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殷建华 谢佳新 +4 位作者 韩磊 鹿文英 韩一芳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分析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序列的基因重组现象。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8条基因序... 目的:分析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序列的基因重组现象。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8条基因序列进行拼接和比对,分析2009年爆发株与历史流行株序列间的同源性;同时采用Simplot3.5.1软件分析新型流感病毒A/H1N1基因重组现象。结果:2009年3月以来爆发的新型A/H1N1病毒株聚合酶B1(polymerase B1,PB1)基因来自于人H3N2,其同源性为93.7%;聚合酶B2(polymerase B2,PB2)和聚合酶A(polymerase A,PA)与禽H5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89.0%、89.9%;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与北美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1.7%、93.1%和93.1%;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和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MP)与欧洲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0.5%、95.5%。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2009年新型A/H1N1病毒与北美地区猪H1N1病毒同源性最高,为83.9%。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是人H3N2、北美地区猪H1N1、欧洲地区猪H1N1、禽H5N1的基因重排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基因组 遗传重排 进化
下载PDF
以重配技术制备H1N1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英伟 李卫东 +9 位作者 马娜 姚忠萍 燕景恩 张勇 刘雅灵 杨佳 吴忠香 廖国阳 杨净思 李长贵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以重配技术制备H1N1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为以Vero细胞为基质生产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A/Yunnan/1/2005Va(H3N2)为母本株,与WHO推荐的2007~2008年度北半球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A/Caledonia/20/99(H1N1... 目的以重配技术制备H1N1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为以Vero细胞为基质生产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A/Yunnan/1/2005Va(H3N2)为母本株,与WHO推荐的2007~2008年度北半球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A/Caledonia/20/99(H1N1)共同感染SPF鸡胚和Vero细胞,用抗A/Yunnan/1/2005Va(H3N2)抗体筛选重配病毒,在Vero细胞连续传12代,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鉴定病毒型别。将重配病毒经Vero细胞大量培养,重配前的病毒经鸡胚大量培养,分别经甲醛灭活,制备灭活疫苗,免疫ICR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获得了1株Vero细胞适应的高产H1N1流感病毒株,连续传9代后,病毒血凝滴度维持在512,免疫原性与重配前的毒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与流行株的重配和抗体筛选,可以获得H1N1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亚型 遗传重配 VERO细胞
原文传递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和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石伟 孙英伟 +2 位作者 王璐璐 孙海波 姚文清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999-1005,共7页
2013年中国首次报道H7N9禽流感病毒由禽类感染人体,之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持续在人群中季节性流行。H7N9流感病毒在HA蛋白上发生了与跨种属屏障有关的氨基酸突变(Q226L,G186V),并拥有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而且在聚合酶PB2上E627K、D701N... 2013年中国首次报道H7N9禽流感病毒由禽类感染人体,之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持续在人群中季节性流行。H7N9流感病毒在HA蛋白上发生了与跨种属屏障有关的氨基酸突变(Q226L,G186V),并拥有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而且在聚合酶PB2上E627K、D701N突变增强病毒聚合酶活性和在哺乳动物中的毒力。截至2018年9月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1 567例,死亡615例。2017年2月,在广东省患者中检出的H7N9禽流感病毒表现为高致病性和致死性,且在人群中可能有限地人传人,对人类造成巨大潜在威胁。序列分析发现在H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裂解点多了几个连续的碱基片段(KRTA)。该文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基因特征、防治现状等方面的目前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基因重组 流行特征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汉滩型与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康文臻 黄长形 +2 位作者 白雪帆 杨为松 李光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汉坦病毒汉滩型与汉城型之间能否发生基因重排以及发生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 用汉坦病毒汉滩型 76 118株与汉城型SR 11株混合感染VeroE6细胞 ,空斑形成试验挑取子代病毒克隆株 ,分型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鉴定子代病毒基因型... 