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块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葛良胜 武玉海 《黄金地质》 1996年第3期6-13,共8页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板块构造与金矿成矿的关系,指出与金矿有关的主要板块构造环境是裂谷带、岛弧地带、深大断裂带和碰撞带,不同大地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具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具有专...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论述了板块构造与金矿成矿的关系,指出与金矿有关的主要板块构造环境是裂谷带、岛弧地带、深大断裂带和碰撞带,不同大地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具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对金矿成矿具有专属性,这种专属性随着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旋回性发展具有时空复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成矿专属性 金矿床 构造环境
下载PDF
甘肃黑石山埃达克岩金矿床成矿模式初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付善明 周永章 +2 位作者 郭原生 杨志军 付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9-675,共7页
甘肃黑石山埃达克岩属O型埃达克岩,其岩石类型为奥长花岗岩。岩体位于黑石山穹隆南缘,西湾—苏家湾断裂北部上盘。在该埃达克岩体中发育有金矿床,矿床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及蚀变花岗岩型。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Ⅰ.次... 甘肃黑石山埃达克岩属O型埃达克岩,其岩石类型为奥长花岗岩。岩体位于黑石山穹隆南缘,西湾—苏家湾断裂北部上盘。在该埃达克岩体中发育有金矿床,矿床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及蚀变花岗岩型。研究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Ⅰ.次生洋板片俯冲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Ⅱ.熔体与地幔楔橄榄岩及幔源熔体的相互作用(金属的萃取)使熔体富集成矿元素;Ⅲ.熔体向上侵入成岩,后期构造运动及热液成矿作用使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并最终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埃达克岩 成矿模式 金矿床 板块俯冲 甘肃黑石山
下载PDF
霉菌以及歧化反应对镍腐蚀和焊锡不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曾锐 邱成伟 +1 位作者 王予州 章文应 《印制电路信息》 2017年第A01期165-170,共6页
随着PCB不断向轻、薄、短小高密度方向发展,其中化学沉镍金是一种能满足大多数的组装要求的可行的表面涂层具备抗氧化功能,平整的PAD表面,在电子\通讯领域有十分广泛之用途,但化镍金焊接后存在黑垫问题一直困扰PCB制造商、药水供... 随着PCB不断向轻、薄、短小高密度方向发展,其中化学沉镍金是一种能满足大多数的组装要求的可行的表面涂层具备抗氧化功能,平整的PAD表面,在电子\通讯领域有十分广泛之用途,但化镍金焊接后存在黑垫问题一直困扰PCB制造商、药水供应商以及下游SMT客户,目前PCB业界对化镍金焊接后黑垫产生原因比较模糊未有明确定义,文章将通过试验对金回收槽的温度以及霉菌对镍层腐蚀异常型化镍金板在波峰焊接后出现孔环发黑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金板 子L环发黑 金回收 霉菌 黑垫
下载PDF
Source and possible tectonic driver for Jurassic-Cretaceous gold deposits in the West Qinling Orogen, China 被引量:3
4
作者 Yafei Wu Jianwei Li +2 位作者 Katy Evans Denis Fougerouse Kirsten Rempel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The West Qinling Orogen(WQO) in Central China Orogenic Belt contains numerous metasedimentary rock-hosted gold deposits(>2000 t Au), which mainly formed during two pulses: one previously recognized in the Late Tria... The West Qinling Orogen(WQO) in Central China Orogenic Belt contains numerous metasedimentary rock-hosted gold deposits(>2000 t Au), which mainly formed during two pulses: one previously recognized in the Late Triassic to Early Jurassic(T3 - J1) and one only recently identified in the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J3 - K1).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origin and geotectonic setting of the J3 - K1 gold deposits.Textural relationships, LA-ICP-MS trace element and sulfur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pyrites in hydrothermally altered T3 dykes within the J3 - K1 Daqiao deposit were used to constrain relative tim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neralization and pyrite growth in the dykes, and to characterize the source of ore fluid. These results are integrated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regional geodynamic setting, to adv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tonic driver for J3 - K1 hydrothermal gold systems. Pyrite in breccia-and dykehosted gold ores at