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7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大利蜜蜂工蜂毒腺内蜂毒与电取蜂毒蛋白质组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荣丽 张兰 +4 位作者 韩宾 房宇 冯毛 周天娥 李建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8-1462,共15页
【目的】对意蜂工蜂毒腺蜂毒和电取蜂毒蛋白质组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探究,为进一步了解蜂毒的化学组成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凝胶电泳和非凝胶技术对直接从毒腺内获取蜂毒(毒腺蜂毒)和电取蜂毒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对差异... 【目的】对意蜂工蜂毒腺蜂毒和电取蜂毒蛋白质组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探究,为进一步了解蜂毒的化学组成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凝胶电泳和非凝胶技术对直接从毒腺内获取蜂毒(毒腺蜂毒)和电取蜂毒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功能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毒腺蜂毒中,一维凝胶电泳(1-DE)鉴定19种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E)鉴定11种蛋白,非凝胶法鉴定14种蛋白,3种方法在毒腺蜂毒中共鉴定30种非冗余蛋白质,它们是蜂毒毒素成分(50%)和保护腺体细胞免受毒素损伤的抗氧化类蛋白和蛋白成熟加工相关的蛋白折叠、分子转运类等(50%)。在电取蜂毒中,1-DE鉴定12种蛋白,2-DE鉴定3种蛋白,非凝胶法鉴定7种蛋白,3种方法共鉴定14种非冗余蛋白质,它们主要是蜂毒毒素成分(93%)。其中类磷脂酶A2在2种蜂毒中首次鉴定,肽基辅氨酰顺反异构酶在毒腺蜂毒中首次发现。蜂毒明肽前蛋白原、镇静肽在毒腺蜂毒中的含量显著高于电取蜂毒。磷脂酶A-2、毒液二肽基肽酶Ⅳ前体、毒液过敏性酸性磷酸酶和肥大细胞脱粒肽在电取蜂毒中含量较高。【结论】毒腺蜂毒中蛋白种类丰富,但电取蜂毒中主要毒素成分含量不低于毒腺蜂毒。由于蜂毒中的主要药物成分在毒素中,因此,电击取毒可有效利用蜂毒的功能成分。新发现的蜂毒蛋白对进一步认识蜂毒组成成分具有一定意义,这为蜂毒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毒腺蜂毒 电取蜂毒 蛋白质组 凝胶电泳 非凝胶电泳
下载PDF
Increased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of Long-Type GATA-6 Transcription Factor upon Substitution of Its PEST Sequence 被引量:2
2
作者 Kanako Obayashi Kayoko Takada +4 位作者 Kazuaki Ohashi Ayako Ohashi-Kobayashi Mayumi Nakanishi-Matsui Makoto Araki Masatomo Maeda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4年第13期1032-1042,共11页
The transcriptional factor GATA-6 gene produces two translational isoforms from a single mRNA through ribosomal leaky scanning. L-type GATA-6 has an extension of 146 amino acid residues at its amino terminus. In the e... The transcriptional factor GATA-6 gene produces two translational isoforms from a single mRNA through ribosomal leaky scanning. L-type GATA-6 has an extension of 146 amino acid residues at its amino terminus. In the extension, there is a unique PEST sequence (Glu31-Cys46),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amino terminal Pro-rich segment and a carboxyl terminal Ser-cluster. Substitution of either half of the PEST sequence with Ala residues by cassette mutagenesis reduced the apparent molecular size of L-type GATA-6 on SDS-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 However, the effect of substitution of the Pro-rich segment was much more significant;the mobility increase of the Pro-rich segment on the gel was 13% while that of the Ser-cluster was 8%. Substitution of each amino acid residue demonstrated that the effect of Pro substitu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er and Thr residues. Such increased mobility of L-type GATA-6 in the presence of a detergent may apparently correlate with the decrease in transcription activity in vivo 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assay. The activity of ΔAla (with Ala residues instead of the PEST sequence) was reduced to one fifth of that of ΔA (with the PEST sequen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EST sequence of L-type GATA-6 does not function as a constitutive protein degradation signal, but rather plays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roles in the activ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on the GATA responsive promo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SETTE MUTAGENESIS Long-Type GATA-6 Mobility on gel-electrophoresis PEST Sequence PROLINE-RICH Segment Transcription Factor
下载PDF
