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层权威、资源吸纳与基层社会治理——基于“联镇包村”第一书记的行动逻辑考察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国磊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137,共7页
联镇包村是地方政府回应国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而采取的一种治理工具。基于科层权威与资源吸纳两个维度考察发现:在科层权威的推动下,高层领导从"权威影响"到"参与互动"回应国家治理;中层部门从"行政依附"... 联镇包村是地方政府回应国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而采取的一种治理工具。基于科层权威与资源吸纳两个维度考察发现:在科层权威的推动下,高层领导从"权威影响"到"参与互动"回应国家治理;中层部门从"行政依附"到"责任外延"完成目标考核;基层干部从"下沉服务"到"唯上负责"获取晋升履历。在资源吸纳的过程中,高层领导依托行政权威获取体制内资源;中层部门跨层级协作整合治村项目资源;基层干部发挥能人效应获取体制外资源共同推进联镇包村各项任务。但囿于基层社会环境变迁、行政权威缺乏与资源禀赋不足等多重困境,各主体的治村效果具有差异性,应构建跨部门协作交叉包村的合作共治格局,在各层级驻村第一书记的积极推动下,使联镇包村制度可持续化,进而推动基层社会走向"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科层权威 资源吸纳 联镇包村 第一书记
原文传递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与城市街道的“嵌入式”改革——以青岛市街道办改革为例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佃利 孙妍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2020年第5期47-57,共11页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街道改革的探索实践,在城市社区治理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时,应以街道办事处作为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单元,通过街道改革构建以街道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从而形成共建共治共...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街道改革的探索实践,在城市社区治理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时,应以街道办事处作为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单元,通过街道改革构建以街道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从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本文基于青岛市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以"嵌入式"的分析框架探析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逻辑。街道管理体制以政治嵌入和社会嵌入的双重嵌入方式来整合社区资源,吸纳多方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行政末梢和治理枢纽互嵌,极大提升了基层共治水平和街道的工作效率,并将发展成果实现共享。研究发现,应该从共治能力和共同体的规模两个角度理解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最终实现街道层面上的党、国家、社会多元力量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社会治理共同体 嵌入式改革 基层社会治理
原文传递
社会治理创新与“新清河实验”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强 卢尧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5-182,共8页
社会治理是21世纪以来,中国理论界在基层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理论概念。本文从社会学角度给社会治理下了定义,分析了在中国场景下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阐释了当前必须积极推进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21世纪以来,中国理论界在基层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理论概念。本文从社会学角度给社会治理下了定义,分析了在中国场景下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阐释了当前必须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三大原因。最后,以笔者带领的清华大学课题组所进行的"新清河实验"为案例,具体展示了怎样在社区层次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目前,"新清河实验"已经进行了居委会议事委员实验、物业管理实验、社会组织实验、社区空间改造实验和社区民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 基层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 新清河实验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学论纲 被引量:25
4
作者 郝宇青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1,共17页
十八大以来,鉴于中国经济发展背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和谐等问题,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又时不我待,因此,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就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政治议题。在政治学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当前中国具体的国情和... 十八大以来,鉴于中国经济发展背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和谐等问题,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又时不我待,因此,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就成为当今中国重要的政治议题。在政治学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当前中国具体的国情和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现实需要,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过程、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等方面进行学理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主体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客体是以基层社会公共事务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过程是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政治整合;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结构是以柔性方式为运行逻辑的基层政权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功能是以实现再组织化为目标的社会建设。与此同时,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过程、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当注意的方面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政治学论纲 政治议题 当今中国
下载PDF
“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探索——以“积分制”治理为素材 被引量:24
5
作者 朱政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78,共8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积分制”治理被广泛运用,并赋予“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探索的深刻意涵。“积分制”治理由地方政府推动制度创新得以实现,呈现各具特色...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积分制”治理被广泛运用,并赋予“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探索的深刻意涵。“积分制”治理由地方政府推动制度创新得以实现,呈现各具特色的多种实践形态。本质上,它是一套具有“软法”性质的地方性行为规范及其运作机制,并巧妙地构造“三治融合”。“三治融合”的深层逻辑还在于根据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全面规划和深度塑造乡村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治融合”,应当在追求有效治理的同时,着重把握制度创新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分寸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治融合 基层社会治理 “积分制”治理 三农问题
下载PDF
政党治理视域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 被引量:24
6
作者 潘泽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40,共10页
用“政党-国家-社会”范式来重新诠释、反思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经验,才能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转型与机制创新,进一步开拓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服务功能。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组织网络,经由嵌入式治理中的功能性嵌入、结构... 用“政党-国家-社会”范式来重新诠释、反思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经验,才能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转型与机制创新,进一步开拓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服务功能。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组织网络,经由嵌入式治理中的功能性嵌入、结构性嵌入和资源性嵌入、吸纳型政治中的“政党吸纳社会”和“政党吸纳行政”、政党统合治理中的使命型政党、政治社会化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培育等方式,实现了政党治理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在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行动中,以强大的政党合法性为基础,以合法性政治动员为手段,通过吸纳机制整合社会力量,通过服务引领机制提升政党服务效能,强化了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网络渗透,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基层社会的有效引领、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全面推进了政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未来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治理 政党-国家-社会范式 基层社会治理 中国经验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向和路径——兼析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基层治理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必春 许宝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8,共7页
