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52
1
作者 丁仲礼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0-717,共8页
米兰科维奇理论认为,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是驱动第四纪冰期旋回的主因。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单一敏感区的触发驱动机制,即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信号被放大、传输进而影响全球。最近,由于大量高分辨率及精确定年的气候变化记录的获得,... 米兰科维奇理论认为,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是驱动第四纪冰期旋回的主因。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单一敏感区的触发驱动机制,即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信号被放大、传输进而影响全球。最近,由于大量高分辨率及精确定年的气候变化记录的获得,从以下4个方面构成了对米氏理论的挑战1)一些低纬地区并没有明显的10万年冰量周期,而是以2万年岁差周期为主,表明北半球冰盖的扩张、收缩变化并没有完全控制低纬区的气候变化;2)在最近几次冰消期时,南半球和低纬区的温度增高,要早于北半球冰盖的融化,表明冰消期的触发机制并非是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3)大气CO2浓度在第2冰消期的增加同南极升温相一致,表明该时大气CO2浓度增加亦有可能早于北半球冰盖消融;4)南半球的末次冰盛期有可能早于北半球。这就说明单一敏感区触发驱动机制已难以圆满解释所有观察事实,天文因素控制下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机制研究正面临理论突破的新需求和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科维奇理论 冰期旋回 气候周期 相位关系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气候演变中的冰和碳 被引量:24
2
作者 汪品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5-93,共9页
地质历史上充满着冰盖消长 (“暖室期”和“冰室期” ,“冰期”和“间冰期”)与大气CO2 增减的周期性变化 ,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由于冰盖变化的地质标志比大气CO2 变化的标志容易认识 ,长期以来古气候研究侧重“冰” ,而对“碳... 地质历史上充满着冰盖消长 (“暖室期”和“冰室期” ,“冰期”和“间冰期”)与大气CO2 增减的周期性变化 ,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由于冰盖变化的地质标志比大气CO2 变化的标志容易认识 ,长期以来古气候研究侧重“冰” ,而对“碳”即碳循环的研究不足 ,通常将碳循环的变化解释为冰盖变化的结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 ,单纯用水循环的物理过程不能解释冰盖演变的许多现象 ,而且大气CO2 变化往往领先于冰盖。揭示碳循环变化对冰盖演变的影响 ,认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冰期旋回中的作用 ,将不同纬区对地球轨道驱动全球气候的影响区分开来 ,才有可能正确预测未来气候的演变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旋回 碳循环 地球气候系统 温室效应 地球轨道周期
下载PDF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特征、机制和展望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婷 孙有斌 刘星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3861-3872,共12页
中更新世转型(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MPT)的特征、机理及其影响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综合分析全球代表性的地质记录,揭示出海洋和陆地气候变化在中更新世(距今~1.2至~0.7 Ma)多表现为从准4万年到准10万年的主导周... 中更新世转型(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MPT)的特征、机理及其影响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综合分析全球代表性的地质记录,揭示出海洋和陆地气候变化在中更新世(距今~1.2至~0.7 Ma)多表现为从准4万年到准10万年的主导周期转型,但低纬地区水文气候的周期变化不显著.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地球轨道参数变动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可能是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的根本驱动,而下垫面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反馈机制则触发了中更新世气候周期转型并放大冰期-间冰期的波动.因此,MPT是地球气候系统内外部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研究一方面应加强中低纬地区水文循环变化研究,关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影响的区域差异;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气候重建和模拟结果,辨析区域气候变化响应差异的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转型(MPT) 冰期-间冰期旋回 轨道要素 气候系统反馈 水文过程
原文传递
Western Pacific in glacial cycles: Seasonality in marginal seas and variabilities of Warm Pool 被引量:14
4
作者 汪品先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8年第1期35-41,共7页
A serics of low-latitude marginal seas, ranging from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in the north to the Arafura Sea in the south, are located with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As shown by rnicropaleontological, isot... A serics of low-latitude marginal seas, ranging from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in the north to the Arafura Sea in the south, are located with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As shown by rnicropaleontological, isotopical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analyses,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in the marginal seas at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were much cooler than those in the open Western Pacific Ocean. The emergence of extensive shelves of the marginal seas at the glacial low sea-level stand and the decrease of surface temperatures in their deeper water parts resulted in a remarkable reduction of the ability of vapor and heat transport to the atmosphere, causing variabilities to the Warm Pool in the glacial cycles.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inter monsoon at the glacial stages not only led to a decrease of the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 and hence to an enhanced seasonality, but also carried moisture from the sea to the tropical islands, giving rise to the downward shift of snowline and mountainous vegetation zones there. It may offer a new alternative in solution of the “Tropical Ocean Paleo-temperature Eni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MARGINAL SEAS glacial cycles PALEOCLIMATE East Asian monsoon.
