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即时血流测量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小启 胡盛寿 +2 位作者 宋云虎 吕锋 吴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术中评估冠状动脉桥的通畅性。 方法:对8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共186根桥)术中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进行流量测量,将血流量及血流波形存储在即时血流测量仪中进行分析。同时记录每根桥远端... 目的: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术中评估冠状动脉桥的通畅性。 方法:对8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共186根桥)术中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进行流量测量,将血流量及血流波形存储在即时血流测量仪中进行分析。同时记录每根桥远端血管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弥漫程度,围手术期状况以及心电图变化。 结果: 80例中 67根应用乳内动脉进行前降支旁路移植,平均流量 25.0±18.0 ml/min,应用大隐静脉旁路移植119根,其中对角支22根,平均血流量36.8±18.6 ml/min,钝缘支38根,平均血流量40.3±25.0ml/min。右冠状动脉 50根,平均血流量 38.0±14.7ml/min,后降支 9根,平均血流量 25.5±14.7ml/min。平均搏动指数 2.76±1.57。远端血管细,且病变弥漫的冠状动脉血管平均血流量低。通畅的乳内动脉血流为舒张期灌注血流,通畅的静脉桥血流为收缩、舒张期双重灌注血流,舒张期灌注血流为主。 2根桥(2/188, 1. 1%)由于血流量及血流波形不满意,拆除后进行了再次旁路移植,血流量及血流波形改善。 结论:即时血流测量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判断冠状动脉桥通畅性的方法。血流波形及搏动指数是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血流测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桥通畅性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德广 周玉杰 +8 位作者 刘妍 赵奇 马越 彭文龙 张敬林 朱勇 刘猛 刘晓丽 周志明 《中国医药》 2019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年对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成功完成CABG,且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年对桥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成功完成CABG,且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57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用药分为替格瑞洛组(283例)与氯吡格雷组(293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1年后桥血管通畅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共完成随访264例,氯吡格雷组共完成随访269例。共计1 652支桥血管被评估,其中氯吡格雷组834支,替格瑞洛组818支。替格瑞洛组1年后桥血管通畅率与氯吡格雷组比较[88. 5%(724/818)比85. 5%(713/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68)。术后1年,2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71)。替格瑞洛组非CABG相关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19. 3%(51/264)比11. 5%(3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3)。结论对于CABG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术后1年桥血管通畅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对于患者远期预后及出血事件评估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抗血小板治疗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桥血管通畅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隐静脉分段切开获取与全程切开获取的近期对比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伟聪 陆地 +2 位作者 王珏 程德志 孙成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067-3069,共3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分段切开与全程切开获取大隐静脉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据术中大隐静脉获取方式分为2组,全程切开组99例,...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分段切开与全程切开获取大隐静脉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据术中大隐静脉获取方式分为2组,全程切开组99例,分段切开组114例。收集2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并对术中大隐静脉获取时间、获取长度、获取质量及早期临床结果、下肢切口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术后1年应用冠脉CTA检查,比较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结果 2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分段切开组下肢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全程切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冠脉CTA检查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切开获取大隐静脉技术安全可行,在降低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方面有优势,对术后近期通畅率无明显影响,是临床大隐静脉取材较为经济和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静脉桥血管通畅率
下载PDF
人造血管和自体血管移植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4
