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粉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钟 刘晓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6-188,共3页
采用离心喷雾干燥、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安徽临泉产新鲜生姜进行干燥制粉,研究干燥制粉后的生姜粉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生姜粉容重较高,而得率、水合能力、吸油能力以及感官性能都是最差的;远红外干燥的生... 采用离心喷雾干燥、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安徽临泉产新鲜生姜进行干燥制粉,研究干燥制粉后的生姜粉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生姜粉容重较高,而得率、水合能力、吸油能力以及感官性能都是最差的;远红外干燥的生姜粉得率和容重最高,水合能力、吸油能力及感官性能较好;热风干燥的生姜粉水合能力最好,而得率、容重、吸油能力和感官性能都仅次于远红外干燥的姜粉;真空冷冻干燥的生姜粉得率和水合能力居中,容重最低,吸油能力和感官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粉 干燥方法 物理性质
下载PDF
饲粮添加生姜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旭 杨在宾 +3 位作者 杨维仁 姜淑贞 张桂国 左兆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9-465,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生姜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7周龄的海兰褐商品蛋鸡67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4组分别用0.5%、1.0%、1.5%和2.0%的生姜粉...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生姜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7周龄的海兰褐商品蛋鸡67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4组分别用0.5%、1.0%、1.5%和2.0%的生姜粉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麸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适量生姜粉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的平均日产蛋量和试验3~4周的产蛋率以及试验1~2周的平均蛋重(P〈0.05),降低试验5~6周和9~10周蛋鸡的料蛋比(P〈0.05),但对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此外,生姜粉的适量添加可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在试验第70天时,显著提高了蛋鸡血清中H9和Re-5 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以及全血中粒细胞数(P〈0.05);且以1.0%的生姜粉添加量效果最佳。以上结果说明,饲粮添加生姜粉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以1.0%生姜粉为最适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粉 蛋鸡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生姜粉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钟 刘晓明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5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安徽临泉姜为原料,采用离心喷雾干燥、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新鲜生姜进行干燥制粉,研究干燥制粉后的生姜粉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生姜粉水分含量和容重较高,而得率、水合能力、吸油能力以及感官性能都是最... 以安徽临泉姜为原料,采用离心喷雾干燥、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新鲜生姜进行干燥制粉,研究干燥制粉后的生姜粉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生姜粉水分含量和容重较高,而得率、水合能力、吸油能力以及感官性能都是最差的;远红外干燥的生姜粉得率、水分含量、容重是最高的,水合能力、吸油能力及感官性能都较好;热风干燥的生姜粉水合能力最好,而得率、水分含量、容重、吸油能力和感官性能都紧次于远红外干燥的姜粉;真空冷冻干燥的生姜粉得率和水合能力居中,水分含量和容重最低,吸油能力和感官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性质 姜粉 干燥方法 真空冷冻干燥 远红外干燥 水分含量 感官性能 吸油能力 离心喷雾干燥 热风干燥 容重 得率 水合 制粉 新鲜
下载PDF
溶剂提取生姜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媛媛 赵炳坤 +1 位作者 郭衍银 年彬彬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134,共5页
以生姜为试材,采用石油醚(沸程60-90℃)、环己烷、乙醚、正戊烷4种萃取剂,研究了生姜干鲜材料、物料粒度、料液比、萃取温度、蒸馏温度等因素对生姜油萃取率的影响,以期研究溶剂提取生姜油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条件下... 以生姜为试材,采用石油醚(沸程60-90℃)、环己烷、乙醚、正戊烷4种萃取剂,研究了生姜干鲜材料、物料粒度、料液比、萃取温度、蒸馏温度等因素对生姜油萃取率的影响,以期研究溶剂提取生姜油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条件下,石油醚为生姜油的适宜萃取剂,过60目筛的干姜粉较适于生姜油的提取,料液比为1:3g/mL、萃取温度45℃和0.7kPa压力下蒸馏温度45℃适于生姜油的提取;正交实验表明,最佳优化工艺为萃取料液比1:3.5g/mL,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生姜油提取率为4.3%,且所得生姜油具有纯正的生姜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生姜油 姜粉 石油醚 溶剂 萃取
原文传递
生姜粉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朱丹实 王立娜 +3 位作者 赵丽红 葛永红 曹雪慧 励建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0-153,共4页
