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被引量:94
1
作者 李欣 莫惠栋 +3 位作者 王安民 徐辰武 朱毅华 于恒秀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7-204,共8页
应用莫惠栋等新近提出的P十q+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型杂种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试验材料P=4,q=7。结果表明:(1)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和垩白率6个性状的遗传受母株基因型控制,它们在... 应用莫惠栋等新近提出的P十q+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型杂种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试验材料P=4,q=7。结果表明:(1)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和垩白率6个性状的遗传受母株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间(着生在F1植株上)没有发生遗传分离,而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3个性状在民米粒间有显著的遗传分离,因此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2)除直链淀粉含量外,其余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均以加性方差为主。在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3个性状中,种子性状分离方差都占有较高比例,进一步证明了F2种子的这3个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胚乳自身的基因型决定的。(3)正反交测验的结果表明,9个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的细胞质效应,但细胞质遗传方差仅占遗传总方差的2.49%(糊化温度)~29.3%(精米率),多数性状集中在2%与5%之间,所以品质性状的细胞质遗传效应在总体上是不大的,但在性状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遗传表达 细胞质效应 水稻
下载PDF
籼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57
2
作者 敖雁 徐辰武 莫惠栋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8期706-712,共7页
应用新近提出的p^+q^+pq交配设计的种子性状遗传表达鉴别方法,分析了籼型水稻3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配组的30个杂种F1植株上的F2种子及其亲本的9个稻米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粒长、粒宽、粒重、糙米率和完整精... 应用新近提出的p^+q^+pq交配设计的种子性状遗传表达鉴别方法,分析了籼型水稻3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配组的30个杂种F1植株上的F2种子及其亲本的9个稻米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粒长、粒宽、粒重、糙米率和完整精米率5个性状在F2米粒间没有发生遗传分离,它们的遗传受二倍体母体基因型(F1植株)控制。(2)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4个性状则在F2米粒间有极显著的遗传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杂种稻米 品质性状 数量遗传 遗传改良
下载PDF
Narrowing Down the Targets: Towards Successful Genetic Engineering of Drought-Tolerant Crops 被引量:52
3
作者 Shujun Yang Barbara Vanderbeld Jiangxin Wan Yafan Huang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69-490,共22页
Drought is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stress affecting agriculture worldwide. Exploiting yield potential and maintaining yield stability of crops in water-limited environments are urgent tasks that must be under... Drought is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stress affecting agriculture worldwide. Exploiting yield potential and maintaining yield stability of crops in water-limited environments are urgent tasks that must be undertaken in order to guarantee food supply for the increasing world population. Tremendous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identifying key regulators in plant drought response through genetic,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using, in most cases, the model species Arabidopsis thaliana. However,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se regulators have been explored as potential candidate genes for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improvement of drought tolerance in crops. Based on biological functions, these gen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categories: (1) stress-respons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e.g. DREB1, AREB, NF-YB); (2) post-transcriptional RNA or protein modifications such as phosphorylation/dephosphorylation (e.g. SnRK2, ABI1) and farnesylation (e.g. ERA1); and (3) osomoprotectant metabolism or molecular chaperones (e.g. CspB). While continuing down the path to discovery of new target genes, serious efforts are also focused on fine-tun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known candidate genes for stress tolerance in specific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to avoid negative effects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se efforts are starting to bear