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物以致其良知——王阳明的格物论及其致思理路
1
作者 郭羽楠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4-52,共9页
王阳明格物论的建构始终伴随着对朱熹格物之法的质疑与回应。与朱熹讲求“即物穷理”不同,阳明格物论所观照的是人的主体性及其道德意志,提倡在心上做工夫的新进路。这重塑了格物论的基础,激起了对程朱理学的全面反思。阳明新诠“格物... 王阳明格物论的建构始终伴随着对朱熹格物之法的质疑与回应。与朱熹讲求“即物穷理”不同,阳明格物论所观照的是人的主体性及其道德意志,提倡在心上做工夫的新进路。这重塑了格物论的基础,激起了对程朱理学的全面反思。阳明新诠“格物”的重心,以“致良知”的提出为界线,经历了由“诚意”到“致良知”的转移。不过,二者在逻辑上存在关联,致知、诚意、格物被相互贯通。阳明格物论的建构和变化体现出阳明学的宗旨与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格物 良知 诚意
下载PDF
论朱子对“格物”工夫的分说与会通——以“穷理”“择善”“致知”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赵项飞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在不同的情境下,朱子对“格物”工夫有不同的诠释方式。当立足于形下世界时,他认为“格物”便是“穷理”,其目的在于明事物“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当立足于形上本体时,他认为“格物”便是“择善”,其目的在于明自身禀赋于天的“仁... 在不同的情境下,朱子对“格物”工夫有不同的诠释方式。当立足于形下世界时,他认为“格物”便是“穷理”,其目的在于明事物“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当立足于形上本体时,他认为“格物”便是“择善”,其目的在于明自身禀赋于天的“仁义礼智”之性;当立足于本体之发用时,他认为“格物”便是“致知”,其目的在于确立“应接事物”的光明“主宰”之心。在朱子看来,“致知格物,便是择善”。因此,“穷理”“择善”“致知”三者之间名异而实同,皆可会通于“格物”。由此可以澄清朱子的“格物”工夫,既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又具有修养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格物 穷理 择善 致知
下载PDF
明清“格物”说和中国科学的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葛荣晋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5-81,共7页
明清“格物”说着重发挥程朱“格物”说的科学理性精神,在内容上大力提倡“实测之学”,广泛地吸收“西学”的成分;在方法上,它吸取了近代西方“由数达理”的思维方式,使之成为由中国古典科学走向近代科学的中介和桥梁,成为先进的中国人... 明清“格物”说着重发挥程朱“格物”说的科学理性精神,在内容上大力提倡“实测之学”,广泛地吸收“西学”的成分;在方法上,它吸取了近代西方“由数达理”的思维方式,使之成为由中国古典科学走向近代科学的中介和桥梁,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接受和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 明清实学 中国科学
下载PDF
真知格物,必成圣贤——朱子“格物”解发覆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家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34,共8页
学界对朱子学核心范畴"格物"研讨甚多,然仍有待发之覆。朱子"格物"乃成圣之学而非知识之学,它融理性、信仰、存心、实践、境界、道德、觉悟为一体,具有深刻复杂的内涵。朱子将"决定是要做圣贤"视为格物&q... 学界对朱子学核心范畴"格物"研讨甚多,然仍有待发之覆。朱子"格物"乃成圣之学而非知识之学,它融理性、信仰、存心、实践、境界、道德、觉悟为一体,具有深刻复杂的内涵。朱子将"决定是要做圣贤"视为格物"第一义",视"至极"为格物的落脚点,主张格物非知识化学问,而是"见得亲切自然信得及"的理性信仰之学;亦非形式化学问,而是"若实见得自然行处无差"的实践之学。格物不仅是"观理"之方,还是"所以明此心"的存心之法;不仅是为学之始,还是"凡圣之关"的标尺。格物无需穷尽知识,"知至只是到脱然贯通处",它遵循本末、合为、理事、贯通等原则。格物作为朱子四书学的枢纽范畴,还是朱子批判佛老的利器。从圣贤之学而非认识论的角度,方能真切把握朱子格物的蕴含,这也是理解整个宋明理学的立足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格物 圣贤 发覆
下载PDF
王阳明中年格物工夫的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存凯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4-99,共6页
