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戈壁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及其沉积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罗万银 董治宝 +5 位作者 钱广强 冯益明 逯军峰 王蒙 任小玢 李继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1-1453,共13页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的一类重要荒漠景观,戈壁在中国分布面积较广,其独特的物质组成和沉积特征对解释它的物源和发生过程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筛分处理对戈壁表层不同粒径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戈壁表层沉...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的一类重要荒漠景观,戈壁在中国分布面积较广,其独特的物质组成和沉积特征对解释它的物源和发生过程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筛分处理对戈壁表层不同粒径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戈壁表层沉积物的主要元素组成特征基本相似,但不同粒级沉积物主要元素的含量略有差异。与UCC的平均化学组成相比,戈壁表层沉积物中主要元素除Si基本与UCC保持一致外,其余各主要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富集和淋失特征,微量元素在两大类型戈壁中随沉积物粒径的变化与主要元素基本一致。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戈壁表层沉积物缺少有效的化学风化过程,基本处在未受或较弱的大陆化学风化的初、中级阶段。各个粒级的沉积物在经历侵蚀和风化过程中较好的继承关系表明,戈壁砾石层下伏的细粒沉积层不是外源搬运沉淀,而是局地岩屑通过就地风化和成壤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沉积物 化学元素组成 沉积意义
原文传递
东海内陆架陆源物质矿物组成对粒度和地球化学成分的制约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方建 李安春 +4 位作者 万世明 刘建国 徐兆凯 肖尚斌 王金丽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3-622,共10页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EC2005孔柱状沉积物陆源矿物、粒度及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尝试探讨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该孔柱状沉积物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石英以及长石.石英和长石含量控制着平均粒径的大小.矿物含量与化学成分含量表现出较好的相...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EC2005孔柱状沉积物陆源矿物、粒度及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尝试探讨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该孔柱状沉积物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石英以及长石.石英和长石含量控制着平均粒径的大小.矿物含量与化学成分含量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体现了矿物对地球化学成分的控制.沉积物中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差别造成了沉积物粒度的差异,矿物间化学组分的不同是影响沉积物化学成分含量的主要因素,其往往通过粒度组成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造成了"元素的粒度控制"表面现象,实质上是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对粒度和地球化学成分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粒度 地球化学成分 EC2005孔 东海内陆架 沉积学
原文传递
茂兰喀斯特原生林不同地球化学背景下的土壤种子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红慧 蒋忠诚 +1 位作者 李先琨 欧祖兰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5,共7页
采用野外取样和盆栽试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茂兰3个不同岩性地球化学背景下森林的土壤中的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的土壤中贮藏着丰富的种子,种子库储量在187.5-550粒/m2。(2)相对而言,纯灰岩的种子... 采用野外取样和盆栽试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茂兰3个不同岩性地球化学背景下森林的土壤中的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的土壤中贮藏着丰富的种子,种子库储量在187.5-550粒/m2。(2)相对而言,纯灰岩的种子库储量最大,不纯碳酸盐岩的次之,纯白云岩的种子库储量最小;在垂直方向上,种子密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土壤种子库中自然萌发的种子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纯灰岩>纯白云岩>不纯碳酸盐岩。(4)从土壤种子库萌发的种子数量和组成成分方面来看,纯白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之间的相似性系数>纯白云岩和纯灰岩之间的相似性系数>纯灰岩和不纯碳酸盐岩之间的相似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原生林 地球化学背景 土壤种子库 储量 组成
下载PDF
