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两套黑色岩系的差异及成因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宗玉 罗平 +3 位作者 刘波 刘策 马洁 陈斐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93-1918,共26页
玉尔吐斯组黑色页岩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最具有潜力的烃源岩之一,普遍认为其沉积于统一、相似的沉积环境(斜坡相),而作者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不符。为了探讨两套在岩石矿物组合方面完全不同的黑色岩系分布规律和成因,并重建其各自... 玉尔吐斯组黑色页岩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最具有潜力的烃源岩之一,普遍认为其沉积于统一、相似的沉积环境(斜坡相),而作者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不符。为了探讨两套在岩石矿物组合方面完全不同的黑色岩系分布规律和成因,并重建其各自的沉积模式,本文对研究区12条剖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测量,从沉积学特征、岩矿鉴定入手,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着重研究了库勒剖面和于提希剖面两套黑色岩系的沉积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沉积层序、岩石矿物组合、微量元素富集系数、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比值(V/(V+Ni)、V/Cr、U/Th)、REE+Y配分模式、有机质含量以及饱和烃色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两套黑色页岩均为有机质高度富集的,处于热成熟生油阶段的海相优质烃源岩(干酪根类型Ⅱ1-Ⅱ2型,第一套黑色页岩TOC均值为5.37%,第二套TOC均值为1.46%),均沉积于海水氧化-还原分层的还原环境,但各自的空间展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差异较大。建立了热液喷流缺氧模式和斜坡缺氧沉积模式:第一套黑色页岩主要沉积于第一个旋回海侵高峰期水体较深、沉积速率较高的内缓坡,其发育主要受热液喷流活动、微生物活动以及氧化还原条件影响,分布范围广,台内厚,缓坡带薄,靠近台内或台地内部热液喷流中心的裂洼陷主要控制着该套黑色页岩的展布,成烃生物以底栖藻类、细菌为主,少量浮游藻类为辅;而第二套黑色页岩主要沉积于第二旋回海侵初期水体不断变深的中-外缓坡低能带,其发育主要受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以及古地形(斜坡陡缓)控制,分布范围局限,外缓坡带厚度较稳定,靠近台内不发育,成烃生物以浮游藻类为主,微生物和低等水生生物为辅,其发育条件则在台缘中-外缓坡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尔吐斯组 黑色页岩 沉积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生物气生成的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康晏 王万春 任军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0-354,共5页
地层中生物气的生成是一种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的生化过程,影响其生成的因素较复杂,本文阐述了影响生物气生成基本因素: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温度、pH值、地层含盐度、有机质丰度、硫酸盐、硫化物和硝酸盐的含量与孔隙空间,及其主次关系。... 地层中生物气的生成是一种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的生化过程,影响其生成的因素较复杂,本文阐述了影响生物气生成基本因素: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温度、pH值、地层含盐度、有机质丰度、硫酸盐、硫化物和硝酸盐的含量与孔隙空间,及其主次关系。借鉴厌氧微生物产甲烷气的最新研究,阐述和分析了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如长链脂肪酸、微量元素与硫化物)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地层中广泛存在,在生物气生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研究程度较低;探讨这些因素有助于了解生物气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 因素分析 忽视 生成 含量 程度 长链脂肪酸 产甲烷 生物气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河北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3
作者 蔡奎 段亚敏 +2 位作者 栾文楼 李倩 马云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1428,共9页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本文选择河北平原农田为研究区,采集了325个根系土样品,测定了Pb、Hg有效态含量,并探讨了影响其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本文选择河北平原农田为研究区,采集了325个根系土样品,测定了Pb、Hg有效态含量,并探讨了影响其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Pb、Hg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酸化使Pb、Hg有效性增加,直接导致农作物中Pb、Hg含量增加,保持土壤p H值在弱酸性至弱碱性范围,防止土壤酸化,可以降低重金属危害。(2)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Pb、Hg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与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呈负相关。所以土壤中有机质的增加可以降低Pb、Hg元素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3)随着土壤黏粒的增加,Pb、Hg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降低,说明黏粒可以吸附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与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存在一定关系。土壤p H值、有机质、黏粒是控制重金属元素Pb、Hg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重金属 地球化学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庆典型农业区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4