原文传递
南沙海区晚第四纪的碳酸盐旋回 被引量:13
5
作者 汪品先 卞云华 翦知湣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3-300,共8页
根据水深200~2 800m范围内的17个沉积柱状样分析结果,讨论南沙海区晚第四纪沉积中碳酸钙相对含量的垂向和横向变化。南沙海区的碳酸盐旋回普遍属于"大西洋型",冰期时含量低、间冰期含量高,反映出陆源物输入量的控制作用。在... 根据水深200~2 800m范围内的17个沉积柱状样分析结果,讨论南沙海区晚第四纪沉积中碳酸钙相对含量的垂向和横向变化。南沙海区的碳酸盐旋回普遍属于"大西洋型",冰期时含量低、间冰期含量高,反映出陆源物输入量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南沙海区的碳酸钙含量与纬度几乎呈线性关系,由北向南递减,冰期时趋势不变而梯度加大。南海南部陆坡由于集水盆地处于热带湿热条件而且有大河注入海区,使碳酸钙含量相对北部陆坡为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 碳酸盐 沉积 冰期旋回 陆源物输入
下载PDF
CO2 Air-Water Exchanges during Seasonal and Glacial Cycles
6
作者 Arnaud Muller-Feug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2023年第4期365-385,共21页
Based on the photosynthesis-respiration reversible reaction and the available statistics, we attempted to quantify the planetary seasonal exchanges of CO<sub>2</sub> between air and water from 1970 and com... Based on the photosynthesis-respiration reversible reaction and the available statistics, we attempted to quantify the planetary seasonal exchanges of CO<sub>2</sub> between air and water from 1970 and compared them to the glacial ACC cycles as reported from ice cores archives. In 2020, the overall continental absorption (AW) was 8.0 giga tonnes of carbon per year (GtC/y). Emissions into the atmosphere (EW) resulting from mineral degradation by respiration and combustion of biomass and fossil hydrocarbons were 14.7 GtC/y, an increase of 2.4% per year since 1970. The continental surplus balance (-AW+EW) of 6.7 GtC/y was shared between the atmosphere, which received 5.1 GtC/y (GATM), and the ocean which absorbed 1.6 GtC/y. This ocean contribution (OC) corresponded to 17% of the 9.2 GtC/y emissions by combustion of fossil hydrocarbons (EFOS). Analysis of the ACC oscillations during 2020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howed that the ocean absorbed 11.1 GtC during the warm season and outgassed 9.5 GtC during the cold season. Assuming proportionality to world population, the ACC, 414 parts per million (ppm) in 2021, would reach 584 ppm in 2080, still growing at a rate of 0.6% per year. The gain of atmospheric CO<sub>2</sub> (GATM) and its absorption by the ocean (OC) were expected to peak at 7.0 and 2.2 GtC/y, respectively, in 2080. This increase in the availability of atmospheric CO<sub>2</sub> resulted in improved yields of agriculture which more than compensated for the reduction by half of food-producing areas per capita from 1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Budget Ocean Photosynthesis RESPIRATION Seasonal cycles glacial cycles Agriculture Yields Food Availability
下载PDF
中更新世以来西菲律宾海上层水体结构演化特征——来自钙质超微化石Florisphaera profunda的证据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晗杰 李铁刚 +4 位作者 苏翔 孙荣涛 于心科 常凤鸣 唐正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MD06-3050岩芯位于西菲律宾海吕宋岛以东本哈姆高原,利用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种属Florisphaera profunda占总颗石的相对丰度,恢复了中更新世以珲该海区的上层水体结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西菲律宾海区自1040ka以来,温跃层/营养跃层经... MD06-3050岩芯位于西菲律宾海吕宋岛以东本哈姆高原,利用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种属Florisphaera profunda占总颗石的相对丰度,恢复了中更新世以珲该海区的上层水体结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西菲律宾海区自1040ka以来,温跃层/营养跃层经历了由浅—深—浅—深的长周期变动,可能是由于全球碳库的长周期变化对气候系统的大规模调整所致;同时温跃层/营养跃层也具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性特征。温跃层变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在中布容事件前后呈现出相反的冰期-间冰期变化趋势,认为可能是由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菲律宾海 中更新世 温跃层变动 长周期 冰期-间冰期旋回 东亚季风