Daqiao have similar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are considered to be representative of J3 - K1 gold deposits in WQO. Co/Ni and sulfur isotope ratios suggest that ore fluids were derived from underlying Paleozoic Ni-and Se-rich carbonaceous sedimentary rocks. The geochemical data do not support the involvement of magmatic fluids. However, in the EQO(East Qinling Orogen), J3 - K1 deposits a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magmatism. Gold mineralization in WQO is contemporaneous with magmatic deposits in the EQO and both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NE-and EWtrending structures produced by changes in plate mo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as it was subducted beneath the Eurasian continent. We therefore infer that the J3 - K1 structural regime facilitated the ascent of magma in the EQO and metamorphic fluids in the WQO with consequent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 of contemporaneous ore deposits. If this is correct, then the far-field effects of subduction al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NE Asia extended 1000's of km into the continental inter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ite LA-ICP-MS Sulfur isotopes Daqiao gold deposit West Qinling Orogen Paleo-Pacific plate Jurassice Cretaceous
下载PDF
乾隆中后期两淮购金与清宫的金器制作 被引量:3
5
作者 滕德永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8-98,共11页
两淮盐商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宫廷有着紧密的联系。乾隆时期,清宫金器制作频繁,黄金不敷应用。两淮提引案后,乾隆皇帝令两淮盐商为宫中购金,由此,两淮成为宫廷黄金最为重要、稳定的来源。两淮交进的大量黄金,解决了宫中金两不足的问题... 两淮盐商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宫廷有着紧密的联系。乾隆时期,清宫金器制作频繁,黄金不敷应用。两淮提引案后,乾隆皇帝令两淮盐商为宫中购金,由此,两淮成为宫廷黄金最为重要、稳定的来源。两淮交进的大量黄金,解决了宫中金两不足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造办处金器制作的开展,大型金器不断出现。这不但极大地满足了宫中需要,丰富了宫中藏品,而且成为后世解危救难的财源。这一切建立在对两淮的掠夺基础之上,为当地黄金市场带来极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两淮盐商 金器 财源
原文传递
硅酮压敏胶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永忠 张伟东 《中国胶粘剂》 CAS 2000年第6期33-35,共3页
着重介绍了硅酮压敏胶及胶粘带以及它在印刷电路板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硅酮压敏胶 印制电路板 胶带 镀金 波峰焊
下载PDF
卡约文化金属制品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2
7
作者 乔虹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4-77,共4页
卡约文化的金属制品,以青铜器为大宗,还有少量的金器。青铜器以装饰品、兵器、小型工具为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卡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秉承了西北青铜文化的传统,不间断地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甘新青铜文化、北方系青铜文化等多种文化... 卡约文化的金属制品,以青铜器为大宗,还有少量的金器。青铜器以装饰品、兵器、小型工具为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卡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秉承了西北青铜文化的传统,不间断地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甘新青铜文化、北方系青铜文化等多种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吸收并融合多种文化的因素,形成"以金饰身"的文化传统,开启了青海高原后世各民族佩戴金属饰品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约文化 金属制品 青铜器 金器
下载PDF
秦岭板块金矿床类型与金成色 被引量:1
8
作者 华曙光 刘新会 《黄金地质》 2004年第4期41-44,共4页
秦岭板块内已发现五十多个金矿床(点),它们基本上赋存于志留、泥盆纪等沉积盆地中的容矿地层,受制于主造山期形成的成矿构造模型,可划分出细碎屑岩改造型、细碎屑岩 碳酸盐岩改造型、热水沉积改造型、火山 沉积改造型4种类型。矿床具层... 秦岭板块内已发现五十多个金矿床(点),它们基本上赋存于志留、泥盆纪等沉积盆地中的容矿地层,受制于主造山期形成的成矿构造模型,可划分出细碎屑岩改造型、细碎屑岩 碳酸盐岩改造型、热水沉积改造型、火山 沉积改造型4种类型。矿床具层控特征,呈带状分布,形成于印支—燕山期。通过对区内典型金矿床金成色的对比研究,在空间上自北向南,除北部地区为中等金成色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为高成色;自东向西则呈波浪式变化。在时间上表现为随地层(层位)由老到新,总体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在成矿深度及物质来源方面,则提供了该区中深度成矿、中深部物质来源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金成色 矿床类型 秦岭板块
下载PDF