Activity of the Enzyme 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GGT) as a Prognostic Tool for Heart Failures
3
作者 Susan J. Ali Ayoub A. Bazzaz Abdulwadood I. Arif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7年第9期324-341,共18页
Heart failure (HF) incidence could cause further complications to other body organs, which might sometimes be fatal, and is accompanied by various biochemical alterations i.e. enzymatic chang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 Heart failure (HF) incidence could cause further complications to other body organs, which might sometimes be fatal, and is accompanied by various biochemical alterations i.e. enzymatic chang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the activity of 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 (GGT) as an early diagnostic indicator for HF patients;and to isolate the iso-enzymes for the purpose of finding the Michaelis-Menten constant (Km) and the maximum velocity Vmax of each iso-enzymes which enable follow up the development of HF disease. Samples of blood sera were collected from 120 patients of both genders (70 males and 50 female, aged 30 - 38 years old). Partial purification of iso-enzyme GGT was performed by precipitation, gel filtration, and ion exchange of the two iso-enzyme (I and II). The purity of the enzyme was confirmed by using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 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into two clear bands.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other 80 samples of healthy volunteers whose ages ranged between 25 - 78 years old, used as control.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p ≤ 0.01) in the activity of the enzyme GGT in the heart failure patient (66.9 ± 1.7 IU/L)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12.07 ± 0.60 IU/L). It is concluded that measurements of the iso-enzyme GGT could well benefit as a clear indicator criteria in prognosis of heart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IFICATION GGT-Enzyme HEART Failure gel-electrophoresis Iso-Enzymes-I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Sulf hydryl Group in Individual Rat Lens Protein Subunits During Galactose Cataract Development
4
作者 HaroldI.Calvin S.C.JosephFu 《眼科学报》 1994年第1期21-26,共6页
A specific reagent DACM [N-( 7-Dimethylamino-4-methyl-3-coumarinyl) maleimide] is used to study the -SH groups in lens proteins of normal and galactose cataractous rats. DACM when reacts readily with -SH groups form s... A specific reagent DACM [N-( 7-Dimethylamino-4-methyl-3-coumarinyl) maleimide] is used to study the -SH groups in lens proteins of normal and galactose cataractous rats. DACM when reacts readily with -SH groups form strong fluorescent adducts. The 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with DACM pre-labeled proteins is a simple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detecting -SH groups of protein subunit. In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IEF/SDS-PAGE electrophoretically characterized soluble crystallins, describes specifi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 group DACM pre-labeled protein-labeled protein gel-electrophoresis fluorrescence CATARACT
下载PDF
镍(Ⅱ)-吡嗪-2,3-二羧酸配合物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焦韦 付虹 +1 位作者 徐晓莹 高恩军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在常温下用吡嗪-2,3-二羧酸(C4N2H2(COOH)2,简称Pyzdc与金属镍反应制得新颖的吡嗪-2-3-二羧酸镍(Ⅱ)的配合物Ni[Pyzdc(COO)COOH]2.2H2O单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 在常温下用吡嗪-2,3-二羧酸(C4N2H2(COOH)2,简称Pyzdc与金属镍反应制得新颖的吡嗪-2-3-二羧酸镍(Ⅱ)的配合物Ni[Pyzdc(COO)COOH]2.2H2O单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2个吡嗪-2,3-二羧酸配体以氮原子和氧原子与镍(Ⅱ)离子反式螯合配位,2个H2O分子则以氧原子与镍(Ⅱ)离子轴向配位,形成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的弱相互作用构筑成一维、二维的空间结构.与此同时,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配合物与核酸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主要以插入作用方式为主.进一步通过凝胶电泳法测定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的断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Ⅱ)配合物 荧光 紫外 电泳 DNA作用 切割能力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凝胶电泳的摄影