目的 探讨汉坦病毒汉滩型与汉城型之间能否发生基因重排以及发生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 用汉坦病毒汉滩型 76 118株与汉城型SR 11株混合感染VeroE6细胞 ,空斑形成试验挑取子代病毒克隆株 ,分型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鉴定子代病毒基因型。结果 大部分 (6 8.19%)子代病毒的基因组来自 7 118株或SR 11株 ;2株 (4 .5 5 %)两型引物扩增均为阳性 ;2株 (4 .45 %)两型引物扩增均为阴性 ;5株 (11.36 %)发生了M片段重排 ,3株 (6 .82 %)发生了L片段重排 ,未发现S片段重排 ;1株M片段来自双亲株 ,1株S片段为双倍体。结论 证实汉坦病毒Ⅰ型与Ⅱ型之间可以发生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 基因重排 聚合酶莲反应
原文传递
新型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与鸡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洪磊 佟琪 +5 位作者 李涵 韩琪祺 刘激雨 李佳琪 杨吉喆 刘金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1-139,共9页
为调查我国多个省份鸡群中发生一种以眼睑肿胀出血、呼吸道症状、产蛋鸡产蛋率急性下降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的致病病原,本研究对发病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病毒全基因序列分析,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1... 为调查我国多个省份鸡群中发生一种以眼睑肿胀出血、呼吸道症状、产蛋鸡产蛋率急性下降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的致病病原,本研究对发病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病毒全基因序列分析,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1)该病自2021年12月首先发现于广东省某三黄鸡群,随后陆续在福建、安徽、江苏、河南等多个省份鸡群中发生,鸡群发病率高,后期易继发感染细菌,死亡率1%~10%;2)实验室初步诊断为H3N8亚型禽流感;3)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为新型禽流感病毒,系欧亚禽分支H3基因、北美禽分支N8基因与G57基因型H9N2病毒内部基因组成的三源重排病毒;4)新型H3N8病毒对SPF鸡高度易感,感染鸡表现为眼睑肿胀出血,轻微呼吸道症状;病理变化为哈德氏腺黏膜坏死,鼻甲、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坏死,黏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肺脏支气管肺炎;病毒可通过口咽和泄殖腔排毒,排毒时间为5~7d;病毒在鼻甲、气管和肺脏中可高效复制,并且可以在哈德氏腺等肺外脏器复制。综上,新型三源重排H3N8禽流感病毒对鸡高度适应,对呼吸系统致病性较强,应尽快开展系统的流行病学监测,及早对病毒的源头及传播途径进行防控,力争将这种新型病毒消灭在流行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8 禽流感病毒 基因重排 致病性
原文传递
我国蓝舌病病毒血清24型毒株的分离与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恒 王金萍 +8 位作者 李乐 肖雷 孟锦昕 寇美玲 廖德芳 何于雯 高林 李占鸿 李华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7,共7页
掌握云南省蓝舌病病毒(BTV)的活动情况与流行毒株的遗传特征。2012—2015年,在云南省的师宗县、江城县与芒市分别设立3个监控点,进行BTV的分离。自监控动物采集的BTV核酸阳性血液通过"鸡胚-C6/36细胞-BHK细胞"接种的方式进行... 掌握云南省蓝舌病病毒(BTV)的活动情况与流行毒株的遗传特征。2012—2015年,在云南省的师宗县、江城县与芒市分别设立3个监控点,进行BTV的分离。自监控动物采集的BTV核酸阳性血液通过"鸡胚-C6/36细胞-BHK细胞"接种的方式进行病毒分离;采用RT-PCR与中和试验进行分离病毒的血清型鉴定;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病毒的Seg-2、Seg-3、Seg-7与Seg-6基因节段进行RT-PCR扩增与克隆测序。2012—2015年,从云南省的师宗县、江城县与芒市分别分离获得3株BTV-24型毒株。分离病毒的Seg-2、Seg-3、Seg-7与Seg-6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我国毒株的Seg-2与BTV-24型参考毒株聚为一簇,而Seg-6与BTV-10型毒株聚为一簇;我国毒株的Seg-3在系统发生树上划分为"东方型"地域型,Seg-7在系统发生树上形成一个独立于其他地域型的分支。本试验报道了我国BTV-24型毒株的分离与Seg-2、Seg-3、Seg-6与Seg-7序列特征,结果表明,我国BTV-24型毒株的Seg-6基因节段与BTV-10型毒株发生了基因重配;Seg-7具有独特的遗传特征,形成了一个新的Seg-7地域型,暂定为"Chinese topotype"。本试验为进一步开展BTV-24型的流行病学、感染特性与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蓝舌病病毒血清24型 病毒分离 基因重配 地域型
原文传递
一株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广东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姚艳 张桂红 +3 位作者 刘文军 陈铁桥 孙蕾 罗浑金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5-809,共5页
