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痛风识别技术在检测尿酸盐沉积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
作者 胡慧娟 廖美焱 +1 位作者 田志雄 彭碧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评价双能量CT(DECT)痛风识别技术在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近2周发作过单关节肿和(或)痛患者的患肢关节双能量CT扫描资料,其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77年分类标准的痛风患者95例,非... 目的评价双能量CT(DECT)痛风识别技术在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近2周发作过单关节肿和(或)痛患者的患肢关节双能量CT扫描资料,其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77年分类标准的痛风患者95例,非痛风组13例。95例痛风患者双能量CT扫描后得到的双能0.3比例融合图像组作为常规组;所获得的80kV及140kV图像输入痛风识别软件,后处理获得的伪彩图像组作为后处理组。观察常规组与后处理组发现的尿酸盐结晶,并采用χ2检验比较;比较两组发现尿酸盐结晶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组中有51例患者能显示软组织内尿酸盐结晶,显示病灶的部位共298处;13例非痛风患者中有2例显示高密度结晶;常规组发现尿酸盐结晶的敏感度为53.7%,特异度为84.6%,准确率为57.4%。后处理组中69例患者发现散在的绿色的尿酸盐结晶,显示病灶的部位共401处;13例非痛风患者均未显示绿色的尿酸盐结晶;后处理组发现尿酸盐结晶的敏感度为72.6%,特异性为100.0%,准确率为75.9%。两组发现尿酸盐结晶的病灶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3,P〈0.05),发现尿酸盐结晶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29和8.333,P值均〈0.05)。结论DECT痛风识别技术能发现更多部位、更小体积的尿酸盐结晶,在痛风早期诊断、监测治疗疗效中有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密度测定法 X线
原文传递
双源双能量CT检测痛风石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30
2
作者 郑玲 周长圣 +3 位作者 张龙江 路莉 梁泉 卢光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评价双源双能量CT(DECT)检测痛风结石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例已确诊为痛风的患者以及10例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均在双源CT上进行了手或足的DECT扫描,利用痛风结石软件进行分析,并以绿色伪彩色显示;记录是否能够显示痛风石以及其分布... 目的:评价双源双能量CT(DECT)检测痛风结石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例已确诊为痛风的患者以及10例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均在双源CT上进行了手或足的DECT扫描,利用痛风结石软件进行分析,并以绿色伪彩色显示;记录是否能够显示痛风石以及其分布情况。结果:3例患者双足以及双手均显示多发骨内和骨外痛风石,以指(趾)间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最显著;而10例对照者的双足均未显示痛风结石。结论:DECT能以伪彩色编码的形式显示并定量研究痛风结石,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X线和双源CT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悦 张贺诚 +2 位作者 鲁春磊 卢阳 牟丽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目的比较X线和双能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186个患病关节的X线和DECT影像表现,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对不同病变的显示率。结果 X线和DECT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52.69%(9... 目的比较X线和双能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186个患病关节的X线和DECT影像表现,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对不同病变的显示率。结果 X线和DECT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52.69%(98/186)和86.56%(160/186),DECT高于X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6,P<0.005)。X线未见显示关节积液和尿酸盐结晶,X线显示痛风结节、软组织肿胀和骨质破坏关节个数少于DECT(χ~2=45.06,P<0.005;χ~2=72.44,P<0.005;χ~2=11.27,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ECT较X线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更好的诊断价值,DECT对尿酸盐结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技术 尿酸盐结晶
下载PDF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患者双能CT尿酸盐沉积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艳 董晓征 袁慧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2441-2445,共5页
目的:利用痛风双能CT(DECT)成像技术研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痛风首发)患者尿酸盐沉积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急性痛风首发患者70例为病例组,男69例,女1例,年龄17~65(39±14)岁。收集同期因运动损伤来诊... 目的:利用痛风双能CT(DECT)成像技术研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痛风首发)患者尿酸盐沉积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急性痛风首发患者70例为病例组,男69例,女1例,年龄17~65(39±14)岁。收集同期因运动损伤来诊,明确排除痛风患者15例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19~56(33±12)岁。回顾性分析病例组痛风首发受累/最痛关节、对照组足踝关节的DECT数据,评估并记录受试关节尿酸盐结晶形态、体积及沉积位置情况,总结痛风首发患者尿酸盐沉积关节及与临床症状吻合程度。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非参数Kruskal-Walls H检验比较尿酸盐体积差异。结果:病例组DECT尿酸盐检出率为97.1%(68/70),对照组尿酸盐检出率为0。痛风首发入组关节有足踝52例(74.3%)、膝13例(18.6%)、手腕5例(7.1%),三关节均以散在的亚毫米尿酸盐沉积最多,体积较小,形态及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关节尿酸盐沉积最多位置分别为小腿后群肌腱(含跟腱)78.8%(41/52)、膝关节软骨76.9%(10/15)和掌侧肌腱60.0%(3/5),而第一跖趾关节分布较少13.5%(7/52)。DECT检出尿酸盐沉积关节数量多于症状关节者共37例,占比最多(52.8%)。结论:痛风DECT检查对急性痛风首发患者尿酸盐检出敏感度高,有助于提高早期痛风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双能CT 首次发作