6
作者 莫肖敏 覃柳亮 《广西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240-242,共3页
为提高聚合酶链反应凝胶电泳的图像质量 ,用不同的胶卷 ,设定不同的曝光和冲洗条件 ,对凝胶电泳进行摄影条件摸索。结果 :(1)对弱荧光带拍摄 ,ISO10 0 / 2 1°黑白胶卷曝光条件为 :f/ 2 ,时间 30~ 6 0秒 ;ISO40 0 / 2 7°黑白... 为提高聚合酶链反应凝胶电泳的图像质量 ,用不同的胶卷 ,设定不同的曝光和冲洗条件 ,对凝胶电泳进行摄影条件摸索。结果 :(1)对弱荧光带拍摄 ,ISO10 0 / 2 1°黑白胶卷曝光条件为 :f/ 2 ,时间 30~ 6 0秒 ;ISO40 0 / 2 7°黑白胶卷曝光条件为 :f/ 2 .8,时间 5秒左右。 (2 )对强荧光带拍摄 ,ISO10 0 / 2 1°黑白胶卷曝光条件为 :f/ 2或 f/ 2 .8,时间 10~ 30秒 ;ISO40 0 /2 7°黑白胶卷曝光条件为 :f/ 4,时间 1~ 4秒。冲洗可用原液浓度 D- 72显影液。照片图像效果满意。提示 :电泳荧光亮度和正确曝光是图像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凝胶电泳 摄影
下载PDF
化合物[Cd·L·DMF·O2]n的合成、结构及其与DNA作用研究
7
作者 彭婷婷 贾冰 高恩军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2期221-224,共4页
选用2-氨基对苯二甲酸为配体与Cd Cl2反应,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化合物[Cd·L·DMF·O2]n,利用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化合物与鱼精DNA的结合作用。通过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化合... 选用2-氨基对苯二甲酸为配体与Cd Cl2反应,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化合物[Cd·L·DMF·O2]n,利用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化合物与鱼精DNA的结合作用。通过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化合物切割p BR322质粒DNA的能力。这给了我们关于抗癌抗病毒药研究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光谱 凝胶电泳
下载PDF
镉对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余日安 陈学敏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8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氯化镉对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8.75μmol/L、17.5μmol/L、35μmol/L氯化镉可以引起肝细胞DNA单链断裂,拖尾的慧星细胞分别达到78%、90%、98%,并存在...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氯化镉对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8.75μmol/L、17.5μmol/L、35μmol/L氯化镉可以引起肝细胞DNA单链断裂,拖尾的慧星细胞分别达到78%、90%、98%,并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相关系数0.9933。本研究提示,氯化镉可以引起离体肝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单细胞电泳 大鼠 肝细胞 毒理
下载PDF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阳 余加林 +7 位作者 艾青 冯晋兴 郑树芳 唐小丽 杨静丽 贺雨 王政力 李禄全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采用16S rDNA PCR产物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方法以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为NEC的早产儿为NEC组,并分为Ⅰ、Ⅱ... 目的采用16S rDNA PCR产物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方法以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为NEC的早产儿为NEC组,并分为Ⅰ、Ⅱ和Ⅲ期亚组,每个亚组各7例;以2家医院同期住院的非NEC早产儿为对照组,选择与NEC 3个亚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相匹配者作为对照Ⅰ、Ⅱ和Ⅲ亚组,每个亚组亦各7例。在NEC组和对照组入院后1、3、5、7和9 d时点采集粪便标本,进行DNA扩增和DGGE,对条带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分析丰富度S和Shannon指数,通过T-A克隆测序,分析NEC组和对照组肠道细菌种类分布及常见优势菌。结果①入院后1 d时点NEC组Ⅰ、Ⅱ和Ⅲ期亚组Shannon指数分别为(2.01±0.73)、(1.93±0.27)和(1.54±0.36),均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亚组[分别为(2.65±0.26)、(2.74±0.16)和(2.56±0.22),P<0.05],且NEC组Ⅲ期亚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NEC组Ⅰ期和Ⅱ期亚组(P<0.05)。②NEC组和对照组各10例获得全部5个时点的粪便标本,对照组Shannon指数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NEC组Shannon指数随入院时间的延迟呈升高趋势,于入院9 d时点接近对照组水平。③DGGE胶回收测序结果显示,NEC组与对照组所包含的细菌类别总体差别不大,但NEC组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大肠杆菌属的比例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而克雷伯菌属和拟杆菌属所占比例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肠道菌落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尤其是益生菌的减少,致使克雷伯菌属的相对优势,可能是NEC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菌群多样性 益生菌
下载PDF