fruit by showing yield improvements in several crops under a variety of water-deprivation conditions. As most such evalu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under controlled growth environments, a gap still remains between early success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to the elite cultivars of staple crops in the field. Nevertheless,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ignaling pathways and master regulators for drought tolerance. The knowledge acquired will facilitate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single or multiple targets an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in key crops to create commercialrade cult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iotic stress drought tolerance gene expression genetic engineering crop yield potential field trials.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差异及旅游发展转型 被引量:37
4
作者 刘社军 吴必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0,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的载体,是一个地区、民族乃至国家的无形财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在阅读相关文献基础上,运用类比法和举证法,从生物遗传学视角出发,从历史沉淀和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的载体,是一个地区、民族乃至国家的无形财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在阅读相关文献基础上,运用类比法和举证法,从生物遗传学视角出发,从历史沉淀和地理变迁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基因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具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及性状表达差异。同时,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困惑的基础上,探讨通过旅游开发将无形遗产有形化、大众化,优化文化基因赖以生存的遗传基质的可行性,从而探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双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差异 地域性 旅游开发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籼-粳杂种稻米几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爱红 徐辰武 莫惠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应用莫惠栋等新近提出的p+q+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籼-粳杂种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试材的p=4,q=5。结果表明:(1)粒长、粒宽的遗传受母株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_2米粒(着生在F_1植株上)间没有发生遗传分离;糊化温度和直链... 应用莫惠栋等新近提出的p+q+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分析了籼-粳杂种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试材的p=4,q=5。结果表明:(1)粒长、粒宽的遗传受母株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_2米粒(着生在F_1植株上)间没有发生遗传分离;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则在F_2米粒间有极显著的遗传分离,故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2)各性状的遗传变异均以加性为主,显性为次;在总遗传方差中,加性方差占55.60%(糊化温度)~79.35%(粒宽),显性方差占8.32%(直链淀粉含量)~32.10%(粒长)。籼、粳亚种间的细胞质差异对品质性状有影响,但出现频率较低,作用较小;细胞质方差仅占总遗传方差的0.27%(粒宽)~3.56%(直链淀粉含量)。(3)垩白度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其误差变异系数高达193.47%,约为粒长、粒宽、糊化温度的40倍;除杂种间差异外,其余项目均被误差掩盖,不能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种 稻米 遗传表达 品质性状 水稻
下载PDF
LED黄光对工夫红茶萎凋过程香气相关酶基因表达及活性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项丽慧 林馥茗 +5 位作者 孙威江 吴扬 陈明招 张沁芳 周乐乐 翁睿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9-566,共8页
将政和大白茶鲜叶置于LED黄光下照射萎凋16 h,以室内萎凋为对照,按工夫红茶工艺制成毛茶。对萎凋过程中萎凋叶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CsBG1、CsBG2)、β-樱草糖苷酶基因(CsBP)的相对表达量、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及毛茶挥发性香气组分进... 将政和大白茶鲜叶置于LED黄光下照射萎凋16 h,以室内萎凋为对照,按工夫红茶工艺制成毛茶。对萎凋过程中萎凋叶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CsBG1、CsBG2)、β-樱草糖苷酶基因(CsBP)的相对表达量、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及毛茶挥发性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研究黄光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ED黄光萎凋下,CsBG1、CsBG2表达量明显提高,萎凋第6 h CsBG2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CsBP在黄光萎凋全过程呈上调表达。LED黄光前期促进萎凋叶香气相关酶基因上调表达,在萎凋后期调控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最终使得工夫红茶甜花香显现,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光萎凋 挥发性香气组分 Β-葡萄糖苷酶 β-樱草糖苷酶 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PDF
用于叶绿体遗传转化的表达载体 被引量:22
7