原文传递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娅梅 陈谦 +3 位作者 殷信道 许权 冯源 徐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利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四肢关节中的尿酸盐结晶沉积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诊断标准的痛风患者的四肢关节双源CT双能量扫描结果,其中25例急性期痛风,20例非急性... 目的:利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四肢关节中的尿酸盐结晶沉积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诊断标准的痛风患者的四肢关节双源CT双能量扫描结果,其中25例急性期痛风,20例非急性期痛风。利用痛风分析软件对2组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数目及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急性期痛风患者有20例(足踝关节112处,膝关节75处,手腕关节50处)四肢关节显示尿酸盐结晶沉积,显示病灶数目共237处,平均体积(0.697±0.478)cm3;非急性期痛风患者有19例(足踝关节114处,膝关节68处,手腕关节61处)四肢关节显示尿酸盐结晶沉积,显示病灶数目共243处,平均体积为(0.725±0.426)cm3。急性期与非急性期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体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1,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均可诊断,可作为临床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尿酸盐沉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基物质图像结合能谱曲线对痛风早期尿酸盐沉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翔 朱庆强 吴晶涛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基物质图像识别并定量检测痛风早期患者外周关节周围尿酸盐沉积的价值,并结合能谱曲线进行验证,为痛风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临床确诊痛风的早期患者34例为病例组,8例健康... 目的探讨能谱CT基物质图像识别并定量检测痛风早期患者外周关节周围尿酸盐沉积的价值,并结合能谱曲线进行验证,为痛风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临床确诊痛风的早期患者34例为病例组,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空白对照组,典型痛风石形成的晚期患者9例为标准对照组。所有对象对其外周关节行能谱CT检查。使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分析,选择尿酸-钙基物质对,得到尿酸基(钙)图和钙基(尿酸)图。在尿酸基(钙)图中判定有无尿酸盐沉积。病例组定量检测尿酸盐沉积区及相同层面骨皮质、皮下组织、肌肉的基物质尿酸(钙)浓度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上述参数的差异。绘制尿酸盐沉积区与皮下组织、肌肉、痛风石的能谱曲线,比较它们在40 Ke V单能量所对应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等能谱参数,判断物质同源性与差异性。结果 34例痛风早期患者关节周围见环状高密度尿酸盐沉积区。相同层面尿酸盐沉积区、骨皮质、肌肉、皮下组织的基物质尿酸(钙)浓度值分别为(1 185.70±18.99)、(1 236.60±29.24)、(1 156.26±12.85)、(1 058.37±20.67)m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00,P<0.05)。能谱曲线形态:尿酸盐沉积区呈勺状、肌肉呈平坦型、皮下组织呈弓背向上。三者40 Ke V对应的CT值分别为(114.50±15.78)、(59.39±19.27)、(-44.13±59.34)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2,P<0.05);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41±0.21)、(0.02±0.31)、(1.08±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99,P<0.05)。8例健康志愿者关节周围未见高密度尿酸盐沉积区。9例典型痛风石在尿酸基(钙)图上表现为结节状致密影,其能谱曲线亦呈勺状曲线,斜率-0.46±0.32,与尿酸盐沉积区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P>0.05)。尿酸盐沉积区能谱曲线形态、斜率与肌肉、皮下组织不同而已知痛风结节能谱曲线一致,表明尿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酸盐结晶
原文传递
双能量CT对不同临床分期痛风患者足部尿酸盐结晶数目及分布与尿酸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熙斌 赵慧萍 +2 位作者 李伟然 丁楠 郭君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利用双能量CT(DECT)痛风软件技术(GOUT)为临床医师对痛风进行分期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180例痛风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A组(急性期),B组(间歇期、慢性期),C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根据尿酸盐结晶在足踝部的分布情况分为... 目的 :利用双能量CT(DECT)痛风软件技术(GOUT)为临床医师对痛风进行分期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180例痛风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A组(急性期),B组(间歇期、慢性期),C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根据尿酸盐结晶在足踝部的分布情况分为:踝关节、跗骨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骨关节、肌腱韧带。3组性别及高尿酸痛风患者与非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阳性率,A及B组组内不同部位尿酸盐结晶数目,A、B组组间相同部位尿酸盐晶体数目的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尿酸盐结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较A组尿酸盐结晶检出率高(P=0.023);A、B组内跖趾关节和趾骨关节分别与踝关节、跗骨关节、跗跖关节、肌腱韧带比较尿酸盐结晶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ECT可发现不同临床分期痛风患者足踝部尿酸盐结晶数目、分布与尿酸值的相关性,能够为痛风确诊和临床分期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尿酸 尿酸盐结晶 放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减少足部双能量CT痛风石成像指甲伪影 被引量:8
