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经济地位、性别不平等与性别角色观念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鹏 吴愈晓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70,共16页
性别角色观念代表了人们如何看待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它从另一个维度反映了社会的性别平等状况。本研究利用CGSS2010数据,从社会整体和家庭内部探讨社会经济地位、性别不平等与性别角色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个体在社会结构... 性别角色观念代表了人们如何看待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它从另一个维度反映了社会的性别平等状况。本研究利用CGSS2010数据,从社会整体和家庭内部探讨社会经济地位、性别不平等与性别角色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影响其性别角色观念:高教育程度、高收入以及高地位职业群体的性别角色观念更为开放;第二,社会结构位置对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对女性性别角色观念的积极影响要大于男性;第三,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模式对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夫妻间相对教育程度和相对收入对男性没有影响,但是对女性有显著的影响。教育程度高于配偶的女性,性别角色观念更加平等开放;夫妻间相对收入对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当女性的收入高于配偶一定范围后,这种影响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性别不平等 性别角色观念
原文传递
双薪家庭的家务性别分工:经济依赖、性别观念或情感表达 被引量:105
2
作者 刘爱玉 佟新 付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36,共28页
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依赖关系、工作时间、性别角色观念均显著地影响着两性的家务分工,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别。对于男性而... 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依赖关系、工作时间、性别角色观念均显著地影响着两性的家务分工,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别。对于男性而言,经济上的独立与成就对于其家务劳动投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作时间与性别角色观念,这些要素均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男性家务劳动的承担不存在"性别表演"。对于女性而言,纯粹的经济独立(对配偶收入的依赖程度、本人的绝对收入状况等)并非其家务劳动投入的最好预测,性别角色观念也不独立地对家务劳动参与产生影响。部分女性的家务劳动在经济依赖与性别角色观念交互影响下存在着形态与效应各异的"性别表演"。这一特征揭示了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经济地位与社会文化期待交互影响的形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依赖 性别角色观念 性别表演
下载PDF
中国人性别观念的变迁趋势、来源和异质性——以“男主外,女主内”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两个指标为例 被引量:83
3
作者 许琪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43,共11页
文章使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以"男主外,女主内"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两个指标为例研究了10年间中国人的性别观念的变化。研究发现,从这两个维度看,中国人的性别观念出现了明显的向传统回... 文章使用2000年和2010年两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以"男主外,女主内"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两个指标为例研究了10年间中国人的性别观念的变化。研究发现,从这两个维度看,中国人的性别观念出现了明显的向传统回归的趋势。而且,如果将世代更替对性别平等的积极作用排除在外,实际上同一批中国人的性别观念在10年间的倒退要比表面上看来更加严重。传统性别观念的回潮并不是局限于某一群体的特殊现象,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群的普遍现象。相比而言,年轻世代、女性、居住在农村以及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的性别观念向传统回归的速度较快;而年长世代、男性、居住在城市以及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向传统回归的速度较慢。结婚生育是导致年轻世代的性别观念快速转向传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年轻人的性别观念向传统的快速回归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观念 世代更替 同世代变迁 异质性
原文传递
性别角色观念、家庭责任与劳动参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卿石松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100,共10页
提高社会劳动参与程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支柱。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究性别角色观念对劳动参与及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两性劳动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机制。它对女性的劳动参与具有直接的... 提高社会劳动参与程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支柱。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究性别角色观念对劳动参与及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两性劳动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机制。它对女性的劳动参与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但对男性没有显著影响,这是形成劳动参与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传统观念作用下,结婚尤其是成为父母等角色转换的节点事件,通过家庭责任分工的中介作用而显著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几率。研究为劳动参与模式的性别差异提供了社会文化机制解释,通过家庭劳动时间直接衡量家庭责任而推进了家庭与市场劳动互动机制的讨论,为制定完善相关的经济社会政策提供有益的微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观念 劳动参与 家庭责任分工 工作-家庭冲突
下载PDF
性别角色观念对创业行为性别差异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乙杰 杨大利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142,共17页