作者 袁凯平 杨业辉 +4 位作者 谢广中 梅林军 陈绵 刘淦良 萧艳珊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9-1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造血管、自体血管移植用于创伤救治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80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应用血管移植材料的不同分组,分成人造血管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健... 目的对比分析人造血管、自体血管移植用于创伤救治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80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应用血管移植材料的不同分组,分成人造血管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健侧大隐静脉或其他静脉显微吻合,人造血管组给予人工血管显微吻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个月移植物通畅率。结果人造血管组移植吻合时间与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人造血管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5)。随访3个月人造血管组移植物通畅率为10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87.50%(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结论在创伤引起的血管损伤救治中,应用人造血管移植方式手术时间短、输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移植物通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救治 血管损伤 血管移植 人造血管 自体血管 移植物通畅
下载PDF
微创与常规静脉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管通畅率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明 高长青 +2 位作者 王嵘 肖苍松 吴扬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内窥镜及常规全程切开采集大隐静脉后静脉桥血管近期的通畅率。方法将2006-06~2010-12收治的80例搭桥患者随机分为内窥镜游离(EVH)组和常规切开采集(OVH)组,术后6个月复查64排冠脉CT,对比两组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结果 EVH... 目的对比观察内窥镜及常规全程切开采集大隐静脉后静脉桥血管近期的通畅率。方法将2006-06~2010-12收治的80例搭桥患者随机分为内窥镜游离(EVH)组和常规切开采集(OVH)组,术后6个月复查64排冠脉CT,对比两组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结果 EVH和OVH组术后6个月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4.7%和95.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窥镜采集的大隐静脉近期内有良好的桥血管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内窥镜 隐静脉 桥通畅率
下载PDF
机器人胸廓内动脉游离后动脉桥血管中期通畅率随访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明 高长青 +3 位作者 吴扬 王刚 肖苍松 王嵘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胸廓内动脉(ITA)游离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技术学习曲线和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的中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200例机器人ITA游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4例,... 目的总结机器人胸廓内动脉(ITA)游离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技术学习曲线和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的中期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200例机器人ITA游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4例,女46例;年龄33-79(58.7±10.1)岁。术前64层螺旋CT(64-MSCT)检查双侧ITA,术中使用机器人手术系统、骨骼化法游离单侧或双侧ITA。获取ITA后,根据靶血管情况行非体外循环、全机器人或侧胸壁小切口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数曲线回归分析建立机器人ITA游离学习曲线。术后1-5年复查64-MSCT,明确动脉桥血管通畅率。结果1例患者因重度胸膜粘连改为正中开胸,其余患者顺利接受机器人ITA游离:190例左侧ITA(LITA)游离,5例右侧ITA(RITA)游离,4例双侧ITAs游离,无ITA严重损伤而弃用病例。单侧ITA游离时间为16-70(35.8±8.7)min,ITA游离时间的学习曲线为:y(min)=58.0-5.31n(x)(r^2=0.33,P〈0.01)。术后第1年和2年时ITA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8.1%和97.8%,术后3至5年的通畅率未见下降。结论克服学习曲线后,机器人系统可安全高效地游离ITA,动脉桥血管的中期通畅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胸廓内动脉一冠状动脉吻合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血管通畅率
原文传递
术中冠状动脉序贯桥即时血流测量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洋 张帆 +3 位作者 高铭鑫 李海涛 李京倖 顾承雄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目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探索一种使用即时血流测量仪(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测量序贯桥血流量的方法,从而能更可靠地反映吻合口的通畅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131例接受非体外循... 目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探索一种使用即时血流测量仪(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测量序贯桥血流量的方法,从而能更可靠地反映吻合口的通畅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131例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中以大隐静脉为桥血管(伴或不伴同期使用乳内动脉桥)行冠状动脉序贯吻合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39例;年龄(61.35±8.24)岁。术中采用两种方法对桥血管的血流量、搏动指数(PI)和舒张期血流灌注率进行测量,非阻断待测吻合口远端血流的测量方法(简称非阻断测量法),即保持桥血管自然通畅状态,使用TTFM在桥血管距待测吻合口近端2 cm处进行测量,并记录各数据;阻断待测吻合口远端血流的测量方法(简称阻断测量法),即针对序贯桥,用哈巴狗血管夹暂时夹闭待测吻合口远端的桥血管,使用TTFM于桥血管距待测吻合口近端2 cm处进行测量,并分别记录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阻断测量法测量的对角支[(27.43±15.22)ml/min vs.(59.28±30.13)ml/min]、钝缘支[(26.14±19.74)ml/min vs.(47.19±24.27)ml/min]以及左室后支[(19.16±8.92)ml/min vs(.38.83±20.11)ml/min]序贯吻合口血流量较非阻断测量法显著减少(P<0.05);采用阻断测量法测量的对角支(2.93±1.30 vs.2.31±0.91)、钝缘支(2.62±1.17 vs.2.01±0.87)以及左室后支(2.33±0.92 vs.1.80±0.73)的PI值较非阻断测量法明显增加(P<0.05);两种方法各吻合口处舒张期血流灌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50%。通过非阻断测量法和阻断测量法分别发现1个和3个吻合口不通畅,重建后效果良好。结论序贯桥主干的血流流速高于单根桥血管,显示出其血流量大、血栓发生率低的优势。而阻断测量法更能精确地反映各个吻合口的通畅情况,敏感发现血管吻合通畅性不良的情况,从而及时进行吻合口重建,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序贯旁路移植术 即时血流测量 吻合口通畅性
