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长城站(1985—2008)和中山站(1989—2008)地面温度变化 被引量:28
1
作者 卞林根 马永锋 +1 位作者 逯昌贵 陆龙骅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长城站1985—2008年和中山站1989—2008年逐月气温资料,分析了两站短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评估了两站地面温度观测资料的代表性。结果表明,长城站和别林斯高晋站同期的年平均温度均为-2.1℃,温度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27℃/10a.和... 利用长城站1985—2008年和中山站1989—2008年逐月气温资料,分析了两站短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评估了两站地面温度观测资料的代表性。结果表明,长城站和别林斯高晋站同期的年平均温度均为-2.1℃,温度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27℃/10a.和0.33℃/10a,呈现出南极半岛具有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中山站和戴维斯站的同期温度变化速率分别为0.12℃/10a.和0.07℃/10a,显示的气候变暖趋势不明显。两站温度变化趋势与邻近站相比基本相似,表明两站观测的温度资料具有南极乔治王岛和东南极沿岸区的代表性。长城站四季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且秋季增温速率最大,冬季次之,其它季节不明显。中山站春季和冬季具有降温趋势,秋季和夏季具有升温倾向,其中以秋季升温趋势和冬季降温趋势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中山站 地面气温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1985—2008)和中山站(1989—2008)风和降水等要素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卞林根 马永锋 +1 位作者 逯昌贵 陆龙骅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1-333,共13页
利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降水、风、湿度、气压和云量等高质量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两站基本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城站年降水量为503mm,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27mm/10a。长城站和中山站年降水日数均呈... 利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降水、风、湿度、气压和云量等高质量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两站基本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城站年降水量为503mm,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27mm/10a。长城站和中山站年降水日数均呈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2.9d/10a和-12.1d/10a。长城站和中山站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88%和58%。长城站年平均湿度总体上呈不明显下降趋势,中山站没有趋势。长城站盛行风向为西北风,中山站为偏东风,年平均风速分别为7.3m/s和7.1m/s。两站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09m/s/10a和-0.23m/s/10a。长城站平均大风日数为137d,记录的极大风速为37.2m/s。中山站平均大风日159d,记录的极大风速为50.3m/s。长城站和中山站年平均气压分别为990hPa和985hPa,变化速率分别为0.65hPa/10a和-0.80hPa/10a。其变化趋势相反,并与两站风速和大风日数及降水日数的变化倾向基本相同。长城站和中山站月平均云量分别为8.8和6.2,其差异显示了两站所处气候带的特点,即长城站地区全年阴天多、云量大,中山站则与此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中山站 气候特征
下载PDF
Overview of China's Antarctic research progress 1984–2016 被引量:10
3
作者 CHEN Liqi LIU Xiaohan +10 位作者 BIAN Lingen CHEN Bo HUANG Hongliang HU Hongqiao LUO Wei SHI Guitao SHI Jiuxin XU Chengli YANG Guang ZHAO Yue ZHANG Shaohua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17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It is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CHINARE) landed in Antarctica in 1984, representing China’s initiation in polar research. This review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hi... It is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CHINARE) landed in Antarctica in 1984, representing China’s initiation in polar research. This review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hinese Antarctic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utput accomplished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 developments and progress in Antarctic research and the enh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operation achieve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NARE program have been remarkable. Since the 1980 s, four permanent Chinese Antarctic research sta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successively and 33 CHINAREs have been comple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derived from a series of spatiotemporal observ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various projects and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fields of oceanography, glaciology, geology, geophysics, geochemistry, atmospheric science, upper atmospheric physics, Antarctic astronomy, biology and ecology, human medicine, polar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and polar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research in situ observation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great wall station Zhongshan station Kunlun station R/V Xuelong ANTARCTICA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微生物考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皓文 宋庆云 卢颍 《南极研究》 CSCD 1992年第4期7-13,共7页