8
作者 陈谦 陈兴国 +4 位作者 冯源 许权 吴前芝 沈敏宁 殷信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减少足部双能量CT(DECT)痛风石成像指甲伪影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例痛风患者进行足部DECT扫描,分别采用标准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调整后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对图像进行重建,应用自动体积计算软... 目的探讨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减少足部双能量CT(DECT)痛风石成像指甲伪影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例痛风患者进行足部DECT扫描,分别采用标准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调整后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对图像进行重建,应用自动体积计算软件测量痛风石体积及指甲伪影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存在痛风石及指甲伪影。采用标准参数检测到66个痛风石,63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共检测到66个痛风石,31个指甲伪影。调整参数后痛风石体积[0.07(0.03~0.12)cm^3]与标准参数下[0.07(0.03~0.16)cm^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P=0.84),指甲伪影体积[(0.02±0.02)cm^3]较标准参数下[(0.07±0.06)cm^3]明显减小(t=4.56,P<0.01)。结论通过调整空气距离与骨距离参数可以明显减少DECT痛风石成像中的指甲伪影,且不影响痛风石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尿酸盐结晶 伪影 双能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窦小锋 张波 田为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已确诊为痛风患者的双能量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DECT均发现有尿酸盐沉积,以指(趾)间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最显著。其中单关节... 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者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已确诊为痛风患者的双能量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DECT均发现有尿酸盐沉积,以指(趾)间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最显著。其中单关节受累9例,多关节受累6例;且发现亚临床部位尿酸盐沉积。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可以无创、便捷、清晰地显示尿酸盐,是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的一种新方法,并可应用于关节痛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尿酸盐结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X线和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涛 刘渊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和双能量CT(DECT)在痛风性关节炎(G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GA患者的患病关节分别进行X线、DE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患病关节检查的阳性率,观察关节尿酸盐结晶、痛风石、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和关节积液情况,并对比两种... 目的探讨X线和双能量CT(DECT)在痛风性关节炎(G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GA患者的患病关节分别进行X线、DE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患病关节检查的阳性率,观察关节尿酸盐结晶、痛风石、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和关节积液情况,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以上关节炎损害病变征象的检出率,同时比较DECT显示的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 X线和DECT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52.42%(65/124)和86.29%(107/124),DECT的检出率高于X线(P<0.05);X线显示痛风石、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胀的关节个数少于DECT(P<0.05),且X线不能显示关节积液和尿酸盐沉积。所有GA患者共发现229处尿酸盐沉积。结论 DECT较X线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更好的诊断价值,DECT可以检测出GA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包括一些亚临床部位,可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对GA有较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双能量CT在足踝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惠娟 林禾 +2 位作者 戴逸君 杜瑞宾 马明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2期105-106,120,F0003,共4页
目的利用双能量C T(D u a l enegy CT,DSCT)痛风检测技术(gout)研究尿酸盐结晶(monosodium urate crystals,MSU)在痛风性关节炎分布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3个经DSCT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足踝关节;把足踝关节划分为踝关节组、跖趾... 目的利用双能量C T(D u a l enegy CT,DSCT)痛风检测技术(gout)研究尿酸盐结晶(monosodium urate crystals,MSU)在痛风性关节炎分布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3个经DSCT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积的足踝关节;把足踝关节划分为踝关节组、跖趾关节组、跗跖关节组、跗骨间关节组、趾骨间关节组及肌腱组,统计分析尿酸盐结晶累计的小关节或肌腱的数量,每个小关节或肌腱或韧带为一个单位,采用t检验分析分布的差异性。结果检出足踝关节尿酸盐结晶43例共290处,其中跖趾关节组71处,踝关节组56处,跗骨间关节组68处、跗跖关节组31例,趾骨间关节组50处,肌腱韧带组14处;六组数据经t检验两两比较:1跖趾关节组与跗跖关节组比较(P=0.0283<0.05),跗骨间关节组与跗跖关节组比较(P=0.0303<0.0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跖趾关节组与肌腱韧带组比较(P=0.003<0.05);踝关节组与肌腱韧带组比较(P=0.0005<0.05);跗骨间关节组与肌腱韧带组比较(P=0.0036<0.05);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踝关节组与跗骨间关节组比较(P=0.4470>0.05),跗跖关节组与肌腱韧带组比较(P=0.1072>0.05),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踝关节尿酸盐结晶常常沉积于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等处,其中最常见于跖趾关节、踝关节和跗骨间关节这三类关节,其次为跗跖关节,最少沉积于肌腱及韧带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