从广东省疑似流感发病猪分离到1株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01/2005(H3N2)),对其各个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它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相关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A全基因与广东2003~2004年分离... 从广东省疑似流感发病猪分离到1株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01/2005(H3N2)),对其各个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它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相关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A全基因与广东2003~2004年分离的H3N2猪流感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与纽约90年代末分离的H3N2人流感毒株同源性在98.5%以上;NA基因与纽约1998~2000年分离的H3N2人流感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NS基因、M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H1N1亚型猪流感毒株A/swine/HongKong/273/1994(H1N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7.9%、98.4%,与美洲A/swine/Iowa/17672/1988(H1N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7%、97.1%;其他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H3N2人流感毒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推测其M和NS基因来源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NA及其他基因均来源于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表明此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为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和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经基因重排而得到的重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3N2亚型 H1N1亚型 基因重排 重组
下载PDF
水禽源H3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对鸭的致病性研究
8
作者 佟琪 韩琪祺 +3 位作者 束思成 常昊宇 刘金华 孙洪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94,共8页
为调查某蛋鸭养殖场发生的以急性产蛋下降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病原,研究对发病鸭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演化分析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引起蛋鸭发病病原为H3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HA和NA基因来源于欧亚... 为调查某蛋鸭养殖场发生的以急性产蛋下降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病原,研究对发病鸭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演化分析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引起蛋鸭发病病原为H3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HA和NA基因来源于欧亚谱系野鸟源低致病性AIV,内部基因与当前流行的2.3.4.4b分支H5Ny亚型AI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该病毒对SPF鸭高度易感,感染雏鸭出现呼吸道症状以及神经症状,死亡率40%,引起肺脏等多脏器严重病理损伤,病毒可在气管、肺脏、小肠和脑中有效复制,通过口咽和泄殖腔长时间(11d)排毒,并且在鸭之间接触传播。综上所述,试验分离的新型重组H3N6亚型AIV对鸭致病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对水禽养殖业具有一定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6 禽流感病毒 基因重排 致病性
下载PDF
2018-2020年甘肃省腹泻病毒流行特征及A组轮状病毒全基因组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倩 吕彩霞 +4 位作者 王雪莹 汪鹏 张慧敏 于德山 李丹地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0-176,共7页
目的了解2018—2020年甘肃省A组轮状病毒(RVA)流行特征及全基因组特征。方法选取甘肃省腹泻症候群监测的6家哨点医院采集的腹泻患者粪便2553份,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核酸,选取部... 目的了解2018—2020年甘肃省A组轮状病毒(RVA)流行特征及全基因组特征。方法选取甘肃省腹泻症候群监测的6家哨点医院采集的腹泻患者粪便2553份,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核酸,选取部分轮状病毒阳性样本构建DNA测序文库,采用第二代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毒阳性标本853份,检出率33.41%,其中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17.43%),其次是诺如病毒(12.65%)、腺病毒(6.58%)、星状病毒(4.70%)、札如病毒(1.02%)。对50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第二代测序,获得31株全序列,其中24株G9P[8]、2株G2P[8]、3株G2P[4]、1株G9P[6]和1株G9P[4]型别。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除VP7片段外,序列差异比较大的有VP3和NSP4两个节段。本研究获得21株G9P[8]型Wa-like株(G9-P[8]-I1-R1-C1-M 1-A1-N1-T1-E1-H1),3株NSP4节段重配的G9P[8]-E2株(G9-P[8]-I1-R1-C1-M1-A1-N1-T1-E2-H1),在测序的24株G9P[8]型RVA毒株中,G9P[8]-E2重配株占12.5%(3/24)。结论2018—2020年甘肃省轮状病毒是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以G9P[8]基因型为绝对优势,首次发现G9P[8]-E2重配株,应持续进行病毒变异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轮状病毒 基因重配 第二代测序 G9P[8]
原文传递
依赖流感聚合酶诱导报告系统评估流感病毒RNP兼容性
10