198 6- 1 987年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中 ,对南极长城站空气、陆上和海滨的微生物作了考察。长城站野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较低 ,海洋性微生物为 1 4 8.7CFU/ m3 ,陆源性微生物为 1 7.9CFU/ m3 ,表明野外空气相当洁净。室内空气微生物数比... 198 6- 1 987年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中 ,对南极长城站空气、陆上和海滨的微生物作了考察。长城站野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较低 ,海洋性微生物为 1 4 8.7CFU/ m3 ,陆源性微生物为 1 7.9CFU/ m3 ,表明野外空气相当洁净。室内空气微生物数比室外及野外均高得多 ,霉菌的检出率和含量都不高。微生物因人群活动和环境的不同而异。陆上的微生物含量次序是 :冰雪 <湖水 <原土等。海滨的微生物含量相当多 ,>1 0 3 CFU/ cm3 (或 g)。长城站的微生物组成有 1 1属以上 ,包括偶见的芽孢杆菌。温度试验结果表明 ,野外的大部分菌株适于低温生活。没有发现能在≥2 5℃的温度中存活者。低温是控制长城站微生物生态的一个重要因子。在长城站这类环境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属群分析 温度感应 考察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海雾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清华 张林 +1 位作者 薛振和 许淙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本文根据对海雾气象要素场、大气层结和天气形势的分析及其持续时间和季节、年际变化的统计分析,结合个例,讨论了南极长城站海雾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认为长城站海雾大多为平流冷却雾,高频率的偏北风和南大洋极锋附近显著的经向海温梯度... 本文根据对海雾气象要素场、大气层结和天气形势的分析及其持续时间和季节、年际变化的统计分析,结合个例,讨论了南极长城站海雾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认为长城站海雾大多为平流冷却雾,高频率的偏北风和南大洋极锋附近显著的经向海温梯度是长城站多海雾的根本原因;夏半年海雾要多于冬半年,海雾的年际分布差异明显;海雾可出现于0—17m/s的各级风力中,3—11m/s偏北风最有利于海雾的维持;气温为-2—4℃、气-海温差为0—2℃时最易出现海雾;海雾的发生一般伴有稳定的大气层结;"东高西低"是长城站海雾的主要天气形势;海雾的持续时间取决于高压在南极半岛维持时间的长短,平均有10个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极地气旋 南大洋极锋 南极 长城站
下载PDF
2006年南极长城站的气象要素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清华 汪孝清 张林 《海洋预报》 2007年第4期55-64,共10页
利用第22次南极长城站越冬气象考察所获取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2006年长城站的气压、气温、地温、降水、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特征,并同1985~2005年的多年统计值进行了对比。所作分析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长城站地... 利用第22次南极长城站越冬气象考察所获取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2006年长城站的气压、气温、地温、降水、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特征,并同1985~2005年的多年统计值进行了对比。所作分析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长城站地区的气候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南极考察 长城站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地区土壤微生物生态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肖昌松 刘大力 周培瑾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4-138,共5页
从南极长城站附近联合采样13个,并进行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统计与种类鉴定。氨化细菌的菌量为104~106cells/g,共7个属: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假单胞菌... 从南极长城站附近联合采样13个,并进行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统计与种类鉴定。氨化细菌的菌量为104~106cells/g,共7个属: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产碱菌属(Alcaligene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固氮细菌菌量为105~107cells/g,仅一个固氮菌属(Azotobacter);硝化细菌一般为104cells/g,分属两个属: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硝化球菌属(Nitrococcus);真菌为103cells/g,分属5个属:青霉菌属(Penicillium),金孢霉菌属(Chrysosporium),枝孢霉菌属(Cladosporium),曲霉菌属(Aspergillus),散羹菌属(Eurotium),反硝化菌为102~104cells/g,分属3个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球菌属(Micr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放线菌分属3个属:链霉菌属(St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南极 长城站 生态作用
下载PDF
1987—1988年夏季长城站地区的热力和动力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卞林根 陆龙骅 贾朋群 《南极研究》 CSCD 1990年第1期73-81,共9页
本文利用1987~1988年夏季我国首次南极长城站边界层气象观测实验资料,运用近地层大气通量的平均廓线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夏季的热状况特征,并与南极内陆的瑞穗站及我国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热状况进行了初步比较。在夏季,长城站地面... 本文利用1987~1988年夏季我国首次南极长城站边界层气象观测实验资料,运用近地层大气通量的平均廓线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夏季的热状况特征,并与南极内陆的瑞穗站及我国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热状况进行了初步比较。在夏季,长城站地面相对于大气而言,仍为热源,地面主要以潜热输送的方式加热大气。夏季长城站的热状况特征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进入雨季后的情况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状况 感热 潜热 南极 通量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潮汐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洪亮 《南极研究》 CSCD 1990年第1期66-72,共7页