下载PDF
DECT成像对痛风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尿酸盐沉积量与尿酸值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梅 刘力 +6 位作者 康鑫 林奕军 高振兴 王开乐 陈通 殷雪 沈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DECT)成像技术对痛风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尿酸盐结晶与血尿酸的关系,进而评估DECT成像在痛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的DECT成像特点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分期分为两组,男92...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DECT)成像技术对痛风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尿酸盐结晶与血尿酸的关系,进而评估DECT成像在痛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的DECT成像特点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分期分为两组,男92例,女28例;对照组为非痛风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所有病例手、足均行DECT非增强扫捕,薄层再组后将原始数据传至MMWP:工作站选择Dual Energy GOUT软件,进行影像后处理,比较痛风患者两期尿酸盐沉积的差异与尿酸值相关性,以及DECT检测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采用t检验、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年龄=0.236,P性别=0.613,P〉0.005)。高尿酸组尿酸盐沉积量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两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3,P〈0.001);痛风组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5,P〈0.001)。结论DECT成像技术对尿酸盐结晶沉积有很好的显示能力,对高尿酸血症、痛风早期、疑似痛风患者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痛风筛选的常规检查项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双能量技术 尿酸 尿酸盐结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单源双能量CT低管电流扫描对痛风诊断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立栋 侯金玲 李生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量CT(DECT)低管电流扫描成像技术对痛风结节中尿酸盐结晶的显示能力,并就单源DECT低管电流扫描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将尿酸钠溶于水后析出制成100mg、10mg、1mg三种规格的尿酸盐晶体,并测量其大... 目的探讨单源双能量CT(DECT)低管电流扫描成像技术对痛风结节中尿酸盐结晶的显示能力,并就单源DECT低管电流扫描在痛风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将尿酸钠溶于水后析出制成100mg、10mg、1mg三种规格的尿酸盐晶体,并测量其大小。挑选整条新鲜猪后腿模拟人的下肢环境,将制成的尿酸盐晶体分多次置入猪腿骨旁及肌肉组织间的不同部位,抽吸排尽周围空气。将置入尿酸盐结晶的猪腿放置在CT扫描架,行DECT非增强扫描及薄层(0.75mm)重组。扫描分为常规剂量组及4组低管电流组(120mAs、80mAs、50mAs、20mAs),将原始数据输入syngo.via工作站中的痛风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精确测量所显示尿酸盐结晶的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剂量组、低管电流组(120mAs)及低管电流组(80mAs)测得的尿酸盐结晶大小与实际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了较满意的DECT图像。低管电流组(50mAs)及低管电流组(20mAs)测得的尿酸盐结晶大小与实际大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获得的DECT图像不满意,尿酸盐结晶的数目及大小均有较大差异。结论常规剂量组、低管电流组(120mAs)及低管电流组(80mAs)所使用的扫描参数能较准确地显示尿酸盐结晶的大小及形状,对实现单源DECT低管电流扫描来诊断痛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尿酸盐结晶 低管电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能量CT痛风成像中趾甲伪彩与血尿酸、年龄、性别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能 邓小毅 曹国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探讨足部双能量CT痛风石成像(DECT)趾甲伪彩与血尿酸、年龄、性别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8年10月就诊的212例痛风患者、100例非痛风患者的足部双能量CT成像资料。比较两组之间趾甲伪彩的差异及伪彩与血尿酸、年龄、性别相关... 目的探讨足部双能量CT痛风石成像(DECT)趾甲伪彩与血尿酸、年龄、性别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8年10月就诊的212例痛风患者、100例非痛风患者的足部双能量CT成像资料。比较两组之间趾甲伪彩的差异及伪彩与血尿酸、年龄、性别相关性。结果痛风组212例趾甲处共发现绿色伪彩331处,检出率31.2%(331/1060);对照组100例趾甲处共发现绿色伪彩145处,检出率29%(145/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459);不同年龄组间检出数相比,老年患者趾甲绿色伪彩的检出率39.1%,较青年与中年患者趾甲绿色伪彩的检出率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1);男性与女性检出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468);趾甲伪彩与血尿酸不相关。