利用2017年山东综合社会调查数据(Shandong General Social Survey,SGSS),探究性别角色观念如何影响创业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性别角色观念主要通过降低女性创业概率的方式形成和影响创业性别差距。在具体中介机制上,传统性别角色... 利用2017年山东综合社会调查数据(Shandong General Social Survey,SGSS),探究性别角色观念如何影响创业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性别角色观念主要通过降低女性创业概率的方式形成和影响创业性别差距。在具体中介机制上,传统性别角色观念通过降低女性对自身创业偏好和创业能力的主观评价,进而降低女性的创业概率。此外,传统性别角色观念主要制约了女性的高质量创业活动,进一步拉大创业的性别差距,加剧男女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本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创业性别差距的社会文化根源,激活女性创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行为 性别差异 文化规范 性别角色观念
下载PDF
父母性别平等态度与孩子性别平等态度、性别角色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袁立新 杨玉銮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5-48,共4页
本研究以212名中学生及其父母为被试,考察父母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孩子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性别角色的关系。结果发现:男生比女生、男生的母亲比女生的母亲更认为男女是不平等的,而男孩的父亲与女孩的父亲在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上没有差异... 本研究以212名中学生及其父母为被试,考察父母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孩子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性别角色的关系。结果发现:男生比女生、男生的母亲比女生的母亲更认为男女是不平等的,而男孩的父亲与女孩的父亲在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上没有差异;父亲、母亲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孩子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有显著的正相关;父亲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孩子的性别角色没有显著相关,但母亲的性别角度平等态度与孩子的女性性别角色有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性别角色平等态度 性别角色态度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居民的性别角色观念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卫东 王术坤 +1 位作者 刘晓红 张林秀 《劳动经济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47-70,共24页
传统社会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观念,这种观念的持续制约了女性的个人发展。在性别角色观念逐渐转变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并未有研究对该问题进行揭示。本研究基于2010-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 传统社会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观念,这种观念的持续制约了女性的个人发展。在性别角色观念逐渐转变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并未有研究对该问题进行揭示。本研究基于2010-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发现,中国农村居民的性别角色观念呈现出向现代化迈进的趋势。其中,男性性别角色观念较之于女性、低教育程度比高教育程度的个体更为保守。同时,互联网使用促进了农村居民性别角色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而这种影响在女性、低人力资本及未婚群体中更为可观。本文进一步实证论证了互联网使用带来个体就业机会增多,从而促进农村居民性别角色观念转型这一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判断中国农村性别角色观念的变动趋势,不仅丰富了中国性别角色观念形成机制的研究,而且能够为制定促进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村居民 性别平等 性别角色观念
原文传递
互联网对性别角色观念与家庭分工的影响
8
作者 李青原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5,共18页
性别平等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性别角色观念和性别分工平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教育等影响因素相比,互联网在信息、知识和文化传播及共享方面独具优势,可能在“男外女内”等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向... 性别平等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性别角色观念和性别分工平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教育等影响因素相比,互联网在信息、知识和文化传播及共享方面独具优势,可能在“男外女内”等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向“性别平等”现代性别角色观念转变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观念常常主导行为且考虑互联网的经济效应,互联网的发展也可能促使传统家庭分工模式发生变化。性别角色观念和家庭分工趋于平等不仅有助于缓解女性遭遇的工作-家庭冲突,也将减轻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给男性带来的压力。本研究利用“宽带中国”政策准实验,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互联网对性别角色观念和家庭分工的影响。一方面,从性别角色观念的转变来看,互联网能够显著促使个体形成现代性别角色观念,使个体在能力、职业权利和家务等维度上的性别角色观念更加平等。对女性和男性分组回归发现两者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均持有更加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并且男性受到的影响更大,意味着未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的普及和深化可能在更大范围上缩小男女性别角色观念差距。进一步分析主要影响机制发现互联网拓展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促使人们接触和了解更多有关性别平等的信息,增加了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度,进而影响人们的性别角色观念。另一方面,从家庭分工的变化来看,当前互联网在改变性别角色观念的同时对家庭分工的影响仍然有限。尽管妻子的工作时长相对于丈夫有所增加,但夫妻家务时间配置即家务分工未发生显著改变,“男主外”已松动而“女主内”依旧稳固,这可能加重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上的负担。进一步检验表明家庭分工的转变仍受到传统社会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性别角色观念 家庭分工 性别平等
下载PDF
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李正东 姜金明 尹海燕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34-48,共15页