作者 余飞 张风雷 +2 位作者 张永文 王锐 王佳彬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0-838,共9页
以重庆市典型农业区——南川区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Se元素含量,分析讨论了土壤S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南川区土壤Se含量变化范围为(0.056~10.80)×10-6,平均值为0.46×10-6,高于全国土... 以重庆市典型农业区——南川区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Se元素含量,分析讨论了土壤S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南川区土壤Se含量变化范围为(0.056~10.80)×10-6,平均值为0.46×10-6,高于全国土壤硒的平均值,其中富硒土壤面积占42.31%。南川区土壤Se含量在空间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土壤高Se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的水江镇、南平镇、南川城区及金佛山地区,南川区城镇地区和工矿区土壤Se含量最高,农田用地土壤Se含量最低。南川区高Se土壤主要分布在二叠系、三叠系(飞仙关组合嘉陵江组)、志留系、奥陶系和寒武系地层,土壤Se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体上呈现出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与土壤pH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农业 地球化学特征 土壤剖面 影响因素 重庆南川
下载PDF
锂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8
5
作者 苟龙飞 金章东 贺茂勇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89-102,共14页
大陆风化制约着地表物质循环及其从陆地向湖泊/海洋的迁移,并通过消耗大气CO_2调节长时间尺度的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因此如何有效示踪大陆风化是地球表生过程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锂(Li)的两个同位素(~6Li和~7Li)拥有巨大相对质... 大陆风化制约着地表物质循环及其从陆地向湖泊/海洋的迁移,并通过消耗大气CO_2调节长时间尺度的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因此如何有效示踪大陆风化是地球表生过程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锂(Li)的两个同位素(~6Li和~7Li)拥有巨大相对质量差、无化合价变化,且不受氧化还原条件和生物作用影响等优势,赋予Li同位素体系具备示踪大陆风化的潜力。然而,风化体系中Li的来源和分馏的制约要素争议颇多。本文从储库、风化壳、河流体系、淋滤实验和模型模拟等方面综述了目前Li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挑战。最后指出,在示踪大陆风化方面,Li同位素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建议细化岩石/矿物淋滤实验、大小流域相结合、加强多同位素体系相互补充与验证、以及计算机模型模拟,有望减少Li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大陆风化 地球化学示踪 制约要素 综述
下载PDF
北极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与生物地球化学要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爱国 陈皓文 孙海青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9-624,共6页
对北极楚科奇海、白令海测区 34个沉积物样品的硫酸盐还原菌 (SRB)含量与CaCO3 、Si、S、P、Cd、Fe、Ti、Pb、Hg等地球化学要素作了相关分析 .同时分析了SRB与其所在沉积物粒度与底层水温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SRB与Si、砂及底层水温为... 对北极楚科奇海、白令海测区 34个沉积物样品的硫酸盐还原菌 (SRB)含量与CaCO3 、Si、S、P、Cd、Fe、Ti、Pb、Hg等地球化学要素作了相关分析 .同时分析了SRB与其所在沉积物粒度与底层水温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SRB与Si、砂及底层水温为正相关 ;SRB与CaCO3 、Fe、Ti、P、Pb、Hg、粉砂、粘土为负相关 ;而SRB与Cd、S的相关性因海区不同而不同 ,既有负相关 ,也有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沉积物 硫酸盐还原菌 生物地球化学要素 相关分析 SRB 粒度 分解系统 海洋环境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欢 黄勇 +4 位作者 张沁瑞 贾三满 徐国志 冶北北 韩冰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2-516,共15页
