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郑粉莉 白红英 安韶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87,111,共3页
研究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效益对科学评价草被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有重要科学意义。采用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的效益。结果表明,草被与森林植被一样,能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当草地地... 研究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效益对科学评价草被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有重要科学意义。采用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的效益。结果表明,草被与森林植被一样,能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当草地地面覆盖达90%时,草被拦蓄径流效益达90%以上,而基本上无侵蚀发生。草被地上部分(茎枝+枯落物)拦蓄径流效益为23.7%,其中茎枝部分拦蓄径流效益为9.0%和枯落物层拦蓄径流效益为14.7%,减少泥沙效益为44.6%;草被地下部分土壤体拦蓄径流效益为72.7%,拦蓄泥沙效益为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被 冠层和枯落物层 地下部分 径流泥沙 效益
下载PDF
暖季限时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开花 敖特根 +2 位作者 布仁吉雅 段云 斯旺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通过对三种不同时间的限时放牧与自由放牧条件下的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群落多样性及产草量之间比较研究表明:与自由放牧相比,限时放牧对草地植被有明显的影响,其中5h限时放牧区的草地植被高度、盖度、多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 通过对三种不同时间的限时放牧与自由放牧条件下的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群落多样性及产草量之间比较研究表明:与自由放牧相比,限时放牧对草地植被有明显的影响,其中5h限时放牧区的草地植被高度、盖度、多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产草量均高于6h限时放牧区、7h限时放牧区和自由放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季 限时放牧 草地植被
下载PDF
不同土著草本群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早期阶段入侵的抑制能力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叶小齐 吴明 +2 位作者 邵学新 蒋跃平 王蒙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8-613,共6页
为了解不同土著草本群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的入侵抑制能力以及可能的机制,以杭州湾南岸湿地围垦区具有相同演替阶段的3种优势土著草本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荻(Miscanthus sacch... 为了解不同土著草本群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的入侵抑制能力以及可能的机制,以杭州湾南岸湿地围垦区具有相同演替阶段的3种优势土著草本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群落为研究对象,以加拿大一枝黄花单优群落为参照,调查了不同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和地上部分生长(株高和基径)情况,测定了不同群落的光照水平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了土著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和地上部分生长与群落光照水平和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著群落显著降低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P<0.05),白茅群落还显著降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生长(P<0.05)。(2)土著群落降低了群落冠层光照水平,土著群落冠层中部光合有效辐射低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单优群落。白茅群落和荻群落盖度显著高于芦苇群落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P<0.05),冠层高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荻、芦苇、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白茅;加拿大一枝黄花株高与其邻株株高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3)土著群落土壤肥力低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单优群落,白茅群落土壤肥力最低,但多数指标与芦苇群落和荻群落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遮光可能是土著群落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早期入侵的主要机制,而较低的土壤肥力水平可能与光竞争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土著群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扩散的抑制。通过筛选和培育那些能同时降低群落光照水平和土壤肥力水平的土著群落可有效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群落 加拿大一枝黄花 入侵植物
下载PDF
果园草被残体浸提液对日本草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发林 郑域茹 +7 位作者 林晓兰 张金桃 黄炎和 武英 郑涛 林阳春 谢南松 林智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0-295,共6页
采用生物检测方法,研究果园草被植株残体浸提液处理后的日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1)10%浓度浸提液处理果园土壤时,会影响果园杂草的萌发及优势种日本草根冠比;(2)用不同浓度果园草被的植株残体浸提液砂培日本草种子时... 采用生物检测方法,研究果园草被植株残体浸提液处理后的日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1)10%浓度浸提液处理果园土壤时,会影响果园杂草的萌发及优势种日本草根冠比;(2)用不同浓度果园草被的植株残体浸提液砂培日本草种子时,都会降低发芽势和发芽率,且竹节草处理的效果最明显,达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3)百喜草处理促进日本草幼苗生长,宽叶雀稗处理效果相反;竹节草处理5.0%和10.0%时抑制日本草根生长,而其它处理促进了日本草根生长;(4)不同处理的日本草生物量都不同程度地小于对照,且竹节草处理的效果最明显,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5)各处理对受体日本草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都小于对照,起抑制作用,竹节草处理抑制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草被 植株残体 浸提液 日本草 种子发芽
