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被引量:206
1
作者 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年第2期193-206,共14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是优化空间格局的战略重点。文章从发达国家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特征分析入手,结合我国长期缺失全国国土远景规划所产生的空间开发无序、区域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是优化空间格局的战略重点。文章从发达国家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特征分析入手,结合我国长期缺失全国国土远景规划所产生的空间开发无序、区域发展失衡以及各地盲目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等问题的解剖,阐释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尊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分不同地区主体功能、控制开发强度和调整空间结构以及生态产品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创新,论证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我国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体系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地位。进而从"1、2、3、4"战略任务入手论述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主要方面:"1"是建设一个美好家园,"2"是促进陆地与海洋两大国土空间的统筹发展,"3"是构建我国国土空间的城市化、农业和生态安全3大战略格局,"4"是形成我国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域。最后,从咨询建议的提出、指标体系建立、国土空间评价、区划草案研制以及构建基础理论、研制技术规程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中科院研究团队在过去10年间面向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形成所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国土空间 生态文明 格局 开发强度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GIS概念数据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肖乐斌 钟耳顺 +1 位作者 刘纪远 宋关福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7-392,418,共7页
GIS概念数据模型直接反映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早期和近期几种GIS数据模型的特点 ,并对GIS表达的地理空间进行了重新理解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体GIS数据模型设计的几个要点 ,并给出了一个简要的整体GIS数据模型。
关键词 拓扑关系 地理空间 整体数据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下载PDF
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 被引量:83
3
作者 鲁学军 周成虎 +1 位作者 张洪岩 徐志刚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本文以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有关尺度的研究为基础,应用层次理论,在大、中、基本三种尺度上,就有关地理空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一种有关地理空间结构与功能表达的空间等级序列,该等... 本文以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有关尺度的研究为基础,应用层次理论,在大、中、基本三种尺度上,就有关地理空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一种有关地理空间结构与功能表达的空间等级序列,该等级序列能够反映地球表层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结构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以其为基础开展地理空间研究有利于发现不同地理现象的内在成因及其发生机理(在基本尺度上),有利于发现区域不同地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变化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在中尺度上)。与传统地理学对于地理空间研究的宏观有余而微观不足的特点相比,该等级序列能够实现地理学的“宏观机制”研究与“微观机理”研究的结合,是现代地理科学有关“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 尺度-结构 等级序列 尺度转换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特征及其优化 被引量:90
4
作者 魏小芳 赵宇鸾 +2 位作者 李秀彬 薛朝浪 夏四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0-1079,共10页
国土空间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如何促进国土空间有序、适度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三生功能"视角,通过熵权法和功能评价分析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特征,并利用空间功能比较... 国土空间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如何促进国土空间有序、适度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三生功能"视角,通过熵权法和功能评价分析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特征,并利用空间功能比较优势指数、系统聚类等方法,探讨其国土空间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城市群"三生功能"呈"少强多弱"的特征,空间上城市生产、生活功能测度值自核心城市区向外围区域呈递减的趋势,且低值区总体成片分布;(2)生态功能测度值自核心城市向外围区域总体呈递增的趋势,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经济发展矛盾明显;(3)将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划分为4种优势功能区,并提出了长江上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城市群 国土空间 三生空间 比较优势 空间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ESDA-GWR的粮食单产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58
5
作者 杨丽霞 杨桂山 +1 位作者 姚士谋 苑韶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在耕地面积扩展有限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31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借助ESDA和GWR模型,结合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其经济发展类型,揭示我国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及其驱... 在耕地面积扩展有限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31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借助ESDA和GWR模型,结合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其经济发展类型,揭示我国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9—2008年,中西部地区粮食单产的增产对全国粮食产量的贡献越来越显著,75%的粮食单产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域集中在中西部;粮食单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域粮食生产重心发生移动,由传统的"东部为主"逐渐"北上西进",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集中;不同区域粮食单产的驱动因素呈现为一种非均衡联动的局域性特征,化肥施用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两个时间断面中差异最大,1999年回归系数全为正值,而在2006—2008年出现负值,这表明部分地区化肥对粮食单产的边际效应已经达到递减阶段。因此,应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当前粮食单产的现状和驱动因子的效应机理,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单产 空间异质性 ESDA 地理空间 GWR
