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e phylogenies resolved at the genus level appropriate for studies on phylogenetic structure of species assemblages? 被引量:3
1
作者 Hong Qian Yi Jin 《Plant Diversity》 CSCD 2021年第4期255-263,共9页
Phylogenies are essential to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evolutionary history on assembly of species in ecological communities and geographical and ecological patterns of phylogenetic structure of species asse... Phylogenies are essential to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evolutionary history on assembly of species in ecological communities and geographical and ecological patterns of phylogenetic structure of species assemblages.Because phylogenies well resolved at the species level are lacking for many major groups of organisms such as vascular plants,researchers often generate a species-level phylogenies using a phylogeny well resolved at the genus level as a backbone and attaching species to their respective genera in the phylogeny as polytomies or by using a megaphylogeny well resolved at the genus level as a backbone and adding additional species to the megaphylogeny as polytomies of their respective genera.However,whether the result of a study using species-level phylogenies generated in these ways is robust,compared to that based on phylogenies fully resolved at the species level,has not been assessed.Here,we use 1093 angiosperm tree assemblages(each in a 110110 km quadrat)in North America as a model system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by examining six commonly used metrics of phylogenetic structure(phylo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edness)and six climate variables commonly used in ecology.Our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scores of phylogenetic metrics derived from species-level phylogenies resolved at the genus level with species being attached to their respective genera as polytomies are very strongly or perfectly correlated to those derived from a phylogeny fully resolved at the species level(the mean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s 0.973),and(2)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cores of phylogenetic metrics and climate variables are consistent between the two sets of analyses based on the two types of phylogeny.Our study suggests that using species-level phylogenies resolved at the genus level with species being attached to their genera as polytomies is appropriate in studies exploring patterns of phylogenetic structure of species in ecological communities across geographical and ecological grad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us-level phylogeny Species-level phylogeny Phylogenetic diversity Phylogenetic relatedness Community phylogenetics Environmental gradient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genus Brachytarsophrys(Anura:Megophryidae),with revalidation of Brachytarsophrys platyparietus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Yao Li Dan-Dan Zhang +8 位作者 Zhi-Tong Lyu Jian Wang Yu-Long Li Zu-Yao Liu Hong-Hui Chen Ding-Qi Rao Zhi-Fang Jin Chang-You Zhang Ying-Yong Wa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05-122,共18页
The genus-level recognition of monophyletic short-legged toads(Brachytarsophrys)has been recently implicated in the taxonomic debate of Megophrys sensu lato.In the present study,Brachytarsophrys is reasonably regarded... The genus-level recognition of monophyletic short-legged toads(Brachytarsophrys)has been recently implicated in the taxonomic debate of Megophrys sensu lato.In the present study,Brachytarsophrys is reasonably regarded as a distinct genus based on significant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s and recent molecular analyses.Furthermore,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is genus is performed,with two species groups proposed based on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Particularly,Brachytarsophrys platyparietus is removed as a synonym of Brachytarsophrys carinense and considered a valid species due to significant genetic divergence and distinct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In addition,a new species,Brachytarsophrys orientalis sp.nov.,is described based on a series of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southeastern China.This work takes the member species of the genus Brachytarsophrys to seven,suggesting that the diversity of Brachytarsophrys is underestimated.In addition,the genus levels of other monophyletic groups within the subfamily Megophryinae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us level Megophryinae Morphology PHYLOGENY Revision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
