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hBD-2 hBD-3 LPS与牙周健康指标的关系
1
作者 海丽达·马克西 杨芳 艾克热木·木沙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2023-202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炎的患者龈沟液中β防御素(hBD-2、hBD-3)、脂多糖(LPS)的变化及与牙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的120例T2DM且合并慢性牙周炎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炎的患者龈沟液中β防御素(hBD-2、hBD-3)、脂多糖(LPS)的变化及与牙周健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的120例T2DM且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A组、另外选取120例不患T2DM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B组、不患T2DM的牙周健康对象120例作为C组,检测三组龈沟液hBD-2、hBD-3、LPS水平、口腔科牙周健康相关指标、口腔龈下菌群情况,分析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hBD-2、hBD-3、LPS与牙周健康指标、口腔龈下菌群数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B、C三组的龈沟液中hBD-2、hBD-3、LPS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hBD-2、hBD-3低于B组、C组,LPS高于B组、C组;B组的hBD-2、hBD-3低于C组,LPS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PD、SBI、CAL、GCF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PD、SBI、CAL、GCF高于B组、C组;B组PD、SBI、CAL、GCF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高于B组、C组;B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hBD-2、hBD-3与PD、SBI、CAL、GCF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LPS与PD、SBI、CAL、GCF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hBD-2、hBD-3水平显著降低、LPS显著升高,并且与牙周健康指标恶化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龈沟液 Β防御素 脂多糖 牙周健康指标 菌群
下载PDF
全冠牙体预备后局部龈沟菌群的变化
2
作者 张筱薇 高宁 +1 位作者 宋凤宇 张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7-268,共2页
目的 :定量观察临床全冠修复患者牙体预备完成 1w内 ,其龈沟菌丛的变化。方法 :选择 14颗需进行全冠修复的第一磨牙作为研究对象 ,以同颌同名牙作为研究对照 ,分别采集牙体预备前、预备后 72h及 1w时 ,预备牙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的标... 目的 :定量观察临床全冠修复患者牙体预备完成 1w内 ,其龈沟菌丛的变化。方法 :选择 14颗需进行全冠修复的第一磨牙作为研究对象 ,以同颌同名牙作为研究对照 ,分别采集牙体预备前、预备后 72h及 1w时 ,预备牙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的标本。经细菌接种、厌氧培养、生化鉴定 ,进行可培养菌计量。比较同一时期预备牙龈沟菌丛与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间 ,以及不同时期预备牙龈沟菌丛间可培养菌量的变化。结果 :(1)牙体预备后 1w内 ,预备牙龈沟菌丛中多数细菌菌量接近或超过预备前水平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但以放线菌为主的 G+性杆菌增多明显。(2 )同一时期以放线菌为主要的 G+杆菌和奈瑟菌的菌量在预备牙龈沟菌丛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1)牙体预备后 ,预备牙龈沟菌丛的自然变化过程 ,与天然牙菌斑形成过程相似 ,其龈沟菌丛菌量和菌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2 )预备牙龈沟菌丛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间以放线菌为主的 G+杆菌和奈瑟菌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冠牙体预备 龈沟菌群 口腔微生态 牙龈沟菌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趋化因子和龈下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娟娟 黄珠妹 陈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24期3475-3479,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患者龈沟液趋化因子和龈下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选用支抗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患者龈沟液趋化因子和龈下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选用支抗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男28例,女36例,年龄(23.14±4.98)岁;观察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22.97±5.12)岁。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咀嚼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周后龈沟液趋化因子CX3CL1、CXCL2、CCL4、CCL7 mRNA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治疗后患者龈下菌斑中常见致病菌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9.06%(57/64),高于对照组的65.63%(42/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1,P=0.00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周CX3CL1、CXCL2、CCL4、CCL7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5.13±9.75)pg/nl比(27.26±6.71)pg/nl、(37.63±10.14)pg/nl比(33.56±9.87)pg/nl、(1.87±0.13)pg/nl比(1.26±0.12)pg/nl、(2.23±0.22)pg/nl比(1.45±0.16)pg/nl、(1.87±0.23)pg/nl比(1.36±0.17)pg/nl、(2.36±0.32)pg/nl比(1.74±0.18)pg/nl、(1.69±0.32)pg/nl比(1.46±0.11)pg/nl、(2.35±0.42)pg/nl比(1.61±0.21)pg/n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19、2.301、27.583、22.939、14.235、13.509、5.438、12.607,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龈下致病菌福塞斯坦氏菌(Tf)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8/64)比29.69%(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0,P=0.017)。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畸形的疗效好,能够有效减少龈沟液趋化因子的含量,并减少龈下菌群,适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龈沟液趋化因子 龈下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