下载PDF
草被地上部分水土保持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艳 周正朝 党珍珍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1期47-50,69,共4页
草地植被的地上部分具有覆盖、保护地表,截留降雨和削弱雨滴侵蚀能力的作用,在保水护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讨草被地上部分的水土保持效应,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有关草被地上部分控制侵蚀营力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并总结了草被冠层及枯落... 草地植被的地上部分具有覆盖、保护地表,截留降雨和削弱雨滴侵蚀能力的作用,在保水护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讨草被地上部分的水土保持效应,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有关草被地上部分控制侵蚀营力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并总结了草被冠层及枯落物对降雨动能和坡面流侵蚀能力的影响、草被盖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草被地上部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些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草地植被 冠层 枯落物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措施 被引量:20
6
作者 谭勇 王长如 +1 位作者 梁宗锁 杜峰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11,共8页
水分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借鉴前人进行林草植被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水分与林草植被建设的相互效应出发,提出了以土壤水分平衡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3项措施:1)不同地带天然植被类型的... 水分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借鉴前人进行林草植被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水分与林草植被建设的相互效应出发,提出了以土壤水分平衡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3项措施:1)不同地带天然植被类型的林草植被建设;2)不同植被地带的水分生态条件和立地条件的林草植被建设;3)注重林草植被布局,加强草地建设。认为要提高林草植被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最大限度发挥林草植被的生态效益,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必须要仿拟天然植被结构和遵循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进行,并探讨了今后进行林草植被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植被建设 水分 林草植被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不同林草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蒋荣 张兴奇 +3 位作者 张科利 杨勇 杨光檄 顾再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了进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治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通过径流小区观测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林草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测试验期间(2008—2010年),大部分林草植被类型都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 为了进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治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通过径流小区观测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林草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测试验期间(2008—2010年),大部分林草植被类型都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程:完全不具减流减沙作用—部分具有减流减沙作用—减流减沙作用。至2010年各林草植被的减流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经济林(减流率为52.5%~64.3%)>杨树与墨西哥柏混交林>黑麦草>墨西哥柏>白三叶>杨树;减沙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经济林(平均减沙率达99.3%)>黑麦草>杨树与墨西哥柏混交林>墨西哥柏>杨树>白三叶。林草植被配置方式对产流产沙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采取林草措施应同时考虑林草类型和配置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水土流失 林草植被 减流减沙 贵州省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区林草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进 刘子琦 +3 位作者 鲍恩俣 张国 李渊 孙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9-256,共8页