生育意愿是人们预期生育行为的体现。文章基于中国当前“不愿生”的特征事实,通过CGSS2013至2021年的混合截面数据,利用OLS回归和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了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包括生男孩意愿和生女孩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性别角... 生育意愿是人们预期生育行为的体现。文章基于中国当前“不愿生”的特征事实,通过CGSS2013至2021年的混合截面数据,利用OLS回归和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了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包括生男孩意愿和生女孩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以及生男孩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相较于男性、农村、30岁及以下、高教育水平群体而言,性别角色观念对女性、城镇、31岁及以上、低教育水平群体生育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最后,父母以及配偶的受教育水平在性别角色观念和生育意愿的关系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据此,为了防止性别角色观念作用于个体生育意愿的多米诺效应,提振生育率和优化人口结构,文章认为,提高生育意愿、推动人口均衡发展,一方面,需要消弭角色观念固化的影响,从而提高生育行为的自主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从家庭层面入手,加强亲代和伴侣的干预效果,利用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引导个体性别角色观念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观念 生育意愿 父母受教育水平 配偶受教育水平
下载PDF
有弟弟会影响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吗
10
作者 胡枫 刘艳荣 赵学存 《中国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9,共13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兄弟姐妹性别构成对女性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胎儿性别鉴定技术普及前,家庭中第二个孩子性别随机的假设,通过研究第二个孩子的性别对长女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兄弟姐妹性别构成对女性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胎儿性别鉴定技术普及前,家庭中第二个孩子性别随机的假设,通过研究第二个孩子的性别对长女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较好地缓解了同胞性别构成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有弟弟”会显著增强长女的性别认同感和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有弟弟”还会显著降低长女的数学认知能力,但对字词认知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发现表明,家庭环境对女性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胞性别构成 性别角色观念 认知能力 家庭环境
原文传递
社区治理中的女性作用研究——基于结构和文化解释路径的比较
11
作者 罗江月 揭梦吟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8-66,118,共10页
针对社区治理中女性干部比例越来越高的现象,学界存在结构取向和文化取向两种主流解释。这两种解释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结构取向的解释强调女性气质、能力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契合,但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女性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动性;文... 针对社区治理中女性干部比例越来越高的现象,学界存在结构取向和文化取向两种主流解释。这两种解释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结构取向的解释强调女性气质、能力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契合,但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女性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动性;文化取向的解释强调传统性别观念阻碍了女性参与社区治理,但缺乏对性别观念分化和变迁的深度考察。更客观深入地理解社区治理的“女性化”,需要避免任何一种单一化的解释路径。当前,我国城乡基层治理的环境、任务正在发生快速改变,这些变化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元素,从而打开新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女性 结构解释 文化解释 性别观念
下载PDF
性别角色观念与农村女性创业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卫东 申奥 +1 位作者 郭帅安 白云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9-183,共15页
女性劳动力创业是提高女性就业参与率,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五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识别性别角色观念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具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会显著提高其创业的概率;平... 女性劳动力创业是提高女性就业参与率,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五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识别性别角色观念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具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会显著提高其创业的概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低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劳动力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的农村女性劳动力机会型创业影响更为明显。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丈夫具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也会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创业。进一步探讨可能的机制发现,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会减少女性的家务量,增加男性的家务量,这可能会保障女性创业的时间投入,进而促进其创业概率的提升。本研究丰富了女性创业形成机制的研究,建议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农村地区性别角色观念转型,缩小创业领域的性别差距,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观念 创业 农村女性
下载PDF
台湾民众的性别角色态度及其同期群比较——基于华人家庭动态资料库的数据
13
作者 王雪梅 章志敏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6-84,共9页