作者 侯丙凯 于惠敏 夏光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叶绿体遗传转化是植物基因工程的新方向。本文简要介绍用于叶绿体遗传转化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涉及同源重组片段、叶绿体特异的启动子和终止子、筛选标记基因 ,以及目前在叶绿体中已实现表达的外源基因等内容。
关键词 叶绿体 遗传转化 表达载体
下载PDF
几个籼粳交组合稻米品质性状遗传表达的鉴别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辰武 张爱红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4,共4页
The genetic expression of four quality traits, grain length (GL), grain width (GW), gelatinizationtemperature (GT) and amylose content (AC) was identified each by two indica/japonica crosses using two indica andthree ... The genetic expression of four quality traits, grain length (GL), grain width (GW), gelatinizationtemperature (GT) and amylose content (AC) was identified each by two indica/japonica crosses using two indica andthree japonica cultivars. The genetic expression of GL and GW is completely subject to the diploid maternal genotype, and that of GT and AC is controlled by the diploid maternal genotype as well as the triploid endosperm genotype. The endosperm genotype may play the main role in the genetic expression of GT and 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组合 稻米品质 遗传表达 品质性状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黄籽性状的遗传、基因定位和起源探讨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显军 袁谋志 +3 位作者 官春云 陈社员 刘淑艳 刘忠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9-847,共9页
油菜种皮颜色既是一个形态指示性状,又与种子休眠和品质有关。以芥菜型油菜种皮颜色分离的2个BC6F2群体为作图群体,用微卫星(SSR)等标记进行连锁定位,并用定位标记对22份材料进行关联分析,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12份材料... 油菜种皮颜色既是一个形态指示性状,又与种子休眠和品质有关。以芥菜型油菜种皮颜色分离的2个BC6F2群体为作图群体,用微卫星(SSR)等标记进行连锁定位,并用定位标记对22份材料进行关联分析,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12份材料种皮中4-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花色素合酶(ANS)和花色素还原酶(ANR)基因的表达,对6份黄籽材料的种皮颜色基因等位性进行测定,结果将芥菜型油菜控制种皮颜色的2个基因位点分别定位到A9和B3连锁群,并找到其两侧紧密连锁标记,发现黄籽材料种皮颜色基因位点附近0.9cM和1.5cM区域高度保守,所有黑色种皮中DFR、ANS和ANR基因均表达,所有黄色种皮中DFR和ANS均不表达,但ANR基因表达或不表达,黄籽材料的种皮颜色基因等位。根据这些结果结合前人研究,认为芥菜型油菜种皮颜色基因是调控基因,黄籽为单一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种皮颜色 基因定位 关联分析 等位性测定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葡萄原生质体分离及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2
10
作者 舒小娟 温腾建 +2 位作者 邢佳毅 卢龙 胡建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2-1268,共7页
为了建立葡萄原生质体进行遗传转化的技术,该研究以葡萄品种‘黑香蕉’的叶片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分析纤维素酶和离析酶的浓度与配比、渗透压和酶解时间等主要因素对葡萄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探讨建立稳定、高效的葡萄原生质体分离与瞬时... 为了建立葡萄原生质体进行遗传转化的技术,该研究以葡萄品种‘黑香蕉’的叶片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分析纤维素酶和离析酶的浓度与配比、渗透压和酶解时间等主要因素对葡萄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探讨建立稳定、高效的葡萄原生质体分离与瞬时转化体系,为鉴定目标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葡萄叶片原生质体的分离以3.0%纤维素酶和0.75%离析酶的酶组合,在0.6mol/L甘露醇溶液中,酶解14h为宜,每克游离产量为4.09×106个原生质体,活力为83.12%。(2)葡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分离以2.0%纤维素酶和0.5%离析酶的酶组合,在0.5mol/L甘露醇溶液中,酶解14h为宜,每克游离产量为6.05×106个原生质体,活力为84.13%。(3)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葡萄原生质体为受体,采用40%PEG-4000介导转化质粒载体pEZS-NL,目标基因瞬时表达产物检测表明,GFP蛋白表达稳定、清晰。该研究建立的葡萄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体系,可以用较少量的质粒DNA获得外源基因在原生质体内的表达,为葡萄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原生质体 叶片 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瞬时表达
下载PDF
PPARγ在脂肪生成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 被引量:21
11
作者 崔婷婷 邢天宇 +2 位作者 褚衍凯 李辉 王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66-1077,共12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脂肪生成和脂肪组织发育的关键调控因子,另外在糖脂代谢、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PPARγ基因的研究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脂肪生成和脂肪组织发育的关键调控因子,另外在糖脂代谢、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PPARγ基因的研究一直是脂肪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PPARγ基因不仅受遗传调控,还受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和染色质重塑等表观遗传调控。本文综述了PPARγ基因在脂肪生成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PPARγ基因调控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脂肪生成 遗传调控 表观遗传调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肺癌石蜡包埋组织及新鲜标本组织芯片制备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17