中国是生姜生产大国。生姜因其独特的风味及多种功效成分,成为大众喜爱的香辛蔬菜。将生姜加工成姜粉,既降低了储运成本,又增加了生姜的附加值。文章综述了热风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微波干燥法及真空冷冻干燥法生产姜粉的研究进展,并对... 中国是生姜生产大国。生姜因其独特的风味及多种功效成分,成为大众喜爱的香辛蔬菜。将生姜加工成姜粉,既降低了储运成本,又增加了生姜的附加值。文章综述了热风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微波干燥法及真空冷冻干燥法生产姜粉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为促进姜粉加工的产业化发展及扩大生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姜粉 加工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速溶姜汁豆奶粉的研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志 莫开菊 +1 位作者 汪兴平 程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08-211,共4页
以大豆、奶粉和生姜为原料,研究了姜汁豆奶粉生产工艺及其关键工序。结果表明,传统工艺结合天然物质掩盖法和现代加工技术可获得理想的去腥和速溶效果。其最佳配方为:姜汁/豆浆比1:50,砂糖8%,奶粉25%。该产品具有豆奶和姜的复合香味,是... 以大豆、奶粉和生姜为原料,研究了姜汁豆奶粉生产工艺及其关键工序。结果表明,传统工艺结合天然物质掩盖法和现代加工技术可获得理想的去腥和速溶效果。其最佳配方为:姜汁/豆浆比1:50,砂糖8%,奶粉25%。该产品具有豆奶和姜的复合香味,是一种天然、速溶、高营养、新口味的新型保健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奶粉 生姜 速溶姜汁豆奶粉 生产工艺 配方 保健饮料
下载PDF
生姜粉加工及品质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恩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实验研究考察并优化了生姜粉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对样品姜辣素含量的测定以及对样品感官指标的评定,得到生姜粉加工的最佳工艺为:生姜切片厚度2 mm,用0.5%糊化的淀粉溶液护色10 min,在73℃的干燥温度下干燥5.5 h。
关键词 生姜粉 姜辣素 加工工艺
下载PDF
生姜粉与中草药复方联合应用对高温环境下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牛艳峰 钟秀伶 +4 位作者 王文龙 王志 效梅 吴江 安立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0-135,共6页
为探讨不同剂量生姜粉与中草药复方联合应用的抗热应激效果,选择264只25周龄健康状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6组(常温对照组、高温对照组及高温处理1、2、3、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2、3、4组在基础日粮中添... 为探讨不同剂量生姜粉与中草药复方联合应用的抗热应激效果,选择264只25周龄健康状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6组(常温对照组、高温对照组及高温处理1、2、3、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2、3、4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剂量为3.32 g/kg的中草药复方,再分别添加0、5、10、15 g/kg剂量的生姜粉,测定不同剂量生姜粉与中草药复方联合应用对高温环境中蛋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性能方面,与高温对照组相比,处理1、2、3、4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3.81%、22.65%、25.46%、24.58%;产蛋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9.49%、21.67%、24.40%、23.66%;料蛋比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平均蛋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51%、3.33%、8.97%、6.44%。在抗氧化性能方面,与高温对照组相比,处理1、2、3、4组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37.84%、45.95%、44.59%、35.14%;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2.92%、17.50%、17.50%、20.00%;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NO含量均有所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6.02%、28.05%、27.37%、23.98%。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生姜粉与中草药复方联合应用均能起到抗热应激作用,提高生产性能,改善抗氧化机能,添加量以10~15 g/kg生姜粉与3.32 g/kg中草药复方配伍适宜。对生姜粉的添加剂量与生产性能拟合结果进行分析,推荐适宜配方为11.17 g/kg生姜粉与3.32 g/kg中草药复方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粉 中草药复方 高温 蛋鸡 生产性能 抗氧化
下载PDF
生姜粉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及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强 姜莉莉 +1 位作者 肖银霞 梁军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8-31,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生姜粉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和血清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的影响。将600只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20只。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5、10、15、20g/kg生姜粉。试验期为70d。结果显示,35d时,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生姜粉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和血清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的影响。将600只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20只。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5、10、15、20g/kg生姜粉。试验期为70d。