王阳明在龙场至江右时期的工夫以?格物?为主,其基本内涵是?正心之不正以归于正?,强调在心上做工夫,去除私欲对本心的遮蔽。这种不间断地内观自省,比朱子的?格物?更加深刻,但也失之狭隘,因而存在很多问题。江右之后,阳明专以?致良知?三... 王阳明在龙场至江右时期的工夫以?格物?为主,其基本内涵是?正心之不正以归于正?,强调在心上做工夫,去除私欲对本心的遮蔽。这种不间断地内观自省,比朱子的?格物?更加深刻,但也失之狭隘,因而存在很多问题。江右之后,阳明专以?致良知?三字为宗旨,部分地弥补了这些缺陷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格物 心外无物 致良知
下载PDF
论邹守益的慎独说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董甲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0,共5页
邹守益通过安顿自身生命困惑与挽救时代危机建构慎独说。他早期接受朱子学思维,困惑于朱子解《大学》格物与《中庸》慎独异问题,后得到王阳明指点才知两者可以合一,从而由朱子学转向阳明学。与王阳明以《大学》格物统摄《中庸》慎独不同... 邹守益通过安顿自身生命困惑与挽救时代危机建构慎独说。他早期接受朱子学思维,困惑于朱子解《大学》格物与《中庸》慎独异问题,后得到王阳明指点才知两者可以合一,从而由朱子学转向阳明学。与王阳明以《大学》格物统摄《中庸》慎独不同,邹守益以《中庸》慎独统摄《大学》格物,这主要因为王阳明处理朱子向外穷理的弊端,邹守益处理王阳明向内格心的弊端。当时学者致良知出现落入有或无的弊端,对此邹守益重新诠释《中庸》慎独说,主张学者须在日用常行中达到独知,挽救了学者致良知危机。邹守益建构慎独说,具有保守作风,影响了江右王门后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守益 慎独 格物 统摄 有无之蔽
下载PDF
格物与比德——程朱、阳明格致论的问题及其可能性解决
7
作者 汪韶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2,共8页
儒学的关注焦点是德性。格物致知是度自然之物,得人伦之知。这正是原始儒家乃至中国古人从自然物象上会取道德启示的比德观念。以此观之,程朱对“格物”的训释比较含混,且存在着知识取向与实践取向的混杂,容易导致知识取向的歧出。阳明... 儒学的关注焦点是德性。格物致知是度自然之物,得人伦之知。这正是原始儒家乃至中国古人从自然物象上会取道德启示的比德观念。以此观之,程朱对“格物”的训释比较含混,且存在着知识取向与实践取向的混杂,容易导致知识取向的歧出。阳明转而将格物致知释为在事上推扩良知,这固然凸显了格致论本来的实践取向,但他误以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误把通过格自然之物来获取人伦之知理解成通过格物(正事)来推扩先验的良知;他对格致诚正逻辑关系的把握也有误。而两派的共同问题是,都没有意识到原始儒家的比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 阳明 格物 致知 比德
原文传递
显、微之间:明儒洪垣与湛、王之学——兼论洪垣的“格物”思想
8
作者 陈伟良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4-100,共7页
明儒洪垣作为湛甘泉的亲炙弟子,是甘泉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而学界至今对洪垣的思想还存有极大的讨论空间。洪垣身处湛、王思想及两派后学相争相辩的时期,他注意到了甘泉与阳明在用功之“显”与“微”处的区别,两派后学却不得甚至曲解了此... 明儒洪垣作为湛甘泉的亲炙弟子,是甘泉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而学界至今对洪垣的思想还存有极大的讨论空间。洪垣身处湛、王思想及两派后学相争相辩的时期,他注意到了甘泉与阳明在用功之“显”与“微”处的区别,两派后学却不得甚至曲解了此间真义。洪垣以“不离根之体认”来确立“心”的根本性地位,并以“止”的概念为核心,奠定了自己对“格物”思想的理解。其实,洪垣乃意图在显、微之间寻求到一条可行性理路,来缓解湛、王两派后学用功分殊之处所可能导致的流弊。同时,他亦将“心”的主宰性与根本性地位重新挺立起来。对洪垣思想的研究,或可为湛、王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史提供不同的参考面向与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垣 格物
下载PDF
颜元的“格物致知”思想
9
作者 杨帆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8期74-78,共5页
清初学者颜元在批判前人对"格物致知"解释的基础上,以"习动"、"日行践履"的求知观为出发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亲自动手去做实际的事情,真切接触事物。同时提出"知以物为体"的观点,... 清初学者颜元在批判前人对"格物致知"解释的基础上,以"习动"、"日行践履"的求知观为出发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亲自动手去做实际的事情,真切接触事物。同时提出"知以物为体"的观点,强调以"六德、六行、六艺"为内容的"三物"为实践对象方能得到真知,并有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元 格物 致知 三物 习行
下载PDF
朱子“格物”理论中“知”的特点