原文传递
序贯桥终末端与细小靶冠状动脉侧侧和端侧吻合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波 顾承雄 +7 位作者 李海涛 杨俊峰 韦华 李京倖 刘锐 黄信生 李晖 李琴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目的:评估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分别采用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方式缝合大隐静脉序贯桥终末端与细小靶冠状动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终末靶冠状动脉细小的患者共89例。其中3... 目的:评估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分别采用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方式缝合大隐静脉序贯桥终末端与细小靶冠状动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终末靶冠状动脉细小的患者共89例。其中37例患者使用侧侧吻合术,即采用侧侧吻合方法缝合大隐静脉序贯桥终末端与靶冠状动脉;52例患者使用端侧吻合术,即将大隐静脉序贯桥终末端与靶冠状动脉进行端侧吻合。术中监测桥血管流量及搏动指数,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指标,以评估手术疗效。术后1年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终末桥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两组术中终末桥血管流量分别为[(17.32±6.18)vs.(14.15±5.09)mL/min,P<0.05],搏动指数分别为[(2.50±1.08)vs.(3.47±0.74),P<0.05]。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均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两组患者心功能均较术前改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侧侧吻合组患者均无心绞痛发作,端侧吻合组有9例患者再发心绞痛。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侧侧吻合组中终末桥血管均保持通畅,而端侧吻合组中8例患者的终末桥血管再狭窄(P<0.05)。随访截至2014年1月底,平均随访时间为(10.7±2.5)个月,患者随访率为100%,存活率为100%。结论:采用侧侧吻合术缝合大隐静脉序贯桥终末端与细小靶冠状动脉,可改善终末桥血管的通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侧侧吻合 桥血管通畅性
下载PDF
内窥镜游离与全程切开法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明 高长青 +2 位作者 王嵘 肖苍松 吴扬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93-497,共5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内窥镜与全程切开法采集大隐静脉后静脉桥血管近、中期通畅率,分析影响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择期行CABG中采用内窥镜游离法制备大隐静脉60例...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内窥镜与全程切开法采集大隐静脉后静脉桥血管近、中期通畅率,分析影响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择期行CABG中采用内窥镜游离法制备大隐静脉60例(EVH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6.6±9.2岁。同期以EVH组的临床特征为标准配对,选取全程切开法制备大隐静脉的60例CABG患者(OVH组)作为对照,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65.7±10.6岁。术后6个月、2年时复查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64-MSCT),比较两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收集两组患者游离静脉时的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静脉桥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EVH组静脉游离时间长于OVH组(52.5±13.3min vs.36.1±18.0min,t=2.13,P<0.05),静脉需要修补裂口的数目较OVH组多(2.2±1.3个vs.0.9±0.6个,t=2.60,P<0.05);两组静脉桥血管长度、静脉桥血管支数和静脉桥血管平均血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H组和OVH组术后6个月(96.2%vs.94.5%)和术后2年(90.2%vs.91.5%)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桥血管平均血流量同术后静脉桥血管闭塞相关(t=2.61,P=0.01)。结论 EVH是可供选择的大隐静脉微创游离方法,近中期静脉桥血管通畅率与OVH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内窥镜 大隐静脉 静脉桥血管通畅率
原文传递
即时血流测量技术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润伟 郭惠明 吴若彬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评价即时血流测量技术检测冠脉移植桥通畅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中行搭桥手术,术中应用即时血流测量仪测量移植桥流量,并对搏动指数和血流波形进行分析.结果:(1)不阻断竞争血流时无狭窄组和50%狭窄、75%狭窄组... 目的:评价即时血流测量技术检测冠脉移植桥通畅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中行搭桥手术,术中应用即时血流测量仪测量移植桥流量,并对搏动指数和血流波形进行分析.结果:(1)不阻断竞争血流时无狭窄组和50%狭窄、75%狭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狭窄组和33%狭窄组血流波形是“舒张期优势型”,两组搏动指数低于标准搏动指数(PI=5).随着狭窄的加重,50%狭窄组、75%狭窄组桥血流波形变成以收缩期为主,出现高而尖的收缩期波形,舒张期波形低平;搏动指数大于5·0.(2)阻断竞争血流后各组的桥血流量明显上升.阻断竞争血流后50%狭窄组血流波形改善为舒张期优势型,搏动指数降至(3·02±0·94);而75%狭窄组桥血流波形仍然以收缩期为主,收缩期波形高而尖,舒张期波形低平;搏动指数大于5·0.