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接触与语言扩散模型--基于宜兴话祖父、外祖父面称的词汇表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322,383,共11页
本文就亲属称谓祖父、外祖父的面称对宜兴全境和滆湖-马公荡地峡的8个乡镇分别进行了社会地理语言学调查和词汇表分析,以揭示面称在多维的语言接触中的特殊表现。针对这种既有横向地理接触,又有纵向年龄干扰的复杂现象,本文在地峡这种... 本文就亲属称谓祖父、外祖父的面称对宜兴全境和滆湖-马公荡地峡的8个乡镇分别进行了社会地理语言学调查和词汇表分析,以揭示面称在多维的语言接触中的特殊表现。针对这种既有横向地理接触,又有纵向年龄干扰的复杂现象,本文在地峡这种特定的地理区域进行探索性研究,从而判断地理和年龄两个维度的扩散方向,据不同时期两种性质的扩散现象提出"地缘扩散模型"和"行政辐射模型"。同时也对调查方法进行反思和拓展,提出一套记录和评估发音人的反应以确定优先形式的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调查法 地理空洞 词汇表分析法 行政辐射模型 地缘扩散模型
原文传递
Glottogram在地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实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仲民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7,共8页
产生于日本的Glottogram(グロットグラム)研究方法,将传统的地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立体化的地理语言学研究"。本文介绍Glottogram的研究方法,并将传统的Glottogram扩展成可以呈现平面地理的三维化Glotto... 产生于日本的Glottogram(グロットグラム)研究方法,将传统的地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立体化的地理语言学研究"。本文介绍Glottogram的研究方法,并将传统的Glottogram扩展成可以呈现平面地理的三维化Glottogram。最后以台湾中部地区西部沿海的一些语言地理特点,展示Glottogram在地理语言学研究上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ttogram 地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台湾闽南语
原文传递
新方言,城市化和历史社会语言学
3
作者 井上史雄 《中国语言战略》 2019年第2期10-29,共20页
本文分析了"新方言"在现代日本语言规范化语境中的作用。"新方言"概念在城市语言研究中的作用或价值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课题。新方言是一种正在发展的语言变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语言变化。50年前,当调查在日本开始时... 本文分析了"新方言"在现代日本语言规范化语境中的作用。"新方言"概念在城市语言研究中的作用或价值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课题。新方言是一种正在发展的语言变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语言变化。50年前,当调查在日本开始时,新方言似乎是一个罕见的例外。然而,在哈茂吉语词汇的词汇变化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方言形式。新的方言似乎是在日本现代化之前的很多年里一次又一次创造出来的。新方言代表了漫长的语言历史,它的变化是永恒的。新方言是任何语言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本研究运用了glottogram方法。标准形式可以比喻为软熔岩迅速蔓延,形成一个平缓的斜坡山。新的方言形式可以理解为坚硬的熔岩,缓慢蔓延,形成一个高而陡峭的山。本文所讨论的地方城市内部结构与周边农村地区内部结构的比较,是语言地理学和社会语言学两个主要研究领域走向统一的一步。语言变化的三角双向模型显示年轻人使用新的积极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方言 标准化 glottogram 鹤冈市调查 历史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Glottogram在地理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撒拉语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舍秀存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6-101,共6页
Glottogram是地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一种微观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Glottogram的研究方法,分析讨论青海省循化县街子乡撒拉语的内部变化。街子乡撒拉语呈现出明显的新老派差异,新派吸收的汉语成分逐步向老派扩散。Glottogram图... Glottogram是地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一种微观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Glottogram的研究方法,分析讨论青海省循化县街子乡撒拉语的内部变化。街子乡撒拉语呈现出明显的新老派差异,新派吸收的汉语成分逐步向老派扩散。Glottogram图表可以清楚地呈现语言渐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ttogram 地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撒拉语
下载PDF
汾河下游方言的Glottogram研究——以稷山方言为例
5
作者 黄晓东 张倩 《华中学术》 CSSCI 2018年第1期118-125,共8页
Glottogram是地理语言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强调把语言的地域差异和社会差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文运用Glottogram研究方法,对汾河下游的稷山方言进行考察,分析汾河沿岸方言的年龄差异和空间差异及时间(年龄)和空间(地理)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glottogram 地理语言学 汾河 方言
原文传递
语言地理学的性质透视和方法实践
6
作者 张驰 《语言历史论丛》 2015年第1期140-165,共26页
本文针对学界近年来“语言地理学”和“地理语言学”的术语争论,通过对语言地理学性质的重新认识,我们认为语言地理学在性质上应归属于地理学的门类之下。由此使我们能够看到,语言地理学的研究目标是要揭示语言与空间中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本文针对学界近年来“语言地理学”和“地理语言学”的术语争论,通过对语言地理学性质的重新认识,我们认为语言地理学在性质上应归属于地理学的门类之下。由此使我们能够看到,语言地理学的研究目标是要揭示语言与空间中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并以空间观和区域观建立起相应的研究范式。在这样一种地理学眼光的统摄之下,以GLOTTOGRAM法为例,通过对特定区域内方言状况的分析,来实践语言地理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地理学 性质 方法 glottogra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