目前,我国已形成碎片化基层社会是不争的事实。整体性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很强的耦合性,是破解碎片化问题的一剂良药。整体性治理是在合理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网络化治理结构,强调跨层级、跨部门、跨功... 目前,我国已形成碎片化基层社会是不争的事实。整体性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很强的耦合性,是破解碎片化问题的一剂良药。整体性治理是在合理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网络化治理结构,强调跨层级、跨部门、跨功能的整合和协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表明:整体性治理的实质是跨界合作,内跨"部门"之界,外跨"政社"之界。一方面,政府应加强机构改革和部门联动,使政府内部得到整体性运作;另一方面,应加强公私合作,通过制度化的路径把各种社会主体和社会要素纳入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之中。整体性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向和路径,其目的就是要构建综合性社会治理体系,打造网络化社会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整体性治理 碎片化 跨界合作
原文传递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德治:功能定位、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基于浙江温州的社会治理实践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施远涛 赵定东 何长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82,共8页
温州通过慈善文化润人心完成道德约束、通过榜样力量化德行实现道德施教、通过公益服务安邻里主导道德建构的德治模式是新时代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实践和有效探索。它既是对中国传统社会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方式的继承,也是本土性... 温州通过慈善文化润人心完成道德约束、通过榜样力量化德行实现道德施教、通过公益服务安邻里主导道德建构的德治模式是新时代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实践和有效探索。它既是对中国传统社会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方式的继承,也是本土性资源和地域性规范的最佳结合,同时又有利于实现基层治理理念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通过党建引领构建立体的新德治格局、通过规范伦理制度推动"德治"向"德制"的转变以及通过树立新型社区领袖权威实现法治、自治与德治有机融合是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 基层社会治理 温州
下载PDF
社会心理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6,共7页
社会心理服务是一项在社会治理情境中由政府推动的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制度实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预警-应急”“技术-整合”“协商-服务”“修复-重建”的功能,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其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认知... 社会心理服务是一项在社会治理情境中由政府推动的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制度实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预警-应急”“技术-整合”“协商-服务”“修复-重建”的功能,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其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认知错位带来的治理异化,角色冲突带来的治理悬浮,嵌入缺失带来的治理内卷化,衔接不畅带来的治理碎片化等困境,严重阻碍了社会心理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功能的发挥。为此,必须转变认知,加强心理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融合;提高主体他律与自律,增进二维空间的有机衔接;提升主体专业服务能力,超越治理的内卷化;加强主体间联动,推动基层社会的整体性治理,确保社会心理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功能的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心理服务 治理功能
下载PDF
人工智能进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限度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郝宇青 王海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5,共8页
人工智能进入基层社会治理,既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也产生了一些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成为人工智能进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局限。概括说,人工智能进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限度主要体现在:从人工智能进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直观体验来... 人工智能进入基层社会治理,既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也产生了一些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成为人工智能进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局限。概括说,人工智能进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限度主要体现在:从人工智能进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直观体验来看,它可能会产生隐私伦理和算法伦理两种类型的伦理问题;从人工智能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运用及其过程来看,它可能会造成部分社会群体的数字鸿沟风险、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而难以协同的风险、造成行政方式刚性化的风险;从人工智能运用的结果来看,它可能会导致干群关系的疏离,并可能会造成公民文化负向发展的风险。如何消解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负面影响,就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基层社会治理 风险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党建”与“共建”:形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双重逻辑——基于杭州市D区的考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俊尧 魏泽吉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0,共8页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共建 基层社会治理 有效覆盖 “一核多元”
下载PDF
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互动的机理、模式与机制——以浙江省P县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占光 郭淑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3,共8页
创新基层党建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浙江省P县郑家坞镇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以全科干部、全责书记、全心党员为载体,突出抓好联系村干部、农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三支基层执... 创新基层党建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浙江省P县郑家坞镇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以全科干部、全责书记、全心党员为载体,突出抓好联系村干部、农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三支基层执政骨干队伍建设,建立就亲就近就便为原则的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党员实绩公示制度、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制度、党员权责统一办法、村民履行道德义务红黑榜制度等工作机制,构建起"党委政府—村两委—农村党员—联系农户"的工作落实构架,推动了基层治理工作,形成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互动的政治保障机制、动力机制、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基层治理 机理 模式
下载PDF
二元到三元: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变迁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福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81,共10页
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成的特殊社会区是一种有别于城乡社会的独特社会样态,从社会形态上突破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重构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条件,并造成了当前特殊社会区治理的传统体制"失灵",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的适应性调整与制度创新... 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成的特殊社会区是一种有别于城乡社会的独特社会样态,从社会形态上突破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重构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条件,并造成了当前特殊社会区治理的传统体制"失灵",要求基层社会治理的适应性调整与制度创新。融合型治理是新时代特殊社会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模式,其主要内涵与特点包括:治理主体的多元共治、治理方式的差等协同、治理结果的利益共享、治理体制的多制兼容、治理形态的多样统一,实质是有别于传统城镇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三类治理,促进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变迁。基层社会治理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的变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结构转变;同时又是一个建构过程,需要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的行动策略。应当消除特殊社会区融合型治理创新的制度障碍,创新特殊社会区融合型治理的制度体系,建构新时代中国基层治理的"一体三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特殊社会区 融合型治理 治理结构变迁 三元结构
下载PDF
