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254
1
作者 高英志 韩兴国 汪诗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0-797,共8页
介绍了放牧对草原土壤物理性质 (容重、渗透率 )、化学性质 (有机质、N素 )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草原土壤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滞后性和弹性 ,放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而言 ,随放牧强度的增大 ,动物践踏作用的增强 ,土壤孔隙... 介绍了放牧对草原土壤物理性质 (容重、渗透率 )、化学性质 (有机质、N素 )和微生物的影响。由于草原土壤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滞后性和弹性 ,放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而言 ,随放牧强度的增大 ,动物践踏作用的增强 ,土壤孔隙分布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 ,土壤的总孔隙减少 ,特别是大孔隙 (>5 0μm)和较大中等孔隙 (9~ 5 0μm)减少 ,使土壤容重增加 ,土壤的渗透阻力加大 ,土壤的保水和持水能力下降。但在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沙质土壤中 ,超载过牧 ,造成有机质含量降低 ,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 ,稳定性团聚体减少 ,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使得土壤容重反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和放牧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土壤有机质对放牧的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植被和土壤的初始状况 ;环境因素 ,特别是水分和温度 ;放牧历史 (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和动物类型 )。同时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比含量高的土壤更易受放牧的影响 ,而使有机质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量碳是最具活性的土壤碳库 ,对环境的变化敏感 ,能较早地指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当考虑时间尺度时 ,高强度放牧对土壤肥力有负面的影响 ,短期内 ,由于加速了养分的循环效率 ,产生有利的影响 ,但长期无管理的超载放牧必然造成系统物质 (资源 )输入和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草原生态系统 土壤性质 养分循环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Ⅰ.退化草原的基本特征与恢复演替动力 被引量:197
2
作者 王炜 刘钟龄 +1 位作者 郝敦元 梁存柱 《植物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9-459,共11页
本项研究自1983年起在锡林河中游对放牧退化的冷蒿(Artemisiafrigida)占优势的草原群落变型进行封育恢复实验与长期监测。每年在植物生长季以15天为间隔进行取样测定,即每年测定9期,每期做10或20个1m&... 本项研究自1983年起在锡林河中游对放牧退化的冷蒿(Artemisiafrigida)占优势的草原群落变型进行封育恢复实验与长期监测。每年在植物生长季以15天为间隔进行取样测定,即每年测定9期,每期做10或20个1m×1m的样方。测定项目包括:群落中各植物种群的地上现存生物量、密度、高度、花(果)枝数等。还采用改进的样方方差法监测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并同时在保护良好的羊草+大针茅(Leymuschinensis+Stipagrandis)群落中进行测定取得完全对应的数据,作为对照系列。以上两种群落的土壤水分与养分动态的长期监测由本站土壤组承担。根据连续十二年监测数据的分析,对退化草原群落的性质与特征提出以下的认识,并对退化草原恢复演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1.草原退化演替阶段是与一定强度的放牧压力保持平衡而相对稳定的群落变形,退化阶段取决于牧压强度与持续的年代。2.当群落退化到冷蒿为主要优势种的阶段时,与原生群落的种类组成相比,只发生一定的数量消长变化,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3.退化群落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均匀性较高,随着恢复演替的进展,因一些种群斑块增大而使空间不均匀性增强。4.退化群落与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群落 恢复演替 草原生态 内蒙古
下载PDF
论中国草地资源的现状、原因与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45
3
作者 曹晔 杨玉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从历史的、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草地持续利用的原因,提出了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应从草地产权清晰化、草地经营集约化、畜牧业经营产业化、农牧结合高级化和社会经济治理综合化等方面进行的观点。
关键词 草地资源 持续利用 产权 产业化
下载PDF
水、肥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碳、氮、磷及pH的影响 被引量:49
4
作者 魏金明 姜勇 +2 位作者 符明明 张玉革 徐柱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42-1646,共5页
采用野外田间实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分、氮肥和磷肥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碳、氮、磷含量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对水、肥添加无显著响应;水分添加降低了土壤铵态氮(31.1%,P<0.01)和硝态氮(7.9%... 采用野外田间实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分、氮肥和磷肥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碳、氮、磷含量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对水、肥添加无显著响应;水分添加降低了土壤铵态氮(31.1%,P<0.01)和硝态氮(7.9%,P<0.001)含量,而添加氮肥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P<0.001);添加磷肥显著增加了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为不施磷肥的1.7和5.9倍(P<0.001);水分添加提高了土壤pH值,氮、磷肥的添加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pH值(P<0.001)。表明:水分以及氮肥、磷肥的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的性质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这将为退化草地的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水 氮肥 磷肥 草地 土壤性质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农牧业发展方向的探讨 被引量:39
5
作者 孙鸿良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西北地区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域内,适于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取代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系统。草地农业系统是以草地为主体的大农业生态系统,对其建设主要体现在农牧结合,以牧为主,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特色农业以及抢救生态资产向生态产业转... 西北地区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域内,适于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取代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系统。草地农业系统是以草地为主体的大农业生态系统,对其建设主要体现在农牧结合,以牧为主,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特色农业以及抢救生态资产向生态产业转型等。其具体措施为:在牧区建立人工草地,在农区施行草田轮作,对农区和牧区施行系统间的耦合发展。讨论了建立草地农业系统的依据,农牧业发展战略、策略与技术导向以及西北地区农牧业分区发展方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系统 人工草地 特色农业 生态资产 生态产业 分区发展方向
下载PDF
封育对退化草原植被恢复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6