为研究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区林草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结构改善,植被重建,土壤碳库的维持与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治... 为研究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区林草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结构改善,植被重建,土壤碳库的维持与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5种常见林草植被(金银花、火龙果、花椒、荒草地和原生灌木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湿筛法对土壤团聚体粒径进行分组,对比分析5种林草植被模式下0—40 cm土层垂直剖面各土层土壤中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0—40 cm土层垂直剖面中,5种林草植被的土壤团聚体在>5,2~5,0.25~2,<0.25 mm 4个粒级中的分布特征,金银花地分别为31.89%,32.85%,28.48%,6.78%;火龙果地为19.11%,32.68%,37.72%,8.49%;花椒地为10.42%,18.39%,57.90%,13.29%;草地为40.38%,20.68%,30.34%,8.61%;原生灌木林为47.04%,17.80%,30.25%,4.91%。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含量表现为原生灌木林地(95.09%)>金银花地(93.22%)>火龙果地(91.51%)>荒草地(91.39%)>花椒地(86.71%)。5种林草植被均以大团聚体(>0.25 mm)为主;其中,原生灌木林地大团聚体(>0.25 mm)含量最高,花椒地最低。在整个土壤剖面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MWD和GMD均以原生灌木林地较高,说明二者土壤结构较好,稳定性较强。在0—40 cm土层剖面中,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现出表层富集现象;团聚体有机碳以<0.25 mm粒级含量最高,>5 mm粒级最低。总体而言,原生灌木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好,原生灌木林地在各层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林草植被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稳定性
下载PDF
山西省永定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改玲 王青杵 石生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43-1753,共11页
以山西永定河流域及周边17个气象站点1957—2000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在GIS支持下,从时空角度定量分析了山西永定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及其在不同植被类型、流域不同地区及植被生长期内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最... 以山西永定河流域及周边17个气象站点1957—2000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在GIS支持下,从时空角度定量分析了山西永定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及其在不同植被类型、流域不同地区及植被生长期内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 628.5×106m3,对应的盈余水量为653.5×106m3,适宜生态需水量为2 709.5×106m3,对应的生态缺水量为427.5×106m3;降雨总体上能满足相应面积草、灌、乔植被生长期最小生态需水及草地适宜生态需水,基本满足灌木植被的适宜生态需水,不能满足乔木植被适宜生态需水;生态缺水较多的区域主要是大同、怀仁和左云等地,缺水时段集中在4—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林草植被 GIS 山西永定河流域
原文传递
尾叶桉人工林取代灌草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承标 何斌 梁怀军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15-218,共4页
对广西南宁市郊尾叶桉人工林及灌草坡 0~ 1 0 0cm深土壤物理性质对比测定的结果表明 :林地土壤容量为 1 37~ 1 47g/cm3,比灌草坡 1 5 0~ 1 6 2g/cm3分别低0 1 2~ 0 1 9g/cm3.平均总孔隙度、平均通气度、平均最大持水量和平均... 对广西南宁市郊尾叶桉人工林及灌草坡 0~ 1 0 0cm深土壤物理性质对比测定的结果表明 :林地土壤容量为 1 37~ 1 47g/cm3,比灌草坡 1 5 0~ 1 6 2g/cm3分别低0 1 2~ 0 1 9g/cm3.平均总孔隙度、平均通气度、平均最大持水量和平均渗透速度依次为 45 0 % ,2 1 4% ,435 7mm和 1 3mm/min ,分别比灌草坡高 3 4% ,3 4% ,1 9 9mm和 0 2 8mm/min ,随土壤深度的增加 ,林地与灌草坡各参数的差值逐渐减小 .尾叶桉人工林取代灌草植被后 ,对改良土壤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人工林 灌草植被 土壤物理性质 广西南宁
下载PDF
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林草植被类型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国靖 蔡进军 +4 位作者 马璠 许浩 董立国 韩新生 李生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3,60,共6页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基础单元结构,是研究土壤结构、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林草植被类型下的水稳性团聚体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林草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差异。结果表明:(1)混交林地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基础单元结构,是研究土壤结构、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林草植被类型下的水稳性团聚体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林草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差异。结果表明:(1)混交林地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MWD,GMD,D值较山杏、山桃、沙棘等纯林大,说明混交林地土壤的结构最好,抗侵蚀能力最强;撂荒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各指标值最小,土壤结构最差,抗侵蚀能力最差。(2)>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林地大于撂荒地,上层土壤大于下层土壤,说明林地土壤结构较撂荒地稳定,上层土壤结构较下层稳定。(3)土壤分形维数D值苜蓿地大于林地,苜蓿地土壤受到人为因素后恢复年限短,土壤颗粒分散,土壤稳定性差。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特别是混交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比苜蓿地和撂荒地好,对研究区土壤结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林草植被结构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下载PDF
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地不同植被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健 魏天兴 +2 位作者 陈致富 朱文德 周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4,49,共5页