原文传递
从地理空间到复合式空间——信息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空间 被引量:41
6
作者 张楠楠 顾朝林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4,共5页
分析了城市在地理空间、网络空间上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这二者之间复杂作用关系 ,说明网络空间并非地理上城市空间功能的简单延伸 ,也并非现实空间的简单镜像 ;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的复合... 分析了城市在地理空间、网络空间上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这二者之间复杂作用关系 ,说明网络空间并非地理上城市空间功能的简单延伸 ,也并非现实空间的简单镜像 ;信息社会的城市空间是一种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的复合式空间。城市空间仍然具有重要的地理学意义 ,地缘上的差异以新的方式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 地理空间 网络空间 复合式空间 城市空间
下载PDF
基于功能分区视角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特征及优化 被引量:50
7
作者 徐磊 董捷 +1 位作者 李璐 张俊峰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83,共8页
基于系统科学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理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识别城市群国土空间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系统聚类及GIS技术等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探索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 基于系统科学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理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识别城市群国土空间功能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系统聚类及GIS技术等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探索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心城市与重要节点城市生产功能显著,生活功能高值区集中于长江、汉江流域和"长株潭"地区,生态功能较优城市分布在幕阜山、罗霄山脉以及环鄱阳湖和洞庭湖区域;(2)优化方案将国土空间重构为6种类型区,分析每种类型区的功能特征,以空间均衡利用为导向,定位不同城市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国土空间 功能分区 生产-生活-生态 比较优势 空间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湖南省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 被引量:46
8
作者 念沛豪 蔡玉梅 +2 位作者 谢秀珍 张文新 马世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58-1968,共11页
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是国土规划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湖南省作为案例研究区,通过赋予生态位理论在功能方面的新内涵,构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功能评价模型,将国土空间功能... 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是国土规划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湖南省作为案例研究区,通过赋予生态位理论在功能方面的新内涵,构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功能评价模型,将国土空间功能划分为农产品生产、产业发展、人居服务、旅游休闲、矿产资源供给和生态服务6类,并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势功能选取、空间-属性双重聚类以及专家定性调整3步生成综合功能分区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体现区域的多功能特征,能与省内现行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相关区划进行衔接,证明了该文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本研究不仅能为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可为省级国土空间综合发展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功能 综合功能分区 生态位理论 湖南省
原文传递
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协调特征 被引量:41
9
作者 徐磊 董捷 陈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利用系统科学理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国土空间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协调作用的视角出发,利用2006—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市的统计数据,选择了熵—TOPSIS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协调性评价,揭示了城市群国土空间协调利... 利用系统科学理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国土空间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协调作用的视角出发,利用2006—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市的统计数据,选择了熵—TOPSIS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协调性评价,揭示了城市群国土空间协调利用的时空特征,并运用泰尔系数深入剖析了协调度区域差异的来源。结果显示:在时序演变上,城市群总体协调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协调类型处于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在空间上,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的城市大多分布于长江沿线,呈现出带状分布,并围绕中心城市集聚;子都市圈内差异对整个城市群协调度总体差异变化的贡献明显大于都市圈之间差异,而武汉城市圈内城市之间差异对城市群总体差异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国土空间 “三生”功能 协调性
下载PDF
中国鹅掌楸的地理分布与空间格局 被引量:32
10
作者 方炎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3-18,共6页
中国鹅掌楸是东亚-北美东部间断分布模式。该种的现代分布范围主要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北纬22~32.5°,东经104.5~119.2°。大地理空间的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小空间范围多呈均匀分布,个别地方居群里聚集分... 中国鹅掌楸是东亚-北美东部间断分布模式。该种的现代分布范围主要位于我国中亚热带,北纬22~32.5°,东经104.5~119.2°。大地理空间的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小空间范围多呈均匀分布,个别地方居群里聚集分布。中国鹅掌楸在历史上有过兴盛时期,虽然总体上趋于衰退,但在局部有利的生境中表现一定的发展潜力。分布区及分布模式的形成,是鹅掌楸属的联合统一分布区分割的结果。它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三纪以来冷暖气候的波动是其动力;白令陆桥及其它地质事件是其途径和过程;该属本身的形态与遗传分化是其根源。中国鹅掌楸与其姊妹种北美鹅掌楸各自通过较近的祖先以分布区不重叠的方式分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空间格局 中国鹅掌楸
下载PDF
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技术路径 被引量:39