结果显示,35d时,10、15、20g/kg生姜粉组和70d时15g/kg生姜粉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高于5g/kg添加组(P〈0.05);35和70d时10、15g/kg生姜粉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高于20g/kg添加组(P〈0.05);70d时5、10、15g/kg生姜粉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20g/kg添加组(P〈0.05);35d时20g/kg生姜粉组、70d时15g/kg生姜粉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最低;70d时20g/kg生姜粉组禽流感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5、10g/kg生姜粉组(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生姜粉可以提高蛋鸡的抗氧化性能和血清禽流感抗体效价,且以5~10g/kg的生姜粉添加水平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粉 蛋鸡 抗氧化性能 抗体效价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姜粉对生长育肥猪生产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炳霞 杨在宾 +1 位作者 李瑞成 肖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和姜粉联合饲喂对生长育肥猪生产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0 日龄体重相近的生长育肥猪120 头,随机分成4 个处理,每个处理5 个重复,每个重复6 头.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在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的基础上分...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和姜粉联合饲喂对生长育肥猪生产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0 日龄体重相近的生长育肥猪120 头,随机分成4 个处理,每个处理5 个重复,每个重复6 头.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在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 2‰姜粉,2‰微生态制剂,2‰混合物(1‰姜粉和1‰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添加微生态和姜粉与对照组相比,生长育肥猪出栏体重分别提高4.70%、6.17%和12.25%,日增重分别提高1.96%、6.97%和16.57%;口蹄疫抗体效价由1:180 提高到1:720,猪蓝耳抗体OD 值由1.0 提高到2.1,猪瘟INH 值由25%提高到64%;屠宰率分别提高0、2.90%和5.63%,瘦肉率提高7.27%、8.93%和13.56%,猪肉酸价、肉系水力分别提高2.94-15.38%、10.95-18.39%.从经济效益看,生姜与微生态联合应用后,降低了饲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姜粉 生长育肥猪 生产和免疫性能
下载PDF
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添加姜粉对母猪和哺乳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艺璇 杨在宾 +3 位作者 姜淑贞 王功赢 刘法孝 王兆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8-184,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添加姜粉对母猪和哺乳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2个饲养阶段(妊娠后期和泌乳期)进行,每个饲养阶段设2个姜粉添加水平(0、1.0%)。结果表明,在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姜粉,...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添加姜粉对母猪和哺乳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2个饲养阶段(妊娠后期和泌乳期)进行,每个饲养阶段设2个姜粉添加水平(0、1.0%)。结果表明,在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姜粉,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了母猪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在泌乳期饲粮中添加姜粉,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和乳中SOD活性、T-AOC和GSH含量(P<0.05);而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分别单独添加姜粉时,均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GSH含量(P<0.05)。2个时期均添加姜粉对母猪血清、母乳和仔猪血清抗氧化效果最佳。由此可见,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1.0%姜粉均能够提高母猪和哺乳仔猪的抗氧化性能,且2个阶段不存在交互作用,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同时添加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后期 泌乳期 姜粉 母猪 哺乳仔猪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八角、丹参和生姜抗氧化作用和维生素稳定性保护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崇武 宋振帅 +3 位作者 穆阿丽 李彦 杜秉海 姜淑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0-346,共7页
研究八角、丹参、生姜对饲料中脂肪和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选择食品和饲料工业使用最广泛的玉米粉和大豆粉为载体,每种载体中添加VA4500 IU/kg,维生素D3 1250 IU/kg,VE 12.5 IU/kg,维生素B1 0.90 mg/kg,维生素B2 3.0 mg/kg。每种载体原... 研究八角、丹参、生姜对饲料中脂肪和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选择食品和饲料工业使用最广泛的玉米粉和大豆粉为载体,每种载体中添加VA4500 IU/kg,维生素D3 1250 IU/kg,VE 12.5 IU/kg,维生素B1 0.90 mg/kg,维生素B2 3.0 mg/kg。每种载体原料均分为5个处理:对照组(CTR)不添加任何抗氧化剂;4个试验组分别添加八角粉10 g/kg;丹参粉10 g/kg;生姜粉10 g/kg;BHT 150 mg/kg。配制好的实验材料混合均匀,黑色铝箔袋真空密封包装,40°C恒温贮存,于第0 d和60 d,测定过氧化值(PV)、酸价(AV)、霉菌总数、水分和相应维生素含量,每个样本测定3个重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 g/kg八角粉、10 g/kg丹参粉、10 g/kg生姜粉和150mg/kg BHT并没有改善40°C真空避光密封60 d后玉米和大豆粉脂肪的PV和AV值,但提高了维生素A,D3、E和B1的测定值和存留率(P<0.01);添加10 g/kg丹参粉和10 g/kg生姜粉提高了两种原料中维生素B2的测定值和存留率(P<0.01),而10 g/kg八角粉和150 mg/kg BHT没有改变维生素B2的稳定性(P>0.05);对维生素的保护作用依次为:八角和丹参粉>BHT>生姜粉>对照(P<0.01);八角粉、丹参粉和生姜粉的添加均显著降低了两种原料的霉菌总数,并且添加八角粉数值最低(P<0.05),BHT可以减少大豆粉霉菌总数(P<0.05);八角、丹参、生姜和抗氧化剂不能改变避光、无氧、40°C高温条件下脂肪的氧化稳定性;八角粉、丹参粉、生姜粉可以用作维生素A、D、E、B1和B2的抗氧化保护添加剂,并且有抑制霉菌增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丹参 生姜 BHT 脂肪氧化 维生素稳定性