在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示范县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地内设置了野外径流小区,在对其进行了土壤物理性质、入渗、抗冲实验及实测泥沙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后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显示:土壤入渗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 在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示范县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地内设置了野外径流小区,在对其进行了土壤物理性质、入渗、抗冲实验及实测泥沙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后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显示:土壤入渗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大小顺序为油松>荒草地>沙棘+油松b>沙棘+油松a>沙棘;土壤抗冲性能沙棘林地最强,沙棘+油松林地次之,油松林地最弱;土壤产沙量为油松林地最大,沙棘与沙棘+油松林地相对较少;地表径流量为油松林地>荒草地>沙棘+油松林地b>沙棘+油松林地a>沙棘林地;退耕还林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不同的改良。油松林地的土壤容重最高,土壤总孔隙度与土壤毛管孔隙度最低。因此,退耕还林可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而不同植被类型中沙棘纯林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植被 土壤入渗 土壤抗冲 地表径流量 产沙量
下载PDF
草地开垦人为加速侵蚀的人工降雨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白红英 唐克丽 +2 位作者 张科利 陈文亮 查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87-93,共7页
通过野外人工降雨试验分析了人为破坏草被对土壤加速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基本上不发生径流和土壤流失。天然草被破坏开垦后径流量增加1273~3050m^3/km^2,产沙量增加500~1700t/km^2。撂荒地(4年)的径流量明显高于天然草地... 通过野外人工降雨试验分析了人为破坏草被对土壤加速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基本上不发生径流和土壤流失。天然草被破坏开垦后径流量增加1273~3050m^3/km^2,产沙量增加500~1700t/km^2。撂荒地(4年)的径流量明显高于天然草地,但土壤侵蚀量很小,撂荒地开垦后径流和流失量明显高于天然草地开垦后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其中产沙量为新开垦天然草地的6.2倍。草地的地上部分吸水量占降雨量的15.5%,天然草地上地形、降雨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甚微。草地开垦后,土壤侵蚀量随雨强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试验 草地开垦 撂荒地 径流泥沙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小流域不同林草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岗 秦富仓 +3 位作者 姚云峰 崔明 刘权 张小芬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林草植被为研究对象,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和林分生产力等方面选择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不同林草植被涵养水源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旨在评价不同林草...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内林草植被为研究对象,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和林分生产力等方面选择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不同林草植被涵养水源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旨在评价不同林草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为探寻低功能涵养水源型林草植被更新改造途径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类型涵养水源功能较高,其次是杨树柠条混交类型,油松沙棘混交类型涵养水源功能最差,在该流域应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林草植被 水源涵养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干扰方式对桂西北灌草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韦兰英 韦启忠 +1 位作者 莫祝平 童德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8-293,299,共7页
灌草植被在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干扰方式可能改变退化土地灌草植被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甚至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以未受干扰的植被作为对照,研究放牧和火烧两种主要干扰对桂西北灌草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 灌草植被在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干扰方式可能改变退化土地灌草植被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甚至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以未受干扰的植被作为对照,研究放牧和火烧两种主要干扰对桂西北灌草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放牧和火烧处理均降低了灌木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但放牧处理的均匀度指数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火烧处理反而显著增加了其均匀度指数。对草本而言,放牧不影响物种丰富度指数,但显著降低了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火烧显著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指数,但不影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对照相比,放牧和火烧均降低了灌木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但两者对草本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却产生了正面影响或无影响。此外,这两种干扰方式对灌木和草本多样性与生产力间关系的影响具有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多样性 生产力 灌草植被 退化土地 桂西北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类型区典型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鹏 杨慧玲 +1 位作者 王华伟 周泽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6-439,共4页