作者 刘凤婵 李红丽 +1 位作者 董智 张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封育是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梳理现有封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封育对植物多样性、生物量、植被演替、土壤物理与化学性状的影响效应,发现:受地理区域、气候条件及封育前退化程度等本底条件的影响,封育条件下植被多... 封育是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梳理现有封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封育对植物多样性、生物量、植被演替、土壤物理与化学性状的影响效应,发现:受地理区域、气候条件及封育前退化程度等本底条件的影响,封育条件下植被多样性呈现出显著增加、基本稳定和明显下降3种结果,生物量则表现为围封初期增加,围封时间过长不利于维持较高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封育使得种群拓殖能力与群落资源冗余,土壤种子库结构改善、密度增长,退化草原呈正向演替,并可能出现3种演替模式。封育消除了土壤紧实层,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状,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效应不一致。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应深入研究的6个内容与方向,对丰富封育条件下退化草原恢复效应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原 封育 植被恢复 土壤性质 多样性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林草恢复进程中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文媛 张少妮 +1 位作者 华瑞 徐学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9,共8页
植被恢复可以改善土壤的入渗能力,植被恢复方式不同及恢复进程中其土壤性质的改善对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程度也将影响到植被恢复的格局。为确定林地、草地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西部官山林场退耕后栽植的刺... 植被恢复可以改善土壤的入渗能力,植被恢复方式不同及恢复进程中其土壤性质的改善对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程度也将影响到植被恢复的格局。为确定林地、草地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西部官山林场退耕后栽植的刺槐林地、撂荒草地为对象,选取退耕年限为9年、15年、25年的林地、草地。于2014年5月对各样地的原状土土柱进行定水头入渗,比较不同退耕年限林地、草地的入渗性能和湿润锋穿透60 cm土柱的时间,并分析影响入渗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退耕年限为25年林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前120 min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到达60 cm土柱的时间分别为1.86,2.60 mm/min,387.82 mm,23.00 min;退耕年限为15年林地分别为1.38,1.90 mm/min,288.88 mm,35.33 min;退耕年限为9年林地分别为0.35,1.03 mm/min,194.50 mm,40.00 min;退耕年限为25年草地分别为3.17,3.17 mm/min,386.43 mm,24.00 min;退耕年限为15年草地分别为1.86,2.60 mm/min,387.82 mm,34.33 min;退耕年限为9年草地分别为1.86,2.60 mm/min,387.82 mm,38.33 min。6种样地的土壤入渗过程均能用通用模型进行高精度拟合。各样地土壤入渗速率与土壤有机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入渗能力随退耕年限增加而增强,退耕还草比退耕还林更有利于土壤入渗能力增强。因此建议在水资源有限的黄土区以退耕还草为主以促进更多的降雨就地入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年限 林地 草地 入渗性能
下载PDF
放牧后自然恢复沙质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任涛 赵哈林 赵学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49-2855,共7页
以中国科学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为依托,对不同放牧强度后自然恢复沙质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变化,探讨了植被和土壤环境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牧草地土壤动物种类丰富,个... 以中国科学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为依托,对不同放牧强度后自然恢复沙质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变化,探讨了植被和土壤环境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牧草地土壤动物种类丰富,个体数量较多,多样性最高;中牧后恢复草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少,但主要类群较多,分布较均匀,多样性较高;重牧后恢复草地土壤动物主要类群少,但个体数量多,多样性较高;而轻牧后恢复草地土壤动物分布均匀性最差,多样性最低.植物个体数、高度及盖度和土壤酸碱度是影响不同放牧强度后恢复草地土壤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说明沙质草地经过12年的围封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土壤动物群落,而放牧干扰对土壤动物群落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草地 放牧后恢复 土壤动物 地表植被 土壤性状
原文传递
旅游干扰对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飞达 朱灿 +2 位作者 李飞 刘琳 陈晓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541-2549,共9页
草原旅游是一种新型的草地利用形式,也是草地经济和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若尔盖花湖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景区旅游开发及利用实际,分析草原旅游干扰对草地植被多样性、土壤相关理化及酶活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原旅游显著... 草原旅游是一种新型的草地利用形式,也是草地经济和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若尔盖花湖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景区旅游开发及利用实际,分析草原旅游干扰对草地植被多样性、土壤相关理化及酶活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原旅游显著降低了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地上生物量(P<0.05),但对草地均匀度指数和枯落物生物量影响不显著(P>0.05);草原旅游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和有机碳含量(P<0.05),增加了土壤容重和紧实度,但对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草原旅游同时也降低了土壤酶活性,其中在表层(0-10cm)土壤中,不同干扰程度的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草原旅游利用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变化与有机碳、全氮、脲酶和蔗糖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重度干扰的草原旅游将会对草原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环境有着显著的负面效应,因此分区分时核算旅游容量阈值、控制游客数量、规范旅游活动行为等措施,对草原旅游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旅游 若尔盖 高寒草地 土壤性质 酶活性
下载PDF
开垦对农牧交错带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洪来 张卫华 王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2-277,共6页
该文以农牧交错带由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开垦的农田及其相应的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农牧交错带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草地开垦后... 该文以农牧交错带由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地开垦的农田及其相应的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农牧交错带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草地开垦后,其土壤特性出现颗粒组成粗化,体积质量增加,土壤毛管持水力降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和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降低的现象;开垦导致了地带性草地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锰质量分数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需要。基于对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类草地开垦后土壤性质变化的分析及对比,提出了在农牧交错带秋季收获时应该对作物进行高留茬处理并适当延后春季翻耕时间,以减少风蚀作用的负面影响;应该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来改善土壤性质,建议研究区应严格贯彻执行禁止对地带性草地的开垦,对已开垦的地带性草地应尽快实施国家提出的退耕还草政策;对于非地带性草地开垦的农田,应注重科学管理,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垦 分带 土壤 草地 土壤性质 有效态微量元素