基于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壤元素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土壤CaO、MgO、Na 2O、Hg、Cd、Sr、Ba、Sn等含量偏高,Sb、As、Th... 基于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壤元素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土壤CaO、MgO、Na 2O、Hg、Cd、Sr、Ba、Sn等含量偏高,Sb、As、Th、W、Br、U、I、Mo、有机质等含量偏低。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因子为反映土壤原始背景特征的元素组合,F2、F4、F6因子为反映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影响的元素组合,F3因子为反映成土母质基本信息的元素组合,F5因子为反映成土母岩基本特征的元素组合。利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对部分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数学建模,回归系数R 2值为0.542~0.960,拟合效果总体较好;从区域尺度上初步判断出人类活动对重金属元素Cu、Hg、Pb、Zn影响深度约150~200 cm,对养分指标N、P、S、Se、有机质影响深度约50~100 cm。一般情况下,褐土中Se、Bi、Li、有机质、Mo、W等39项元素与指标的含量高于潮土,不同土壤质地中As、Cd、Cr、Ni、N、B等29项元素含量的大小关系为:砂质壤土<砂质黏壤土<黏壤土<壤质黏土,耕地土壤中Cd、N、P、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林地,中心城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养分指标的含量普遍高于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因子分析 相关性分析 数学建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珠江三角洲硝酸型地下水赋存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晓立 刘景涛 +2 位作者 韩占涛 朱亮 张玉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61-4771,共11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硝酸型地下水频繁显现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及"双因子"等方法探讨了研究区浅层硝酸型地下水的赋...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硝酸型地下水频繁显现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及"双因子"等方法探讨了研究区浅层硝酸型地下水的赋存环境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总体较高,全区1538组地下水样品中,硝酸盐浓度大于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88.6 mg·L^(-1))87组,超标率为5.7%;硝酸型水284组,占样品总数的18.5%.研究区硝酸型水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丘陵区及其与平原区交界处.其中广州、东莞、佛山和珠海等地区受城镇化和工业化影响出现了条带状的高溶解性总固体(TDS)硝酸型水,而在周边丘陵河谷区分布低TDS硝酸型水.西江、东江平原区,受工业废水及海咸水入侵影响,地下水TDS明显升高,该区域地下水NO_(3)^(-)质量浓度超Ⅲ类水标准但未影响水化学类型,然而工业化导致该区域硫酸型水频繁显现.研究区硝酸型水赋存于酸性或弱酸性环境,通常具有TDS和总硬度含量较低,Cl^(-)、SO_(4)^(2-)和K^(+)浓度较高等特征.硝酸型水的形成主要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氮肥、化粪池和垃圾渗滤液泄漏等影响.通常,高TDS硝酸型水的污染负荷高于低TDS硝酸型水.硝酸型水尤其是低TDS硝酸型水的圈定有利于识别出人类活动影响更为强烈的地下水,能够尽早识别出硝酸盐含量低但已具有潜在污染风险的地下水,对地下水的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型地下水 赋存环境特征 驱动因素 珠江三角洲 城镇化
原文传递
冀中南平原土壤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谷海峰 栾文楼 +3 位作者 杜俊 陈志贤 蔡奎 李超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8-392,共5页
详细研究了冀中南平原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控制因素。冀中南平原整体氟含量较高,且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分带性,分别出现4个高氟带和4个低氟带。氟在该区的分布明显受自然地理、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控制,且以自然地理、地质因... 详细研究了冀中南平原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控制因素。冀中南平原整体氟含量较高,且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分带性,分别出现4个高氟带和4个低氟带。氟在该区的分布明显受自然地理、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控制,且以自然地理、地质因素为主。在自然地理、地质因素中地貌起主导作用,而在人为因素中化肥为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控制因素 冀中南平原
下载PDF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方法的硒元素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洪万华 苏特 +3 位作者 涂飞飞 蒋天锐 张德实 余万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0-168,共9页