结论:即时血流测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可检测出≥75%的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旁路移植 测量技术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 即时血流测量 搏动指数 血流波形 冠状动脉搭桥 血流测量仪 舒张期 收缩期 术中应用 搭桥手术 应用价值 桥通畅性 冠脉移植 技术检测 狭窄 竞争 不阻断 统计学 血流量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8-0 Prolene缝线的即时血流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帆 于洋 +4 位作者 李京倖 李海涛 高铭鑫 白辰 顾承雄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索采用8-0 Prolene缝线进行移植血管远端吻合的即时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0年和2012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共101例,男87例、女14例,年龄46~82(61.35±8.24)岁。2010年的36例患者全部使... 目的探索采用8-0 Prolene缝线进行移植血管远端吻合的即时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0年和2012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共101例,男87例、女14例,年龄46~82(61.35±8.24)岁。2010年的36例患者全部使用目前国内外常规使用的7-0 Prolene缝线缝合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2012年的65例患者全部使用8-0 Prolene缝线缝合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吻合完毕后全部应用即时血流测量仪测量与前降支吻合的移植血管(左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的血流相关指标,包括血流量、搏动指数(PI)和舒张期血流灌注率,将分别应用7-0 Prolene和8-0 Prolene两种吻合缝线吻合的移植血管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采用8-0Prolene缝线吻合的左乳内动脉桥(n=44)的血流量值较7-0 Prolene缝线吻合的左乳内动脉桥(n=30)血流量值明显增加[(33.70±21.13)ml/min vs.(27.50±17.34)ml/min,P=0.032],同时搏动指数明显减小(2.15±0.69 vs.2.58±1.01,P=0.047)。而8-0 Prolene缝线吻合后大隐静脉桥(n=21)的血流量值和搏动指数与7-0 Prolene缝线进行吻合的大隐静脉桥(n=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19±16.00)ml/min vs.(29.00±15.48)ml/min,P〉0.05;2.07±0.53 vs.1.95±0.55,P〉0.05]。所有移植血管的舒张期血流灌注率均大于50%,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8-0 Prolene缝线进行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的吻合可以提高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同时降低其搏动指数,吻合口即时通畅性更佳,将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8-0 Prolene缝线 即时血流测量仪 吻合口通畅性
原文传递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旁路流量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惠明 马润伟 +2 位作者 吴若彬 郑少忆 张镜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6期393-396,共4页
目的了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surgery,OPCAB)时移植旁路的早期通畅性。方法施行OPCAB患者175例,在术中用血流测量仪测量移植旁路流量并分析血流波形。结果左乳内动脉均移植到左... 目的了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surgery,OPCAB)时移植旁路的早期通畅性。方法施行OPCAB患者175例,在术中用血流测量仪测量移植旁路流量并分析血流波形。结果左乳内动脉均移植到左前降支,血流量为(33±18)ml/min,左前降支流量在近端狭窄等于或超过90%病人高于近端狭窄小于90%病人;大隐静脉旁路组平均血流量为(46±20)ml/min。本组中发现7条血管旁路流量低,经综合分析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使流量改善。结论移植旁路血流量与靶血管的病变程度有关。低流量时要根据血流波形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决定是否需重新吻合,防止移植旁路的早期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流量 非体外循环旁路移植术 通畅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桥血管远端支撑装置在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波 王粮山 +5 位作者 顾承雄 李海涛 杨俊峰 韦华 李京倖 于洋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后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支撑装置(DAS)对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9月,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100例,并分为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组和OPCABG+DAS组,各组50例。结果:O...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后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支撑装置(DAS)对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9月,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100例,并分为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组和OPCABG+DAS组,各组50例。结果:OPCABG组、OPCABG+DAS组后降支(PDA)静脉桥2年通畅率分别为74.0%、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近期心绞痛缓解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92.0%,P=0.62)。两组术后随访无死亡,且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0±3.8)vs.(82.0±5.4)%,P=0.08]。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右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是PDA静脉桥闭塞的危险因素(OR=11.05,95%CI:2.14~57.12,P=0.004),而DAS(OR=0.04,95%CI:0.003~0.350,P=0.004、近端狭窄>75%(OR=0.05,95%CI:0.007~0.301,P=0.001)和男性((OR=0.05,95%CI:0.007~0.301,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支撑装置能提高静脉桥近期通畅率。对于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CABG+DAS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吻合口远端支撑装置 桥血管通畅性 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第二动脉桥血管的选择与评估