12
作者 韩瑞刚 张建中 +4 位作者 黄英武 郑燕华 赵尔增 周金莲 张卫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 :探讨和建立石蜡包埋组织和新鲜冷冻标本制备组织芯片的方法 ,以及在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肺癌石蜡包埋组织 90例 ,新鲜液氮冻存肺癌及癌旁肺组织 2 0例 ,常规切片HE染色下确定穿刺部位 ,石蜡包埋组织芯片制作按Konone... 目的 :探讨和建立石蜡包埋组织和新鲜冷冻标本制备组织芯片的方法 ,以及在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肺癌石蜡包埋组织 90例 ,新鲜液氮冻存肺癌及癌旁肺组织 2 0例 ,常规切片HE染色下确定穿刺部位 ,石蜡包埋组织芯片制作按Kononem等方法 (1998) ,每例穿取 0 6mm组织柱 2条 ,制备 180点阵组织芯片 ;而新鲜组织芯片参考Fejzo等方法 (2 0 0 1) ,并略作改良 ,制备 5 0点阵组织芯片。所有组织芯片模块 ,经 4 μm切片、常规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以评价其在形态学及基因表达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180点阵石蜡包埋肺癌组织芯片 ,组织排列整齐 ,HE染色后组织形态可观察率在 98%以上 ;p5 3、c myc、bcl 2、bax和Ki 6 7等免疫组化染色后 ,肺癌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抗原表达 ,组织点阵的形态可观测率在 89%~ 95 %之间。新鲜组织芯片经HE染色后 ,形态可观测率和基因表达可分析率在 70 %左右。结论 :手工法组织芯片制备简便易行 ,使用组织少 ,不破坏原蜡块 ;实验均一性、可比性好 ,且节省试剂。与常规组织切片相比 ,2点 0 6mm组织可以获得原蜡块 95 %以上的信息 ,完全可以用于组织形态学和蛋白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分析 ;新鲜组织芯片技术已经初步建立 ,但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制备技术和mRNA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石蜡包埋组织 新鲜标本组织芯片 制备 方法学
下载PDF
植物开花转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晓 陈彦惠 任永哲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57-565,共9页
高等植物的花发育是其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开花转换决定了植物生殖发育的时期和质量,对于植物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介绍了高等植物的开花转换过程、成花信号、遗传途径、MADS类基因及开花转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的花发育是其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开花转换决定了植物生殖发育的时期和质量,对于植物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介绍了高等植物的开花转换过程、成花信号、遗传途径、MADS类基因及开花转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高等植物的开花转换过程一般包括:营养分生组织转换为花序分生组织、花序分生组织转换为花分生组织2个过程。这2个过程的分生组织属性不同:花序分生组织具有非决定性;植物的种子在萌发后,需要达到一定的营养生长量之后,进入成花敏感状态,才能够接受开花信号的刺激。植物的开花转换被划分为自动途径、环境诱导途径和抑制途径,这些途径在某些植物种中可能部分组成型存在,协调作用而形成一个调控基因网络。MADS-boxfamily是一类转录因子,在高等植物花发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突变体诱变、差异显示等方法,模式作物拟南芥已经克隆出了一批开花转换相关基因如LFY、AP1、EMF、FT、TFL、CO等,研究了这些基因的表达时期、表达位置、表达丰度,对于这些基因的作用及基因之间的互作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不同物种之间开花转换研究的进展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研究 植物开花 分生组织 高等植物 family 转换过程 相关基因 生命过程 生殖发育 植物发育 研究进展 非决定性 抑制途径 诱导途径 基因网络 协调作用 MADS 转录因子 发育过程 差异显示 花发育 花序 生长量 组成型
下载PDF
酵母表达基因工程产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文 胡巍 王洪海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2001年第2期74-76,共3页
本文阐述了酵母表达系统在表达外源基因特别是大分子真核生物基因方面的优越性 ;分析了酵母表达系统的局限性 :聚合体的存在、信号肽加工不完全、内部降解等而造成的产物不均一现象。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酵母 基因工程 表达产物 优点 局限性
下载PDF
人工合成抗菌肽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9
15
作者 彭博 郭中敏 陆家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6-183,共8页
抗菌肽是来自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能够高效杀灭多种革兰阴性、阳性菌,其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能有效解决耐药性等问题。由于天然产生的抗菌肽数量较少,往往很难大量获得,而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可解决表达量... 抗菌肽是来自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能够高效杀灭多种革兰阴性、阳性菌,其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能有效解决耐药性等问题。由于天然产生的抗菌肽数量较少,往往很难大量获得,而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可解决表达量和所需成本等问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抗菌肽抑菌功能上的改进。本文综述了人工合成抗菌肽的常用方法与研究进展,探讨了人工合成抗菌肽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化学合成 人工合成 基因工程 表达体系 NDM-1
下载PDF
静力训练对大鼠β-内啡肽及POMC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宏 严隽陶 +2 位作者 徐俊 吴信忠 严振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探索静力训练对大鼠 β 内啡肽及其前体前阿黑皮素 (POMC)基因表达的影响。 168只大鼠随机分为静力训练高(A)组、中 (B)组、低负荷 (C)组 ,动力训练 (D)组 ,绑缚 (E)组和正常 (F)组 6组 ,六周后 ,分别检测安静和运动后即刻下丘脑、垂体... 探索静力训练对大鼠 β 内啡肽及其前体前阿黑皮素 (POMC)基因表达的影响。 168只大鼠随机分为静力训练高(A)组、中 (B)组、低负荷 (C)组 ,动力训练 (D)组 ,绑缚 (E)组和正常 (F)组 6组 ,六周后 ,分别检测安静和运动后即刻下丘脑、垂体、血浆 β 内啡肽及下丘脑POMCmRNA含量。结果 :静力训练和动力训练均可以提高下丘脑POMC基因转录水平 ,但静力训练提高了安静和运动后中枢 β 内啡肽含量及下丘脑POMC基因转录水平。结论 :启动内源性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训练 大鼠 Β-内啡肽 POMC 基因表达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gene (HBsAg) in Laminaria japonica (Laminariales,Phaeophyta) 被引量:14
