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大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中诺如病毒感染状况 被引量:3
1
作者 栾明春 于蕾 +3 位作者 宋晓昀 蔡特 李淑霞 于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928-930,共3页
目的了解2015年大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中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时掌握诺如病毒的流行趋势,提高防控能力。方法对2015年大连市10家哨点医院采集的1 247份标本进行诺如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1.92%,其中G... 目的了解2015年大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中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及时掌握诺如病毒的流行趋势,提高防控能力。方法对2015年大连市10家哨点医院采集的1 247份标本进行诺如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1.92%,其中GⅡ型阳性率1.60%,GⅠ型阳性率0.32%。结论大连市首次在急性胃肠炎病例中监测到GⅠ型诺如病毒,2015年大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中诺如病毒感染以GⅡ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G GⅡ型 急性胃肠炎
原文传递
广西首次在急性胃肠炎病例中检出GⅠ型诺如病毒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艳 邓丽丽 +8 位作者 刘巍 谭冬梅 唐振柱 杨进业 黄兆勇 杨哲 谢镇国 方志锋 董柏青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972-1973,共2页
目的研究南宁市某医院门诊急性胃肠炎病例中GⅠ型诺如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南宁市某医院门诊腹泻病例标本进行GⅠ型诺如病毒RNA检测,并对GⅠ型阳性标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在所检测的696份... 目的研究南宁市某医院门诊急性胃肠炎病例中GⅠ型诺如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南宁市某医院门诊腹泻病例标本进行GⅠ型诺如病毒RNA检测,并对GⅠ型阳性标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在所检测的696份粪便悬液标本中,检出4份GⅠ型阳性,经核酸测序证实为GⅠ型诺如病毒。结论在广西的急性胃肠炎病例中存在GⅠ型诺如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G 散发病例 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基因组Ⅰ型和Ⅴ型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段凯越 赵景壮 +4 位作者 任广明 邵轶智 卢彤岩 何保全 徐黎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6-744,共9页
为调查造成中国西北某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养殖场幼鱼出现持续性死亡的病因,采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及分子鉴定的方法对患病虹鳟进行了鲑鳟常见病毒筛查,同时采用系统发育分析、电镜观察、滴度测定及人工回归感染等方法对分离获得的... 为调查造成中国西北某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养殖场幼鱼出现持续性死亡的病因,采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及分子鉴定的方法对患病虹鳟进行了鲑鳟常见病毒筛查,同时采用系统发育分析、电镜观察、滴度测定及人工回归感染等方法对分离获得的毒株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显微结构观察及毒力特性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患病虹鳟的肝、脾及肾组织细胞发生广泛性坏死,并伴随空泡化及溶解等现象;由病鱼内脏组织制备的组织匀浆悬液均能够感染CHSE-214细胞并产生典型细胞病变(CPE);从该养殖场的不同养殖区域共分离到3株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其中IPNV-F1和IPNV-W2属于基因组Ⅰ型,分别与IPNV中国分离株WZ2016(KX355401)和ChRtm213(KX234591)同源性最高,VP2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8.5%,IPNV-W1属于基因组Ⅴ型,与意大利毒株IPNV/O.mykiss/I/PN/208/Mar88(MG543567)同源性最高,二者的VP2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性为99.1%;接种病毒后的CHSE-214细胞内存在大量呈晶格状排列的无囊膜病毒粒子,3株IPNV分离株在CHSE-214细胞上的平均滴度分别为107.43 TCID 50/0.1 mL(IPNV-F1)、107.30 TCID 50/0.1 mL(IPNV-W1)和107.29 TCID 50/0.1 mL(IPNV-W2);分别以0.1 mL/尾的剂量向健康虹鳟幼鱼腹腔注射各IPNV分离株,在攻毒后60 d内虹鳟未出现死亡,攻毒后30 d时,病毒在组织中的平均滴度分别为104.50 TCID 50/0.1 g组织(IPNV-F1)、105.38 TCID 50/0.1 g组织(IPNV-W1)和104.13 TCID 50/0.1 g组织(IPNV-W2),攻毒后60 d时,病毒在组织中的平均滴度下降为103.43 TCID 50/0.1 g组织(IPNV-F1)、104.50 TCID 50/0.1 g组织(IPNV-W1)和103.21 TCID 50/0.1 g组织(IPNV-W2)。研究表明,该发病养殖场同时存在基因组Ⅰ型和Ⅴ型的IPNV,本研究首次从同一养殖场分离到两种基因型的IPNV,可为中国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基因组 基因组Ⅴ型
下载PDF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among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Lebanon 被引量:3
4
作者 Nada M Melhem Hassan Zaraket +11 位作者 Khalil Kreidieh Zeinab Ali Moza Hammadi Soha Ghanem Farah Hajar Amjad Haidar Adlette Inati Mariam Rajab Hassan Fakhouri Bassam Ghanem Ghassan Baasiri Ghassan Dbaib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48期10557-10565,共9页
AIM To assess the burden of norovirus(No V) and to determine the diversity of circulating strains among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Lebanon. METHODS Sto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children presenting with acute gastro... AIM To assess the burden of norovirus(No V) and to determine the diversity of circulating strains among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Lebanon. METHODS Sto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children presenting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to six major hospitals in Lebanon. A total of 739 eligible stool samples, testing negative for diarrhea caused by rotavirus as a possible viral pathogen, were collected between January 2011 and June 2013. A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demographic,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s was used at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of children presenting with diarrhea. Vir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stool samples follow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nucleotide sequencing of a fragment of the viral protein 1 capsid gene.