下载PDF
Calcium carbonate pump during Quaternary glacial cycl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5
8
作者 LIU Zhifei, XU Jian, TIAN Jun & WANG Pinxian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7期1862-1869,共8页
The preservation and dissolu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namely calcium carbonate pump) controls the pH of seawater in global oceans by its buffer effect, and in tur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global changes in atmosp... The preservation and dissolu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namely calcium carbonate pump) controls the pH of seawater in global oceans by its buffer effect, and in tur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global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from measured carbonate con-tents over the past 2 Ma at ODP Site 1143 in the South China Sea provide high-resolution record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the calcium carbonate pump during Quaternary glacial cy-c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statistically that the highest car-bonate accumulation rate leads the lightest d 18O by about 3.6 ka at transitions from glacials to interglacials, and that the strongest carbonate dissolution lags the lightest d 18O by about 5.6 ka at transitions from interglacials to glacials. The calcium carbonate pump releases CO2 to the atmosphere at the glacial-interglacial transitions, but transports atmos-pheric CO2 to deep sea at the interglacial-glacial transitions. The adjustable function of the calcium carbonate pump for the deep-sea 23CO- concentration directly controls parts of global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O2, and contributes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ystem during the Quatern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南海 碳酸钙 第四纪 冰川旋回 海洋钻探图 古气候
原文传递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南海生态环境的南北差异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前裕 汪品先 +6 位作者 陈木宏 郑范 王汝建 孙湘君 刘传联 成鑫荣 翦知湣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1-792,共12页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在南海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和其它生物记录上主要反映在900kaBP前后发生高频率变化,特别是指示表层水骤然降温。北部冬季表层水温从24~25℃降至17~28℃,而南部也从26~27℃降至23~24℃。总的降温趋势与开放西太...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在南海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和其它生物记录上主要反映在900kaBP前后发生高频率变化,特别是指示表层水骤然降温。北部冬季表层水温从24~25℃降至17~28℃,而南部也从26~27℃降至23~24℃。总的降温趋势与开放西太平洋一致,直接反映了西太平洋暖池在900kaBP之后MIS22期间有明显的减弱。表层水大幅度降温还发生在后继的MIS20、18、16几太冰期,说明主要冰期旋回周期由4lka转变为100ka经历了长达400ka的过渡时期,并且冬季风增强也在过渡时期的后半段最明显。南海南北生物组合和δ18O值的差异,突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边缘海区南北气候梯度反差和冬季风在冰期增强的讯号。结论是:生态环境系统反应总体表现与冰期旋回一致的同时。还包含了独特的地区性系统演变特征。但是,南海一西太平洋地区在0.9MaBP前后表层海水盐度因东亚冬季风和海平面下降的定量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气候转型时期海-气耦合过程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尚缺乏足够的资料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旋回 中更新世 气候转型 季风 氧同位素 微体化石 南海 ODPl84航次
