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情支出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基于地位寻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杭斌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6,共9页
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和中国实际,在跨期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导出了人情支出模型,并利用微观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人情支出行为以及人情支出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人情支出上存在显著的地位寻... 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和中国实际,在跨期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导出了人情支出模型,并利用微观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人情支出行为以及人情支出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人情支出上存在显著的地位寻求特征;人情支出对消费既有促进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且后者明显大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消费 地位寻求 人情支出 收入差距 CHFS数据
下载PDF
人情支出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罗美娟 申小亮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60,共14页
“制度化信任”的缺失及其衍生出的“特事特办”制度引致当下中国人依然热衷于人际关系的培养与利用。农村熟人社会中的人情支出行为塑造了农民极具乡土色彩的人际关系网络,针对农村地区不断上涨的人情支出现象,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 “制度化信任”的缺失及其衍生出的“特事特办”制度引致当下中国人依然热衷于人际关系的培养与利用。农村熟人社会中的人情支出行为塑造了农民极具乡土色彩的人际关系网络,针对农村地区不断上涨的人情支出现象,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探讨人情支出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情支出显著增加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概率,通过获得亲友信贷支持进行非农创业是重要的影响机制;工具变量法、敏感性分析与替换解释变量均表明人情支出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是稳健的;进一步地,异质性讨论得出人情支出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下、低收入家庭以及所在村庄为非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促进效果会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农村熟人社会中的人情支出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探索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决定因素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化信任”缺失 人情支出 亲友信贷支持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下载PDF
人情支出是家庭负担吗——中国城镇居民的人情支出变化趋势与负担假说 被引量:16
3
作者 邹宇春 茅倬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4,共9页
在中国社会,人情支出是大部分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开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已成为衡量中国居民社会网络关系、社会地位、社会互动乃至经济交易等社会事实的重要指标。不过,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诸多研究发现人情支出的数额逐年增长... 在中国社会,人情支出是大部分城镇居民日常消费开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已成为衡量中国居民社会网络关系、社会地位、社会互动乃至经济交易等社会事实的重要指标。不过,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诸多研究发现人情支出的数额逐年增长,成为家庭负担,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围绕"人情支出负担"假说,本研究通过使用五期重复横截面调查数据,分析人情支出在过去十年的变化趋势,结论表明,人情支出逐年增长,呈现"棘轮效应",其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增长明显,家庭人情年支出的增长速度相对快于家庭总收入增长速度;人情支出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有部分受访者认为人情支出已成家庭负担并呈现较低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人情支出存在显著的城乡二元差异,与城镇户籍或居住在城镇地区的居民相比,农村户籍或居住在农村地区/社区的居民具有更低金额的人情支出,但却有更高比例的人情——总支出占比。随时间发展,人情支出成为家庭负担的可能性在减弱,同时它还受到人情——总支出、家庭总收入、居住社区类型、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规模、年龄、性别、是否为党员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支出 家庭负担 棘轮效应
下载PDF
中国农户的人情支出行为研究——基于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地位寻求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杭斌 曹建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122,共7页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首次基于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地位寻求的双重视角,使用Tobit模型对消费持续低迷背景下农户人情支出不断攀升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自家婚丧嫁娶花费是一种地位性支出,然而农户的人情支出并...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首次基于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地位寻求的双重视角,使用Tobit模型对消费持续低迷背景下农户人情支出不断攀升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自家婚丧嫁娶花费是一种地位性支出,然而农户的人情支出并非地位性支出,更多体现了"随大流"的从众心理;(2)收入差距扩大通过婚丧嫁娶攀比对农户人情支出的拉动作用远远大于收入不平等产生的抑制作用;(3)家庭求人帮忙的事情越多,人情支出也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 不平等 社会地位寻求 婚丧嫁娶花费 人情支出
下载PDF
人情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双重影响:替代与规模效应
5
作者 俞维防 程秋旺 +1 位作者 陈钦 宋羽 《台湾农业探索》 2022年第2期54-61,共8页
【目的/意义】研究“人情”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作用,防止土地流转市场被“人情”所异化,为构建一个规范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基于CSS2017年调查数据,构建人情支出与农户土地流转的关系模型,实证检验人情... 【目的/意义】研究“人情”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作用,防止土地流转市场被“人情”所异化,为构建一个规范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基于CSS2017年调查数据,构建人情支出与农户土地流转的关系模型,实证检验人情支出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人情支出对农户土地流转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弥补由于人情支出增加造成的相对收入损失;当人情支出增加1%时,农户流转土地概率增加3%;人情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入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随着人情支出的增加,农户转入土地概率提高,但受到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约束,人情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总体上呈“倒U”型关系,即人情支出对土地转入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这一“拐点”之后,人情支出的继续增加将使农户土地转入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并使相对收入损失的弥补效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支出 土地流转 替代效应 规模效应
下载PDF
人情消费与政府信任
6
作者 李新荣 刘奕汝 左志辉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20年第2期166-192,共27页
规避"塔西佗陷阱"对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14年以来,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水平与2011年相比全面回升。那么政府机构做对了什么是值得研究的。与以往解释不同,我们尝试从中国特有的乡土社会人情文化角度研究... 规避"塔西佗陷阱"对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14年以来,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水平与2011年相比全面回升。那么政府机构做对了什么是值得研究的。与以往解释不同,我们尝试从中国特有的乡土社会人情文化角度研究个体人情消费对其政府信任的影响。我们使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研究表明,人情消费支出确实会导致其对政府不信任程度加剧。人情消费占收入比增加1%,完全信任中央政府、法院和公安机关的概率分别下降78.4%、57.1%和113.6%。因此,厘清人情文化的界限,对于提升我国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政府信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消费 政府信任 乡土社会 人情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