为了探讨我国东北西部风沙半干旱类型区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为促进该地区复合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为典型试验区,通过林草植被的自然降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产流产沙试验... 为了探讨我国东北西部风沙半干旱类型区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为促进该地区复合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为典型试验区,通过林草植被的自然降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产流产沙试验,对林草植被蓄水保士、调节小气候和改良土壤等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草植被与荒地相比,多拦蓄径流29.1%~95.2%,多拦蓄泥沙48.3%~95.7%;林冠以上1.5m空气湿度增加3.25%~8.02%,蒸发量减少2.2~5.6mm/d,林内风速降低1.18~2.24m/s,林上风速降低0.41~1.34m/s;林草地土壤全N增加11.7%~71.6%,有机质提高10.3%~77.4%,土壤含水量提高5.46%~48.66%,容重降低0.06~0.22g/cm^3。紫花苜蓿以及油松与沙棘混交林等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是该地区水土保持比较理想的草种、树种和林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类型区 林草植被 水土保持效益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的荒漠化治理途径——生态草建设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延春 赵彤堂 刘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12,共6页
在总结以往荒漠化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吉林省以生态草建设为主体的8种建设模式和治理吉林西部荒漠化的运作机制,以及治理的效果和经验启示。
关键词 荒漠化治理 生态草建设 林草复合植被
下载PDF
延河流域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冉大川 姚文艺 +2 位作者 吴永红 李雪梅 吕锡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根据延河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对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1)与基准期的1956—1969年相比,延河流域1997—2006年汛期降水、径流、输沙量分别减少了15.1%、45.6%和67.2%。截至2006年底,延河流域(含未控区... 根据延河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对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1)与基准期的1956—1969年相比,延河流域1997—2006年汛期降水、径流、输沙量分别减少了15.1%、45.6%和67.2%。截至2006年底,延河流域(含未控区)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37万1 751 hm2,其中林草措施保存面积30万7 412hm2,占82.7%;2)延河流域1997—2006年林草植被年均减少洪水量2 885万m3,年均减沙量1 695万t,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洪减沙总量的63.6%和58.2%,其中林地减洪减沙效应最为明显,其减洪减沙量分别是草地和封禁治理措施减洪减沙量之和的4.9和4.7倍;3)1997—2006年延河流域林草植被减洪减沙上升趋势明显,林草植被与工程措施减洪量之比约为64%∶36%,减沙量之比约为5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林草植被 减洪减沙效应 延河流域
下载PDF
优化能源结构对我国能耗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端旭 石瑛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74-77,共4页
优化能源结构对我国能耗水平的影响分析王端旭,石瑛一、引言十多年来,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能耗水平仍然很高。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优化能源结构对我国能耗水平的影响分析王端旭,石瑛一、引言十多年来,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能耗水平仍然很高。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有技术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管理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grass vegetation soil AMELIORATION integral index primary component analyse
下载PDF
基于枯草指数的冬季草畜平衡动态评估方法
20
作者 李航 徐维新 +7 位作者 黄坤琳 代娜 肖强智 祝存兄 王淇玉 司荆柯 李自翔 李利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9-1641,共13页
冬春季牧草在自然枯黄衰减与牲畜不断采食的双重压力下,地上生物量持续消耗减少,使这一时期成为生态破坏与畜牧业灾害的高发与重发期。因此,本研究利用若尔盖地区Landsat卫星影像,基于枯草植被指数(Dead grass vegetation index,DGVI),... 冬春季牧草在自然枯黄衰减与牲畜不断采食的双重压力下,地上生物量持续消耗减少,使这一时期成为生态破坏与畜牧业灾害的高发与重发期。因此,本研究利用若尔盖地区Landsat卫星影像,基于枯草植被指数(Dead grass vegetation index,DGVI),建立了冬季牧草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该模型的验证R 2达到0.7911,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冬季枯草的草畜平衡时空动态监测与评估方法,计算了若尔盖地区的冬季不同月份草地牧草存量及其超载状况。该区域超载率在冬季前期的11月—次年1月迅速增加,次年1月—2月,大部地区达到超载状态保持基本稳定。基于DGVI的冬季草畜平衡动态估算方法,具有比利用绿色植被指数估算的冬季草畜平衡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应用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冬季枯草期草畜平衡时空动态监测与评估提供一种可行的应用技术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草畜平衡 若尔盖地区 枯草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