下载PDF
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冰期碳酸盐旋回 被引量:56
10
作者 汪品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共11页
碳酸盐旋回是更新世深海沉积最显著的特征。西太平洋边缘海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尤为强烈,所含深水化学、表层生产力和汇水盆地风化作用的信息也格外丰富。对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南海和苏禄海等五个边缘海表层沉积中的碳... 碳酸盐旋回是更新世深海沉积最显著的特征。西太平洋边缘海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尤为强烈,所含深水化学、表层生产力和汇水盆地风化作用的信息也格外丰富。对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南海和苏禄海等五个边缘海表层沉积中的碳酸盐分布和冰期碳酸盐旋回进行了比较。总的看来,较深水区(水深>200m)的CaCO3%在高纬海区甚低,而向较低纬海盆增多,显示出碳酸盐百分比与水温和水深的密切关系。西太平洋边缘海至少可区分出四类不同的碳酸盐旋回,即:西北太平洋型,日本海型,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每个类型都蕴含着丰富的陆地和海洋环境信号。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碳酸盐旋回的不同类型取决于各个海盆深层水的来源和性质,而后者又决定于海盆的形态特征。较低纬度海区之所以存在两类不同的碳酸盐旋回,是由于控制碳酸盐相对含量的三项因素(碳酸盐生产力、深海溶解作用和非碳酸盐成分的稀释作用)在溶跃层上下的组合不同。从碳酸盐的保存和溶解指标看来,上述低纬边缘海的深海化学旋回仍属“太平洋型”,只是由于生产力和稀释作用的缘故才在溶跃层以上呈现像“大西洋型”的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冰期旋回 边缘海 西太平洋
下载PDF
西太平洋边缘海封闭程度定量化的尝试
11
作者 黄维 汪品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43,共7页
西太平洋边缘海由于地形特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们与开放大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通程度很不相同,用三个比值即:海槛深度与海盆最大深度的比值(S/B)、海峡通道宽度与海区面积的比值(P/A)以及通道截面积与海盆体积的比值(C... 西太平洋边缘海由于地形特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们与开放大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通程度很不相同,用三个比值即:海槛深度与海盆最大深度的比值(S/B)、海峡通道宽度与海区面积的比值(P/A)以及通道截面积与海盆体积的比值(C/V)来描述它们的封闭程度。结果表明,日本海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封闭程度最高,而爪哇海和东海的封闭程度最低,而不同封闭程度的边缘海对冰期旋回的反应有显著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程度 边缘海 冰期旋回 西太平洋 定量化
下载PDF
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38
12
作者 熊尚发 刘东生 丁仲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3,共6页
北京邻区枣沟、斋堂和赤峰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在幅度和相位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在两个冰期 -间冰期旋回 ,磁化率记录具有冰量变化模式 ,而粒度记录具有轨道周期特点 ,粒度和磁化率之间的相位关系在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和冰期... 北京邻区枣沟、斋堂和赤峰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在幅度和相位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在两个冰期 -间冰期旋回 ,磁化率记录具有冰量变化模式 ,而粒度记录具有轨道周期特点 ,粒度和磁化率之间的相位关系在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和冰期向间冰期过渡的过程中 ,既有滞后也有超前的表现 ,很难单纯以成土作用来解释。由于黄土粒度主要反映粉尘源区环境和古风场强度的变化 ,而磁化率主要记录的是沉积区的成壤作用 ,反映夏季风的强度变化 ,因此剖面粒度和磁化率变化的不协调说明古风场和粉尘源区变化与粉尘沉积区气候变化之间不统一。这可能意味着控制夏季风强度变化和控制冬季风强度变化的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黄土 冰期-间冰期旋回 粒度 磁化率 古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最后4个冰期旋回中国黄土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有斌 安芷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4,共6页
开展高分辨率的黄土记录研究 ,是揭示过去气候变迁和变率的主要途径 .选择黄土高原中部的灵台和赵家川剖面 ,对L5以上的黄土 -古土壤序列进行了石英颗粒的提取和粒度分析 .结果表明 ,石英粗颗粒 (>43μm)体积分数变化揭示了最后 4个... 开展高分辨率的黄土记录研究 ,是揭示过去气候变迁和变率的主要途径 .选择黄土高原中部的灵台和赵家川剖面 ,对L5以上的黄土 -古土壤序列进行了石英颗粒的提取和粒度分析 .结果表明 ,石英粗颗粒 (>43μm)体积分数变化揭示了最后 4个冰期旋回东亚冬季风存有的快速变化特征 ,并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然而 ,在每一个冰期时段 ,石英粗颗粒体积分数的变化幅度和频率存有较大差异 ,可能意味着对应的冰期下垫面状况和气候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响应机制并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由石英粗颗粒体积分数反映的东亚冬季风变化 ,在某些时段不仅同磁化率记录的夏季风变化不协调 ,而且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存有明显差异 .深入研究这种由不同代用指标反映的古气候变化间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中国黄土 古气候 冰期旋回 氧同位素