山西省石墙区铝土矿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思磊 王庆飞 +7 位作者 刘学飞 王艳茹 孟健寅 李德胜 赵增益 段红梅 杨中华 武建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7-501,共15页
山西省原平市石墙区铝土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含矿岩系自下而上包括铁质粘土层、铝土矿层、粘土层,且含矿岩系一般包含两个明显的沉积旋回。矿体主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结构以隐晶质结构为主,局部出现碎屑和豆鲕粒结构。... 山西省原平市石墙区铝土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含矿岩系自下而上包括铁质粘土层、铝土矿层、粘土层,且含矿岩系一般包含两个明显的沉积旋回。矿体主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结构以隐晶质结构为主,局部出现碎屑和豆鲕粒结构。矿石构造大都为块状构造。矿物学分析显示,硬水铝石、针铁矿、锐钛矿、高岭石是主要的组成矿物,另外还含有石英、伊利石、绿泥石等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主量元素主要包括Al2O3、SiO2、Fe2O3、H2O+及TiO2,微量元素中碱性和碱土元素Li、Sr、Be、Cs、Ba及酸土元素Zr、Hf、Nb、Ta、W均表现为明显富集,且Zr和Hf之间以及Nb和Ta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地球化学指标Zr/Hf、Nb/Ta以及Eu/Eu*-TiO2/Al2O3图解显示,底板碳酸盐岩是山西省原平市石墙区铝土矿的重要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型铝土矿 含矿岩系 矿物组成 地化组成 物质来源 石墙区 山区
下载PDF
开发井地化录井评价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玉桓 《录井技术》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该文在前稿论述应用现场地化录井参数进行开发井油气采出程度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应用室内地化参数,提高评价精度和准确性。从油层水淹程度的评价研究入手,分析了沥青“A”、族组分参数与油气层水洗程度的关系;同时,利用原油组... 该文在前稿论述应用现场地化录井参数进行开发井油气采出程度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应用室内地化参数,提高评价精度和准确性。从油层水淹程度的评价研究入手,分析了沥青“A”、族组分参数与油气层水洗程度的关系;同时,利用原油组成参数进行层间、层内和不同井区的对比。探讨了轻烃中芳烃、环烷烃和烷烃的物理性质与水洗程度的关系。论证了用常规取心代替密闭取心评价油层水淹程度的可行性。之后系统阐述了开发井地化录井评价技术应用效果及技术特点、优势和推广该技术在提高油气开发效益上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录井 开发井 剩余油 油藏评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五、八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海风 柳广弟 +1 位作者 杨海波 王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6,共4页
中拐—五、八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勘探最为重要的区域。在综合分析天然气化学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及C7轻烃化合物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二叠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化学组成上看,可将该区天然气划分为低氮气... 中拐—五、八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勘探最为重要的区域。在综合分析天然气化学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及C7轻烃化合物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二叠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化学组成上看,可将该区天然气划分为低氮气含量的湿气和干气2种类型;从成因类型上看,有原油二次裂解形成的油型气、干酪根初次裂解形成的煤型气及二者的混源气等3种类型。根据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布特征,认为不整合面和断源断裂对于天然气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在二叠系佳木河组顶部不整合面附近地层内主要分布油型气与煤型气的混源气,而在较大规模的断源断裂附近易于富集煤型气;在不整合和断裂不发育的区域,风城组及其上覆地层中易于富集油型气,佳木河组则广泛分布煤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化学组分 成因类型 碳同位素 分布规律 断源断裂 中拐一五、八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松嫩平原杜蒙沙地地表物质的地化组成及风化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谢远云 孟杰 +2 位作者 郭令芬 何葵 康春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9-1018,共10页
