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9例XY性腺发育异常患者性腺肿瘤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丁西来 孙爱军 +5 位作者 周远征 田秦杰 郁琦 何芳芳 沈铿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表型为女性、染色体含有Y或Y成分的性腺发育异常患者的性腺肿瘤发生情况。方法1989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因性腺发育异常手术切除双侧性腺的患者共79例,所有患者均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Y... 目的探讨表型为女性、染色体含有Y或Y成分的性腺发育异常患者的性腺肿瘤发生情况。方法1989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间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因性腺发育异常手术切除双侧性腺的患者共79例,所有患者均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Y基因性决定区检测以及相关激素和酶检测,影像学检查了解性腺位置。行经腹或腹腔镜下性腺切除术,所有手术标本均行病理检查。结果79例患者中,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41例,其中发生精原细胞瘤1例、支持细胞腺瘤2例,占7%;17d羟化酶缺乏症患者14例,其中发生支持细胞腺瘤1例,占7%;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患者4例,其中发生性腺母细胞瘤及无性细胞瘤1例,占1/4;XO/XY性腺发育不全患者16例,其中发生精原细胞瘤及性腺母细胞瘤1例,占6%;睾丸退化患者4例中无肿瘤发生。发生肿瘤的性腺多位于盆腔内,发生肿瘤的年龄集中于15—23岁。结论表型为女性、染色体含有Y或Y成分的性腺发育异常患者易发生性腺母细胞瘤和生殖细胞肿瘤,一旦确诊宜及早切除双侧性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发育不全 46 XY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 生殖细胞瘤 肿瘤 性腺组织
原文传递
儿童性发育异常性腺肿瘤相关性病变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牛会林 伊鹏 +6 位作者 高秋 王凤华 陈峥嵘 李丽萍 夏建清 曹毅 曾荣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45-1150,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性发育异常(DsD)性腺肿瘤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确诊的12例DsD性腺肿瘤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染色体核型、性腺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205例DsD患者中筛查... 目的探讨儿童性发育异常(DsD)性腺肿瘤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确诊的12例DsD性腺肿瘤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染色体核型、性腺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结果205例DsD患者中筛查出12例肿瘤相关性病变,其中6例肿瘤性病变就诊年龄3~13岁,平均8.3岁。社会性别男性2例,女性4例。临床表现,外阴异常2例,身材矮小2例,阴蒂增大1例,下腹疼痛并盆腔巨大肿块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2例为46XY,4例为45X/46XY。病理学检查,6例DsD肿瘤性病变送检性腺标本共14份。1例左卵巢见无性细胞瘤;右卵巢见恶性混合生殖细胞肿瘤,以及性腺母细胞瘤和未分化性腺组织。其余5例均见生殖细胞肿瘤前体病变,6份标本中见性腺母细胞瘤;3份见未分化性腺组织;3份见原位生殖细胞肿瘤(GCNIS),其中1份伴有曲细精管内精原细胞瘤;1份标本性腺母细胞瘤合并GCNIS。另外6例DsD患者年龄8个月至2岁5个月。社会性别男性5例,女性1例。临床表现,尿道下裂5例,1例双侧腹股沟斜疝。病理学检查,6例均在曲细精管内见成熟延迟的生殖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2例肿瘤相关性病变原始生殖细胞/生殖母细胞表达OCT3/4、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和C-KIT。结论儿童DsD性腺肿瘤性病变以生殖细胞肿瘤前体病变为主,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性腺组织 性腺母细胞瘤 46 XX性发育障碍 46 XY性发育障碍
原文传递
影像学诊断以外周性性早熟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性腺肿瘤
3
作者 任婧雅 董素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44-1146,共3页
性早熟指女童8岁、男童9岁之前出现应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二性征[1],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peripheral precocious puberty,PPP)。PPP无完整发育程序性过程,为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2],常见病因包括肾上腺疾病、... 性早熟指女童8岁、男童9岁之前出现应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二性征[1],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peripheral precocious puberty,PPP)。PPP无完整发育程序性过程,为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2],常见病因包括肾上腺疾病、性腺肿瘤和麦丘恩-奥尔布赖特综合征(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等[3]。以PPP为首发症状的儿童卵巢/睾丸肿瘤临床少见,本研究观察影像学诊断此类肿瘤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性腺组织 诊断显像 青春期 早熟
下载PDF