3
作者 苏嘉茵 谢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731-1738,共8页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25例乳腺癌患者(疾病组)和225例健康对照人群(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高通量测序测定两组粪便标本的肠道...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25例乳腺癌患者(疾病组)和225例健康对照人群(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高通量测序测定两组粪便标本的肠道菌群。统计并比较两组丰富度(Chao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及属水平相对丰度。疾病组患者实施常规抗肿瘤治疗,定期随访,根据预后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统计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一般资料及肠道菌群Chao指数、Shannon指数、属水平相对丰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肠道菌群指标对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筛选变量,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疾病组Chao指数、Shannon指数及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普氏菌属相对丰度均低于健康组(P<0.05),瘤胃球菌属、布劳特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组(P<0.05)。乳腺癌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0.56%(66/216)。预后不良组Ⅲ~Ⅳ期、三阴性乳腺癌、未/低分化比例及肠道菌群瘤胃球菌属、布劳特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hao指数、Shannon指数及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普氏菌属相对丰度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hao指数、Shannon指数及乳杆菌属、普氏菌属、双歧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布劳特菌属相对丰度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cut-off值分别为44.01、0.69、13.78%、3.97%、6.77%、7.92%、9.74%,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3(95%CI:0.844~0.931)、0.949(95%CI:0.911~0.974)、0.862(95%CI:0.809~0.905)、0.852(95%CI:0.797~0.897)、0.782(95%CI:0.721~0.835)、0.744(95%CI:0.680~0.800)、0.721(95%CI:0.656~0.780)。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临床分期、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乳腺癌 预后 临床分期 属水平
下载PDF
藏东南墨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莹 冯建孟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5年第12期69-74,共6页
对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被的起源和分布。以大尺度的植物分布数据为基础,在科与属的水平上,探讨了藏东南墨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拥有种子植物1 049种,分属... 对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被的起源和分布。以大尺度的植物分布数据为基础,在科与属的水平上,探讨了藏东南墨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拥有种子植物1 049种,分属于512属,128科,可能是西藏地区植物类群较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从总体区系构成来看,在科的水平上,墨脱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区系性质;但在属的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和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相对更为接近,表现出一定的区系过渡性。研究区域内科、属水平不同的区系组成以及温、热带成分所表现的较大差异,可能与科、属所代表的不同地质历史和青藏高原的抬升历史有关。同时,滇西北贡山地区相比滇西南地区、滇东南地区和滇南地区,其植物区系组成和起源与研究区域的联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区系组成 科水平 属水平 墨脱地区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技术研究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肠道菌群属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范丽红 黄河 常小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研究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属水平肠道菌群的作用,筛选相关菌属。方法将24只兔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隔药饼灸组,每组8只;干预12周后,观察TC、TG、LDL-C水平的变化,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属水平菌落差异。结果... 目的研究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属水平肠道菌群的作用,筛选相关菌属。方法将24只兔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隔药饼灸组,每组8只;干预12周后,观察TC、TG、LDL-C水平的变化,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属水平菌落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兔血清LDL-C、TG、TC水平均下降(均P<0.05)。隔药饼灸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善,un_f_Muribaculaceae、un_o_Gastranaerophilales、瘤胃球菌科UCG-014属、阿克曼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提高(均P<0.05),毛螺菌属NK4A136、瘤胃梭菌属6、拟杆菌属相对丰度均降低(均P<0.05)。结论隔药饼灸能改善异常血脂及调整菌群结构,可能与上调un_f_Muribaculaceae、un_o_Gastranaerophilales、瘤胃球菌科UCG-014属、阿克曼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毛螺菌属NK4A136、瘤胃梭菌属6、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16S rDNA 属水平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干姜与大枣提取物对酸冷刺激大鼠消化道菌群属水平和代谢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杨峥 牛婷立 +11 位作者 王轩 吕晓燕 芦煜 洪洁薇 司银楚 马良宵 李海燕 朱庆文 贺立娟 徐荣廷 牛欣 杨学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3-856,共4页
目的:观察干姜、大枣提取物调节酸冷刺激后大鼠口腔、胃、小肠、大肠消化道菌群变化以及菌群代谢功能预测。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醋酸组和醋酸药物组,每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饮食。醋酸组采用pH浓度为3.9、温度为4℃的醋酸... 目的:观察干姜、大枣提取物调节酸冷刺激后大鼠口腔、胃、小肠、大肠消化道菌群变化以及菌群代谢功能预测。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醋酸组和醋酸药物组,每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饮食。醋酸组采用pH浓度为3.9、温度为4℃的醋酸进行灌胃。醋酸药物组给予干姜、大枣提取物灌胃。灌胃10 d后,分别取口腔、胃、小肠、大肠内容物,检查各组大鼠在酸冷刺激后菌群属水平的变化。结果:消化道菌群属水平变化,酸冷刺激后,各部位的益生菌、致病菌结构和多样性均有改变(P<0.01,P<0.05),在干姜、大枣提取物干预后,致病菌大致呈现抑制趋势(P<0.01,P<0.05)。胃部菌群,有7条通路醋酸组的丰度值较高。大肠菌群,有10条通路醋酸药物组的丰度值较高。结论:酸冷刺激导致消化道菌群属水平变化和代谢功能更加活跃,干姜大枣提取物对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消化道 酸冷刺激 菌群 属水平 代谢 干姜 大枣