铜仁地处贵州东北部,处于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位,矿产资源丰富,该区富硒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限制了全区富硒特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对铜仁地区1∶5万比例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整理... 铜仁地处贵州东北部,处于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位,矿产资源丰富,该区富硒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限制了全区富硒特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对铜仁地区1∶5万比例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系统总结铜仁地区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程度,研究了土壤硒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铜仁地区土壤硒含量背景值为0.37 mg/kg,低于全国大部分省市背景值;铜仁地区含硒土壤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7.68%,清洁富硒土壤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0.01%,硒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松桃县中部、德江县东部等地;该区硒含量总体东高西低,呈条带状、面状分布,西部富硒土壤受二叠系吴家坪组煤系地层控制明显,东部受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与铅锌-汞成矿带联合控制;区内土壤硒含量受控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因素,且与汞、镉等重金属元素关系密切。铜仁西部石阡龙塘、德江枫香坪等地区有较好的富硒土壤开发优势,可通过种植大豆、茶叶等农作物发展富硒特色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重金属 铜仁
下载PDF
浙西典型石煤矿山周边耕地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美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1-952,共12页
为系统研究石煤矿山周边耕地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浙江省常山县辉埠石煤矿山周边耕地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144件、农产品甘蔗样20件、土壤垂向剖面土壤样6件、岩石样5件和地表水样3件。通过样品Se、有机质、As、Cd、Cu、Pb... 为系统研究石煤矿山周边耕地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浙江省常山县辉埠石煤矿山周边耕地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144件、农产品甘蔗样20件、土壤垂向剖面土壤样6件、岩石样5件和地表水样3件。通过样品Se、有机质、As、Cd、Cu、Pb、Zn、Ni、Hg、Cr等元素含量指标测定和统计,探究了该区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区内表层土壤硒含量主要集中于0.47~1.34 mg/kg之间,平均含量0.87 mg/kg,远高于浙江省平均值,且硒含量高值区与辉埠石煤矿的走向一致;硒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89.58%的土壤样品和65%的甘蔗样品达到富硒标准,但存在土壤和农产品Cd等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生态风险。土壤硒含量均值在寒武系下统荷塘组最高(1.31 mg/kg),奥陶系中—下统最低(0.64 mg/kg);旱地硒均值略高于水田,但差异不显著(p>0.05);硒含量均值高低变化为粗骨土>石灰岩土>水稻土>红壤。研究认为,土壤硒含量受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和有机质等因素的影响,含石煤层黑色岩系和碳酸盐岩等富硒地层是形成富硒土壤的主要因素,小部分与矿山开采等人类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地球化学特征 黑色岩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三角洲地区高碘地下水赋存特征及驱动因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晓立 刘景涛 +2 位作者 韩占涛 周冰 李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9-348,共10页
沿海城镇化地区地下水中碘来源复杂,高碘地下水对生活饮用水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珠江三角洲不同含水层和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碘的赋存特征及驱动因... 沿海城镇化地区地下水中碘来源复杂,高碘地下水对生活饮用水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珠江三角洲不同含水层和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碘的赋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ρ(I^(-))介于未检出~2.34 mg·L^(-1),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研究区1 567组地下水样品中,ρ(I^(-))>0.1 mg·L^(-1)的高碘地下水检出120组.其中,孔隙和裂隙高碘地下水分别检出84组和36组,岩溶含水层未检出高碘地下水.对比2005~2008年历史水化学数据,近10年新增建设用地浅层地下水ρ(I^(-))均值增加了30%.孔隙和裂隙高碘地下水均主要分布在城镇化地区,其比例均为非城市化地区的3倍以上.高碘地下水以HCO_(3)·Cl-Ca·Na和Cl-Na型水为主,高碘地下水具有pH较高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等特性.含碘铁锰(氧)氢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和沉积物中富碘有机物的分解可能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区浅层孔隙高碘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富含碳酸盐的岩石中有机物的降解和城市化伴随还原性污水的泄漏,可能为浅层裂隙高碘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三角洲平原区中性至弱碱性富含有机质的还原环境是高碘地下水赋存的主要成因.风化溶滤、阳离子交换和海陆交互作用是珠江三角洲高碘地下水演变的主要水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地下水 赋存环境特征 驱动因素 珠江三角洲 城镇化
原文传递
