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体遮光对'赤霞珠'葡萄果实降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乔丹 付亚群 +4 位作者 何磊 陈武 陈新军 潘秋红 张珍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87-1499,共13页
【目的】探究葡萄树体遮光对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果实降异戊二烯类香气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提高新疆葡萄与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遮光程度不同将遮光网分为网1(减... 【目的】探究葡萄树体遮光对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果实降异戊二烯类香气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提高新疆葡萄与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遮光程度不同将遮光网分为网1(减少果际光照50%)和网2(减少果际光照20%),分别在果实开始转色和完全转色后搭建于树体顶部,直至果实采收(简称Q1、H1和Q2、H2),采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果实成熟过程中降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其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4种遮光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可滴定酸含量无影响。Q1处理上调了转色开始果实VvPSY1、VvCCD1和VvCCD4b的表达,H1处理则上调了成熟果实中VvPSY2的表达;相应地,在果实成熟时,网1处理(Q1和H1)显著提高了果实降异戊二烯总含量,特别是β-大马士酮含量,而网2处理(Q2和H2)对该类香气物质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对于游离态降异戊二烯化合物而言,在4种遮光处理的成熟果实中其含量都高于对照,其中H1处理增幅最大。【结论】在果实成熟期减少50%的光照,可明显促进降异戊二烯类香气物质的积累,可能有利于提升所酿葡萄酒的花果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树体遮光 降异戊二烯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绿叶挥发性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付亚群 高媛 +1 位作者 孟楠 潘秋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66-1579,共14页
【目的】针对我国东部葡萄酒产区在酿酒葡萄成熟期降雨过多导致香气品质下降的问题,探究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果实绿叶挥发性组分及其衍生酯类积累的影响,以期为该项措施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和2013年采自北京密云地区张... 【目的】针对我国东部葡萄酒产区在酿酒葡萄成熟期降雨过多导致香气品质下降的问题,探究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果实绿叶挥发性组分及其衍生酯类积累的影响,以期为该项措施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和2013年采自北京密云地区张裕爱斐堡酒庄葡萄园的‘赤霞珠’(Vitis vinifera‘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游离态和糖苷结合态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比较避雨栽培和露地模式下果实成熟过程中绿叶挥发性组分积累规律的异同。【结果】避雨栽培下葡萄果实周围的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下降约20%,紫外辐射下降约40%。在2012年避雨栽培的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升高,而在2013年2种栽培模式生产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2 a(年)数据,避雨栽培降低了成熟果实有"青草"气味的游离态脂肪醇、反式-2-己烯醛和反式-2-己烯酸的含量,而提高了结合态反式-2-己烯醇、己醇和反式-3-己烯醇等、以及游离态和结合态己醛和己酸的含量。此外,避雨栽培也显著增加果实中有"果香"气味的游离态和结合态酯类化合物含量,如乙酸己酯、辛酸乙酯和顺式-乙酸-3-己烯酯等。相对于2013年,避雨栽培的这些影响在降雨量相对较多的2012年更为显著。【结论】避雨栽培可以减弱葡萄的绿叶气味,提升果实和葡萄酒潜在果香品质,尤其在降雨相对较多的年份,可有效地缓解果实品质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绿叶挥发物 避雨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