结论DECT显示趾甲伪彩与痛风、性别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的年龄有一定相关性,临床工作中应首先考虑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趾甲 双能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CT与MRI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健祥 张家雄 +2 位作者 方挺松 衣利磊 孙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4年第3期489-496,共8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CT和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CT和MRI表现,其中12例CT,14例MRI。结果:所有病例均能发现痛风结节,CT显示45个,MRI显示48个,痛风结节位于肌腱和韧带共58个,滑... 目的: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CT和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CT和MRI表现,其中12例CT,14例MRI。结果:所有病例均能发现痛风结节,CT显示45个,MRI显示48个,痛风结节位于肌腱和韧带共58个,滑膜或关节腔内15个,骨内11个,其他软组织9个。形态呈条块状31个,结节状31个,线状4个,不规则形27个。骨质破坏CT共发现21处,MRI发现24处,位于骨边缘共30处;MRI显示5处骨质破坏周围骨髓水肿。痛风结节在T1WI均呈低至中等信号;T2WI上39个呈混杂信号,6个呈高信号,3个呈低信号。在5例均行CT及MRI检查膝关节比较中:CT显示痛风结节21个,MRI显示痛风结节18个;CT和MRI在显示骨质破坏的部位均为12处,MRI显示骨髓水肿4处;MRI显示软骨异常共5处。结论: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在影像上有一定的特征性,CT更容易发现痛风结节,而MRI更合适于评估软组织情况及炎性改变,综合分析两种影像资料有助于准确诊断痛风性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膝关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双能量CT检测高尿酸患者尿酸盐结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佳杰 张亚斌 +2 位作者 李博 雷学斌 崔光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4-927,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检测高尿酸患者尿酸盐结晶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风湿免疫科行DECT检查的住院患者67例,并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痛风组53例与非痛风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双能量...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检测高尿酸患者尿酸盐结晶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风湿免疫科行DECT检查的住院患者67例,并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痛风组53例与非痛风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双能量影像特征及血尿酸值,分析DECT检测尿酸结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尿酸值、CT容积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CT检测尿酸盐结晶石的敏感度为86.8%、特异度为92.9%、阳性预测值为97.9%、阴性预测值为65.0%。痛风组尿酸盐结晶阳性率高于非痛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P<0.001)。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 0.80~0.99)。结论 DECT可清晰显示结晶沉积及范围、骨质破坏情况,对高尿酸患者的尿酸盐结晶检测、诊断及鉴别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靠性,对于痛风病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高尿酸血症 尿酸 结晶
下载PDF
双源CT与超声对痛风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尊英 韩琳 +4 位作者 王鹤翔 闵繁懿 邵川洋 李长贵 徐文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研究双源CT和超声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痛风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二者诊断不同时期痛风的差异,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同时接受双源CT和超声检查的326例患者,根据改良的2015年美国风湿病... 目的:研究双源CT和超声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痛风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二者诊断不同时期痛风的差异,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同时接受双源CT和超声检查的326例患者,根据改良的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排除双源CT及超声),搜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计算双源CT和超声单独或联合应用诊断痛风的准确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诊断效能,同时比较二者诊断不同时期痛风的差异。结果:326例患者中,痛风患者243例,非痛风患者83例。双源CT和超声诊断痛风的准确率分别为84.1%、77.3%,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796(t=2.323,P=0.020)。将双源CT与超声联合使用诊断痛风,双阳性(两种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单阳性(至少一种检查结果为阳性)的准确率分别为77.6%、83.7%,AUC值分别为0.850、0.812,与单独使用双源CT相比,诊断效能没有提高。双源CT和超声诊断早期痛风(病程<1年)阳性率42.9%、71.4%,中期痛风(病程1~3年)81.8%、66.9%,晚期痛风(病程>3年)93.3%、80.0%,且二者在检测不同时期痛风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3、8.100、16.056,P值均<0.05)。结论:双源CT对痛风的诊断效能高于超声,应作为首选检查用于痛风的诊断;与超声联合应用无法提高诊断效能,无需进行联合检查。超声诊断早期痛风比双源CT敏感,推荐早期痛风患者首选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双源CT对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勇 刘斌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3期426-429,共4页
