨 高鑫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8-1167,共10页
以绿色专利申请量为评价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多维度挖掘,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时序发展上,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绿色建筑技术始终主导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演化发展;(2)空间演化上,长江... 以绿色专利申请量为评价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多维度挖掘,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时序发展上,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绿色建筑技术始终主导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演化发展;(2)空间演化上,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格局整体表现为由东部地区主导,并呈现出由东向西的阶梯推进的发展特征,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性;(3)长江经济带环境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强度、技术创新水平、城市规模、第三产业比重和环境质量皆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环境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环境规制强度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创新 环境规制 绿色专利 空间杜宾模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