本文分析了杜蒙沙地表土样品各粒级组分(全样、>63μm、63~30μm、30~11μm和<11μm)的常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杜蒙沙地地表物质化学元素组成以Si、Al为主,与上地壳相比,除Si、Mn和Ti外,Fe、Mg、Ca和P严重亏损,Al和Na中度亏损,... 本文分析了杜蒙沙地表土样品各粒级组分(全样、>63μm、63~30μm、30~11μm和<11μm)的常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杜蒙沙地地表物质化学元素组成以Si、Al为主,与上地壳相比,除Si、Mn和Ti外,Fe、Mg、Ca和P严重亏损,Al和Na中度亏损,K轻微亏损;除Si、Al、Na、K外,Fe、Mg、Ca、Ti、P、Mn的变异系数均很高;常量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变化程度按照Al<Si<Na<K<P<Fe<Ti<(Ca,Mn)<Mg的顺序依次递增,Al在不同粒级中的变化很小。Fe、Mg、Ca、Mn、Ti和P随着粒度的变细,含量逐渐增加,而Si、Na和K则相反,Al与粒度不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化学风化指标按照CIA(化学蚀变系数)<(Al+Fe+Ti+Mn)/(Mg+Ca+K+Na)<(CaO+K2O+Na2O)/Al2O3<Fe2O3/MgO<K2O/Al2O3<(CaO+MgO+Na2O)/TiO2的顺序受粒度的影响依次增大,CIA是最好的化学风化指标,其次是(Al+Fe+Ti+Mn)/(Mg+Ca+K+Na)和(CaO+K2O+Na2O)/Al2O3,然后是Fe2O3/MgO和K2O/Al2O3,(CaO+MgO+Na2O)/TiO2比值受沉积物粒度的影响较大,不适合作为指示沉积物化学风化程度的指标。杜蒙沙地的CIA值为52.28,A-CN-K图解指示了杜蒙沙地处于化学风化的最初阶段,处于较弱的脱Ca、Na阶段,其他元素未发生明显化学风化或迁移;A-CNK-FM图解表明杜蒙沙地的Fe、Mg元素仅发生了微弱分异,原因在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杜蒙沙地微弱的机械风化,另外杜蒙沙地物质来源决定的短距离搬运也使Fe、Mg元素的分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级组分 地球化学组成 化学风化指标 风化特征 杜蒙沙地
原文传递
英买力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苗忠英 张秋茶 +1 位作者 陈践发 范泓澈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43,共4页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以及英买力地区个别井区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已经进行过研究,但对于整个英买力地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却还未作系统研究。英买力地区位于塔北隆起西部,该区天然气组分以烃类气体为主,烃类气体中甲烷含量占绝对优势,非...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以及英买力地区个别井区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已经进行过研究,但对于整个英买力地区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却还未作系统研究。英买力地区位于塔北隆起西部,该区天然气组分以烃类气体为主,烃类气体中甲烷含量占绝对优势,非烃气体主要为N2和CO2;天然气干燥系数整体较低,属于典型的湿气。对其天然气成因、来源进行分析表明,该区天然气大部分为来自库车坳陷的煤型气,部分为典型油型气与煤型气的混合气。该区大部分天然气烃类碳同位素特征为正序分布,部分天然气甲烷系列同位素组成存在"倒转"现象。造成这种"倒转"的主要原因有:①天然气逸散造成的同位素分馏效应;②不同类型天然气混合。此外,根据δ13C1值计算的镜质体反射率结果得出,该区天然气为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买力地区 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碳同位素 组成 特征 油气成因
下载PDF
Clay minerals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bottom sediments in the northwestern East China Sea 被引量:5
9
作者 Jeungsu YOUN Shouye YANG Yong Ahn PARK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Clay minerals of 34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western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lay mineral distribu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sedim... Clay minerals of 34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northwestern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lay mineral distribu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sediment source and the dominant circulation pattern. The predominant clay mineral in our study area is illite comprising more than 67% of the whole clay fraction.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illite (〉68%) is found in the southeastern offshore parts beyond the reach of terrigenous input from the Jeju Island. It means that these illites are largely transported by the Kuroshio Current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mectite is highly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west middle part and in the outer-shelf mud patch. It seems to be due to the high supply of smectite transported from China where fine-grained sediments are discharged from modern and ancient Huanghe (Yellow) River. The relatively high abundant kaolinite is likely derived from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via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In