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ihushugan decoction exerts antiepileptic effects by increasing hippocampal glutamate metabolism in pentylenetetrazole-kindled rats 被引量:9
1
作者 Yu Yunhong Xie Wei Wang Changju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59-665,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epileptic effects of Chaihushugan decoction(CHSGD) in rats with pentylenetetrazole(PTZ)-induced seizures and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CHSGD on glutamate metabolism, a hypothesized un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epileptic effects of Chaihushugan decoction(CHSGD) in rats with pentylenetetrazole(PTZ)-induced seizures and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CHSGD on glutamate metabolism, a hypothesized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seizure reduction.METHODS: Fifty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either control(n = 10) or experimental(n = 40)groups. Ra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physiological saline intraperitoneally. A subconvulsive dose of PTZ(35 mg/kg) was administered intraperitoneally to ra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induce seizures. The fully PTZ-kindled rats were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subgroups(n = 8 each)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reatment categories: physiological saline, VPA(200 mg/kg), CHSGD(2.5 g/kg), CHSGD(5 g/kg), or CHSGD(10 g/kg),administered orally once per day, respectively. On day 28 following initiation of drug treatment, seizures were monitored. The rats were then sacrificed, and hippocampal dissections were performed for subsequent studies.RESULTS: CHSGD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latency of myoclonic, clonic, and tonic seizures, while decreasing overall seizure rates in the kindled rats.The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2-[N-(7-nitrobenz-2-oxa-1,3-diazol-4-yl) amino]-2-deoxy-d-glucose(2-NBDG) and glutam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hippocampi of kindled rats in groups treated with CHSGD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PTZ alone. In addition, CHSGD was found to up-regulate both the expression of 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 protein and the activity of glutamine synthetase(GS) in the hippocampi of kindled rats.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SGD has antiepileptic effects on PTZ-induced seizures.The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an increase in glutamate metabolism at the synaptic cleft is a putativ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seizure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epsy PENTYLENETETRAZOLE Chaihushugan decoction 2-(N-(7-nitrobenz-2-oxa-1 3-diazol-4-yl)amino)-2-deoxyglucose glutamic acid glutamate plasma membrane transport proteins glutamate-ammonia ligase
原文传递
阻断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伟 刘鹏 +4 位作者 袁媛 张义宝 张少博 马靖琳 汪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阻断星形胶质细胞内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首次Longa神经功能评分1-3分者为模型建立成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 目的探讨阻断星形胶质细胞内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首次Longa神经功能评分1-3分者为模型建立成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再灌注0 h和1 h给药组,每组各6只。MCAO模型组为栓线穿过大脑中动脉起始段并达大脑前动脉近端;假手术组为栓线至颈总动脉内,不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再灌注0 h给药组为拔出栓线后立即腹腔注射L-蛋氨酸砜亚胺(MSO)50 mg/kg;再灌注1 h给药组为拔出栓线再灌注1 h后,腹腔注射MSO 50 mg/kg。拔出栓线24 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测定、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凋亡细胞检测。结果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正常,脑组织内均未见梗死灶及凋亡细胞,GS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AO模型组GS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6.7±2.8)×10^3U/g比(1 9 8.8±1.2)×10^3U/g和(1 9 6.1±2.6)×10^3U/g,均P〈0.0 1]。再灌注0 h和1 h给药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比、GS活性、凋亡细胞百分比分别与MCAO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0.4)分和(1.3±0.8)分比(2.5±0.6)分,(10.0±2.0)%和(20.9±1.1)%比(26.8±1.5)%,(22.2±1.2)×10^3U/g和(22.0±1.2)×10-3U/g比(176.7±2.8)×10^3U/g,(2.35±0.23)%和(4.36±0.30)%比(7.85±0.27)%,均P〈0.05];再灌注1 h给药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比、GS活性与再灌注0 h给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0 h和1 h给药组凋亡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制GS酶活性,可阻断星形胶质细胞内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谷氨酰胺连接酶 细胞凋亡 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 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 脑梗死体积
下载PDF