原文传递
滇西北地区种子植物中国-喜马拉雅分布成分(Sino–Himalaya,SH)的区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娅华 冯建孟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2-978,共7页
利用大尺度的植物区系分布信息,探讨了滇西北地区中国–喜马拉雅分布成分的区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从科到属,该区系成分的比重增加了18%左右,意味着滇西北地区可能是该区系成分的重要分化中心之一。对主要植物类群的组成分析表... 利用大尺度的植物区系分布信息,探讨了滇西北地区中国–喜马拉雅分布成分的区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从科到属,该区系成分的比重增加了18%左右,意味着滇西北地区可能是该区系成分的重要分化中心之一。对主要植物类群的组成分析表明,滇西北地区可能是该区系成分在科、属水平上的重要分布和起源中心。在属水平上,该区系成分所占比重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差的增加均呈递增趋势,这可能与纬度梯度上地壳的差异性抬升所致的区系分化强度的纬度分异有关。从南到北,该区系成分中年轻的多型属所占比重呈增加趋势,而古老的少(单)型属所占比重则呈递减趋势。这可能与纬度梯度上地层的差异性抬升和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喜马拉雅分布成分 科水平 属水平 地理分布格局 滇西北地区
下载PDF
尼泊尔地区种子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及其生物地理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捷 徐成东 冯建孟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5年第12期75-81,共7页
利用尼泊尔地区大尺度的植物志资料,探讨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板块归属。结果表明,尼泊尔地区拥有种子植物4 870种,分属于221科,1 403属。在属水平上,所占比重最大的区系分布类型是泛热带分布成分(T2)(17.18%),其次为北温带分布成分... 利用尼泊尔地区大尺度的植物志资料,探讨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板块归属。结果表明,尼泊尔地区拥有种子植物4 870种,分属于221科,1 403属。在属水平上,所占比重最大的区系分布类型是泛热带分布成分(T2)(17.18%),其次为北温带分布成分(T8)(14.75%)。在科水平上,主要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其所占比重达到68.77%,而温带区系成分则仅为23.97%。无论在科水平还是在属水平上,该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均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但从科到属的水平,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从68.77%减少到51.60%。这可能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撞,导致地势抬升和环境热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类群组成 地理分布成分 生物地理学 科水平 属水平
下载PDF
属级芯片筛查技术在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永江 辛言言 +1 位作者 朱水芳 邓丛良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4-523,共10页
建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Pospiviroid)类病毒有效的芯片筛查技术,对该属类病毒进行筛查。分析了该属类病毒序列,得到19条具有属级鉴定特征的探针。这些探针符合GC含量在40%与60%之间、单个核苷酸含量不大于50%、无多于4个核苷酸的... 建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Pospiviroid)类病毒有效的芯片筛查技术,对该属类病毒进行筛查。分析了该属类病毒序列,得到19条具有属级鉴定特征的探针。这些探针符合GC含量在40%与60%之间、单个核苷酸含量不大于50%、无多于4个核苷酸的连续重复及不形成多于6个核苷酸的发卡结构的标准;将探针点制到玻璃片基上制备芯片。芯片探针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菊花矮化类病毒(Chrysanthemum stunt viroid,CSVd)及番茄雄性株类病毒(Tomato planta macho viroid,TPMVd)样品杂交可获得有效信号;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可检测到200 pg/μL的总RNA。该芯片可用于Pospiviroid类病毒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 属级探针 芯片 菊花矮化类病毒 番茄雄性株类病毒
原文传递
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属属级寡核苷酸芯片筛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商明清 赵文军 +1 位作者 李世访 张永江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9,共4页
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属是重要的植物类病毒属,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通过对该属类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筛选,设计了8条用于该属类病毒筛查的属级特异性探针并制备了寡核苷酸芯片。应用啤酒花矮化类病毒标准样品对该芯片进行验证,结... 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属是重要的植物类病毒属,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通过对该属类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筛选,设计了8条用于该属类病毒筛查的属级特异性探针并制备了寡核苷酸芯片。应用啤酒花矮化类病毒标准样品对该芯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属级芯片可以特异性检测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可检测到2ng/μL的总RNA。该芯片可用于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属类病毒的筛查,为该属类病毒的检疫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属 属级探针 寡核苷酸芯片
原文传递
苹果锈果类病毒属属级寡核苷酸芯片筛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永江 辛言言 +1 位作者 朱水芳 李世访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苹果锈果类病毒属是重要的植物类病毒属,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通过对该属类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筛选,设计了35条用于该属类病毒筛查的属级特异性探针并制备了寡核苷酸芯片。应用苹果锈果类病毒及柑橘矮化类病毒标准样品对该芯... 苹果锈果类病毒属是重要的植物类病毒属,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通过对该属类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筛选,设计了35条用于该属类病毒筛查的属级特异性探针并制备了寡核苷酸芯片。应用苹果锈果类病毒及柑橘矮化类病毒标准样品对该芯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属级芯片可以获得有效的杂交信号,其灵敏度与RT-PCR电泳法相当。该芯片可用于苹果锈果类病毒属类病毒的筛查,为该属类病毒的检疫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锈果类病毒属 属级探针 寡核苷酸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