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中国名城编辑部 《中国名城》 2021年第7期89-91,共3页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党和政府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重要指示和批示,成为做好此项工作的指导和遵循的原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要继续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党和政府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重要指示和批示,成为做好此项工作的指导和遵循的原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要继续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在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上,领导和专家们建议,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总结、借鉴“江苏样板”和“江苏经验”,要将大运河保护纳入城市的更新设计中,挖掘大运河文化细节,彰显各地特色和时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江苏样板 江苏经验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大运河
下载PDF
基于运河文化的数字化导向设计动态可变式图形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谢婷婷 倪春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目的基于我国目前对运河文化的重视,深度挖掘运河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提升运河文化特色与认知度。对运河文化数字化导向设计动态可变式图形进行分析研究,对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镇的导向设计提出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案。方法以图形符号学原... 目的基于我国目前对运河文化的重视,深度挖掘运河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提升运河文化特色与认知度。对运河文化数字化导向设计动态可变式图形进行分析研究,对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镇的导向设计提出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案。方法以图形符号学原理为基础,对地域文化进行基因梳理与提取,形成运河文化符号;通过构建动态图形分析框架,设计出系列性动态标志图形并应用到沿河城镇景观导向设计中。结论提炼运河地域性文化在导向设计实际需求中的重要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动态可变式图形",使导向设计与运河文化受众需求之间产生互动体验性使设计内涵更加丰富。在传承和保护运河文化遗产,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必将成为运河文化推广与传播的主流趋势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文化 数字化 导向设计 动态图形
下载PDF
未成年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探究——以扬州市少儿图书馆大运河文化阅读推广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罗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第6期19-23,F0003,共6页
论文以扬州市少儿图书馆“传承千年韵情系大运河”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为例,探讨未成年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模式。论述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承的职责及传统文化阅读推广趋向,从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活动效果评价三方面阐述扬州市少儿图书馆“传... 论文以扬州市少儿图书馆“传承千年韵情系大运河”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为例,探讨未成年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模式。论述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承的职责及传统文化阅读推广趋向,从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活动效果评价三方面阐述扬州市少儿图书馆“传承千年韵情系大运河”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分析其中的创新点,提出未成年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阅读推广 公共图书馆 文化传承 大运河文化
下载PDF
鲁仲连精神与运河文化——以聊城“鲁连台”吟咏为中心
4
作者 宋致东 高元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4期64-68,共5页
鲁仲连(又名鲁连)是战国时期齐国高士,不但能够以布衣之身成就“却秦兵”“下聊城”的非常功业,更以“义不帝秦”“辞金逃赏”“蹈海明志”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鲁仲连能够成为李白的崇拜对象,是因为他既能取众家之长,创非常之功,又能... 鲁仲连(又名鲁连)是战国时期齐国高士,不但能够以布衣之身成就“却秦兵”“下聊城”的非常功业,更以“义不帝秦”“辞金逃赏”“蹈海明志”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鲁仲连能够成为李白的崇拜对象,是因为他既能取众家之长,创非常之功,又能保持独立自由之人格的精神内核。在国家大力弘扬运河文化的当下,聊城应积极探讨重修“鲁连台”,深度挖掘鲁仲连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此,该文尝试以李白诗歌和聊城“鲁连台”吟咏为中心,探寻鲁仲连的精神内核,分析鲁仲连精神的传播与鲁连台及运河的密切关系,并提出聊城在挖掘和宣传鲁仲连精神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仲连 李白 鲁连台 运河文化 运河诗 聊城
下载PDF
沧州大运河文化短视频传播现状与问题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于园园 刘笑言 +1 位作者 白晓清 张海燕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18,共6页
短视频的兴起为大运河文化的创新性传播提供了契机,然而当前沧州大运河文化借助短视频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优质PGC内容生产主体匮乏、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作品形式较单一、受众关注度低等问题。利用短视频进行大运河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政... 短视频的兴起为大运河文化的创新性传播提供了契机,然而当前沧州大运河文化借助短视频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优质PGC内容生产主体匮乏、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作品形式较单一、受众关注度低等问题。利用短视频进行大运河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打造高水平精品短视频;培育意见领袖,引领大运河文化传播热度;打造短视频专题,破解文化碎片化传播困境;搭建短视频矩阵,拓展大运河文化表达空间,推动大运河文化高质量传播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沧州 大运河文化 传播
下载PDF
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的演进历程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唐震 史叶云 《水利经济》 2023年第5期55-63,99,共10页
针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相关研究主题庞杂、演进方向不明的问题,基于784篇“中国大运河文化”文献进行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将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阶段划分为申遗准备阶段(2010—2013年)、后申遗探索阶段(2014—2016年)、高质量发展阶段(2... 针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相关研究主题庞杂、演进方向不明的问题,基于784篇“中国大运河文化”文献进行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将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阶段划分为申遗准备阶段(2010—2013年)、后申遗探索阶段(2014—2016年)、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并选取176篇文献,通过扎根理论构建大运河文化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文旅融合、文化传播与协同发展逐渐成为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前沿;大运河文化研究覆盖面广,呈现跨学科、跨区域、方法多元化趋势;大运河文化研究体系可概括为遗产保护利用、文化阐释传播、文旅融合发展、区域协同治理、生态环境修护、运河学理论与技术应用6个核心主题。最后在深入阐释每个主题研究内容基础上,对大运河文化研究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文献计量方法 扎根理论 中国