猪肉中雄烯酮含量不同对小鼠性腺组织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许烁熙 刘嘉莹 +3 位作者 李育银 梁晓文 章力建 侯少贞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探究小鼠摄入雄烯酮(ADT)含量不同的猪肉后,其性腺组织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来源猪肉中雄烯酮含量高低。60只KM雄性小鼠与60只KM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雄烯酮含量猪肉喂养组(两供试量组分别为5和... 探究小鼠摄入雄烯酮(ADT)含量不同的猪肉后,其性腺组织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来源猪肉中雄烯酮含量高低。60只KM雄性小鼠与60只KM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雄烯酮含量猪肉喂养组(两供试量组分别为5和10 g/kg)、高雄烯酮含量猪肉喂养组(两供试量组分别为5和10 g/kg),雌雄各半;连续喂养8周。试验结束后,动物深度麻醉后取血,采用安乐死并解剖,取关键脏器。计算小鼠前列腺及睾丸指数、卵巢指数,对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雄性小鼠血清中睾酮及雌性小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高雄烯酮含量的猪肉喂食后雄性小鼠出现一定程度的躁狂状态,动物之间撕咬情况严重,血清睾酮水平显著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低雄烯酮猪肉喂养组撕咬情况不显著,睾酮水平未见显著升高;高雄烯酮猪肉喂养后雌性小鼠血清雌二醇含量显著性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猪肉喂养组动物各组织器官病变程度不显著,雄烯酮含量偏高的猪肉摄入一段时间后可能将引起雄性小鼠睾酮水平升高、雌性小鼠雌二醇水平下降,但未发现明显引起动物性组织器官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烯酮 睾酮 雌二醇 性腺组织
原文传递
45,X/46,XY嵌合体性腺表型与分子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帅霞 杨利 +4 位作者 吴文波 黄慧 陈卡 张浪 杨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45,X/46,XY嵌合体患儿性腺特征、性腺肿瘤的发生率及SRY基因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5,X/46,XY核型或其变异型患儿的病例资料,对45,X/46,XY嵌合体性腺表型及分子... 目的探讨45,X/46,XY嵌合体患儿性腺特征、性腺肿瘤的发生率及SRY基因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5,X/46,XY核型或其变异型患儿的病例资料,对45,X/46,XY嵌合体性腺表型及分子生物学进行分析。结果30例45,X/46,XY核型或其变异型患儿中,就诊年龄均在18岁以下,社会性别男性11例,社会性别女性19例,所有患儿中14例已行预防性性腺切除术。单侧睾丸和对侧条纹性腺检出6例,社会性别均为男性,病理切片显示性腺组织中同时含睾丸和卵巢组织者3例;同时伴有易位的肾上腺组织2例;双侧条纹性腺检出8例,社会性别均为女性,病理切片显示性腺组织中同时含附睾和卵巢组织者1例,性腺母细胞瘤1例,卵巢发育不良伴粒层细胞瘤样增生1例,有增生痣细胞(混合痣)1例。所有B超检查及病理切片均未发现卵泡存在。11例社会性别男性患儿中,5例经SRY基因检测结果均阳性,7例经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显示Y染色体部分缺失3例,无缺失4例;19例社会性别女性患儿中,10例经SRY基因检测,其中9例结果阳性,1例阴性;7例经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显示Y染色体部分缺失2例,无缺失4例,全部缺失1例。结论45,X/46,XY嵌合体患儿大多含有异常的性腺组织,具有发生性腺肿瘤的风险,尤其女性患儿发病率较高,绝大部分患儿SRY基因阳性,Y染色体无缺失或部分缺失。考虑到此类患儿发生性腺肿瘤的风险增加,建议早期进行预防性性腺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X/46 XY核型 性腺组织 SRY基因 Y染色体微缺失
原文传递
白斑狗鱼StAR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俊杰 李菁 +1 位作者 赵瑞阳 古丽帕日·艾克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93-3101,共9页
【目的】克隆白斑狗鱼(Esox lucius)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基因(ElStAR)并分析其组织表达差异,为开展StAR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及揭示白斑狗鱼性腺发育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白斑狗鱼基因组测序结果(N... 【目的】克隆白斑狗鱼(Esox lucius)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基因(ElStAR)并分析其组织表达差异,为开展StAR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及揭示白斑狗鱼性腺发育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白斑狗鱼基因组测序结果(NC_047581.1)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克隆ElStAR基因cDNA序列,通过ClustalX、ExPASy、TargetP 1.1、TMHMM 2.0和SignalP 5.0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ElStAR基因组织表达定量分析。【结果】ElStAR基因cDNA序列长度1485 bp,其开放阅读框(ORF)为864 bp,共编码287个氨基酸残基;ElStAR氨基酸序列与北极红点鲑StAR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93.33%),与海鳟、条纹鲈鱼、金头鲷、大菱鲆、斑马鱼、半滑舌鳎的相似性均高于75.00%,而与小家鼠的相似性最低(59.15%);基于StAR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白斑狗鱼与北极红点鲑和海鳟等鲑科鱼类处于同一分支。ElStAR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2.23 kD,理论等电点(pI)为8.98,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START结构域,无信号肽及跨膜结构,符合线粒体靶向肽的基本特征。