下载PDF
三种加工工艺对姜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芬 崔素芬 +5 位作者 周主贵 何全光 李丽 李志春 李昌宝 游向荣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用热风烘干法、真空冷冻干燥法及喷雾干燥法三种工艺制备姜粉,比较分析了三种工艺制备所得姜粉的含水量、得率、姜酮及姜油含量,并对姜粉品质进行感官模糊评判。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制备所得姜粉含水量为:真空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用热风烘干法、真空冷冻干燥法及喷雾干燥法三种工艺制备姜粉,比较分析了三种工艺制备所得姜粉的含水量、得率、姜酮及姜油含量,并对姜粉品质进行感官模糊评判。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制备所得姜粉含水量为:真空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热风烘干法;得率为:真空冷冻干燥法>热风烘干法>喷雾干燥法;姜油含量为:热风烘干法>喷雾干燥法>真空冷冻干燥法;三种工艺制备所得姜粉的姜酮含量无差异。感官模糊评价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所得姜粉品质最优,其次是喷雾干燥法和热风烘干法。综合各指标,真空冷冻干燥法在保持姜粉的姜酮、姜油含量,以及色泽、滋味、外观、组织状态等方面,均优于热风烘干法及喷雾干燥法,且得率也显著高于另两种工艺,可作为工业生产姜粉的一种很好的工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粉 姜油 姜酮 感官评判
下载PDF
优化生姜粉加工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恩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3-195,共3页
把生姜加工成生姜粉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姜辣素,制备生姜粉时应尽可能多地保留姜辣素的成分。本实验研究考察并优化了生姜粉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姜辣素含量的测定以及对样品感官指... 把生姜加工成生姜粉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姜辣素,制备生姜粉时应尽可能多地保留姜辣素的成分。本实验研究考察并优化了生姜粉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姜辣素含量的测定以及对样品感官指标的评定,得到生姜粉加工的最佳工艺为:生姜切片厚度2mm,用0.5%糊化的淀粉溶液护色10min,在73℃的干燥温度下干燥5.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粉 姜辣素 加工工艺
下载PDF
真空冷冻干燥生姜粉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光杰 袁超 李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以水分含量、得率、水合能力及姜辣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多指标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真空冷冻干燥生姜粉最佳工艺参数:物料厚度2 mm、预冷冻温度-36℃、干燥时间36 h.将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与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进行了...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以水分含量、得率、水合能力及姜辣素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多指标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真空冷冻干燥生姜粉最佳工艺参数:物料厚度2 mm、预冷冻温度-36℃、干燥时间36 h.将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与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在生姜粉得率、含水量及感官性能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冷冻干燥 生姜粉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姜味蛋糕的研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夏红 刘桂香 +3 位作者 曹卫华 王国成 李媛 汤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2-113,共2页
以正交实验研究了添加姜粉蛋糕的配方。结果表明,鸡蛋用量是影响蛋糕感官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姜粉用量和加糖量。以面粉的1%使用泡打粉、150%或200%确定用蛋量、以5%添加姜粉,调节糖量和用水量,可以生产出适口的姜味保健蛋糕。
关键词 姜粉 蛋糕 配方 感官品质 生产工艺
下载PDF
生姜制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丽 罗窅 +1 位作者 邹晓凤 万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11期59-62,66,共5页
原发性痛经是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超过一半的育龄妇女有痛经症状,其对生活、工作和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生姜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药食两用的药材,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生姜制品在原发性痛经中的疗效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旨在为... 原发性痛经是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超过一半的育龄妇女有痛经症状,其对生活、工作和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生姜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药食两用的药材,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生姜制品在原发性痛经中的疗效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生姜运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制品 姜粉 隔姜灸 姜油 原发性痛经