性别角色态度作为一个反映男女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利用华人家庭动态资料库中RR2010a、RR2011b的数据,对2010年和2011年台湾民众的性别角色态度进行了描绘,并考察了其中是否存在显著的同期群间的差异。研究发... 性别角色态度作为一个反映男女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利用华人家庭动态资料库中RR2010a、RR2011b的数据,对2010年和2011年台湾民众的性别角色态度进行了描绘,并考察了其中是否存在显著的同期群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台湾民众对女性所持的性别角色态度倾向于平等现代,台湾民众普遍承认女性的才干和工作的权力,并认同男女分担家务。但台湾民众对男性所持的性别角色态度仍倾向于传统的观点,同时还发现同期群间的差异是显著存在的,较为年轻的同期群相比于年老的同期群,其性别角色态度更倾向于平等现代,但同期群间的差异程度却是比较弱的,甚至在有些题项上同期群的差异是不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性别角色态度 同期群
下载PDF
性别观念视域下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研究——基于第三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卷)数据的分析
14
作者 陈虹霖 孙雯 彭希哲 《老龄科学研究》 2018年第2期14-27,共14页
基于第三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卷)数据,对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性别观念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中的性别观念分为性别角色分工观念和性别能力平等观念两个方面。性别能力平等观念对于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 基于第三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卷)数据,对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性别观念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中的性别观念分为性别角色分工观念和性别能力平等观念两个方面。性别能力平等观念对于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观念对于男性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不显著,对于女性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性别观念对于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性别角色分工观念越是传统的男性老年人,经济收入对其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越弱;性别观念越是传统的女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对其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性别观念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中国性别角色观念变迁(1990—2018):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及性别差异模式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愈晓 王金水 王旭洋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6-90,共15页
应用“年龄—时期—世代”模型,分析一个由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多期数据所组成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库,考察了1990年至2018年间中国城乡居民性别角色观念的变迁趋势及其性别差异模式。研究发现:第一,近30年来中国的性别... 应用“年龄—时期—世代”模型,分析一个由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多期数据所组成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库,考察了1990年至2018年间中国城乡居民性别角色观念的变迁趋势及其性别差异模式。研究发现:第一,近30年来中国的性别角色观念变迁存在显著的时期、年龄和世代效应。在时期效应方面,2010年左右出现了一个拐点,在此之前,性别角色观念呈现为持续地向传统“回潮”的趋势,而之后则开始掉头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角色观念变得越传统;世代效应则呈现“倒U型”模式,“60后”和“70后”群体的性别角色观念最为传统。第二,性别角色观念的变迁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的观念总体而言比女性更加传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两性的性别角色观念逐渐趋同,而较晚出生的世代存在一定程度的“撕裂”。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性别角色观念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而当下正处于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进一步改善以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带来的第三次转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角色观念 社会变迁 年龄效应 时期效应 世代效应 APC模型
下载PDF
性别规训、生育与性别收入差距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亚平 姜璟晓璐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强调女性对家庭的付出,束缚了现代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更加重了生育行为带来的母职工资惩罚。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究性别规训、生育与性别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性别规训程度与个体收入... 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强调女性对家庭的付出,束缚了现代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更加重了生育行为带来的母职工资惩罚。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究性别规训、生育与性别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性别规训程度与个体收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该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女性群体中;生育行为对性别规训的收入代价具有调节效应,随着育儿的性别呈现差异。因此,文化根源上的性别规训是性别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通过淡化社会性别角色观念、调整生育假期等方式,降低性别规训的收入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规训 社会性别 性别角色观念 母职工资惩罚 性别收入差距
下载PDF
“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观念变革与角色实现
17