17
作者 JIANG Peng QIN Song TSENG Chengk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17期1438-1440,共3页
A transformation model for Laminaria japonica was established from 1993 to 1998,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transgenic kelp with heterologous gene encodin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 A transformation model for Laminaria japonica was established from 1993 to 1998,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transgenic kelp with heterologous gene encodin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was obtained by using the micro-particle bombardment transformation method.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ELISA showed that HBsAg in transgenic kelp was 0.529μg/mg soluble proteins on average and the highest value was 2.497μg/mg, implying that recombinant HBsAg had natural epitope. Further suppor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HBsAg gene into kelp genome was obtained by PCR-Southern and total DNA hybridization. Prospect of kelp bio-reactor producing high value materials such as edible HBY vaccine was discussed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ARIA japonica genetic engineering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expression system vaccine.
原文传递
农杆菌介导银杏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Gb-DXR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7
18
作者 冯国庆 杨颖舫 +4 位作者 李郑娜 成瑜 杨春贤 陈敏 廖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992-4995,5067,共5页
[目的]为提高农杆菌介导的银杏遗传转化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的银杏种子胚为外植体,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上预培养48h后,采用3种农杆菌介导将GUS基因导入银杏胚中,经过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到GUS瞬时表达活性,对影响GUS基因表达的因素... [目的]为提高农杆菌介导的银杏遗传转化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的银杏种子胚为外植体,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上预培养48h后,采用3种农杆菌介导将GUS基因导入银杏胚中,经过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到GUS瞬时表达活性,对影响GUS基因表达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构建了银杏内酯前体合成途径上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的表达载体。[结果]该研究得到较合适的遗传转化方案,即用银杏胚作为外植体,用携带pCAMBIA1304+的EHA105农杆菌进行侵染,共培养3d,进行GUS染色,结果显示转化后GUS阳性率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的银杏转基因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胚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GUS基因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 表达载体
下载PDF
遗传程序设计及其在符号回归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小平 曹立明 顾绍元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200-1204,共5页
介绍了遗传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 ,以及遗传程序设计的算法设计及其实现的几个关键问题 .将遗传程序设计应用于符号回归问题 ,获得满意的结果 .
关键词 遗传程序设计 符号回归 问题求解程序 S-表达式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难愈合创面VEGF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曾娟妮 刘筱 +3 位作者 伍伟明 尹婷 吴志荣 李文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19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外用单味动物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急性创面组、模型组、贝复济组、美洲大蠊提取液组,用RT-PCR实验方法,观察大鼠皮肤修复组织VEGFmRNA的表达。结果:VEGFmRNA的表达在第5、7、11天,急性愈合创面组VEGFmRN... 目的:探讨外用单味动物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急性创面组、模型组、贝复济组、美洲大蠊提取液组,用RT-PCR实验方法,观察大鼠皮肤修复组织VEGFmRNA的表达。结果:VEGFmRNA的表达在第5、7、11天,急性愈合创面组VEGF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美洲大蠊提取液组、贝复济组及模型组(P<0.01);在第5、7、11天,美洲大蠊提取液组、贝复济组VEGF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在第5、11天,美洲大蠊提取液组与贝复济组VEGFmRNA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肉芽组织生长期,美洲大蠊提取液组与贝复济组VEGFmRNA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通过提高VEGFmRNA的表达来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液 慢性难愈合创面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