11
作者 高春东 郭启全 +3 位作者 江东 王振波 方创琳 郝蒙蒙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09-1722,共14页
网络空间作为人类活动新的空间形态,是人和信息的共同载体,网络空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网络空间的科学刻画,是网络事件分析、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石,也是信息化时代地理学研究拓展的新领域。在全球网络空间激... 网络空间作为人类活动新的空间形态,是人和信息的共同载体,网络空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网络空间的科学刻画,是网络事件分析、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石,也是信息化时代地理学研究拓展的新领域。在全球网络空间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亟需加强地理学与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传统地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创建网络空间地理学。网络空间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内容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延伸,理论基础是从传统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演变为人地网关系理论;研究内容包括构建网络空间、现实空间的映射关系,在网络空间重新定义传统地理学关于距离、区域等基本概念,构建网络空间可视化表达的语言、模型、方法体系,绘制网络空间地图,探究网络空间结构和行为的演变规律等;技术路径包括网络空间要素数据采集与融合、网络空间可视化表达、网络空间态势与行为智能认知等,其中智能认知涵盖了网络空间态势现状评估、网络热点事件传播与溯源分析、网络事件态势模拟与风险预测等。网络空间地理学的创建将为网络空间的科学认知、地理学与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建设以及国家网络安全防控和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网关系 网络空间地图 网络空间 地理空间 可视化表达
原文传递
基于地理空间概念的地理元数据组织管理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胡雪莲 孙永军 +1 位作者 程承旗 马蔼乃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数据共享一直是大型GIS应用的瓶颈问题。为了能给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地理空间的概念和地理数据访问方式,该文从地理元数据在共享平台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地理空间的时空特性、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多尺度特征,探讨了共享平台设计的... 数据共享一直是大型GIS应用的瓶颈问题。为了能给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地理空间的概念和地理数据访问方式,该文从地理元数据在共享平台中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地理空间的时空特性、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多尺度特征,探讨了共享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空间数学基础,多级格网的Morton编码,元数据的多维数据模型组织,地理数据评价模型。在技术实现上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并分析了地理数据注册、更新和查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 元数据 Morton码 多维数据模型
下载PDF
南京市居民流动性评价及流空间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1 位作者 沈丽珍 王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1-1057,共7页
信息时代居民的流动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流空间"特征。通过对城市居民流动性评价,以及居民流动性与地理空间活跃程度的关联分析,研究居民流动性与实体地理空间的耦合关系及所呈现出的"流空间"结构与特征等。... 信息时代居民的流动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流空间"特征。通过对城市居民流动性评价,以及居民流动性与地理空间活跃程度的关联分析,研究居民流动性与实体地理空间的耦合关系及所呈现出的"流空间"结构与特征等。基于信息时代南京市居民行为活动的问卷调查数据,从人流、货物流、信息流和活动流4个方面构建居民流动性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居民的流动性进行综合测度,以街道为单元分析居民流动性的空间特征,南京市居民流动性的空间特征总体上呈现出中心-外围的圈层式布局结构;根据居民流动性和空间活跃度的耦合关系将"流空间"划分为4种类型,当前应加强高流动性-弱活跃度、低流动性-强活跃度2类地区的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流动性 流空间 虚拟空间 地理空间 南京
下载PDF
沈阳市居住就业结构的地理空间和流空间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修春亮 孙平军 王绮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0-1118,共9页
以沈阳市为案例,使用"六普"居住人口数据和"二经普"就业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居住和就业一体的综合空间分析。在城市尺度上的地理空间与"流变量"视角下"流空间"的比较分析发现:在城市地... 以沈阳市为案例,使用"六普"居住人口数据和"二经普"就业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居住和就业一体的综合空间分析。在城市尺度上的地理空间与"流变量"视角下"流空间"的比较分析发现:在城市地理空间表达上,居住功能的作用明显重于就业,但就业功能对城市地理空间也有所表达,居业一体的空间分析仍然是有意义的;在社会构成要素的分布上,传统地理空间仍有基本的规定性,居业空间结构中居住空间差异的分层明显,而就业的集中度则高很多;文化精英在居住和就业方面与大众已经有所分化,由大学的建设和布局所致,"单位"仍然是扩张中的大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之一;居住的空间扩展几乎是全方位的,而就业的扩张范围则小得多,精英层的就业空间主要集中于市中心和"金廊"一带,导致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城市空间结构中形成了"居住扇"、"就业廊"、"流动圈"等几大空间构造;大学和大学城、行政机关、金融等生产者服务业是"流空间"的主要因子;在"流变量"空间格局中,就业功能分布变化的"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趋势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就业结构 地理空间 流空间 流变量 因子分析法 沈阳市
原文传递
网络空间测绘的概念及其技术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周杨 徐青 +3 位作者 罗向阳 刘粉林 张龙 胡校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共7页
对地理网络空间学进行研究,将地理测绘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于网络空间态势感知,已成为测绘与网络两个领域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首先,分别阐述了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回顾总结了地理网络空间学的发展历... 对地理网络空间学进行研究,将地理测绘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于网络空间态势感知,已成为测绘与网络两个领域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首先,分别阐述了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回顾总结了地理网络空间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提出了网络空间测绘的概念;其次,阐述了网络空间测绘的研究范围、作用与地位,阐明了网络空间测绘的技术体系,并深入分析了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重点开展了地理网络空间制图技术的研究,并给出了初步实验结果。研究表明:网络空间作为测绘学研究的新对象,为传统测绘学提供了新的思维和理论,网络空间测绘学对于丰富和革新测绘科学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并运用传统测绘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有助于网络研究和管理人员更及时、准确地探测网络资源,精确感知网络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地理空间 地理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测绘 网络节点定位 网络空间地图