ElStAR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占40.77%)、无规则卷曲(占35.89%)、延伸链(占18.12%)和β-折叠(占5.23%)组成,其三级结构是由α-螺旋配合多个β-折叠卷曲盘旋而成。ElStAR基因在白斑狗鱼精巢、卵巢、头肾、肝脏、肌肉及脑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在精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在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P<0.01),呈明显的性别二态性表达模式。【结论】ElStAR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和功能十分保守,具有典型的START结构域,对胆固醇的运输和调节起重要作用。ElStAR基因在白斑狗鱼精巢及卵巢中的表达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能在维持白斑狗鱼精巢的发育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 StAR基因 START结构域 胆固醇 性腺组织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牛蛙性腺组织总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高赵 朱静 《湖南农机(学术版)》 2010年第1期78-79,82,共3页
RNA提取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常用实验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从动物组织中提取高纯度、高质量总RNA的方法。该方法是在Bioteke试剂盒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具有实用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和琼脂... RNA提取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常用实验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从动物组织中提取高纯度、高质量总RNA的方法。该方法是在Bioteke试剂盒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具有实用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提取的RNA,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后提取的总RNA的完整性和纯度较高,完全能满足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提取 性腺组织
下载PDF
性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十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强 周先明 王烈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9期533-535,540,共4页
目的观察性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性腺DLBC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9例为睾丸DLBCL,患者年龄40... 目的观察性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性腺DLBC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9例为睾丸DLBCL,患者年龄40-85岁,中位年龄67岁;1例为卵巢DLBCL,年龄46岁。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中等大小或偏大,弥漫一致浸润性分布,睾丸肿瘤组织可见残留的曲细精管。Hans分型以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为主(70%,7/10)。随访6-103个月,失访2例,患者1、3、5年生存例数分别为4、2、2例。结论原发性性腺DLBCL少见,多为non-GCB型,预后不佳,可采用手术及化疗等综合治疗,预后需多因素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肿瘤 性腺组织 睾丸 卵巢 临床特点 病理分型 预后
原文传递
三倍体湘云鲫2号线粒体DNA含量与其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文婷 周蓉 +2 位作者 胡鑫江 肖亚梅 彭亮跃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1期55-60,66,共7页
三倍体湘云鲫2号是通过倍间杂交产生的一种多倍体鱼(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因其不育性状,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科研价值。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在动物育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鱼类中尚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利用本... 三倍体湘云鲫2号是通过倍间杂交产生的一种多倍体鱼(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因其不育性状,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科研价值。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在动物育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鱼类中尚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利用本实验室特有遗传背景清晰的实验鱼品系(三倍体湘云鲫2号、二倍体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和同源三倍体鲫),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分析了它们性腺中线粒体DNA的拷贝数,发现三倍体湘云鲫2号雄性个体精巢中mt DNA含量较正常水平高,雌性个体卵巢中mt DNA含量较正常水平低。实验首次从线粒体DNA含量影响生殖细胞发育的角度探索线粒体与三倍体湘云鲫2号不育的关系,为三倍体湘云鲫2号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湘云鲫2号(ITCC) 线粒体DNA(mtDNA) 性腺组织 不育
下载PDF
肿瘤患者生殖储备协作网络系统设计与建设
10