作者 杨文广 李威 +4 位作者 赵志艳 张森 陈月红 户义 姜涛 《军事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索建立不断变异的甲型流感病毒(IAV)的快速监测与评估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与IAV复制水平密切相关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NP)基因重组后的聚合酶活性和亚基相容性进行评估,最终对新发IAV进行监测。方法利用依赖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活... 目的探索建立不断变异的甲型流感病毒(IAV)的快速监测与评估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与IAV复制水平密切相关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NP)基因重组后的聚合酶活性和亚基相容性进行评估,最终对新发IAV进行监测。方法利用依赖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活性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IAV不同亚型、相同亚型不同毒株间相应RNP重配体的聚合酶活性。结果病毒RNP的聚合酶活性受核蛋白单独重配影响不大,但其活性的高低与PB1⁃PB2、PB1⁃PA组合的来源密切相关;不同宿主来源的流感病毒PB1⁃PB2重配的RNP聚合酶活性下降显著。结论依赖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活性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可用于评估不同重配流感病毒RNP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核糖核蛋白 聚合酶 基因重配 报告基因
原文传递
遗传重配制备B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毒株
11
作者 寸怡娜 宋绍辉 +6 位作者 苏敏 刘泽 吴雅楠 高菁霞 马磊 廖国阳 李卫东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B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作为母本,遗传重配制备B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方法选择WHO推荐2017—2018年疫苗株B/massa chusetts/2/2012(简称BX-51B)与实验室原有母本株B/Malaysia/2506/2004Va(简称Bv)共同感染...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B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作为母本,遗传重配制备B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方法选择WHO推荐2017—2018年疫苗株B/massa chusetts/2/2012(简称BX-51B)与实验室原有母本株B/Malaysia/2506/2004Va(简称Bv)共同感染鸡胚和Vero细胞,用抗Bv血清筛选重配病毒,空斑纯化筛选出含有流行株表面抗原的Vero细胞适应株。结果获得重配株命名为BX-51BVa,能在Vero细胞连续传代,通过血凝抑制试验和单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证明BX-51BVa与疫苗株BX-51B是同一型别,基因序列测定证明其HA和NA氨基酸序列与疫苗株BX-51B相同。结论本研究通过筛选出1株B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BX-51BVa证明Bv可以作为母本毒株,制备Vero细胞B型流感病毒疫苗毒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B型流感病毒 遗传重配
原文传递
猪流感病毒进化方式及其流行特点 被引量:20
12
作者 祁贤 陆承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38-1145,共8页
猪在甲型流感病毒生态分布和遗传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猪的呼吸道上皮同时具有禽和人流感病毒2种类型的受体,因此人和禽流感病毒都可以感染猪,猪被认为是禽、人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和不同来源流感病毒的基因"混合器"。猪流感病... 猪在甲型流感病毒生态分布和遗传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猪的呼吸道上皮同时具有禽和人流感病毒2种类型的受体,因此人和禽流感病毒都可以感染猪,猪被认为是禽、人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和不同来源流感病毒的基因"混合器"。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的进化方式包括基因重配、抗原漂移和宿主适应性进化,其中基因重配是主要进化方式。与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相比,SIV在全球的流行情况各不相同,呈地方流行性,并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全球范围内流行的SIV亚型主要有3种:H1N1、H3N2和H1N2亚型,其中各亚型内病毒基因来源又不尽相同。欧洲、北美及我国猪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在遗传进化和基因来源方面各具特色。目前欧洲猪群中流行的主要是类禽H1N1、H1N2和H3N2病毒,其中后两者是基因重配病毒。从1998年开始,古典猪H1N1、"人-猪-禽"三源基因重配H3N2、H1N1和H1N2病毒共存于北美的猪群中,其遗传变异日趋复杂。在基因进化上,欧洲和北美基因重配的SIV是目前新的人类流感大流行病原-"甲型H1N1病毒"-的母源病毒。我国猪群中流感病毒主要是古典猪H1N1和类人H3N2病毒,但近年来也分离到遗传上与欧洲和北美SIV高度相关的病毒,提示我国SIV的流行和进化趋势值得关注。1970年代以来,全球已陆续报道了50多起人感染SIV事件,表明SIV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人兽共患病,预示了SIV可能会成为人类流感流行毒株或为流行毒株提供基因。鉴于SIV在甲型流感病毒生态学上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人类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建议应尽早启动我国SIV的常规监测工作,密切关注SIV的流行动态,掌握其分子遗传进化规律。同时,将SIV的监测工作纳入整个流感病毒(人和动物流感病毒)的监测网络,在信息上实现共享,从生态学的高度把握我国流感病毒的流行和进化趋势,这对保护动物健康和预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基因重配 跨物种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