下载PDF
第四纪气候变化机制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11
14
作者 熊尚发 丁仲礼 刘东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5-272,共8页
自从本世纪50年代海洋沉积氧同位素记录被揭示以来,经典的陆地4次冰期理论被新的认识所取代,人们发现第四纪以来冰期-间冰期旋回远远不止4次,并且从深海沉积和陆地黄土获取的古气候变化记录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可以对比,为揭示... 自从本世纪50年代海洋沉积氧同位素记录被揭示以来,经典的陆地4次冰期理论被新的认识所取代,人们发现第四纪以来冰期-间冰期旋回远远不止4次,并且从深海沉积和陆地黄土获取的古气候变化记录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可以对比,为揭示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机制构建了明确的框架。近年来有关末次冰期不稳定气候事件的揭示也为深入认识古气候变化特征提供了新的证据。然而冰期-间冰期旋回机制、南北半球在冰期-间冰期循环过程中的耦合机制以及气候不稳定事件发生机制仍然是困扰古气候研究者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冰期 气候 不稳定性 气候变化机制
下载PDF
天山托木尔河流域第四纪冰川沉积序列及其初步年代学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井东 王杰 上官冬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8-633,共6页
托木尔河源于天山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西南坡的托木尔冰川,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旋回中,遗留下了5套形态较为完整的冰川沉积.应用ESR测年技术对第一与第二级冰碛阶地(对应于第三套冰碛中地形较完整部分的冰碛,分布在托... 托木尔河源于天山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西南坡的托木尔冰川,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旋回中,遗留下了5套形态较为完整的冰川沉积.应用ESR测年技术对第一与第二级冰碛阶地(对应于第三套冰碛中地形较完整部分的冰碛,分布在托木尔河大桥与古库瓦河汇合口之间)以及第五套最高冰碛平台进行测年,依据初步的测试结果并结合地貌地层学原理可得出:5套冰碛分别形成于小冰期、新冰期、末次冰期、MIS6和MIS12,每次冰川作用过程中还包含着若干次级的冰川波动.根据现存的冰碛地形可推得:新冰期、末次冰期与MIS6时的冰川为山谷冰川,规模最盛时冰川长分别为47 km、60 km、≥7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地貌 冰期与间冰期旋回 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IS) 天山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现状与争议——兼记首届“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讨会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井东 王杰 殷秀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最积极的外营力之一,对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旋回中冰川进退留下的丰富且形态独特的冰川地形的研究,不仅能重建古冰川时空演化的规律,在构造活跃的山区还可为山体抬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2012年8月,中国从事冰川地貌与... 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最积极的外营力之一,对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旋回中冰川进退留下的丰富且形态独特的冰川地形的研究,不仅能重建古冰川时空演化的规律,在构造活跃的山区还可为山体抬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2012年8月,中国从事冰川地貌与环境变化研究的学者相聚兰州,总结了以技术定年为主要特征的第四纪冰川研究新阶段取得的成绩与突破,并探讨了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代表认为,可对冰川地形进行直接定年的测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发展,现阶段及今后应着重加强与开展如下几个方面工作:1)精确年代学框架的建立是现阶段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重点;2)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最老冰碛的追溯及其年代测定是回答我国第四纪冰川开始发育的关键,也是理解青藏高原构造抬升与冰期气候耦合的内在要求;3)我国东部(105°E以东)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澄清,科普工作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冰川地貌 冰期与间冰期旋回 青藏高原 中国东部
下载PDF
晚第四纪中北太平洋铁锰结壳Fe/Mn变化: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镕 陈天宇 凌洪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1-758,共8页