西藏自治区隆子县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多吉卫色 索朗次仁 +3 位作者 平措朗杰 达娃拉姆 洛桑旺堆 俞乐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91,共15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中的硒含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调查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圈定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区、查明土壤硒含量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富硒农牧产业、预防地方疾病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中的硒含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调查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圈定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区、查明土壤硒含量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富硒农牧产业、预防地方疾病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土壤硒背景值研究提供参比资料。土壤硒是当前热点研究领域,国内外对土壤硒研究已有很多,然而西藏地区有关土壤硒方面研究资料非常有限。本文选择西藏自治区隆子县重点耕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表层土壤、垂向剖面、岩石样等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容量法(VO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等方法测定土壤中的硒、有效硒、有机质、全磷等含量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对研究区土壤硒、有效硒等地球化学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14~1.51mg/kg,中位数为0.44mg/kg,是西藏土壤硒平均值(0.15mg/kg)的2.9倍和中国表层土壤Se平均值(0.26mg/kg)的1.5倍,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全硒含量较高;研究区表层土壤中有效硒含量范围为0.8~26.8μg/kg,中位数为9.2μg/kg,土壤有效硒占全硒含量的0.21%~5.79%;土壤硒含量高于0.4mg/kg为界限值,研究区总面积的77.25%符合富硒土壤划定标准,表明富硒土壤资源丰富;(2)研究区广泛分布的涅如组(T_(3)n)和日当组(J_(1)r)地层发育土壤中硒含量较高,中位数分别为0.44mg/kg和0.41mg/kg,土壤硒含量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土壤理化性质包括有机质、pH、TFe_(2)O_(3)等对土壤全硒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土壤有效硒与有机质、pH、N、P、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显著正相关;此外,铁氧化物(TFe_(2)O_(3))对有效硒含量也有一定控制作用;(3)土壤垂向剖面研究发现,土壤硒含量还与表生富集作用有关。综合认为,研究区土壤Se含量较高,富硒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原子荧光光谱法 西藏隆子县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珠江三角洲高铵地下水赋存环境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晓立 刘景涛 +3 位作者 韩占涛 朱亮 杨明楠 李海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70-1780,共11页
地下水中高浓度的铵态氮对生活饮用水安全及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相比较硝态氮,高浓度的铵态氮不仅有各种人为来源,天然沉积环境更是造成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本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 地下水中高浓度的铵态氮对生活饮用水安全及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相比较硝态氮,高浓度的铵态氮不仅有各种人为来源,天然沉积环境更是造成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本文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研究区高铵地下水的赋存环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NH_(4)^(+)质量浓度介于未检出~180 mg/L。研究区1539组地下水样品中,NH_(4)^(+)质量浓度大于10 mg/L的高铵地下水69组,其中含NH_(4)^(+)质量浓度大于30 mg/L的高铵“肥水”23组。对比2005—2008年历史水化学数据,2009—2018年新增建设用地孔隙含水层高铵地下水样品比例增加25%。高铵地下水呈斑块状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区第四系底部低洼的基底、洼地等退积层序发育的淤泥质含水层中。淤泥层等富含有机质和总有机碳的沉积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铵层”,有机氮的矿化是三角洲平原区城市化孔隙含水层中高铵地下水的主要驱动力。城镇化扩张引起生活污水及富铵工业废水的泄漏入渗是城乡结合部高铵地下水铵氮的重要来源。三角洲平原区中性至弱碱性富含有机质的还原环境是高铵地下水的主要成因。风化溶滤、阳离子交换吸附、海陆交互作用是珠江三角洲高铵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铵地下水 赋存环境特征 驱动因素 城镇化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煤中矿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承伟 《煤质技术》 2024年第2期1-20,31,共21页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分质利用的现实问题,研究煤中矿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和转化行为可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中提高矿物质的脱除率及煤基质的有效转化率。