从1987年1月5日开始,在南极长城站使用挪威安德拉公司生产的WLR—5型水位计对潮汐进行长期自动观测,取得60天,共8千多组数据。本文对这些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南极长城站潮汐变化的一些基本特征。
关键词 潮汐 半日潮波 水位 南极 长城站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积雪及其消融过程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肖柏 张永萍 《南极研究》 CSCD 1991年第3期8-14,共7页
南极长城站区稳定积雪期始于4月中至6月初,8月中至10月达最大深度。1988年沿海地带一般积雪深度为0.6~0.8m,低洼处及建筑物附近可达1.2~1.6m,甚至超过1.8m;潮汐带雪盖下部温度受海冰影响普遍偏低;11月底至来年1月初的消融过程中,积雪... 南极长城站区稳定积雪期始于4月中至6月初,8月中至10月达最大深度。1988年沿海地带一般积雪深度为0.6~0.8m,低洼处及建筑物附近可达1.2~1.6m,甚至超过1.8m;潮汐带雪盖下部温度受海冰影响普遍偏低;11月底至来年1月初的消融过程中,积雪表层常常处于相变区,雪层底部温度比冰点低0.02℃,融水下渗形成雪盖下部潜流;积雪相态及其温度变化与大气-雪感热通量的变化过程相对应,大气-雪感热交换是积雪消融的重要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积雪 消融 长城站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越冬队员个性和心理特点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薛祚纮 张研 +1 位作者 姚真 薛全福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7-213,共7页
本文利用个性调查、心理特点测定和行为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南极考察队长城站越冬队员在南极极端环境和长期隔离状态下的心理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越冬后期,队员出现较多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个别队员较严重。卡特尔16种人格... 本文利用个性调查、心理特点测定和行为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南极考察队长城站越冬队员在南极极端环境和长期隔离状态下的心理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越冬后期,队员出现较多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个别队员较严重。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的平均标准分居中者为多数,甚至略有增加;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4个分量表得分无明显变化。越冬队员居留南极1年后,外控成分有所增加,内控者减少。对心理特点的测试表明: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无显著差异,简单反应时有明显延长;记忆力非但没有减退,反而有所提高,高级神经活动灵活性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个性 心理特点 适应能力 越冬队员
下载PDF
南极乔治王岛的天气预报业务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清华 张林 +1 位作者 薛振和 尹涛 《海洋预报》 2007年第3期16-25,共10页
本文利用从南极乔治王岛地区各国考察站获取的各种气象资料,从业务需求入手,介绍了该地区的天气预报业务概况,并总结了一些重要天气现象的特征和预报技术。作者认为架设先进的卫星通讯系统,以有效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气象资源,提高数据... 本文利用从南极乔治王岛地区各国考察站获取的各种气象资料,从业务需求入手,介绍了该地区的天气预报业务概况,并总结了一些重要天气现象的特征和预报技术。作者认为架设先进的卫星通讯系统,以有效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气象资源,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是南极地区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南极 乔治王岛 长城站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码头及临近海域夏季叶绿素a含量及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宝华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2-337,共6页
本文报道了1999年12月—2000年3月期间南极长城站码头叶绿素a的含量及变化,调查期间叶绿素a含量较高,平均值为2.16mg/m3,变化范围为0.60—7.67mg/m3。高值出现在月初和月中,低值出现在月上旬,这是潮汐所至。而营养盐的含量较高且变化较... 本文报道了1999年12月—2000年3月期间南极长城站码头叶绿素a的含量及变化,调查期间叶绿素a含量较高,平均值为2.16mg/m3,变化范围为0.60—7.67mg/m3。高值出现在月初和月中,低值出现在月上旬,这是潮汐所至。而营养盐的含量较高且变化较大,但PO4P的含量较低,且变化不明显。营养盐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O3N>NH4N>NO2N>PO4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营养盐 浮游植物 南极 长城站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气压场和风场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耀荣 许淙 +1 位作者 尹涛 张海影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本文利用长城站 1 985~ 1 996年气压和风的观测资料以及所接收的气象传真图对长城站的气压场和风场分冬夏两半年进行了天气学分析 ,结果表明 :长城站地区气压的年际变化可能存在 4~ 5年周期 ;冬半年盛行 ESE风 ,夏半年盛行 WNW风 ;夏... 本文利用长城站 1 985~ 1 996年气压和风的观测资料以及所接收的气象传真图对长城站的气压场和风场分冬夏两半年进行了天气学分析 ,结果表明 :长城站地区气压的年际变化可能存在 4~ 5年周期 ;冬半年盛行 ESE风 ,夏半年盛行 WNW风 ;夏半年盛行东高西低 (威德尔海为高压区 ,南极半岛及别林斯高晋海为低压区 )的气压场形势 ,冬半年盛行西南高东北低 (南极半岛以西为高压区 ,威德尔海一带为低压区 )的气压场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场 风场 天气学分析 南极 长城站
下载PDF
第六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越冬气象考察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林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0-50,共11页
本文以中国第六次南极考察队在长城站观测到的气象资料与历史资料对照分析,介绍了长城站的天气特征,如气旋的来源、移动规律,海雾的特点,降水情况,特别是夏季的降水情况。较详细地介绍了1990年长城站的天气状况。 总结了长城站气压、... 本文以中国第六次南极考察队在长城站观测到的气象资料与历史资料对照分析,介绍了长城站的天气特征,如气旋的来源、移动规律,海雾的特点,降水情况,特别是夏季的降水情况。较详细地介绍了1990年长城站的天气状况。 总结了长城站气压、风、气温、云、日照、降水及蒸发等项目的观测工作。对关城站的天气预报工作也作了总结,特别是极地气旋的预报和各天气要素的预报方法。并以1990年1月16日营救遇暴风雪的考察队员预报为实例,介绍了一次成功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天气 观测 越冬气象