下载PDF
基于SSA-BP神经网络优化姜粉辛料制备工艺
18
作者 王雷 张煜 +2 位作者 陆宏伟 胡书旭 肖波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9期73-82,共10页
为优化姜粉的热风干燥制备工艺,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干燥时间对制得姜粉感官风味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先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再通过SSA-BP神经网络算法对响应面法进行验证。SSA-BP算法优化后所得的最优参数为:... 为优化姜粉的热风干燥制备工艺,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干燥时间对制得姜粉感官风味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先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再通过SSA-BP神经网络算法对响应面法进行验证。SSA-BP算法优化后所得的最优参数为:干燥温度62.978℃,切片厚度2.734 mm,干燥时间5.773 h。SSA-BP神经网络预测的感官评分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33457,小于BP神经网络的均方根误差0.054574;决定系数R2为0.99094,大于BP神经网络的决定系数R2=0.97064,证明优化模型的预测性能较BP神经网络更高。响应面法寻得的最优姜粉制备条件下样品的感官值为37.705分,而SS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分值为37.280分,二者误差仅1.1%,模型拟合度较高,SSA-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优化姜粉辛料制备工艺。本研究可为姜粉制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粉 BP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响应面法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超声辅助提取姜粉总黄酮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19
作者 徐艳阳 李雪凤 +2 位作者 柴雨行 陈云洁 王雪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9-167,共9页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超声辅助提取姜粉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姜粉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以姜粉中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电源功率、处理时间、进气量为考察因素,进行...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超声辅助提取姜粉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姜粉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以姜粉中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电源功率、处理时间、进气量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姜粉中21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通过扫描电镜(scan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姜粉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姜粉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真空度小于100 Pa,放电电源功率295 W、处理时间60 s,进气量150 cm^(3)/min,总黄酮得率为26.9 mg/g。色谱结果表明21种多酚类化合物得到较好的分离,且精密度高(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3.75%)、稳定性好(RSD≤4.25%)、重复性好(RSD≤4.75%)、加标回收结果准确可靠(平均回收率84.11%~100.86%)。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姜粉总黄酮的含量增加,酚酸的含量下降;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增加了姜粉中淀粉颗粒以及细胞壁碎片的表面粗糙度,并且导致木质素的分解,加大了提取溶剂与姜粉的接触面积,因此有利于溶剂的渗透。结论:超声法辅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是提取姜粉总黄酮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姜粉 总黄酮含量 多酚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生姜淀粉对姜粉品质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熊坤 帅晶晶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5-54,共10页
以新鲜生姜为原料,榨汁后沉降分离得原姜汁、沉淀和上清液,分别冷冻干燥得姜粉1、姜粉2和姜粉3样品,对3种姜粉的分散性、溶解性、感官特性、挥发性成分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姜粉淀粉保留率从大到小依次是姜粉2、姜粉1、姜粉3,其中姜... 以新鲜生姜为原料,榨汁后沉降分离得原姜汁、沉淀和上清液,分别冷冻干燥得姜粉1、姜粉2和姜粉3样品,对3种姜粉的分散性、溶解性、感官特性、挥发性成分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姜粉淀粉保留率从大到小依次是姜粉2、姜粉1、姜粉3,其中姜粉2明亮度最大,颜色最亮.溶解性呈现出姜粉3显著优于姜粉1和姜粉2(P<0.05).感官综合评价中,姜粉3、姜粉1总分差异不明显,但均优于姜粉2.3种姜粉中共鉴定出10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烃类54种,醇类20种,醛类11种,酮类7种,酯类11种.烯烃类、醇类和酮类是姜粉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67.33%,14.67%和13.67%.VIP分析中,其中20种变量投影重要度大于1的挥发性成分对3种姜粉的风味影响较大.聚类分析中,3种姜粉可聚为Ⅰ,Ⅱ两类,其中姜粉1和姜粉3风味相似,聚为Ⅰ类,二者欧氏距离为0.342 0.Ⅱ类与Ⅰ类欧氏距离差异仅为0.011 0,说明Ⅱ类和Ⅰ类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粉 物理特性 色度 聚类分析 VIP 气味活性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