国家图书馆视听文献、数字化和存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若滨 肖红 司铁英 《现代情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本文介绍了国家图书馆馆藏视听文献的历史,同时也对馆藏文献的种类、载体及其载体设备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对从未接触过此类载体和设备的人是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尤其是那些传统载体及其设备,也是不多见的描述和介绍。对于载体的保存措施... 本文介绍了国家图书馆馆藏视听文献的历史,同时也对馆藏文献的种类、载体及其载体设备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对从未接触过此类载体和设备的人是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尤其是那些传统载体及其设备,也是不多见的描述和介绍。对于载体的保存措施本文也做了阐述,集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在探讨长期保存和数字化道路上,是经历和经验的总结。本文讲述了国家图书馆视听数字馆藏的建设,除了介绍馆藏视听文献的数字化,对馆内各种讲座视频及其数字化也做了评述,并列出具体数字化技术参数。最后是对推进馆藏视听文献数字化及其存储的设想,流媒体推荐AVC MPEG4格式,网络存储推荐SAN架构,光盘存储推荐24K金盘。以上的观点和分析,希望能为其他单位的试听文献数字化提供几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文献 载体 载体设备 流媒体 金盘
下载PDF
粤海关与晚清宫廷的购金
10
作者 滕德永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咸丰朝始,清宫既有的黄金来源因战争而中断。至同治朝,为了满足宫中用金需要,内务府令粤海关购金,解交宫中应用。由此,粤海关成为晚清宫廷黄金最为重要的来源。粤海关购金被广泛地用于宫中敬神、后妃分例等,更为重要的则是制作各项礼器... 咸丰朝始,清宫既有的黄金来源因战争而中断。至同治朝,为了满足宫中用金需要,内务府令粤海关购金,解交宫中应用。由此,粤海关成为晚清宫廷黄金最为重要的来源。粤海关购金被广泛地用于宫中敬神、后妃分例等,更为重要的则是制作各项礼器,维系了各项典礼制度。因购金价格高昂,粤海关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这是晚清被卷入世界经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海关 黄金 晚清 宫廷 金器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贵池抛刀岭金矿含矿岩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2 位作者 汪方跃 邓江洪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41-3254,共14页
贵池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是该地区首次发现的独立玢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主要为蚀变矿化的英安玢岩。经过近两年的地质勘查,该矿床已接近大型金矿床规模。通过对抛刀岭金矿含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测定,其... 贵池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是该地区首次发现的独立玢岩型金矿床,含矿岩体主要为蚀变矿化的英安玢岩。经过近两年的地质勘查,该矿床已接近大型金矿床规模。通过对抛刀岭金矿含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测定,其成岩年龄为146.8±2.4Ma和141.3±1.0Ma(2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铜金成矿事件时间一致。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为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轻稀土富集等地球化学特征。较高的锆石Ce4+/Ce3+和EuN/EuN*显示抛刀岭含矿岩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特征。构造判别图解显示这套含矿岩石属火山弧花岗岩(VAG),与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含矿岩体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下,即太平洋俯冲作用引起的洋壳和地幔楔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刀岭金矿 英安玢岩 锆石U-PB定年 太平洋板块俯冲
下载PDF
马鞍桥微细浸染型(沉积岩容矿)金矿床(体)快速定位预测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福东 邹湘华 +2 位作者 高纪璞 陆瑶 张月红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63,共37页
该矿床是华北板块南缘秦岭——“中央造山带”产于沉积岩系中的重要金矿床之一 ,Au的主成矿期为“沉积变质期”。成矿作用演化自早古生代始至印支—燕山期 ,伴随板块构造逆冲带的发展 ,经历了漫长的“沉积 (矿源 )→变质 (矿胚 )→岩体... 该矿床是华北板块南缘秦岭——“中央造山带”产于沉积岩系中的重要金矿床之一 ,Au的主成矿期为“沉积变质期”。成矿作用演化自早古生代始至印支—燕山期 ,伴随板块构造逆冲带的发展 ,经历了漫长的“沉积 (矿源 )→变质 (矿胚 )→岩体热量影响 (中温成矿元素叠加 )→逆冲推覆、走滑脆—韧性剪节 (矿体成型、初步定位 )→伸展构造 (破坏矿体、最终定位 )演化的历程 ,与脆—韧性剪切带密切相伴”。应属板块构造逆冲带浊积岩 -剪切带型层控金矿床 ,其快速定位预测标志具普遍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秦岭-中央造山带 板块构造逆冲带 矿源层 脆-韧性剪切带 定位预测 沉积岩 成矿作用 成矿机制
下载PDF
也谈南天山古生代造山带内穆龙套型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 被引量:12
13
作者 鲍庆中 沙德铭 王宏 《地质与资源》 CAS 2003年第3期159-165,共7页
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以其巨大的储量而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关于该类金矿床的成因也是众说纷纭,根据作者近几年在南天山地区的调研得到的一些认识,以及其他学者对该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 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以其巨大的储量而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关于该类金矿床的成因也是众说纷纭,根据作者近几年在南天山地区的调研得到的一些认识,以及其他学者对该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南天山地区穆龙套型金矿床的形成与南天山褶皱造山带形成过程中板块边缘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特别是与其伴随的韧性剪切变质变形带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与这些构造作用伴随的花岗质岩浆的侵入作用是形成该类金矿床的必要条件.因此,该地区的金矿找矿方向也应该是在区域性的逆冲推覆构造带、浊积岩系及同碰撞花岗质岩石“三位一体”的交接部位及其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花岗质岩浆侵入作用 找矿方向 金矿床 板块边缘 韧性剪切带 古生代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首例大型高品位隐伏斑岩型金矿床——内蒙古毕力赫金矿 被引量:12