下载PDF
非遗传承视域下的运河视觉文化基因模型构建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轶 洪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1-35,共5页
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活态遗产”。其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逐渐被公众所熟悉。因此,为探究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用,文章从非遗传承的视角出发,基于双钻模型的设计模式,构建了大运河视觉文... 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活态遗产”。其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逐渐被公众所熟悉。因此,为探究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用,文章从非遗传承的视角出发,基于双钻模型的设计模式,构建了大运河视觉文化基因的提取模型,梳理运河视觉文化基因谱系,并提出相关应用策略,以期为运河视觉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在相关领域中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文化基因 大运河文化 双钻模型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8
作者 苏蒙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9期128-131,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该文梳理大运河文化的类型,挖掘本区域大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该文梳理大运河文化的类型,挖掘本区域大运河文化蕴含的开拓创新、勤劳勇敢、团结精神等思政元素,以及其育人功能,并分析其在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式、要求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困境。破解这些困境要结合新时代高职院校教情和学情的现状、思政课建设情况及思政课集体备课的要求。该文旨在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思政课 立德树人 融合路径
下载PDF
以大运河文化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师立 《中国名城》 2023年第3期88-94,共7页
通过对大运河文化特点的分析,提出大运河文化开放、包容、创新的3个特点,并从这3个特点出发,梳理出大运河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共通之处,寻找大运河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分析大运河与长三角的关系,探寻大运河文化与长... 通过对大运河文化特点的分析,提出大运河文化开放、包容、创新的3个特点,并从这3个特点出发,梳理出大运河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共通之处,寻找大运河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分析大运河与长三角的关系,探寻大运河文化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以大运河文化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大运河创新创造文化引领长三角创新发展、以大运河包容协作文化引领长三角协调联动发展、以大运河开放扩散文化引领长三角开放发展、以大运河生态和谐文化引领长三角绿色低碳发展、以大运河以人为本的文化引领长三角融合共享发展。这一成果对其他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长三角 协调创新共享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德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31-135,共5页
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大运河沿岸高校要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中的育人功能。将大运河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结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思政课 融合路径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扩散的时空演进机理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丙锋 谢新水 李小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5-28,共14页
2015年—2021年,在大运河沿线城市,104份跨区域、长尺度、涉及面广的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快速创新扩散。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GIS空间定量分析法,可以发现其时空演进机理。从时间维度看,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创新扩散近似“S”型曲线扩散模... 2015年—2021年,在大运河沿线城市,104份跨区域、长尺度、涉及面广的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快速创新扩散。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GIS空间定量分析法,可以发现其时空演进机理。从时间维度看,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创新扩散近似“S”型曲线扩散模式,在三个不同阶段呈现了不同的扩散状态,存在“时速效应”。从空间维度看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政策创新扩散存在地域差异,政策发布数量上,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空间集聚效应”;二是政策创新扩散出现两极分化的近邻效应——大运河沿线东部城市形成了创新扩散的高水平集聚,大运河沿线西部城市的政策扩散呈现出低水平集聚。研究表明:在理论层面,用政策文本和GIS空间定量分析法可以丰富政策创新扩散方法、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在实践层面,运用这两个方法可以探究政策创新扩散的现状和成因,并发现问题,有利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整体性地推进政策创新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政策创新扩散 时空演进 标准差椭圆 莫兰指数
下载PDF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颖 《江苏商论》 2023年第4期28-30,共3页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大运河沿线长期积累、孕育出璀璨的大运河文化,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大运河文化遗产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巨大压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大运河沿线长期积累、孕育出璀璨的大运河文化,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大运河文化遗产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巨大压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遵循,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全过程,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大运河文化带 建设
下载PDF
虚仿技术下的大运河(河北段)文创品牌设计推广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喆 董斌 刘君敏 《丝网印刷》 2023年第5期94-96,共3页
通过虚拟技术在沉浸性、交互性上的优势,全新设计大运河文化(河北段)各类文创产品,使观众沉浸体验产品功能的同时,也利于大运河文化的品牌传播。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文创品牌 虚拟仿真技术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运河文化记忆重构研究——以大运河镇江段为例
14
作者 廖维俊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3-20,26,共9页