下载PDF
南极附近水域微小型藻类的研究 Ⅴ.长城站周围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分布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根海 王敏 《南极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67-74,共8页
本文报道了长城站周围西湖水、西湖泥沙、陆地雪(西湖雪、企鹅粪便和藓类沼泽地)等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及分布、生态类群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差异显著。陆地雪(4、5站)的藻类密度大于... 本文报道了长城站周围西湖水、西湖泥沙、陆地雪(西湖雪、企鹅粪便和藓类沼泽地)等不同生境淡水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及分布、生态类群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差异显著。陆地雪(4、5站)的藻类密度大于西湖中的水、雪、泥沙。在已鉴定3个门类50种淡水藻类中,划分为两大生态类群:根据其生存环境,划分为水生藻类和雪生藻类;或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浮游藻类和底生(着生)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 雪生藻 泥沙 淡水藻类 藻类 南极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电离层异常的模拟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甄卫民 曹冲 吴健 《南极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33-37,共5页
本文采用现有模式,利用长城站电离层观测资料,模拟计算了F2层峰值高度及子午向热层风昼夜变化等。同时采用了热层风模式计算了长城站热层风的经验预测值。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长城站的两个异常特征。夏季异常即f0F2最大值出现... 本文采用现有模式,利用长城站电离层观测资料,模拟计算了F2层峰值高度及子午向热层风昼夜变化等。同时采用了热层风模式计算了长城站热层风的经验预测值。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长城站的两个异常特征。夏季异常即f0F2最大值出现在夜间。冬季特别是6、7月份临频显著减小。太阳辐射电离与热层中性风的竞相联合作用是导致夏季异常的关键。长城站地理上虽属高纬区,却处在地磁中纬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风 长城站 南极 电离层异常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晶文 邢光福 +1 位作者 葛伟亚 姜月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6-820,共5页
频繁的人类活动对南极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南极长城站周边人类活动密集区对土壤进行采样的基础上,分析长城站周边地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并结合近20年来长城站周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分布,展开对比研究,探讨长... 频繁的人类活动对南极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南极长城站周边人类活动密集区对土壤进行采样的基础上,分析长城站周边地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并结合近20年来长城站周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分布,展开对比研究,探讨长城站区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8种主要重金属在长城站表层土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站区频繁的车辆活动使得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沉降在站区土壤表层或许是南极长城站区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环境 重金属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酸雨监测的样品采集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国贵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1-68,共8页
进行南极酸性湿沉降(降水pH值<5.6)的监测研究是为开展全球环境大气化学动态监测、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制定环境标准,研究环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富集规律,以及南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的科学依据。利用... 进行南极酸性湿沉降(降水pH值<5.6)的监测研究是为开展全球环境大气化学动态监测、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制定环境标准,研究环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富集规律,以及南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的科学依据。利用1998年1~9月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采集监测的酸雨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南极确有酸雨存在,在104个水样中,有19个样品的pH值小于5.6,占总样品的18.3%。根据南极环境背景值和出现酸雨时的风向,认为由于大气环流把远离南极的污染源传输到南极上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酸雨 样品采集 酸雨监测
下载PDF
中国南极长城站1998年大气降水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晓岚 汤洁 +2 位作者 师昱锋 程红兵 王国贵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4-501,共8页
文中报告了 1998年 1~ 12月 ,在中国南极长城站 (6 2°13′S ,5 8°5 8′W ,海拔 10 .0m)采集的 115个有效降水样品的 pH值、电导率和化学组分分析结果。长城站地区降水的年平均 pH值为 5 .6 2 ,电导率年平均值为 85 .16 μS/c... 文中报告了 1998年 1~ 12月 ,在中国南极长城站 (6 2°13′S ,5 8°5 8′W ,海拔 10 .0m)采集的 115个有效降水样品的 pH值、电导率和化学组分分析结果。长城站地区降水的年平均 pH值为 5 .6 2 ,电导率年平均值为 85 .16 μS/cm。秋季期间降水的 pH值和电导率较高 ,其它季节较低。降水中最主要的离子为Cl-,Na+ ,其他离子按平均浓度值依次排列为SO42 -,Mg2 + ,Ca2 + ,K+ ,NO3 -,NH4+ 。除NO3 -,NH4+ 外 ,各主要离子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 ,表明其来源具有同一性。降水样品的离子组成比例与周围海区的海水接近 ,显示了海盐是降水中可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 ,而其它源只对Ca2 + 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南极 长城站 1998年 大气降水 降水化学 PH值 电导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