目的:通过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检出率的组间对比来评价双能CT(DE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在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在泰州人民医院就诊并行DECT痛风检査的120例病人。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及... 目的:通过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检出率的组间对比来评价双能CT(DE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在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在泰州人民医院就诊并行DECT痛风检査的120例病人。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查分为3组,A组(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订的痛风诊断标准)临床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40例;B组(参照ACR标准)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40例;C组(对照组):40例。分析三组DECT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情况,并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计算其对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三组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最高(95.0%);同时,DECT检测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75.0%,假阴性率为7.14%,假阳性率为25.0%。结论:DSCT双能量技术对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较高,同时在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假阴性及假阳性率较低,可以作为临床疑似痛风性关节炎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计算机体层成像 双能量 准确性
下载PDF
超声与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一致性及差异分析
19
作者 闫萌萌 杜梅霞 +4 位作者 肖丽珊 李昱臣 李晓莉 赵诚 宁春平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7-602,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与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GA)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差异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确诊的147例痛风患者150个膝关节的超声与DECT图像,根据膝关节解剖分为关... 目的评估超声与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对痛风性关节炎(GA)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差异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确诊的147例痛风患者150个膝关节的超声与DECT图像,根据膝关节解剖分为关节腔内及关节前方、后方、内侧和外侧共五个区域,对尿酸盐晶体(MSU)沉积部位进行细致定位。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膝关节不同区域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进一步采用McNemar卡方检验进行DECT与超声结果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双轨征(82.1%,92/112)是GA患者最常见的膝关节腔内超声征象,腘肌腱及周围是关节腔外MSU较常见沉积部位(超声:51.6%,66/128;DECT:54.7%,70/128)。超声测及92个显示"双轨征"的膝关节及49个显示聚集体的膝关节中,均仅9个膝关节在DECT图像中发现对应位置的MSU沉积。在评估MSU沉积上,综合考虑聚集体、痛风石、双轨征三种阳性征象,超声总体阳性率高于DECT(87.3%比72.3%,P=0.001),且两种检查一致性较差(Kappa=0.153)。在不同区域:超声与DECT在内侧(Kappa=0.697)及外侧(Kappa=0.718)表现为高度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腔内(Kappa=0.289)及关节前侧(Kappa=0.303)一致性一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评估痛风石征象时,在关节内侧、外侧,超声与DECT表现为高度一致性(Kappa=0.685、0.7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查在关节腔内一致性较低(Kappa=0.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与DECT对GA均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但在不同解剖部位一致性不同,临床需要根据解剖位置具体评估。DECT对评估关节腔内MSU沉积有优势,超声对于早期、散在的MSU沉积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痛风 膝关节 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影像学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中的价值
20
作者 郑婉仪 江桂华 +1 位作者 詹文峰 王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痛风是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畸形、痛风性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近年来,痛风患病率逐渐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对可疑患者进行关节穿刺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urate,MSU)晶体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然... 痛风是尿酸盐沉积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畸形、痛风性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近年来,痛风患病率逐渐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对可疑患者进行关节穿刺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urate,MSU)晶体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然而,其是有创操作,易造成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且假阴性率较高。影像技术的发展,使无创检测微小MSU晶体及痛风诊治关口前移变得可行,在亚临床期即可诊断痛风,避免相关并发症如关节功能丧失、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故本文主要对痛风性关节炎在影像学的典型表现进行综述,以达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