大运河开凿历史源远流长,虽然如今大运河与百姓生活的关联度逐渐减少,但文化带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使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与建设重新得到重视。民众对运河文化建设的认知,关系到建设是否能够满足有效需求。基于此,选取大运河镇江段为案例区... 大运河开凿历史源远流长,虽然如今大运河与百姓生活的关联度逐渐减少,但文化带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使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与建设重新得到重视。民众对运河文化建设的认知,关系到建设是否能够满足有效需求。基于此,选取大运河镇江段为案例区,采用开放型半结构访谈模式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层层编码,然后利用扎根理论,对大运河文化记忆进行重构。研究表明: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民众对运河所蕴藏文化的感受度不高;文化记忆理论的应用契合我国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与建设,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运河文化记忆重构工作;运河文化记忆重构应遵循科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扎根理论 文化记忆 文旅融合
下载PDF
大运河苏州段水系特征及影响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剑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3-51,共9页
大运河苏州段是大运河的核心区段,也是大运河水系与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形态共同发展的典型区域,通过梳理其水系与环境的相关性及形成、分布特征,分析其与沿途城镇的相互影响,对当前传承与发展大运河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大运河 江南运河 大运河苏州段 运河水系 大运河文化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连冬花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13-117,124,共6页
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大动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以中国大运河为载体的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资源,也是新时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资源。大运河文化主要蕴含着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和合凝一、爱... 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大动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以中国大运河为载体的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资源,也是新时代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资源。大运河文化主要蕴含着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和合凝一、爱国主义的中国文化基因。其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路径有:保护传承利用好中国大运河,凝聚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诠释运河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大运河文化,提升其时代价值;规划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现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涵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两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与模式路径
17
作者 冯星宇 戴俊骋 皮福玲 《北京文化创意》 2023年第S02期25-34,共10页
大运河文化对沿线城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乡村产业发展尤为关键。本文以大运河文化“两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切入点,探讨了其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文章认为,大运河文化在创造性转... 大运河文化对沿线城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乡村产业发展尤为关键。本文以大运河文化“两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切入点,探讨了其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文章认为,大运河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对乡村产业具有纵向和横向上的影响。纵向上,大运河文化“两创”可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增强员工忠诚度,拓展乡村产业链。横向上,大运河文化的“两创”可以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培育新兴动能,创新产业形态。文章探析了北京昌平乡村旅游模式、山东济宁运河农业现代化模式、江苏苏州运河特色小镇模式和浙江临平运河村落景区化模式等典型案例,为其他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最后,文章提出应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虚拟技术与大运河文化的融合,发挥乡村产业特色,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两创 乡村产业振兴 内在逻辑
原文传递
公众对大运河文化的社会认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缑赫 张健 《传媒观察》 2019年第10期19-29,共11页
政府和专家作为遗产认定的主体,往往忽略了公众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对苏州公众的问卷调查表明,公众对大运河的关注度普遍较低,对大运河的概念认知、文化内涵和价值判断与官方界定存在差异,并更多地受到媒介作品和民间逸闻的影响。保护... 政府和专家作为遗产认定的主体,往往忽略了公众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对苏州公众的问卷调查表明,公众对大运河的关注度普遍较低,对大运河的概念认知、文化内涵和价值判断与官方界定存在差异,并更多地受到媒介作品和民间逸闻的影响。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应结合使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讲好运河故事,利用多媒介途径提高大运河在公众中的传播效果,重建公众与运河的关系,增强公众对运河的文化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 大运河文化 公众话语 文化归属感
原文传递
新时代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机融合研究
19
作者 田颂文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4期114-116,119,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地开好上好思政课,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保障。大运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不仅对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还可以作为衔接助推器,实现各学段思政课教学连贯性、统一性和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大中小学 思政课一体化 融合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特色健身舞蹈的开发与推广
20
作者 王芳平 卢红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9期145-149,共5页
该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大运河文化特色健身舞蹈的开发与推广入手,把静态的遗迹遗产与动态的健身活动相结合,把运河文化的内涵与居民日常生活相结合,使人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情操,... 该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大运河文化特色健身舞蹈的开发与推广入手,把静态的遗迹遗产与动态的健身活动相结合,把运河文化的内涵与居民日常生活相结合,使人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情操,在健身中参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该研究分析了大运河健身舞蹈开发的原则和要素,提出了推广的几大策略,以期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健身舞蹈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条尝试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健身舞蹈 开发 推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