contrast, large amounts of chlorite and high chlorite/kaolinite ratios occur in the northwestern area, reflecting the transportation by the Yellow Sea Coastal Current from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The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clearly show that the sediments in the northwestern East China Sea are ultimately sourced from Chinese rivers, especially from the Huanghe River, whereas the sediment in the northeast part might come from the Jeju Island. The muddy sediment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s submerged delta have much lower 87Sr/S6Sr ratios (0.716 2-0.718 0) than those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r mud wedge (0.721 6-0.724 9), which are supposed to be originated from the Huanghe River, suggest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87Sr/86Sr ratios as a new tracer to discriminate the provenance of shelf sediments in the study area. The 87Sr/86Sr ratios of the outer-shelf muddy sediments ranged from 0.7169 to 0.7216 in a wide range and was between those of the Huanghe River and Changjiang River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y minerals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strontium isotopic ratio PROVENANCE northwestern East China Sea
下载PDF
地球化学组成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特征——以哈尔滨城市道路表土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远云 孟杰 +2 位作者 郭令芬 何葵 康春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97-1403,共7页
将哈尔滨城市道路表土样品进行粒度分级,测定各粒级组分的常量元素、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常量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变化程度依次为:Al<Na<Si<K<Ca、Mg<Fe<Mn<P<Ti;Fe、Mg、Ca、Mn、Ti和P... 将哈尔滨城市道路表土样品进行粒度分级,测定各粒级组分的常量元素、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常量元素在不同粒级中的变化程度依次为:Al<Na<Si<K<Ca、Mg<Fe<Mn<P<Ti;Fe、Mg、Ca、Mn、Ti和P随粒度变细含量逐渐增加,而Si、Na和K元素则相反,Al元素与粒度的关系不清晰。化学风化指标按照以下的顺序受粒级的影响依次增大:CIA、(Al+Fe+Ti+Mn)/(Mg+Ca+K+Na)<(CaO+K2O+Na2O)/Al2O3<Fe2O3/MgO<K2O/Al2O3<(CaO+MgO+Na2O)/TiO2。碳酸盐含量在各粒级组分中变化幅度较大,且随着粒度的变细,碳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碳酸盐δ13C值在各粒级组分中的变化幅度较小,与粒级的关系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粒级组分 地球化学组成 常量元素 碳酸盐 碳酸盐碳同位素 化学风化
下载PDF
湘东北石炭系石英砂岩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11
作者 刘守林 文亭 +5 位作者 张雄 汤贺军 刘鹤群 王武 阚靖 刘一帆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990,共20页
为了了解湖南省石炭系石英砂岩的矿物组成、成矿沉积环境和成矿过程,本文以湘东北浦口-李畋地区石炭系石英砂岩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内石英砂岩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石英砂岩的矿物组成和石英包裹体特征进行了剖析,利用CM图型法和萨... 为了了解湖南省石炭系石英砂岩的矿物组成、成矿沉积环境和成矿过程,本文以湘东北浦口-李畋地区石炭系石英砂岩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内石英砂岩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石英砂岩的矿物组成和石英包裹体特征进行了剖析,利用CM图型法和萨胡函数法对区内的颗粒级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石英砂岩的常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粒石英砂岩的SiO_(2)含量平均为98.54%,Al_(2)O_(3)含量平均为0.905%,Fe_(2)O_(3)含量平均为0.147%,杂质元素Al、Fe以白云母、黏土、赤铁矿、褐铁矿、钛铁矿矿物产出,偶见独居石、金红石等其他矿物。石英砂岩中石英包裹体数量较少,大小为0.8~2.5µm。研究区为河流三角洲沉积趋于浊流沉积,石英颗粒搬运方式以滚动为主,水动力条件一般。根据石英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砂岩属于典型的石英砂岩。研究区内中细粒石英砂岩的硅质成分纯度较高,杂质矿物少。石英砂岩碎屑来源于富含石英质的沉积岩物源区,并非来源于花岗岩的风化。区域内出露的冷家溪群变质砂岩和泥盆系石英砂岩,可能为该区提供了丰富的石英砂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特征 矿物组成 石英砂岩 石炭系 湘东北