14
作者 朱继高 陈宏强 +2 位作者 王凯航 王杰(综述) 杨岷(审校)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507-512,共6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20世纪最杰出的外科成就之一。在其50多年的历史中,由于技术上的改进、心肌保护技术的应用、抗血小板和抗胆固醇药物的使用以及对桥血管选择的持续探究,患者的预后愈发理想。搭桥术中桥血管的功能仍然是影响预后最...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20世纪最杰出的外科成就之一。在其50多年的历史中,由于技术上的改进、心肌保护技术的应用、抗血小板和抗胆固醇药物的使用以及对桥血管选择的持续探究,患者的预后愈发理想。搭桥术中桥血管的功能仍然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左乳内动脉由于其良好的通畅率而成为首选桥血管。然而,哪一条桥血管是可以成为“第二动脉桥血管”,仍然没有定论。争论包含很多方面,包括单支与双侧乳动脉移植物、槎动脉与大隐静脉移植物、右乳内动脉与挠动脉移植物:本文力求从解剖结构,功能评价和临床进展等方面对常用的动脉移植物进行全面概述,期望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物通畅性 心肌血运重建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通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陈郑 赵国昌 +1 位作者 赵文增 刘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7期3085-3089,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移植物通畅性的因素,为CABG围手术期诊断及预防桥血管病变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ABG治疗的3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 目的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移植物通畅性的因素,为CABG围手术期诊断及预防桥血管病变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ABG治疗的3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个月桥血管病变情况将患者分为病变组(64例)和通畅组(28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因素,应用χ^(2)检验分析桥血管来源与术后早期病变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是CABG术后桥血管早期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为其保护因素(P<0.05)。病变组静脉桥占比高于通畅组(P=0.037)。结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病史、术中同期行内膜剥脱术是CABG术后早期桥血管通畅性的危险因素,BMI≥28 kg·m^(-2)为桥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动脉桥术后早期通畅性较静脉桥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物通畅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远端吻合口支撑在细小后降支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海涛 李京倖 +3 位作者 黄信生 王粮山 刘长城 顾承雄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9-353,共5页
目的将远端吻合口支撑(DAS)技术应用于细小后降支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观察其对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中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且后降支细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目的将远端吻合口支撑(DAS)技术应用于细小后降支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观察其对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中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且后降支细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单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和OPCABG联合DAS(OPCABG+DAS)组,各50例。术后48 h内,重点观察心电图和肌钙蛋白水平动态变化。术后6个月及1、2、3年复查冠状动脉CTA,主要终点事件为后降支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严重狭窄。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5~15天出院。术后均无心电图证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术后48 h内肌钙蛋白峰值分别为0.74(0.98)ng/ml、0.92(1.2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正常值上限70倍的患者分别有3例(6%,3/50)、5例(10%,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术后3年,两组后降支动脉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分别为68.0%(34/50)和85.7%(42/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后降支存在粥样硬化性病变(OR=6.513,95%CI:1.279~33.180,P=0.024)、48 h内肌钙蛋白峰值>正常值上限70倍(OR=5.948,95%CI:1.128~31.368,P=0.036)是后降支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严重狭窄的危险因素,而DAS(OR=0.222,95%CI:0.069~0.713,P=0.011)是保护因素。结论DAS能够提高细小后降支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中期通畅率。对于后降支细小且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患者,OPCABG联合DAS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细小冠状动脉 远端吻合口支撑 血管通畅性
原文传递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桥血管通畅率调查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国鹏 尚亮 +5 位作者 肖苍松 吴扬 王嵘 龚志云 闫军兰 高长青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710-1713,共4页