高糖环境下白细胞介素1β对大鼠视网膜Mǚller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玺 徐格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4-749,共6页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视网膜Mǚller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Mǚll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5mmol/L葡萄糖)和实验组(25mmol/L葡萄糖),分别以不同浓度的IL-1β(0、0.1、1...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视网膜Mǚller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Mǚll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5mmol/L葡萄糖)和实验组(25mmol/L葡萄糖),分别以不同浓度的IL-1β(0、0.1、1.0、5.0、10.0ng/ml)刺激24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内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即早基因c—Jun的表达变化,使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两组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细胞免疫荧光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在高糖环境下就有Mǘller细胞GS表达下降、IL-1β和c—Jun表达的升高(P〈0.05);IL-1β刺激24h后,对照组和实验组Mǚller细胞中GS的表达都随IL-1β刺激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同时c—Jun的表达随IL-1β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这一结果在高糖状态下尤为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IL-1β刺激24h后,两组细胞随着IL-1β浓度的增加凋亡率明显升高,在高糖环境下细胞凋亡率的增加更加明显。结论模拟糖尿病状态下,免疫相关因子IL-1β可使GS表达下降,从而影响了谷氨酸的循环,可能间接引起神经节细胞的死亡,出现早期神经视网膜功能的障碍。其可能机制为IL-1β激活了c-Jun途径而影响GS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细胞介素1 谷氨酰胺连接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c-jun
原文传递
压力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树宁 王竫华 +1 位作者 王大博 白海青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 探讨压力作用下体外培养的大鼠Müller细胞形态、活性和谷氨酸代谢功能是否有改变,以明确Müller细胞在青光眼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Müll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加压处理组,加压组在50mmHg(1mmHg... 目的 探讨压力作用下体外培养的大鼠Müller细胞形态、活性和谷氨酸代谢功能是否有改变,以明确Müller细胞在青光眼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Müll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加压处理组,加压组在50mmHg(1mmHg=0. 133kPa)压力下处理1h,然后两组细胞继续培养3d后,使用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MTT比色法测定两组细胞的活性,RT PCR法检测两组细胞内谷氨酰胺合成酶mRNA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吸光度值。结果 体外培养的Müller细胞经压力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倒置显微镜下改变不明显,电镜下可见细胞内空泡增多,线粒体肿胀;MTT比色法显示细胞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RT PCR法示细胞内谷氨酰胺合成酶mRNA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压力处理后体外培养的Müller细胞有损伤的改变,细胞由于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中的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mRNA表达减少而代谢谷氨酸的能力下降,这可能是青光眼玻璃体中谷氨酸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体外培养 大鼠 视网膜 MÜLLER细胞 神经节细胞 谷氨酰胺连接酶 SPRAGUE-DAWLEY
原文传递
带核定位信号的RARα与谷氨酸氨连接酶蛋白相互作用的胞内外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燕 刘北忠 +4 位作者 王翀 钟梁 朱丹 王春光 金丹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通过胞内外实验验证谷氨酸氨连接酶(GLUL)与带有核定位信号的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将表达GLUL靶蛋白和NLS-RARα诱饵蛋白的两种重组表达质粒共同转化入AH109酵母菌,采用一对一的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它们在活... 目的通过胞内外实验验证谷氨酸氨连接酶(GLUL)与带有核定位信号的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将表达GLUL靶蛋白和NLS-RARα诱饵蛋白的两种重组表达质粒共同转化入AH109酵母菌,采用一对一的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它们在活细胞内的相互作用;通过构建GLUL及NLS-RARα蛋白标签融合表达载体,共转染至人胚肾HEK293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细胞外验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GLUL靶蛋白和NLS-RARα诱饵蛋白质粒共转化AH109酵母菌后,可见蓝色的阳性克隆;GLUL蛋白及NLS-RARα标签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共同转染至HEK293细胞,采用抗HA多克隆抗体免疫沉淀HA-NLS-RARα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抗c-Myc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检测,检测到GLUL-cMyc蛋白。结论采用酵母双杂交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成功地在胞内外验证了GLUL与NLS-RARα之间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受体Α 核定位信号 谷氨酸氨连接酶 蛋白质相互作用 双杂交系统技术 免疫共沉淀
下载PDF
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与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春艳 徐如彬 +5 位作者 李依泽 谢克亮 张麟临 舒瑞辰 于泳浩 王国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GLT-1)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功能的变化.方法 取尾静脉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60~28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GLT-1)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功能的变化.方法 取尾静脉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60~28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60 min;I组建立切口痛模型,同时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60 min;瑞芬太尼组(R组)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60 min;RI组建立切口痛模型,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60 min.于输注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前24 h(T0)、停止输注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后2、6、24和48 h(T1-4)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最后1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取脊髓L4-6节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GLT-1和GS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沉淀联合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硝基化GLT-1(nGLT-1)和硝基化GS(nGS)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I组、R组和RI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GLT-1和GS表达下调,nGLT-1和nGS表达上调,nGLT-1∕GLT-1比值和nGS∕GS比值升高(P<0.05).与I组和R组比较,RI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GLT-1和GS表达下调,nGLT-1比值和nGS表达上调,nGLT-1∕GLT-1和nGS∕GS比值升高(P<0.05).结论 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形成的机制可能与脊髓GLT和GS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类 痛觉过敏 疼痛 手术后 谷氨酸质膜转运蛋白质类 谷氨酰胺连接酶 脊髓
原文传递