下载PDF
地球化学模拟方法确定黏性土孔隙水化学组分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静 梁杏 +2 位作者 陈乃嘉 张亚年 杨吉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黏性土孔隙水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于弱透水层水质水量研究、污染物在黏性土中的迁移、核废物储存场址评价及油气储层的盖层评价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受低渗透性限制,传统方法提取黏性土孔隙水非常困难。通过实验测定黏性土的物化特性,利用PHR... 黏性土孔隙水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于弱透水层水质水量研究、污染物在黏性土中的迁移、核废物储存场址评价及油气储层的盖层评价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受低渗透性限制,传统方法提取黏性土孔隙水非常困难。通过实验测定黏性土的物化特性,利用PHREEQC软件模拟计算了孔隙水组成。通过浸提实验,利用阴离子可通过孔隙度(50%总孔隙度)确定模型中孔隙水的Cl-和SO2-4含量;根据岩土的阳离子交换量及各离子的交换选择系数,矿物沉淀-溶解平衡,确定了孔隙水的主要化学组分。结果显示,模拟的孔隙水化学组分与压榨液(相当于原位孔隙水)相近,不同于浸提液。传统的浸提方法不可直接换算为孔隙水,受矿物可交换点阳离子的释出与矿物溶解影响,各离子含量被明显高估。模拟所得天津滨海区黏性土阳离子交换量为13.4~37.8 meq/100g土,可交换离子以Na、Mg、Ca为主。所得孔隙水为还原环境,且随着深度增加,还原性增强。模型中所选矿物均为平衡状态,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矿物大部分为未饱和或平衡状态,仅部分含Fe、Al矿物过饱和。由结果可知Fe含量偏高,对控制Fe元素的矿物需进一步精确测定。本方法在低渗透,超固结,低含水量介质的孔隙水相关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孔隙水 化学组分 模拟 天津滨海
下载PDF
峨眉山花岗岩年代学及构造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超 李晓斌 +3 位作者 张亚斌 王作栋 王晓峰 张中宁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6,共14页
峨眉山花岗岩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出露于峨眉山背斜核部,该区在新元古代时期岩浆活动强烈。为了探讨该地区的岩浆岩成因以及构造环境,本次研究对峨眉山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峨眉山花岗岩主要由似... 峨眉山花岗岩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出露于峨眉山背斜核部,该区在新元古代时期岩浆活动强烈。为了探讨该地区的岩浆岩成因以及构造环境,本次研究对峨眉山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峨眉山花岗岩主要由似斑状正长花岗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组成,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分别形成于772.8±7.9 Ma、781.3±8.4 Ma,属新元古代。地球化学组成上,峨眉山花岗岩w(SiO_2)为68.86%~71.14%,w(K_2O)为3.08%~5.61%,全碱w(K_2O+Na_2O)为6.66%~8.46%,w(Al_2O_3)为13.72%~14.18%,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配分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ΣLREE为147.49~367.59×10^(-6)平均222.86×10^(-6))、重稀土元素平坦(ΣHREE为21.70~41.54×10^(-6)平均29.99×10^(-6))的右倾V字型曲线,富集U,Th, Pb, Nd, Sm, Rb等元素,亏损Eu, Nb, Sr, Ba元素,属于A型花岗岩的A_2型亚类,为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侵位固结于较浅的深度,此时扬子板块西缘已由汇聚挤压转换为伸展构造环境,形成于俯冲造山后的伸展环境,与地幔柱活动无关,是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初始裂解阶段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花岗岩 A型花岗岩 新元古代 地球化学组成 构造环境
原文传递
冲绳海槽黑色与白色浮岩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仁强 黄朋 +1 位作者 胡宁静 李安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为了认识黑色与白色浮岩的岩石特征及成因,使用人工重砂、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技术,研究冲绳海槽两类浮岩中元素及矿物组成特征。研究显示,冲绳海槽黑色和白色浮岩具有相似全岩化学组成,都落入流纹岩区,稀土配分曲线明显呈右倾,具负Eu异... 为了认识黑色与白色浮岩的岩石特征及成因,使用人工重砂、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技术,研究冲绳海槽两类浮岩中元素及矿物组成特征。研究显示,冲绳海槽黑色和白色浮岩具有相似全岩化学组成,都落入流纹岩区,稀土配分曲线明显呈右倾,具负Eu异常,富集不相容元素,岩石物理性质差别是导致其颜色差异的主要因素。两类浮岩岩石学特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1)白色浮岩锆石和辉石都具有两种类型,黑色浮岩仅具有其中一种;(2)黑色浮岩中发育钛铁矿、钛磁铁矿与基质构成的珠状构造,且基质玻璃中密集分布磁铁矿雏晶,而白色浮岩不具备上述岩石学特征。综合分析海槽两类浮岩岩石学特征所蕴含的岩浆演化信息,推测两类浮岩具有相同的玄武质岩浆源区,富挥发组分的玄武质母岩浆上升进入地壳,形成初级岩浆房,房内结晶分异后残留的酸性岩浆,沿海槽构造薄弱带向上运移,岩浆运移过程中有少部分进入分支断裂系统形成次级岩浆房,期间初级岩浆房接受多次基性岩浆注入;初级和次级岩浆房中的酸性岩浆分别独立喷出海底,前者形成白色浮岩,后者形成黑色浮岩。此外,演化过程中岩浆性质逐渐由氧化性向还原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浮岩 人工重砂 元素地球化学 岩浆演化