六种疫霉菌体可溶性蛋白质和酯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敬友 陆家云 方中达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4-64,共11页
本文对槐生疫霉(Phytophthora robinicola)、掘氏疫霉(P.drechsleri)、樟疫霉(P.cinnamomi)、烟草疫霉(P.nicotianae)、棕榈疫霉(P.palmivora)及辣椒疫霉(P.capsici)等6种疫霉81株菌菌体可溶性蛋白质和酯酶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 本文对槐生疫霉(Phytophthora robinicola)、掘氏疫霉(P.drechsleri)、樟疫霉(P.cinnamomi)、烟草疫霉(P.nicotianae)、棕榈疫霉(P.palmivora)及辣椒疫霉(P.capsici)等6种疫霉81株菌菌体可溶性蛋白质和酯酶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研究。结果指出,种间蛋白质图谱差异明显,种内菌株间基本一致。就酯酶图谱来说,种内菌株间存在一定差异,但种间差异更为显著。因此,本试验进一步支持槐生疫霉新种的建立。同时表明,菌体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图谱在疫霉种的鉴定和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而酯酶电泳图谱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疫霉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霉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可溶性蛋白质 酯酶
原文传递
嗜酸乳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谢彩虹 袁静 +1 位作者 王瑞君 魏泓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3期132-136,共5页
目的: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和无需预先培养的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对经头孢曲松处理后的小鼠肠道菌群的效果影响。方法: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饮用头孢曲松水溶液5 d,造成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模型后,自... 目的: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和无需预先培养的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对经头孢曲松处理后的小鼠肠道菌群的效果影响。方法: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饮用头孢曲松水溶液5 d,造成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模型后,自然恢复组灌服等渗盐水;治疗组灌服嗜酸乳杆菌菌液(108CFU/mL),处理7 d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解剖,并取其盲肠内容物,运用活菌计数和PCR-DGGE技术,分析抗生素对小鼠盲肠内细菌的影响和嗜酸乳杆菌对已失调的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结果:经头孢曲松处理后,使小鼠肠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球菌异常增殖,与正常对照组比有极显著差异;嗜酸乳杆菌的治疗使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得到恢复,同时肠球菌数量也降至正常水平;抗生素处理使优势菌群发生改变,菌群多样性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灌服嗜酸乳杆菌后,菌群多样性指数回升至正常水平,与抗生素处理组及自然恢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嗜酸乳杆菌对头孢曲松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相比,PCR-DGGE法是一种快速、有效并能直观反映整个微生态动态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嗜酸乳杆菌 肠道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下载PDF
葡萄籽多酚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细胞DNA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范培红 娄红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69-875,共7页
目的 从葡萄籽中分离多酚化合物 ,进行抗氧化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DiaionHP 2 0 ,ToyopearlHW4 0柱色谱与制备型RP HPLC相结合从葡萄籽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多酚物质 ,根据IR ,MS ,NMR ,CD ,X 射线单晶衍射等谱学数据并与已知化合物对... 目的 从葡萄籽中分离多酚化合物 ,进行抗氧化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DiaionHP 2 0 ,ToyopearlHW4 0柱色谱与制备型RP HPLC相结合从葡萄籽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多酚物质 ,根据IR ,MS ,NMR ,CD ,X 射线单晶衍射等谱学数据并与已知化合物对照 ,确定化合物结构。对不同类型化合物经还原能力、DPPH· (α ,α diphenyl β picrylhydrazyl)自由基捕获试验进行抗氧化能力筛选 ,选择有抗氧化潜力的化合物施于小鼠脾细胞H2 O2 损伤模型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 ,singlecell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分析化合物对细胞内DNA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共分离到 11个化合物 (包括 3个新结构 ) ,葡酚酮A ,B ,C ,抗氧化试验表明 ,原花青素B4、儿茶素、表儿茶素与没食子酸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 ,且低浓度 (10 μmol·L- 1 ,2 5 μmol·L- 1 )均表现对细胞DNA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但 15 0μmol·L- 1 儿茶素导致细胞DNA氧化损伤。结论 葡酚酮A ,B ,C为首次报道。多酚类物质在低浓度有较好的细胞DNA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可解释多酚物质的营养保健作用 ,而高浓度的多酚物质也可成为致氧化损伤物质 ,提示天然抗氧化剂的保健作用可能受剂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抗氧化 葡酚酮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栩 薛俊 +1 位作者 张岩 林炳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03-407,共5页