目的分析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的桥血管远期通畅率。方法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112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由同一术者主刀完成OPCABG,其中男937例,女192例,年龄29~83(62.0... 目的分析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的桥血管远期通畅率。方法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112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由同一术者主刀完成OPCABG,其中男937例,女192例,年龄29~83(62.0±9.6)岁,随访出院后桥血管通畅率及重复再血管化率。结果随访成功率93.8%(1059/1129),随访时间为29~192(95.6±34.1)个月。术后5年总体乳内动脉桥通畅率为96.1%,总体静脉桥通畅率为92.8%;术后10年总体乳内动脉桥通畅率为95.4%,总体静脉桥通畅率为81.4%;术后15年总体乳内动脉桥通畅率为93.7%,总体静脉桥通畅率为70.9%;术后16年总体乳内动脉桥通畅率为93.2%,总体静脉桥通畅率为68.3%。共有69例(6.11%)患者进行了支架植入等再血管化治疗。结论冠心病患者行OPCABG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远期桥血管通畅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远期通畅率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旁路通畅性的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小启 胡盛寿 +1 位作者 宋云虎 吕锋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探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旁路通畅性的应用特点。方法 分析272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共654根旁路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进行流量测定,将血流量及血流波形存储在即时血流测量仪中。应用血流测... 目的 探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旁路通畅性的应用特点。方法 分析272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共654根旁路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进行流量测定,将血流量及血流波形存储在即时血流测量仪中。应用血流测量仪输出的关键值判断桥血管是否需要重新吻合。结果 对251例乳内动脉前降支旁路流量测定,平均血流量为(28.1±19.1)ml/min,搏动指数(PI值)2.96±2.05;对403根静脉旁路流量测定,其中对角支33根,平均血流量(34.3±28.6)ml/min,PI值2.18±0.63;钝缘支184根,平均血流量(37.6±27.9)ml/min,PI值3.05±2.12;右冠状动脉184根,平均血流量(36.2±24.2)ml/min,Pl值2.9±1.8。弥漫病变血管旁路血流量小,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回旋支序贯旁路远端吻合口多,血流量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高。5例由于血液波形不满意拆除后进行了再次搭桥。结论 即时血流测量技术非常适合术中判断冠状动脉旁路通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旁路通畅性 即时血流测量 桥血管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近中期桥血管闭塞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秋林 刘静 +1 位作者 羡海英 陈登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近中期桥血管的通畅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术后患者预防桥血管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首次CABG术患者38例,人选者在复查期间未再行任何血管再...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近中期桥血管的通畅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术后患者预防桥血管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在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首次CABG术患者38例,人选者在复查期间未再行任何血管再通术(PTCA、PCI及CABG等),术后4-59(28.1±17.6)个月复查时均行CTA检查,部分患者行CAG检查对照,分别计算动脉桥血管和静脉桥血管的通畅情况,分析影响CABG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情况的高危因素。结果CABG术后桥血管的总通畅率为75.3%;LIMA的总通畅率为92.9%,SV的总通畅率为64.4%。结论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大隐静脉桥血管。患者的手术年龄、性别以及综合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吸烟、心肌梗死史、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意外史及有无症状(包括胸前区疼痛、胸闷憋气、夜间呼吸困难)等]都会影响桥血管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桥血管 通畅率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血管通畅率的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畅 刘宗泓 +5 位作者 肖喜刚 朱凯 马丽园 于辉 徐磊 刘宏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术后2周、3个月和1年的桥血管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术后2周、3个月和1年的桥血管通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CCABG组: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59.8±4.7)岁;OPCAB组:139例,男72例,女67例;年龄(59.6±8.9)岁。分别于术后2周、3个月及1年行256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256-MSCTA)检查,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桥血管的通畅性。结果术后2周、3个月及1年,乳内动脉桥、大隐静脉桥通畅率CCABG组与OPCAB组比较(术后1年乳内动脉桥通畅率:92.31%vs.91.94%;术后1年大隐静脉桥通畅率:91.35%vs.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远端吻合口位置比较,吻合口位于左前降支的桥血管通畅率大于右冠状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97.78%vs.85.90%,P<0.05),但OPCAB组与CCAB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近期疗效比较: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监护时间、24 h纵隔引流量、24 h输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OPCAB组优于CCABG组(P<0.05)。结论 CCABG与OPCAB术后近期桥血管通畅率相似,吻合口位于左前降支的桥血管通畅率较高,OPCAB在围术期疗效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血管 通畅率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