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西南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地缘战略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志民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4-80,共7页
西南周边地缘经济政治环境及其走势蕴涵着对外开放模式的创新。建设西南次区域国际经济走廊,实行东西双向开放战略,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先行一步,有条不紊地致力于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并赋予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新内涵,打通西南国际大通道... 西南周边地缘经济政治环境及其走势蕴涵着对外开放模式的创新。建设西南次区域国际经济走廊,实行东西双向开放战略,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先行一步,有条不紊地致力于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并赋予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新内涵,打通西南国际大通道,进而拓展自身地缘经济政治空间,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政治 次区域 西南周边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
下载PDF
“印太”地区安全复合体的形成与美国霸权护持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云飞 刘昌明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47,共12页
地区安全复合体形成的最重要动力来自国家间安全互动关系的增强,而霸权国则通过渗透机制借助复合体身份结构与权力结构的特点,不同程度地介入到复合体内安全事务之中。伴随中印两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印太"已经具备了地区安全... 地区安全复合体形成的最重要动力来自国家间安全互动关系的增强,而霸权国则通过渗透机制借助复合体身份结构与权力结构的特点,不同程度地介入到复合体内安全事务之中。伴随中印两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印太"已经具备了地区安全复合体的基本条件,美国出于霸权护持动因利用复合体身份结构非朋友关系的特点,通过盟国向复合体内部渗透,凭借强大的实力塑造复合体的规则与秩序。但是在渗透过程中,美国面临三重挑战:盟国或伙伴国对美国霸权的不信任;美国与盟国(伙伴国)战略目标上的偏差以及区域内国家犹疑观望态度。因此,作为重返亚太战略升级版的"印太战略"能否真正实现美国霸权护持的目标还有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 美国霸权 地区安全复合体 中国崛起 地缘政治经济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地缘政治经济学:“生产国的关系”
3
作者 李静(译)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2年第3期44-50,共7页
这篇短文探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最后一节《巴师夏和凯里》中所包含的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概念。研究表明,与普遍流行的将马克思视为“全球化”理论家的倾向相反,马克思实际上认真对待民族国家和国民经济的存在,并将它们的相... 这篇短文探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最后一节《巴师夏和凯里》中所包含的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概念。研究表明,与普遍流行的将马克思视为“全球化”理论家的倾向相反,马克思实际上认真对待民族国家和国民经济的存在,并将它们的相互关系视为资本主义矛盾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矛盾 地缘政治经济学 亨利·凯里 国际关系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上海合作组织去美元化实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兆辉 《金融发展评论》 2021年第6期14-27,67,共15页
上海合作组织是我国发起成立的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共同体,自2001年成立以来,组织内国家的多边合作为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上海合作组织内国家的美元化率普遍偏高,受到美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过大,不利于组... 上海合作组织是我国发起成立的地缘政治经济合作共同体,自2001年成立以来,组织内国家的多边合作为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上海合作组织内国家的美元化率普遍偏高,受到美国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过大,不利于组织内国家继续深入合作。本文梳理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上合组织国家美元化以及去美元化的路径和现状,选取美元化率相关指标,分析历史数据,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阐释美元化成因,指出现行去美元化措施的不足之处,进而为优化上海合作组织去美元化效果、提高组织内部合作水平和优化我国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去美元化 地缘政治经济
原文传递
中美地缘战略搏弈前瞻
5
作者 陈俊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8-74,共7页
21世纪的中美地缘战略互动,具体表现为双方近期在西太平洋、中期在中南亚、远期在北极圈的地缘战略强强对话,而可燃冰与页岩气的开发技术突破、中南亚的内涵与外延的演变、工业化温室效应的双刃剑效应将是相应的三个重要变量。中美两国... 21世纪的中美地缘战略互动,具体表现为双方近期在西太平洋、中期在中南亚、远期在北极圈的地缘战略强强对话,而可燃冰与页岩气的开发技术突破、中南亚的内涵与外延的演变、工业化温室效应的双刃剑效应将是相应的三个重要变量。中美两国对彼此的地缘战略定位都经历了三个阶段,未来又都将两度调整。中美地缘战略之竞争与合作将长期交替递进,前者的鸽形地缘战略模式与后者的鹰形地缘战略模式都将深刻影响21世纪的地区竞合,中美关系切忌鹬蚌相争,而"中国特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将规避"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地缘战略博弈之地区竞合焦点消除工具理性,则人类文明前途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地缘政治经济学 战略博弈 地区竞合 焦点转换
下载PDF
西南周边地缘态势与“南方丝绸之路”新战略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志民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105,127,共12页
中国作为横跨"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并使二者相连的地缘经济政治大国,与处于"边缘地带"的东南亚地区和兼具"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的南亚地区在地缘经济政治上已呈互为依托之发展... 中国作为横跨"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并使二者相连的地缘经济政治大国,与处于"边缘地带"的东南亚地区和兼具"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的南亚地区在地缘经济政治上已呈互为依托之发展趋势。东南亚和南亚对于中国来说,既有资源价值,又有地缘价值;而中国对于东南亚和南亚而言,可借助中国所处的"心脏地带"地缘优势和发展潜力获取自身独特的地缘经济政治权益。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经济一体化,推动着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而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通西南大通道,推进"两洋出海"战略已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政治 西南周边 沿边开放带 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走廊
原文传递
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时空格局、发展困境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27
7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张亚如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共11页
石油贸易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博弈从未间断,直接影响中国能源安全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文章根据1996—2016年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石油供需状况及进口贸易的动态特征,刻画了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空间格局图景... 石油贸易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博弈从未间断,直接影响中国能源安全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文章根据1996—2016年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石油供需状况及进口贸易的动态特征,刻画了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空间格局图景,指出了当前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困境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从中国石油进口贸易动态特征看,进口贸易规模大且进口比重逐年上升,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进口价格频繁波动。从其空间格局演化看,进口的地理方向不断扩展,由局部地缘供给依赖转变为"多元并存"的"碎片化关联"模式。从发展趋势看,高依存度下的中国石油进口贸易仍面临着价格波动剧烈、进口结算方式单一、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地缘政治因素复杂多变等困境。因此,新时期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争取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推进能源大通道建设,构建石油运输的立体布局,加强石油贸易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政策沟通是推进中国石油进口贸易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进口贸易 进口依存度 定价权 支付结算方式 地缘政治经济 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旅游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政原 《文化产业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87-199,共13页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勾画了21世纪纵贯亚欧大陆的经济走廊。跨国旅游作为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增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亲近感的最好方式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勾画了21世纪纵贯亚欧大陆的经济走廊。跨国旅游作为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增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亲近感的最好方式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从旅游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跨国旅游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殊价值:有助于中国内陆地区和沿线国家服务经济的发展,有助于跨国遗产保护,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助于构建欧亚大陆各国人民共同的情感纽带,以及有助于拓展地方政府与民间社会力量的对外交流职能。研究按照不同地域具体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地缘政治经济特征以及中国应当采取的合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跨国旅游合作的意义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跨国旅游合作 地缘政治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学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