下载PDF
俯冲带镁铁质堆晶岩的母岩浆恢复:方法与实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47-3658,共12页
古老俯冲带/造山带结构的恢复是重建古板块构造的基石。然而,古俯冲带/造山带由于受到造山作用和随后强烈的构造改造、隆升与剥蚀作用,绝大多数弧岩浆岩尤其是玄武岩较为缺乏,通常仅保留了代表弧下地壳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堆晶岩。从严格... 古老俯冲带/造山带结构的恢复是重建古板块构造的基石。然而,古俯冲带/造山带由于受到造山作用和随后强烈的构造改造、隆升与剥蚀作用,绝大多数弧岩浆岩尤其是玄武岩较为缺乏,通常仅保留了代表弧下地壳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堆晶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镁铁质堆晶岩是造岩矿物、副矿物与粒间熔体的集合体,其全岩成分不能代表弧岩浆本身,因此运用其地球化学来讨论俯冲带演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多解性。在前人提出的平衡配分方法基础上,作者近年来建立了基于单斜辉石和角闪石的俯冲带镁铁质堆晶岩的母岩浆恢复方法,并根据样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中的异常变化情况,通过增减相关的副矿物成分予以校正。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国东北、华南、中亚造山带和云开地区等古俯冲带/造山带镁铁质堆晶岩的母岩浆成分恢复。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全岩的实测成分,发现两种方法获得的Th/La、Ba/La和Ba/Nb比值差别不大,反映这些微量元素比值可以用于示踪古俯冲带地幔楔的改造过程。然而计算获得的Th/Yb比值则明显比镁铁质堆晶岩的全岩实测值偏高,因此该比值不适合用来示踪俯冲带中沉积物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组成 平衡配分法 母岩浆 镁铁质堆晶岩 俯冲带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罗家窝棚组地层的沉积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春艳 谢远云 +5 位作者 康春国 迟云平 孙磊 吴鹏 魏振宇 冷宇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189,共18页
罗家窝棚组是哈尔滨地区的第四纪下限地层,其岩性是紫红色砂砾石,被认为是冰碛物堆积。早期的区测资料对其进行了岩性描述,对于其它地层属性,特别是地球化学属性的认识尚未涉及。为此,本文选择黑龙江五常拉林镇罗家窝棚村层型剖面作为... 罗家窝棚组是哈尔滨地区的第四纪下限地层,其岩性是紫红色砂砾石,被认为是冰碛物堆积。早期的区测资料对其进行了岩性描述,对于其它地层属性,特别是地球化学属性的认识尚未涉及。为此,本文选择黑龙江五常拉林镇罗家窝棚村层型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沉积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展开综合研究,以揭示其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这套砾石分选和磨圆较差,风化程度很高,无定向性排列,砾石成分以陆源碎屑岩(砂岩和粉砂岩,44.2%)和花岗岩(37.4%)为主,其次为凝灰岩(11.2%),石英质、闪长岩、流纹岩和玄武岩等少量出现。重矿物组成以赤/褐铁矿占绝对优势(87.5%),其次是白钛石(5.0%),其它重矿物含量较少。元素地球化学揭示,罗家窝棚组中的细颗粒碎屑以及泥质基质经历了很强的化学风化过程,是初次循环的结果。砾石岩性和地球化学组成共同揭示了这些碎屑主要来源于长英质母岩,但中性和铁镁质母岩也有少量贡献。综合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地层属性,本文认为罗家窝棚组地层是在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洪积物堆积,而非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冰碛物。这项研究对于哈尔滨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早更新世构造—地貌—气候—水系演化等地质事件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家窝棚组 地球化学组成 沉积循环 化学风化 物源 沉积环境
下载PDF
Geochemistry of Middle Holocene Sediments from South Yellow Sea: Implications to Provenance and Climate Change 被引量:2
17
作者 Xiaoxia Lii Gerard J. M. Versteegh +3 位作者 Jinming Song Xuegang Li Huamao Yuan Ning Li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751-762,共12页
From a large number of case studies on terrestrial deposits we know that Late Holocene climate fluctuation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However, it is hitherto not clear how the marine se... From a large number of case studies on terrestrial deposits we know that Late Holocene climate fluctuation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However, it is hitherto not clear how the marine sediments can be used to shed ligh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of the catchment. To provide such insight, we