下载PDF
面向综合区划的国土空间地理实体分类与功能识别 被引量:20
16
作者 念沛豪 蔡玉梅 +2 位作者 张文新 马世发 庄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4,共8页
综合区划是统筹区域各类要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是空间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首先应用本体分类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农地、水域、森林、草原、矿产、城镇、交通、自然保留8类地理实体,实现对国土空间产生... 综合区划是统筹区域各类要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是空间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首先应用本体分类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农地、水域、森林、草原、矿产、城镇、交通、自然保留8类地理实体,实现对国土空间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多主题和多尺度要素的认知和表达。其次,从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角度将各类地理实体发挥的功能归纳为14类,构建国土空间地理实体与功能之间的多对多网络关系:同一个地理实体发挥着多种功能,同一种功能可被不同的地理实体所体现。在解读地理实体在空间中功能发挥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土规划中功能调整与优化的基本思路。最后,从区划对象与评价单元、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区划方法探索、与部门区划衔接四个方面提出对未来综合区划技术框架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综合区划 本体论 地理实体 功能
原文传递
地理学空间研究的转向:从自然到社会、现实到虚拟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孙中伟 王杨 田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在介绍地理空间内涵与学科内分异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地理学空间研究的两个转向,即从自然空间转向社会空间、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研究表明:地理空间是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但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之中,特别是在人文地理学从自然地理... 在介绍地理空间内涵与学科内分异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地理学空间研究的两个转向,即从自然空间转向社会空间、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研究表明:地理空间是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但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之中,特别是在人文地理学从自然地理学中分离出来以后;地理学三大分支所关注的地理空间差别极大,其中自然地理学对应自然空间,人文地理学对应社会空间,地理信息科学对应地理信息空间;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第一个转向是由自然空间转向社会空间,其包括地理空间研究重点的转变以及对空间本质认知的转变两方面;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第二个转向是由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这里的虚拟空间包括感知空间和网络空间;地理空间由自然向社会的转向反映了与人类发展的同步性,而由现实向虚拟的转向则反映了与技术进步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 自然到社会 现实到虚拟 转向
下载PDF
“空间治理”与“生态文明”双线逻辑下的空间规划改革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效龙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年第2期60-63,共4页
从空间规划改革的基本定位出发,推演出空间规划改革应遵循"空间治理"和"生态文明"的双线逻辑,并据此评判现行空间规划可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认为:(1)空间治理的对象是全部国土空间;(2)国土空间兼具载体、资源... 从空间规划改革的基本定位出发,推演出空间规划改革应遵循"空间治理"和"生态文明"的双线逻辑,并据此评判现行空间规划可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认为:(1)空间治理的对象是全部国土空间;(2)国土空间兼具载体、资源和生态三种属性;(3)治理关键是明确不同属性空间收益的再分配机制;(4)治理工具应选择建立基于国土空间属性的用途管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治理 生态文明 国土空间 空间规划 用途管制
下载PDF
彝族深度贫困解析:从地理空间转向社会空间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卓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41,共8页
以广受媒体关注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深度贫困村"悬崖村"为切入点,基于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述评,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入手,反思人地关系的本质,探索贫困根源,分析认为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影... 以广受媒体关注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深度贫困村"悬崖村"为切入点,基于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述评,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入手,反思人地关系的本质,探索贫困根源,分析认为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影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地理环境不是产生贫困的决定性因素,空间的社会属性对贫困的决定作用大于自然属性。缓解"悬崖村"贫困的路径一是消除包括彝族在内的少数民族贫困群体对历史上"战乱"的恐惧,二是弥合包括彝族在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落与现代城乡社区在社会空间上的差距,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决定论 社会空间 贫困根源
下载PDF
浅谈山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以矿山生态修复为例 被引量:18
20
作者 马晓勇 赵娜 刘树敏 《环境生态学》 2019年第4期49-53,共5页
统筹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是建设美丽山西的重要途径。山西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开采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以山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为例,阐述矿山生态修... 统筹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是建设美丽山西的重要途径。山西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开采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以山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为例,阐述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围绕矿山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修复理念与案例、评估与指标建设等方面探讨矿山生态修复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山西省 矿山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