“元治理”理论视阈下的基层社会治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志峰 万华颖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1-92,共12页
"元治理"理论范式与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契合性。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治理网络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强调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各参与主体间呈现出一种"集体失联"的状态,沟... "元治理"理论范式与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契合性。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治理网络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强调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各参与主体间呈现出一种"集体失联"的状态,沟通与互动欠缺、积极性与有效性不够,"碎片化"困境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善治的瓶颈。这就必须以"元治理"为理论基础,系统分析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元治理主体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明晰多元主体的职能定位和权责关系,厘清各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架构,探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 碎片化 多元主体 完善路径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理论视角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家亮 刘伟俊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性作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需大力提升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意识,在认真梳理和反思的基础...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性作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不足,需大力提升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意识,在认真梳理和反思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网络治理理论、元治理理论和数字治理理论均从不同维度阐述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逻辑与具体机制。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未来需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优化制度环境,推进社会组织嵌入基层社会共治网络;下沉治理资源,拓展社会组织的基层服务能力;明确治理核心,构建党建引领的融合共治模式;借力智慧平台,创新多元治理主体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 实践自觉 理论视角 实践反思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三社联动”实践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晓 《中国人事科学》 2020年第3期66-72,共7页
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是实现社会治理专业化的重要基础。吉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获得了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队伍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可度加强,社区治理专业... 基层社会治理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是实现社会治理专业化的重要基础。吉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获得了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队伍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可度加强,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人才数量不足,未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架构,工作内容缺乏专业性,服务项目缺乏长期性。未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应该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形成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理念;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升基层治理中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水平和能力;加大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扶持力度;增加政府购买中长期稳定性项目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 专业人才 队伍建设
下载PDF
法治乡村背景下人民调解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H省五地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岚 黄博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25,186,共1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民调解逐渐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乡土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推动实现乡村依法治理,应更注重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的矛盾纠纷依法化解模式。通过对H省五地的实地调查,当前乡村人民调解运行...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民调解逐渐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乡土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推动实现乡村依法治理,应更注重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的矛盾纠纷依法化解模式。通过对H省五地的实地调查,当前乡村人民调解运行中面临调解组织缺乏实质上的独立性、调解活动的开展缺乏经费支持、人民调解机制下解纷调解意识缺位等现实困境。应当促进乡村人民调解员专职化发展,持续改进调解工作激励制度,积极推进“三治”协同治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制度在推动法治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乡村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民调解 法治乡村 基层社会治理
下载PDF
地方立法统计分析报告:2022年度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然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24-138,共15页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制定地方性法规386件,修改396件,废止72件,批准设区的市、自治州、自治县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00余件,其中设区的市新制定地方性法...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制定地方性法规386件,修改396件,废止72件,批准设区的市、自治州、自治县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00余件,其中设区的市新制定地方性法规521件。2022年度的地方立法工作积极发挥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作用,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增强地方立法的实效性,创造性开展立法工作,不断推进区域协同立法制度化、规范化,并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就业保障、基层社会治理、人大制度等方面立法取得显著成绩,为立法法第二次修改提供了丰富的地方立法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法规 统计 立法法修改 基层社会治理
下载PDF
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越峰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85-88,共4页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乡村发展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石,其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基层组织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迫切需...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乡村发展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石,其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基层组织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该文介绍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义,提出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现代化 乡村振兴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问题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敬丹 张帅 《行政与法》 2019年第5期43-51,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随着"单位制"的式微,基层社会各利益主体间权力博弈不断加强,使得基层社会治理面临部门碎片化、利益冲突平衡难、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诸多难题。政府与社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随着"单位制"的式微,基层社会各利益主体间权力博弈不断加强,使得基层社会治理面临部门碎片化、利益冲突平衡难、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诸多难题。政府与社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两大参与主体,分别是国家领域和社会领域利益价值诉求的表达者。从协同治理的角度看,明晰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逻辑必然性,解决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面临的问题,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协同关系的良性循环,能够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社会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 协同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