used the major element, trace element and rare earth element(REE) composition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SYS) sediments to reconstruct the changes in weathering and erosion of their source regions. The sediments originate predominantly from the upper crust of East China and are transported into the basin especially by the Yellow River(Huanghe) and to a lesser extent by the Yangtze River(Changjiang). The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 53.7–59.7) suggests low chemical weathering of the source rocks since the Middle Holocene.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latively cool and arid climate in North China after the Holocene Megathermal. Comparison of element ratios, including Al/Ca, K/Ca, Al/Na, K/Na, Rb/Sr, Li/Ba and the CIA shows that we can use the latter as a robust proxy for climate change. The CIA-based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show a series of climate fluctuations in the catchment. A relatively warm and humid Period I(5.3–2.9 cal. ka BP), a relatively cool and dry Period II(2.9–0.9 cal. ka BP) and an increasingly cool and dry Period III(0.9–0.3 cal. ka BP). These periods can be linked to climate intervals recognized elsew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elemental ratio climate change PROVENANCE South YellowSea sediment.
原文传递
Grain size-dependent geochemical evidence reveals provenance and implications of aeolian sands,Dinggye region,southern Tibet 被引量:2
18
作者 CHEN You-gui PAN Mei-hui +2 位作者 HAO Ze-wen QI Yu-han LI Chen-lu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7期1998-2014,共17页
Identifying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eolian sand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paleoclimatic fluctuations in the region.He... Identifying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eolian sand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paleoclimatic fluctuations in the region.Here,we present new geochemical data which provides insight to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aeolian sands in the Dinggye region,southern Tibet.We sampled aeolian dune sands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and determined grain size and concentration of major oxides and trace elements in the fine and coarse fractions.Results show that aeolian sediments are dominated by fine and medium sands,with a single-peaked frequency curve and a 3-stage probability cumulative curve.The fine and coarse fractions exhibit considerable heterogeneity in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and ratios and upper continental crust-normalized(UCC)distribution.The geochemical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wind dynamic sorting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fine and coarse fractions in different types of aeolian sand,rather than sediment provenance.Additionally,fine-fraction sediments are well dispersed and can be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coarse fraction,suggesting that they contain mor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Multidimensional scale(MDS)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of commonly used tracer elements