从地球化学角度阐述煤中矿物质的定义、成因、组合分布、赋存特征、含量丰度及...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分质利用的现实问题,研究煤中矿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和转化行为可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中提高矿物质的脱除率及煤基质的有效转化率。从地球化学角度阐述煤中矿物质的定义、成因、组合分布、赋存特征、含量丰度及矿物质间的关系,总结目前探究煤中矿物质理、化性质所需的技术手段,从显微镜成像对其空间结构的表征到质谱、光谱、能谱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并归纳具体检测手段的优缺点。针对煤中矿物质的热演化研究,从地质角度讨论煤中矿物质赋存富集的控制因素,概括陆源碎屑物质、沉积环境、成煤植物、岩浆热液活动、地下水活动、风化作用对煤中矿物质聚集的影响。不同成因的矿物质在煤炭不同的利用热演化过程中迁移转化也不尽相同,重点归纳煤炭燃烧、气化、液化、焦化过程中矿物质的热迁变特征,并从地球化学角度解读煤中矿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其热演化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从地球化学角度出发,提出针对煤中矿物质的嵌布特征、解离特性的地质控制研究和矿物质脱除效果与成煤环境因素的关系尚有具体和细化的空间。通过煤剖面的地球化学信息划分地质影响作用,结合煤炭利用过程中矿物质的嵌布类型与解离特性的研究揭示控制矿物质脱除效果的地质因素具有探索性。随着煤中矿物质潜在资源特性的日益突出,煤中纳米矿物表现出的特殊性质,可将其作为研究煤地质学和煤地球化学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中矿物质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因素 纳米矿物 矿物热演化 嵌布类型 解离特性
下载PDF
温州市农用地土壤锗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及开发利用远景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学寅 林道秀 +2 位作者 全斌斌 耿永坡 王磊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基于浙江省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浙江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研究了温州市农用地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锗元素(G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富Ge土壤开发利用远景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温州市农用地表... 基于浙江省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浙江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研究了温州市农用地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锗元素(G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富Ge土壤开发利用远景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温州市农用地表层土壤Ge平均含量1.44 mg/kg,深层土壤Ge平均含量1.62 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0.14和0.10,总体分布较均匀,两者空间变化特征基本吻合,由南西到北东呈弱递减变化趋势。富集程度等级划分显示,表层土壤Ge主要以“弱贫化”和“背景”为主,指示其受人为因素影响总体较小。成土母质是影响表层土壤Ge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的最重要因素,母质为滨海相沉积物和沉积岩类风化物的土壤Ge均值总体要高于河湖相沉积物和火成岩类风化物。土壤有机质、黏粒等理化指标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类型也是影响Ge含量的重要因素。富Ge等级划分结果显示,研究区Ge“丰富”和“较丰富”等级耕地面积1383.07 km2,占总耕地面积的56.17%。在此基础上共圈出10个富Ge土壤开发利用远景较好的区块,并对其开发利用远景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土壤 锗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闽江下游及河口沉积物总碳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松柏 高爱国 +3 位作者 林建杰 朱旭旭 侯昱廷 张延颇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1-329,共9页
分析了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的表层水质、悬浮物和沉积物样品,探讨了沉积物总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河流的异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站位,夏季沉积物总碳占比平均为1.74%,略高于秋季的1.70%,两者差异不明显.研究区沉积物总碳占... 分析了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的表层水质、悬浮物和沉积物样品,探讨了沉积物总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河流的异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站位,夏季沉积物总碳占比平均为1.74%,略高于秋季的1.70%,两者差异不明显.研究区沉积物总碳占比为1.21%~4.84%,平均为1.82%,从水口水库至福州市区河段,其含量逐渐升高,在北港达到最高值,而后由河口向外海逐渐降低,呈现"低-高-低"的分布特征.秋季悬浮物含量和化学需氧量(COD)高值区范围大于夏季,且含量也更高.研究区悬浮物含量、COD、颗粒态总碳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分布特征,悬浮物中总碳的含量则呈现从库区经河口向外海减少的趋势.沉积物总碳与悬浮物总碳、悬浮物含量、COD总体显著相关,悬浮物的沉降-再悬浮-再沉降过程是影响沉积物总碳分布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农田和畜禽水产养殖废物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闽江口沉积物总碳含量低于黄河、长江,而与其他中小型河口相近,处于国内河口较低水平,这与流域内源岩特性、有机物输入量以及沉积物粒度等相关.北港段沉积物总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河流,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将成为影响水体水质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总碳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子 沉积物 闽江河口