大洋铁锰结壳是沉积于海山硬质基岩上的“壳状”沉积物。水成型铁锰结壳被认为是从海水中直接沉淀出来的,并且,形成以后Fe,Mn等元素活化迁移程度很小。因此,铁锰结壳的Fe,Mn含量可以大致反映其生长沉积时的海水化学特征。由于结壳... 大洋铁锰结壳是沉积于海山硬质基岩上的“壳状”沉积物。水成型铁锰结壳被认为是从海水中直接沉淀出来的,并且,形成以后Fe,Mn等元素活化迁移程度很小。因此,铁锰结壳的Fe,Mn含量可以大致反映其生长沉积时的海水化学特征。由于结壳生长通常会受到许多因素(包括水动力环境)的影响而使其生长不够稳定,从而难以准确获取结壳元素在千年尺度上变化的规律。为了克服这一影响,本文选取了中北太平洋两块生长韵律较好,结构致密的结壳(MP3D07和CXD55)进行了高精度化学成分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两块结壳的Fe/Mn比值都可以和~1Ma以来的深海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曲线很好地对应起来,冰期结壳的Fe/Mn比值比间冰期高。铁锰结壳的Fe/Mn比值在冰期一间冰期的显著变化,说明至少1Ma以来,铁锰结壳中Fe—Mn的含量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我们认为冰期结壳较高的Fe/Mn比值,是由于冰期风沙输入量增大带来大量的Fe和其它营养元素,加之亚北极水流的影响,使得太平洋表层的生物生产力增大,进而导致由生物颗粒向深水释放的Fe通量增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结壳 中北太平洋 Fe/Mn 冰期-间冰期
下载PDF
古气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绍武 《气象科技进展》 2011年第2期20-25,共6页
总结回顾了二十年来古气候研究的进展,着重揭示古气候变化的事实。共分析了10个问题:(1)威尔逊旋回,(2)冰河时代,(3)生物大灭绝,(4)人类走出非洲,(5)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6)下一个冰期何时到来,(7)末次冰期冰盛期,(8)冰期气候的不... 总结回顾了二十年来古气候研究的进展,着重揭示古气候变化的事实。共分析了10个问题:(1)威尔逊旋回,(2)冰河时代,(3)生物大灭绝,(4)人类走出非洲,(5)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6)下一个冰期何时到来,(7)末次冰期冰盛期,(8)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9)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10)全新世气候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冰期-间冰期旋回 气候不稳定性 全新世气候 东亚古季风
下载PDF
巽他区域地质气候环境演变与陆地生物多样性形成与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翁成郁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3-1173,共11页
巽他地区位于东南亚热带环境,是世界最主要的三大热带雨林分布区之一,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受到物种绝灭威胁最强烈的区域。该区域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因其位于温暖湿润的热带、地质历史上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澳... 巽他地区位于东南亚热带环境,是世界最主要的三大热带雨林分布区之一,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受到物种绝灭威胁最强烈的区域。该区域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因其位于温暖湿润的热带、地质历史上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之间,另外该区域主要为陆架区,被海水分割成分散隔离的众多岛屿,在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旋回中受到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的强烈影响加速物种与基因的交流,从而累计大量的物种。在第四纪气候变化时期,温度与海平面变化强烈地影响了物种的分布范围与彼此间的隔离与融合,使得它们的多样性受到较大影响。冰期时海平面的下降使得大面积陆地出露,利于物种的传播与扩展及基因的交流,间冰期时上升的海平面隔离了许多生境,隔离的环境有利于新物种生成,但是绝灭也更容易发生。生物避难所对于物种的存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当前快速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避难所显得更加重要,然而,一部分物种虽然可以由此延续,但是大多数物种面临的生存危机可能更大,这是未来该地区生态保护的一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避难所 冰期旋回 海平面变化
原文传递
贝加尔湖—钻孔(BDP 96-1)的孢粉分析(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H.Kataoka N.Miyoshi +2 位作者 Y.Hase T.Oda K.Kawamuro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4-538,共5页
贝加尔钻探计划(BDP)中的96-1井位于贝加尔湖中央的科学湖脊,1996年冬从位于332m水深以下的钻井采样。钻孔从湖底向下深200m,根据古地磁资料,钻孔年代推测为5.1Ma。 Tsuga,Lepidobalanus,Ulmaceae,Tilia和Corylus发现于钻孔的下部约60m... 贝加尔钻探计划(BDP)中的96-1井位于贝加尔湖中央的科学湖脊,1996年冬从位于332m水深以下的钻井采样。钻孔从湖底向下深200m,根据古地磁资料,钻孔年代推测为5.1Ma。 Tsuga,Lepidobalanus,Ulmaceae,Tilia和Corylus发现于钻孔的下部约60m。因为这些化石花粉目前在贝加尔湖地区己经消失,说明该钻孔上部的气候比下部的冷。因此,第四纪的气候比晚第三纪的更为干冷。 在亚北极的西伯利亚,冰期时期以草本植物花粉占统治地位,花粉浓度较低,而在间冰期时期以木本花粉为主,花粉浓度较高。在间冰期时期硅藻及有机物总量增加,潮湿度(wet density)及氧同位素比率都降低。相反,在冰期时期硅藻含量及有机物总量降低,而潮湿度(wet dendity)和氧同位素比率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湖 钻孔 孢粉分析 晚第三纪 古气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