下载PDF
科尔沁沙质草地封育过程中的植被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苗仁辉 蒋德明 王永翠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4-270,共7页
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的沙质草地封育后的植被变化及其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围栏封育使植被物种丰富度、密度显著提高,群落的优势种发生明显变化;围封地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随封育时... 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的沙质草地封育后的植被变化及其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围栏封育使植被物种丰富度、密度显著提高,群落的优势种发生明显变化;围封地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随封育时间增加而下降,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围封时间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②围栏封育可以增加土壤表层(0~10 cm)的养分含量,但电导率随围封时间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同时围栏封育使土壤水分含量下降。③土壤表层(0~10 cm)各因子对多样性的影响不同,全氮和pH与Pielou指数呈显著(P<0.05)负相关;全氮对于丰富度指数呈显著(P<0.05)正相关;其他土壤环境因子与多样性指数间关系均不显著,表明在沙质草地封育不利于植物多样性的维持,但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栏封育 沙化草地 植物群落 土壤性质 土壤水分 科尔沁
原文传递
关于草场制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丁恒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48,共3页
草场制度是关系到草原畜牧业发展和牧区经济体制的重大问题 ,针对现行草场制度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深入分析 ,特别是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草场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及产权理论。
关键词 草场 制度改革 问题 产权
下载PDF
宁夏盐池县草地沙化对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毛思慧 谢应忠 许冬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9,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盐池县不同沙化程度下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变化,以探讨植被和土壤对沙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植被组成发生变化,多年生草本植物呈逐渐减少,一年生草本植物呈逐...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盐池县不同沙化程度下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变化,以探讨植被和土壤对沙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植被组成发生变化,多年生草本植物呈逐渐减少,一年生草本植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轻度沙化草地到中度沙化草地增加,自中度沙化草地至极度沙化草地先降低后又增加,中度沙化阶段是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重要转折时期。随着草地沙化加剧,土壤含水量、有机质、氮含量降低;重度沙化阶段土壤磷、钾含量最高,pH值和可溶性盐无明显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沙化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土壤特性
下载PDF
Impacts of re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 in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被引量:11
14
作者 Fu Biao Qi Yanbing Chang Qingru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5年第1期26-34,共9页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f various 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 on sandy grassland's soil property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farming-pastoral ecotone,field surveys and lab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s... Focusing on the impact of various 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 on sandy grassland's soil property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farming-pastoral ecotone,field surveys and lab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properties and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under four different 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i.e.,unenclosed natural restoration,enclosed natural restoration,unenclosed artificial restoration and enclosed artificial restoration,which have a restoration history of 15 years in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degraded sandy land area of Mu Us Desert in Leilongwan Town,Hengshan County,Shaanxi Province.After 15 year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these four 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 all proved to be useful for improving the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soil quality of the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 not only by enhancing the aboveground vegetation height,coverage and biomass but also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soil clay,organic matter,CEC,total nitrogen,available nutrient while reducing soil bulk density.The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ffect and soil quality under enclosed or artificial restoration management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unenclosed or natural restoration management;and the most satisfactory veget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ffects and soil quality can be achieved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enclosed and artificial restoration management.Severely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during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would form an interactional coordinat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Vegetation properties as height,coverage and biomas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organic matter,CEC,total nitrogen and available nitrogen,phosphorus,and potassium contained in soil.Only the adoption of the strict enclosure system,implementation of aggressive artifici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measur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gurgitation-feeding policy of industry towards husbandry can guarantee the gradual restoration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b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 revegetation management modes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soil property enclosed restoration system