作者 汪德海 李天君 +5 位作者 于磊 郭昌龙 方明霞 高华方 高建恩 马旭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肿瘤患者生殖储备协作网络系统(NRRN-CP),服务于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尤其是性腺组织的保存与应用,提供规范化的组织存储体系及信息管理系统,为肿瘤患者性腺组织的保存与应用提供质量与安全的保障。方法以满... 目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肿瘤患者生殖储备协作网络系统(NRRN-CP),服务于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尤其是性腺组织的保存与应用,提供规范化的组织存储体系及信息管理系统,为肿瘤患者性腺组织的保存与应用提供质量与安全的保障。方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出发点,采用迭代和分步的方式建设系统。根据业务流程与数据库、信息交换与共享、数据安全保护、子系统功能、数据管理与分析等应用需求,设计了平台框架,研究与建设肿瘤患者生殖储备协作网络系统。结果NRRN-CP采用多边形软件架构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系统的业务要求;使用表征状态转移(RESTful)数据交换方式降低软件描述复杂程度;使用超文本安全传输协议(HTTPS)的数据传输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系统规范了97个关键字段,其中文本型字段46个,数字型字段51个,信息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体检、临床诊断、性腺采集与存储、性腺移植及移植后随访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资料,实现了对需要进行生育力保护的肿瘤患者的信息及样本进行收集、整理和存储,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进行闭环管理。结论NRRN-CP是临床开展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基础之一,可对所存储的性腺组织样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样本存储过程、样本使用、样本移植后的随访及样本环境的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与记录,确保样本长期存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保护 性腺组织保存 组织移植
原文传递
斑马鱼性腺组织的原代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丹丹 孙燕侠 郭华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5期130-134,共5页
[目的]建立斑马鱼卵巢和精巢组织的原代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原代和传代培养细胞单层。[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斑马鱼卵巢和精巢组织的原代细胞培养,采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传代培养。[结果]斑马鱼性腺组织的原代细胞培养条... [目的]建立斑马鱼卵巢和精巢组织的原代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原代和传代培养细胞单层。[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斑马鱼卵巢和精巢组织的原代细胞培养,采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传代培养。[结果]斑马鱼性腺组织的原代细胞培养条件为:最适培养基为DMEM/F12(pH 7.0~7.2),培养温度为24℃,在添加20 ng/mL 表皮生长因子(EGF)、20 ngm/L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0.5 mmol/L β-巯基乙醇和15%胎牛血清时更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其中,卵巢的组织块接种3~4 d后,上皮样细胞首先开始迁出,迁出的上皮样细胞生长5 d后,逐渐凋亡;此后,成纤维样细胞和另一种上皮样细胞开始大量迁出,10 d后可生长汇合成80%的原代细胞单层;可成功传代培养1次,但传代后的上皮样细胞不贴壁,很快死亡,而传代后的成纤维样细胞可贴壁生长,但基本不分裂,健康存活7 d后开始逐渐凋亡。精巢组织接种5 d后,上皮样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同时开始迁出,培养16 d后逐渐凋亡,仅得到60%原代培养细胞单层。[结论]初步建立了斑马鱼性腺组织的原代细胞培养条件,并将卵巢组织块迁出的成纤维样细胞成功传代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性腺组织 原代细胞培养 传代培养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动物种质冷冻保存研究进展和展望
12
作者 李明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8-740,共13页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珍贵实验动物,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栖息地破坏、狩猎和遗传隔离等原因,许多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处于灭绝的边缘。种质冷冻保存对拯救非人灵长类动...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珍贵实验动物,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栖息地破坏、狩猎和遗传隔离等原因,许多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处于灭绝的边缘。种质冷冻保存对拯救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保存遗传物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新大陆猴、旧大陆猴和巨猿等类群动物精子、卵子、胚胎和性腺组织等种质冷冻保存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狨猴、松鼠猴、恒河猴、食蟹猴和黑猩猩等种质冷冻保存的主要方法,并对未来种质冷冻保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 冷冻保存 精子 卵子 胚胎 性腺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