围绕着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的介质和机理,概括介绍了近年来这种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及其在DNA片段的分离、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和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毛细管 无胶筛分电泳 生物化学技术
下载PDF
不同性状窖泥的细菌群落结构与酸酯含量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袁玉菊 张倩颖 +1 位作者 曾丽云 张文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了解不同性状窖泥细菌群落结构及酸酯代谢的差异,分别选取新窖泥、趋老熟窖泥和老熟窖泥,对其细菌16S r DNA的V3区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并结合窖泥主要有机酸及有机酸酯含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老熟窖泥... 为了解不同性状窖泥细菌群落结构及酸酯代谢的差异,分别选取新窖泥、趋老熟窖泥和老熟窖泥,对其细菌16S r DNA的V3区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并结合窖泥主要有机酸及有机酸酯含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老熟窖泥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高于新窖泥和趋老熟窖泥,得到的39个优势条带,进行细菌DNA测序可分为14类;Clostridium XIVa、Aminobacterium均只在老熟窖泥中检测到;新窖泥和趋老熟窖泥与Lactococcus、Lactobacillus、乳酸、乳酸乙酯含量正相关,老熟窖泥与Clostridiales、己酸、己酸乙酯和丁酸含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细菌群落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 DGGE) 酸酯含量
下载PDF
早产儿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对其肠道菌群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丹萍 杜立中 +7 位作者 余加林 艾青 肖洒 程晨 张云辉 贺雨 潘云 宋思捷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利用16S r DNA PCR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探讨生后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对早产儿早期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 d为哌拉... 目的利用16S r DNA PCR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探讨生后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对早产儿早期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 d为哌拉西林组,7 d内未使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收集胎粪(〈12 h)和3、5、7日龄(d3、d5、d7)的粪便标本,采用PCR-DGGE方法对肠道菌群的变化行动态观察,同时行克隆测序分析菌群组成的变化。结果 24例早产儿的96份粪便标本进入分析,哌拉西林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基线具可比性。24份胎粪提取细菌DNA后行PCR扩增失败,未行DGGE分析。1哌拉西林组d3、d5、d7时点的Shannon指数中位数(P25-P75)分别为1.64(1.16-1.92)、1.97(1.69-2.20)和1.22(0.69-2.10);对照组分别为1.39(0.94-1.94)、2.24(2.07-2.49)和2.38(2.07-2.61),哌拉西林组d7时点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随日龄增加,对照组Shannon指数逐渐升高;哌拉西林组Shannon指数呈降低趋势。3d7时点哌拉西林组和对照组均以克雷伯菌属占绝对优势(35.5%和42.4%),且乳酸杆菌属检出率均较低(1.6%和0.8%)。哌拉西林组较对照组肠球菌属(21.0%vs 7.2%)及链球菌属(25.8%vs 4.0%)比例明显增加,肠杆菌比例明显降低(3.2%vs 12.8%)。结论早产儿菌群结构简单,生后抗生素应用会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肠道菌群 抗生素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下载PDF
硒对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体内体外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余日安 陈学敏 鲁文清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了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对离体和在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2 .185、 4.375、 8.75 0、 17.5 0 0、 35 .0 0 0 μmol/ L 的剂量条件下 ,除 2 .185 μmol/ L 的剂量外 ,其余剂量的亚硒酸钠均可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了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对离体和在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2 .185、 4.375、 8.75 0、 17.5 0 0、 35 .0 0 0 μmol/ L 的剂量条件下 ,除 2 .185 μmol/ L 的剂量外 ,其余剂量的亚硒酸钠均可引起离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 5、 10、 2 0 μmol/ kg的亚硒酸钠也可引起在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亚硒酸钠引起的离体和在体大鼠肝细胞 DNA损伤均存在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研究结果提示 ,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能引起离体和在体大鼠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肝细胞
下载PDF
三丁基锡对牡蛎鳃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兴暖 韩雅莉 +2 位作者 邓瑞鹏 敖丽梅 周小朋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6-339,共4页
关键词 三丁基锡 僧帽牡蛎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鳃细胞 海洋污染
下载PDF