14
作者 葛良胜 卿敏 +5 位作者 张文钊 袁士松 段希刚 马满福 庞继尧 唐明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0-1122,共13页
内蒙古毕力赫金矿床(II号带)是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获得重大突破的矿床之一,由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勘查发现(2006—2008年)。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叠接俯冲带南部华北板块一侧的陆相火山岩盆地中。该矿床有如下主要特点:(1)矿体呈... 内蒙古毕力赫金矿床(II号带)是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获得重大突破的矿床之一,由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勘查发现(2006—2008年)。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叠接俯冲带南部华北板块一侧的陆相火山岩盆地中。该矿床有如下主要特点:(1)矿体呈隐伏状态(距地表1~40m)产出于隐伏的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内,并以内接触带为主;(2)矿体规模大(目前控制长500m,最宽处300m,最窄处约40m,最大厚度128.17m,最小厚度10.53m,平均厚度52.85m),品位高(平均4.5×10-6,最高52.76×10-6),单个矿体资源量达20t以上;(3)矿石为蚀变的花岗闪长斑岩和火山岩型,前者具有典型的单向固结结构(UST)。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等为主,但含量低(小于1%),金主要赋存于蚀变形成的团块状或细脉状石英中;(4)围岩蚀变以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青磐岩化等为主,具有富金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带特征;(5)成矿温度明显分为两个区间,早期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大于550℃,为含矿热液沸腾结果;中晚期温度变化在108~375℃,平均值为194℃。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应为独立的大型高品位斑岩型金矿床,在华北板块北缘地区为首次发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区域相似地质环境内类似矿床的寻找和勘查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大型 高品位 斑岩型 华北板块北缘 毕力赫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锡盟—赤峰北部板块构造演化与金矿床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成东 付国立 赵利青 《黄金地质》 2000年第2期17-20,共4页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接合部位 ,是由锡林浩特“微板块”和一系列缝合线组成。构造演化经历了两次大的“开合”运动和两期“活化”。前者为金矿提供成矿物质 ;后者使之进一步富集成矿。根据其构造演化和成矿特征 ,提出本... 研究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接合部位 ,是由锡林浩特“微板块”和一系列缝合线组成。构造演化经历了两次大的“开合”运动和两期“活化”。前者为金矿提供成矿物质 ;后者使之进一步富集成矿。根据其构造演化和成矿特征 ,提出本区主要有 4类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板块构造演化 内蒙古
下载PDF
三种花精油抗菌活性初探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邓双 梁志远 +1 位作者 张丽丽 陈莲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对八角金盘花、金莲花和罗汉果花的精油进行了抗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三种花的精油,用平板打孔法测试花精油的抗菌活性。结果:三种花的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金莲花的精油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 目的:对八角金盘花、金莲花和罗汉果花的精油进行了抗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三种花的精油,用平板打孔法测试花精油的抗菌活性。结果:三种花的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金莲花的精油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有抑制作用。结论:三种花的精油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金盘花 金莲花 罗汉果花 水蒸气蒸馏 精油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一种简单快速检测汞离子的1,4-二硫苏糖醇膜修饰金平板电极 被引量:9
17
作者 曹婷婷 曹忠 +2 位作者 何婧琳 梁海琴 肖忠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8-1395,共8页