show that flood plain sediments are the sand source for mobile dunes and nebkhas,and lakeshore sediments are the sand source for climbing sand she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olian sediment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rain-size composition PROVENANCE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典型地区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矿物组成的粒度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伍永秋 王立辉 +2 位作者 杜世松 李静芸 申玉龙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0-1149,共10页
地表松散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颗粒蕴含着不同的信息,这种差异与其物质来源、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的分选作用以及沉积后的风化作用等有关。因此,可根据沉积物中不同粒级颗粒地球化学特征与矿物组成的差异,进行沉积物物源追踪或沉积环境重建... 地表松散沉积物中不同粒级的颗粒蕴含着不同的信息,这种差异与其物质来源、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的分选作用以及沉积后的风化作用等有关。因此,可根据沉积物中不同粒级颗粒地球化学特征与矿物组成的差异,进行沉积物物源追踪或沉积环境重建。选择青藏高原在气候和地貌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柴达木盆地、错那湖、雅鲁藏布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分别采集了这几个地区的沙丘沙、黄土、湖积物、冲积物、洪积物、残坡积物等地表松散沉积物样品,用干筛法将沉积物样品分为两个部分,粗颗粒部分粒径范围为≥75~500μm,细颗粒部分粒径<75μm。对上述粗、细颗粒分别进行稀土与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轻矿物组成的实验室分析测试,并对沉积物中粗、细颗粒的测试结果采用古典多维尺度方法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松散沉积物中粗、细颗粒在轻矿物组成、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稀土特征、元素参数等方面存在差异;细颗粒部分蕴含了更多的环境信息,富含容易受化学风化影响的黏土矿物以及硬度较小、容易被磨蚀的方解石等矿物。在物源示踪中不同气候区的沉积物细颗粒不宜进行直接比较,应根据样品的粒度分布情况优先选择合适的粗颗粒组分进行物源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球化学特征 矿物组成 粒度效应
下载PDF
中更新世以来松嫩平原夏季风演化:来自哈尔滨黄土的磁化率、地球化学和总有机碳记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硕 迟云平 +3 位作者 郝冬梅 谢远云 康春国 吴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9-1298,共20页
哈尔滨黄土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处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带的东部边缘,是季风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对季风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然而,由于沉积档案露头的缺乏,使得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极为薄弱。为此,我们对哈尔滨黄土进行了... 哈尔滨黄土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处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带的东部边缘,是季风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对季风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然而,由于沉积档案露头的缺乏,使得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极为薄弱。为此,我们对哈尔滨黄土进行了磁化率、总有机碳(TOC)和地球化学测试,并结合小波分析,对松嫩平原中更新世以来的夏季风演变及其控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更新世以来松嫩平原的夏季风演化分为两个阶段:1)460~180 ka时期,哈尔滨黄土较低的化学风化程度和TOC值指示了弱的夏季风强度;另外,在此时期还存在3个次一级的夏季风的微弱增强,叠加在夏季风强度偏弱这一大趋势之上。2)180 ka~至今,哈尔滨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化学风化程度和TOC值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逐渐增强。通过哈尔滨黄土与邻区赤峰黄土和黄土高原洛川黄土的磁化率和粒度综合对比分析,表明松嫩平原首先响应间冰期夏季风主导的温度升高及降水增加带来的气候变化,但这种响应的持续时间偏短;哈尔滨黄土记录了360~340 ka和280~250 ka两次显著的夏季风减弱的气候现象,这是全球气候和区域环境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化率小波变换的主导周期为98 ka(100 ka),结合海平面温度、全球CO2浓度、60°N太阳辐射量、深海氧同位素综合对比分析,表明松嫩平原夏季风演化主要受全球冰量驱动;36 ka和44 ka(40 ka)倾角周期以及最低振荡29 ka周期的出现,表明倾角驱动的低纬太阳辐射变化对松嫩平原夏季风起到微弱调控作用,而岁差驱动的低纬太阳辐射变化对松嫩平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哈尔滨黄土 松嫩平原 地球化学组成 磁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