原文传递
中国草原管理政策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洪波 韩爱惠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3,29,共7页
在分析中国草原资源状况、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原资源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提出了合理界定草原范围,强化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健全产权保护和有偿使用制度,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 在分析中国草原资源状况、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原资源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提出了合理界定草原范围,强化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健全产权保护和有偿使用制度,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草原保护利用管理,加强基础建设和监督执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产权 规划 保护 用途管制 政策
下载PDF
西北草地农业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希望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鸿良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29-33,共5页
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域内 ,以各类草地生态系统为特征。农牧业生产应纳入该系统内共同组建草地农业系统 ,才能兼顾草场整治 ,抢救生态资产与持久繁荣西北地区经济。近年来 ,草地农业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实地考察 ,... 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域内 ,以各类草地生态系统为特征。农牧业生产应纳入该系统内共同组建草地农业系统 ,才能兼顾草场整治 ,抢救生态资产与持久繁荣西北地区经济。近年来 ,草地农业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实地考察 ,阐述了几个建设的基本模式 ,并看到了显著的成效与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建设现状 草地 农业系统
下载PDF
草原产权和移民政策对内蒙古牧区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如 茶娜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6-27,43,共3页
通过梳理草原产权制度三次变更,分析了其对内蒙古牧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现行生态移民政策的影响。强调制度和政策作为一种方法或工具,它的效率不仅依赖于它如何与国家制度和政策的互动联接、融合和支持以及发挥效率的机制,而且... 通过梳理草原产权制度三次变更,分析了其对内蒙古牧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现行生态移民政策的影响。强调制度和政策作为一种方法或工具,它的效率不仅依赖于它如何与国家制度和政策的互动联接、融合和支持以及发挥效率的机制,而且还依赖于区域制度政策之间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产权 移民政策 牧区
下载PDF
谢家沟不同类型草地AM真菌侵染状况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新川 盛建东 +1 位作者 李桂真 刘文惠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期87-92,共6页
为探究谢家沟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对草地群落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侵染特征的影响,笔者通过调查采样,分析了4种典型草地(山地草甸、草甸草原、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与AM真菌的侵染状况和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 为探究谢家沟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对草地群落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侵染特征的影响,笔者通过调查采样,分析了4种典型草地(山地草甸、草甸草原、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与AM真菌的侵染状况和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草地类型典型植物均能被AM真菌侵染,草原化荒漠、草甸草环与草原换位置、山地草甸的平均菌根侵染率分别为79.90%、89.04%、85.93%和68.66%,草甸草原是侵染状况最好的草地类型。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与AM真菌侵染呈正相关关系,盐分和p H与AM真菌侵染为负相关关系,但土壤总盐含量在2.1 g/kg左右时侵染率、侵染强度最高。自然条件下土壤因子与菌根的侵染及发育状况密切相关,土壤养分的高低制约着AM真菌侵染强弱,有机质和盐分是关键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家沟 草地类型 AM真菌 土壤属性
下载PDF
陇中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娅丽 柳小妮 +4 位作者 张德罡 何国兴 徐贺光 纪童 姜佳昌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05-3414,共10页
为探究陇中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明确形成不同草地型的关键土壤因子。本研究以陇中温性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草地型(针茅型,冰草、杂类草型和长芒草、杂类草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及两者互馈关... 为探究陇中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明确形成不同草地型的关键土壤因子。本研究以陇中温性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草地型(针茅型,冰草、杂类草型和长芒草、杂类草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及两者互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草地型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特征差异显著(P<0.05),长芒草、杂类草型草地较其他型草地具有较高的植被盖度、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碳、全钾、全氮,及较低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和全磷含量;长芒草、杂类草型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低峰出现在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与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陇中地区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草地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性草原 草地型 植被特征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草原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琳 胡小玲 《河套学院论坛》 2008年第3期20-22,共3页
我国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草原资源产权制度,但这套制度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产权制度的缺陷,束缚了我国草原事业的发展,不利于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改革现有的草原资源产权制度,建立一套适合的产权制度,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问题。
关键词 草原 产权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