将1,4-二硫苏糖醇(DTT)自组装在100nm厚的平整金膜表面,形成DTT膜修饰金平板电极(GPE),构建了一种新颖的简单、快速测定汞离子的选择性电极分析方法.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该电极的响应原理,即固定在Au表面的DT... 将1,4-二硫苏糖醇(DTT)自组装在100nm厚的平整金膜表面,形成DTT膜修饰金平板电极(GPE),构建了一种新颖的简单、快速测定汞离子的选择性电极分析方法.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该电极的响应原理,即固定在Au表面的DTT通过另一端的巯基与汞离子发生强配位作用而吸附结合带正电荷的汞离子,引起电极表面膜电位的变化,从而选择性地识别汞离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在pH=6.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对汞离子有良好的电位响应性能,其线性范围为1.0×10^-8~1.0×10^-3mol/L,能斯特响应斜率为(29.62±0.2)mv/-pc(25qC),检出限为5.1×10^-9mol/L.该汞离子检测电极的响应时间仅为20s,且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通过测定各种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发现Cu2+,Fe2+,Na+,K+,Mg2+,Ba2+,Ca2+,Zn2+,Sn2+,Pb2+,Ag+,Al3+,Fe3+,Ni2+,N02-,IO3-,BrO3-和ClO3等离子不干扰该电极对汞离子的检测.此外,将该电极用于实际水样中微量汞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双硫腙分光光度方法一致,且回收率为98.20%~10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平板电极 1 4-二硫苏糖醇 自组装膜 汞离子 选择性识别
下载PDF
川西藏东地区金矿床类型与特提斯地质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邹光富 《四川地质学报》 1996年第1期46-53,共8页
川西藏东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自早古生代以来,区内曾经历过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区内金矿床的主要类型有: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金矿... 川西藏东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自早古生代以来,区内曾经历过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区内金矿床的主要类型有: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金矿床、层控型金矿床、浊积岩型金矿床、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剪切带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类型 板块构造成 特提斯地质演化 青藏高原东部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北缘及西南缘卡林型金矿的有机质地质地球化学 被引量:6
19
作者 谭运金 韦龙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0-138,共9页
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卡林型金矿床的有机碳含量为0.05%~8.73%。含金建造形成的环境不同,其改造成的金矿床的有机碳含量不同;矿化主岩的岩性不同,其有机碳的含量不同。由浊积岩型含金建造改造成的卡林型金矿床,其干酪... 扬子地块西北缘、西南缘卡林型金矿床的有机碳含量为0.05%~8.73%。含金建造形成的环境不同,其改造成的金矿床的有机碳含量不同;矿化主岩的岩性不同,其有机碳的含量不同。由浊积岩型含金建造改造成的卡林型金矿床,其干酪根属Ⅱ型干酪根,原始有机母质属还原环境沉积的海相菌藻类生物演化成的腐泥型有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地质学 有机碳
下载PDF
Geotectonic Settings of Large and Superlarge Mineral Deposits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被引量:7
20
作者 汤中立 白云来 李志林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67-377,共11页
The geotectonic setting refers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relatedevents based on which a metallogenic system is formed and an ore-forming process takes place. Thispaper discusses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 The geotectonic setting refers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relatedevents based on which a metallogenic system is formed and an ore-forming process takes place. Thispaper discusses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aleocontinentand related geotectonic settings in which large or superlarge deposits are formed. Emphasis is puton the geodynamic conditions of the Jinchuan nickel-copper deposit, the Baiyin copper-polymetallicdeposit and the Hanshan gold deposit. It is significant that the three deposits occur together as a'trinity' on the same paleocontinental margin. The Jinchuan nickel-copper deposit was formed duringthe early stage of rifting of the paleocontinental margin; the Baiyin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was formed during the splitting stage of a continental-margin arc. The continental-margin arcspitting resulted in an 'island arc rift' in the early stage of evolution. The Hanshan gold depositwas formed within the Altun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its provenance is the'intraoceanic arc' volcanic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hina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Jinchuan nickel-copper deposit Baiyin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 Hanshan gold deposi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