Wnt信号通路靶基因GS蛋白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雪 耿长新 +1 位作者 于建宪 韦孝铭 《齐鲁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的靶基因GS蛋白在胃癌发生及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10例胃癌、30例肠化生、20例不典型增生及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GS蛋白的表达水平,快速尿素酶法与组织病理切片染色法检测幽门...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的靶基因GS蛋白在胃癌发生及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10例胃癌、30例肠化生、20例不典型增生及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GS蛋白的表达水平,快速尿素酶法与组织病理切片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结果 GS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进展程度有关(χ2=3.873~34.728,P〈0.05),与肿瘤大小、部位、TNM分期、Bor-rmann分型、性别、年龄无关(χ2=0.097~2.680,P〉0.05)。GS蛋白表达与HP感染有关。结论 GS蛋白高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胃肿瘤 谷氨酰胺连接酶 螺杆菌 幽门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曲虹 厉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4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传代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为N组(正常对照)、C50、C100、C150、C200、C300组(氯化钴浓度50,100,150,200,300μmol/L),MTT检测不同浓度氯化钴对M...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传代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为N组(正常对照)、C50、C100、C150、C200、C300组(氯化钴浓度50,100,150,200,300μmol/L),MTT检测不同浓度氯化钴对Müller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制作低氧损伤的氯化钴浓度。然后再分组为N组(正常对照),C组(200μmol/L氯化钴),E1C组(1×104 IU/L rh EPO+200μmol/L氯化钴),E2C组(2×104 IU/L rh EPO+200μmol/L氯化钴),E4C组(4×104 IU/L rh EPO+200μmol/L氯化钴),MTT比色法比较五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活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氯化钴浓度低于200μmol/L时,细胞活力不受氯化钴浓度的影响。从200μmol/L开始,细胞活力随氯化钴浓度增高而下降。E1C、E2C、E4C组细胞活力均高于C组,E4C组高于E2C组和E1C组,C组低于N组。Western blot检测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结果显示,C组低于N组,EPO干预各组蛋白表达均高于C组,并随EPO浓度增高表达增高,但均低于N组。结论 EPO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低氧 谷氨酰胺连接酶 视网膜 Mfiller细胞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氯化钴
原文传递
大鼠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Hela-G细胞中的表达
9
作者 孙伟峰 刘春兴 邹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6-637,640,I0002,共4页
目的克隆大鼠谷氨酰胺合成酶(GS)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ela-G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以大鼠大脑皮层总RNA为模板,扩增GS基因,定向克隆到pEGFP-N3载体中。以LipofectamineTM2000试剂转染pEGFP-N3-GS表达载体至H... 目的克隆大鼠谷氨酰胺合成酶(GS)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ela-G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以大鼠大脑皮层总RNA为模板,扩增GS基因,定向克隆到pEGFP-N3载体中。以LipofectamineTM2000试剂转染pEGFP-N3-GS表达载体至Hela-G细胞中进行瞬时真核表达。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GS的表达。结果从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克隆到序列正确的GS全长编码序列。所构建的pEGFP-N3-GS质粒在Hela-G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结论大鼠GS基因的克隆、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la-G中的表达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连接酶 克隆 生物 真核表达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糖视网膜Müller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杨静 孟岩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Mailer细胞在高糖培养环境下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表达变化,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出生后3~5d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10只,摘除眼球分离视网膜,经胰酶消化...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Mailer细胞在高糖培养环境下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表达变化,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出生后3~5d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10只,摘除眼球分离视网膜,经胰酶消化后分离纯化视网膜Mailer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培养组、高糖+5U/m1rhEPO组、高糖+10U/m1rhEPO组、高糖+20U/mlrhEPO组、高糖+40U/mlrhEPO组。48h后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高糖及不同浓度rhEPO对视网膜MU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半定量检测高糖组在不同浓度rhEPO干预下视网膜Mailer细胞G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培养组视网膜Mailer细胞活性下降,细胞大量凋亡,GS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P〈0.01)。与高糖培养组比较,不同浓度rhEPO处理组凋亡细胞随着rhEPO浓度的增加显著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2、2374.6、2473.2、2537.7,P〈0.01),GS蛋白的表达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8.0、22.5、26.4,P〈0.05)。结论rhEPO对高糖作用下视网膜Mailer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上调高糖损伤细胞内下降的GS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谷氨酸循环,有效降低高浓度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可能是其抗高糖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药理学 小神经胶质细胞 谷氨酰胺连接酶
原文传递
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改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玺 徐格致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0-264,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改变,探讨导致这种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1、2、3个月糖尿病大鼠组和对照组大鼠视网...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改变,探讨导致这种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1、2、3个月糖尿病大鼠组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GS、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即早基因(c-Jun)的表达变化。另外分别将0、100、500、1000ng/ml IL-1β注入4组正常大鼠玻璃体腔中,24h后采用同样方法检测视网膜GS和c-Jun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1、2个月糖尿病大鼠组视网膜GS表达无明显改变,3个月糖尿病大鼠组GS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P〈0.01);对照组中IL-1β、c-Jun只有极低表达,糖尿病大鼠1至3个月时IL-1β、c-Jun表达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玻璃体腔注射500、1000ng/ml IL-1β可以使GS表达明显下调;注射100ng/ml IL-1β就可以使c-Jun表达显著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免疫相关因子IL-1β可使GS表达下降,其机制可能为IL-1β激活了c-Jun途径而影响G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代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酶学 谷氨酰胺连接酶/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