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s were carried out and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constructed using the MEGA 6 software.RESULTS Overall, 11.2% of stoo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hildren aged < 5 years tested positive for No V genogroups Ⅰ(GⅠ) and Ⅱ(GⅡ). GⅡ accounted for 10.6% of the gastroenteritis cases with only five samples being positive for GⅠ(0.7%). The majority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showed symptoms of diarrhea, dehydration, vomiting and fever. Upon sequencing of positive samples and based on their clustering in the phylogenetic tree, 4/5 of GⅠ gastroenteritis cases were designated GⅠ.3 and one case as GⅠ.4. GⅡ.4 was predominantly detected in stool of our study participants(68%). We report a JB-15/KOR/2008 GⅡ.4 Apeldoorn 2008-like variant strain circulating in 2011; this strain was replaced between 2012 and 2013 by a variant sharing homology with the Sydney/NSW0514/2012/AUS GⅡ.4 Sydney 2012 and Sydney 2012/FRA GⅡ.4 strains. We also report the co-circulation of non-GⅡ.4 genotypes among hospitalized children. Our data show that No V gastroenteritis can occur throughout the year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cases detected during the hot months.CONCLUSION The majority of No V-associated viral gastroenteritis cases among 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OVIRUS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ING NOROVIRUS genogroup NOROVIRUS genogroup Lebanon
下载PDF
Allglo探针与Taqman探针双重荧光RT-PCR法检测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的比较和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毅谦 郭旸 +2 位作者 吴福平 李辉 邵景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924-2926,2947,共4页
目的对Allglo探针和Taqman探针检测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的双重荧光RT-PCR方法进行比较,并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设计针对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的Allglo探针和Taqman探针,优化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一步法荧光RT-PCR快速检测反应体系。... 目的对Allglo探针和Taqman探针检测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的双重荧光RT-PCR方法进行比较,并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设计针对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的Allglo探针和Taqman探针,优化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一步法荧光RT-PCR快速检测反应体系。对这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比较评估,对56份临床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并统计结果。结果这两种方法特异性强;最低检测限均为102copies/μL以下;但是Allglo探针在同一浓度下比Taqman探针CT值更低,扩增效率更高。对56份临床粪便标本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结论 Allglo探针双重荧光RT-PCR方法较之Taqman探针检测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扩增效率更高,两者均可用于感染性腹泻暴发中诺如病毒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Glo探针 TAQMAN探针 G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中检出基因Ⅰ组1型诺如病毒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冬梅 刘巍 +5 位作者 邓丽丽 玉明科 唐振柱 马宇燕 韦一知 卓家同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2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检出的诺如病毒(Norovirus,NV)的基因特征,并对其基因分型。方法 2010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某中学发生了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对收集的3份患者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检出的诺如病毒(Norovirus,NV)的基因特征,并对其基因分型。方法 2010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某中学发生了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对收集的3份患者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V核糖核酸,阳性标本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的3份粪便标本均为基因I组(Genogroup I,GI)NV,序列分析显示,与GI.1型(GI.1)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0%,在系统进化树中与GI.1型NV属同一分支。结论首次证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感染性腹泻疫情中存在GI.1型N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疫情 诺如病毒 基因组1型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PCR检测猪输血传播病毒Ⅰ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娄高明 殷华平 +1 位作者 冯顺胜 黄健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7-1110,共4页
参照GenBank已公布的猪源输血传播病毒Ⅰ型(Torque Teno Virus genogroupⅠ,TTVⅠ)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片段为194bp,测序结果与已公布的猪TTVⅠ型序列同源性为92.6%。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 参照GenBank已公布的猪源输血传播病毒Ⅰ型(Torque Teno Virus genogroupⅠ,TTVⅠ)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片段为194bp,测序结果与已公布的猪TTVⅠ型序列同源性为92.6%。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等病原,无特异性条带出现,不存在交叉反应。该法灵敏度高,能检测到11.3pg的阳性核酸。检测某规模化猪场送检的44份健康母猪血清,结果TTVⅠ型的阳性率为13.6%(6/44);检测2006年7月到2007年3月期间采自广东、江西、湖南、广西、福建等5个省154份疑似"猪高热病"病料组织,结果TTVⅠ型的阳性率为40.9%(63/154),这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TTVⅠ型感染率是非常高的。试验结果证明所建立的PCR方法为猪TTVⅠ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输血传播病毒 PCR 建立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