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季遥 沈盎绿 +2 位作者 平仙隐 马胜伟 沈新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78-1182,共5页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electrophoresis SCGE)研究了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共分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二部分。采用自制废电池浸出液(废电池浸出液为45节1号松下废电池浸泡于40L自来水中90d得到,其...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electrophoresis SCGE)研究了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共分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二部分。采用自制废电池浸出液(废电池浸出液为45节1号松下废电池浸泡于40L自来水中90d得到,其中Cu的浓度为28.11μg·L-1,Zn的浓度为3755.61μg·L-1,Pb的浓度为11.70μg·L-1,Cd的浓度为2.01μg·L-1,Hg的浓度为0.77μg·L-1,As的浓度为2.02μg·L-1。),将废电池浸出液与自来水配成5%、10%、20%、30%的溶液进行试验。剂量-效应试验结果表明,5%、10%、20%和30%的废电池浸出液均能在较短时间(48h)内引起鲫鱼红细胞DNA链断裂,出现拖尾现象,即彗星细胞;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彗星细胞的数量、彗尾长度和拖尾率均显著增加;DNA损伤程度,在小于2%的范围内,属于中度损伤,在2%~10%的范围内,属于高度损伤,而在大于10%的范围内,属于重度损伤,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彗星细胞数量增加明显,其中对照组、6h组与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彗尾长度及拖尾率也有显著增加,2h内DNA损伤属于中度损伤,2h以后DNA损伤属于高度损伤,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电池浸出液 鲫鱼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下载PDF
永川毛霉型豆豉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总量与区系变化规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索化夷 赵欣 +4 位作者 骞宇 陈娟 李键 张玉 阚建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24-131,共8页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配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永川豆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生态演化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永川豆豉在制曲过程中霉菌和细菌呈对数增长,进入后发酵阶段菌落总数快速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永川豆豉在制曲前期有多...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配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永川豆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生态演化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永川豆豉在制曲过程中霉菌和细菌呈对数增长,进入后发酵阶段菌落总数快速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永川豆豉在制曲前期有多种乳酸菌生长,后期乳酸菌受霉菌增长抑制,种类减少。在后发酵阶段奥德赛芽孢杆菌(Bacillus odysseyi)、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oligofermentans)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lindneri)是优势菌群。同时在制曲初期也发现了费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等杂菌生长。永川豆豉制曲阶段优势霉菌是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同时伴有有性根霉(Rhizopus sexualis)、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大孢联轭霉(Syzygites megalocarpus)、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的生长,后发酵阶段有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sp.)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川豆豉 微生物区系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下载PDF
烹调油烟冷凝物对DNA链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成秋 张朝晖 李东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烹调油烟冷凝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浓度的烹调油烟冷凝物处理 6 0min后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单链断裂、双链断裂及DNA -蛋白交联的情况。结果 各剂量的烹调油烟冷凝物均... 目的 探讨烹调油烟冷凝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浓度的烹调油烟冷凝物处理 6 0min后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单链断裂、双链断裂及DNA -蛋白交联的情况。结果 各剂量的烹调油烟冷凝物均可引起DNA单、双链断裂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 ) ,10 0 μg/ml及其以上浓度的烹调油烟冷凝物可诱导DNA -蛋白交联的形成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 ,交联率分别为 2 1 35 %、2 7 2 0 %、34 30 %,并存在着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结论 烹调油烟冷凝物能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DNA的损伤可能是烹调油烟致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调油烟冷凝物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单/双链断裂 DNA-蛋白交联 COF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