作者 翟军亮 孙格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职业化背景下,乡村女性参与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其建构职业成就的过程。在重构职业成就概念和要素基础上,构建“职业成就—性别角色观念”分析框架,发现乡村女性性别角色观念和职业成就整体上处于艰难转型阶段... 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职业化背景下,乡村女性参与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其建构职业成就的过程。在重构职业成就概念和要素基础上,构建“职业成就—性别角色观念”分析框架,发现乡村女性性别角色观念和职业成就整体上处于艰难转型阶段,乡村女性性别角色观念对职业成就的影响呈现异质性和悖离性特征。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影响,对非农经历和收入有显著正影响;现代平等主义性别角色观念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影响,对职业发展和收入的影响均不显著;性别角色观念对选举投票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隐匿。在社会建构基础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需要重构乡村女性性别角色观念,构建乡村女性职业成就的现代分析框架。搭建乡村女性职业成就平台是增强“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效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女性 性别角色观念 职业成就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媒介使用与女性公共事务参与:性别角色观念和公民参与意识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来辉 王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3-74,共12页
女性参与是公众公共事务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具有独特作用。已有研究关于媒介使用对女性公共事务参与行为的影响效果尚无定论,其具体影响作用路径还有待探讨。基于中国社会调查数据(CGSS)的实证研究发现:媒介使用对女... 女性参与是公众公共事务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具有独特作用。已有研究关于媒介使用对女性公共事务参与行为的影响效果尚无定论,其具体影响作用路径还有待探讨。基于中国社会调查数据(CGSS)的实证研究发现:媒介使用对女性公共事务参与行为具有多重影响,具体而言,媒介使用对女性公共事务话语参与和行动参与均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媒介使用通过性别角色观念的中介作用对女性公共事务话语参与产生间接影响;媒介使用通过公民参与意识的中介作用对女性公共事务话语参与和行动参与产生间接影响;媒介使用通过性别角色观念和公民参与意识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女性公共事务话语参与和行动参与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媒介使用对女性公共事务参与行为影响的具体作用机制,其不仅可丰富拓展媒介使用效果研究和女性公共事务参与理论研究的相关领域,也可为切实提升我国女性公共事务参与行为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使用 公共事务参与 性别角色观念 公民参与意识 女性
下载PDF
性别角色观念与生育意愿的关系:幸福感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小勇 董艳萍 孙威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8-35,共18页
随着社会越来越鼓励性别平等,人们的性别角色观念正逐渐发生转变,然而,当前社会主要鼓励个人层面的性别角色平等,社会对家庭层面的支持和定位却延续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分工,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生育率降低的... 随着社会越来越鼓励性别平等,人们的性别角色观念正逐渐发生转变,然而,当前社会主要鼓励个人层面的性别角色平等,社会对家庭层面的支持和定位却延续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分工,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生育率降低的现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性别角色观念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当前社会变迁带来的进化适宜性变化的具体体现。本研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以幸福感作为人们对生活环境适应状况的指标,来分析育龄人群幸福感对性别角色观念与生育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验证了性别角色平等观念会降低已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水平,更为有趣的是,在幸福感水平较低时,性别角色平等观念会降低城市已婚育龄男性的生育意愿水平,但不会对农村已婚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产生影响,而在幸福感水平较高时,性别角色平等观念会降低农村已婚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水平,却不会对城市已婚育龄男性的生育意愿产生影响。环境适应状态对性别角色观念与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个体环境适应状态决定了性别角色观念与生育意愿之间的关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性别角色观念 生育意愿 性别平等 进化适宜性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积累、性别角色观念与女性劳动参与 被引量:2
20
作者 初帅 孙鹏 《劳动经济评论》 2021年第2期125-143,共19页
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背景下"人口红利"日趋下降,提升女性劳动参与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之策。本文通过构建含有以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积累和性别角色观念的劳动参与选择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如何通过性别角... 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背景下"人口红利"日趋下降,提升女性劳动参与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之策。本文通过构建含有以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积累和性别角色观念的劳动参与选择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如何通过性别角色认同对女性劳动参与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积累主要通过两条机制对女性劳动参与产生影响。一是人力资本积累提升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收入,进而提高其劳动参与:二是人力资本积累改善了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降低了其保留工资,从而增加劳动参与的概率。进一步的经验分析表明,女性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其劳动参与的概率会增加2%~5%,对性别角色观念的认同会下降约2%。以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中,有16%可以通过性别角色观念来解释。并且,性别角色观念是使教育对女性劳动参与存在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通过引入性别角色观念这一非经济因素,在理论上丰富了人力资本积累对个体决策影响的机制。同时,为未来通过制定教育发展政策提升女性劳动参与,保证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进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性别角色观念 女性劳动参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