下载PDF
山东省桓台地区土壤F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拓 冯海艳 +1 位作者 杨忠芳 王增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84-1591,共8页
为研究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山东省桓台地区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70件表层土壤样品,并测试分析了其中F元素、有机碳含量、pH值等共计8项指标。绘制了元素地球化学图,掌握了该区F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土壤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山东省桓台地区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70件表层土壤样品,并测试分析了其中F元素、有机碳含量、pH值等共计8项指标。绘制了元素地球化学图,掌握了该区F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F含量范围为466.30~793.40 mg/kg,平均F含量为621.31 mg/kg,显著高于山东省背景值和全国背景值,具有潜在环境生态风险。研究区总面积70%的土壤F含量较高,其中F含量过剩的土壤相对集中分布在城镇附近;研究区东南部青银高速附近和北部呈零星分布的土壤中氟为适中及边缘含量水平。土壤中F含量主要受控于土壤pH、有机碳含量和施肥。该研究结果为改善研究区环境质量,防止地方性氟中毒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球化学 影响因素 山东桓台
下载PDF
北衙金矿外带似层状Pb-Zn-Ag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松 李文昌 +3 位作者 姜文涛 王建华 尹光侯 余海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处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南段,是该带上成矿作用与富碱斑岩有关矿床的代表。通过对北衙金矿外围似层状Pb-Zn-Ag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赋矿围岩为三叠系中统北衙组灰岩,相对富集Pb、Zn...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处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南段,是该带上成矿作用与富碱斑岩有关矿床的代表。通过对北衙金矿外围似层状Pb-Zn-Ag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赋矿围岩为三叠系中统北衙组灰岩,相对富集Pb、Zn、Au、Ag等成矿元素,是铅锌银矿的有利矿源层;2成矿流体为NaCl-H_2_O-CO_2体系,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的特征,来源于富碱斑岩体结晶分异的岩浆热液;3矿石S同位素含量-2.4‰^+2.8‰,指示矿床硫与斑岩体有相同的来源,均来自深部地幔,后期有部分地层硫的加入,矿石Pb同位素分析结果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4特定的北衙组碳酸盐岩地层条件、北衙—芹河NNW向向斜构造及斑岩的岩浆活动,构成了北衙金矿外带似层状Pb-Zn-Ag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综合该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北衙金矿外带似层状Pb-Zn-Ag多金属矿床是富碱斑岩分异热液成矿作用的结果,是北衙富碱斑岩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外带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物质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成矿系统
下载PDF
冀东麻地碱长花岗岩稀有金属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苗群峰 齐云飞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4期256-258,共3页
冀东花市铷等稀有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探明的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铷等稀有金属赋存于麻地岩体中。研究表明,麻地岩体属碱长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上高硅、富碱(富钠),贫钙、镁,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铷元素主要富集在钾长石与云母中。成... 冀东花市铷等稀有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探明的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铷等稀有金属赋存于麻地岩体中。研究表明,麻地岩体属碱长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上高硅、富碱(富钠),贫钙、镁,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铷元素主要富集在钾长石与云母中。成矿作用机制是熔体-流体的强相互作用。“小岩浆体(富稀碱富挥发分)-变质结晶基底(提供通道)-上覆常州沟组沉积盖层(阻隔层)”三元结构,为本矿床成矿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熔体-流体作用 成矿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