10
作者 冯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7-80,共4页
朱子"格物"之"格"有特定的意义,即"格"是心之理和物之理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引出了"知"的特点:"知"分为"体知"和"推知"。"体知"是心对心中所居众理的... 朱子"格物"之"格"有特定的意义,即"格"是心之理和物之理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引出了"知"的特点:"知"分为"体知"和"推知"。"体知"是心对心中所居众理的感悟和体察;"推知"是心以体知的结果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在此理论基础上得出:朱子把心作为"物"来格的可行性的原因在于体知的内容可以作推知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格物 体知 推知
下载PDF
论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
11
作者 刘昆笛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3-75,共3页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就是一系列社会关系的统一体。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备文化传统、社会关系等要素。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必须成为主体,才能认识和改造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待关系...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就是一系列社会关系的统一体。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备文化传统、社会关系等要素。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必须成为主体,才能认识和改造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待关系,须在一元论的支撑下,发挥良性的互动。中国哲学中的"格物"观念能够有效地弥合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裂痕,能够回答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动者 行动者网络理论 格物
下载PDF
朱熹《大学》补传的概念内涵之辩正
12
作者 乐爱国 陈昊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5,共7页
朱熹为《大学》"格物致知"所作补传,多被称为"格物补传"。就文本而言,补传内容阐明何为"格物",补传固可称为"格物补传";但之所以阐述"格物",是为回答如何"致知",并最后达... 朱熹为《大学》"格物致知"所作补传,多被称为"格物补传"。就文本而言,补传内容阐明何为"格物",补传固可称为"格物补传";但之所以阐述"格物",是为回答如何"致知",并最后达到"知至",即"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因此,补传也可称为"致知补传"。然而,以手段性的"格物"称呼补传,不仅易于忽略"致知"的目的和"知致"的效验;并且经由学术思想史考察,自王阳明开始,"格物"越来越被误解为向外求理、与"致知"相分离;以"格物"作为朱熹《大学》补传之名,引起诸多误解分歧,其中,冯友兰对"格物"的认识论诠解路径,难免推衍出朱熹思想系统内原本并不存在的"格物"到"致知"的知识与道德"断裂"。因此,就"格物"为"致知之方"而言,并考虑朱熹所谓"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格物,以理言也;致知,以心言也"的思想,将朱熹《大学》补传,称为"致知补传"似更为妥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大学》 格物 致知 补传
原文传递
心、意、知:王阳明“格物”之内在意蕴
13
作者 郝绥涛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2-36,共5页
“格物”出自《礼记·大学》,明代大儒王阳明解“格”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解“物”为事,皆从心上说。“格”作为工夫论,即正、诚、致;“物”作为实践对象,指“心”“意”“知”。“格其心之物”对应“正心”;“格其意之物”对应... “格物”出自《礼记·大学》,明代大儒王阳明解“格”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解“物”为事,皆从心上说。“格”作为工夫论,即正、诚、致;“物”作为实践对象,指“心”“意”“知”。“格其心之物”对应“正心”;“格其意之物”对应“诚意”;“格其知之物”对应“致知”。“格物”合起便是正心、诚意、致知;从心本体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皆是一事。王阳明“格物”的理论建构蕴涵着阳明心学的标志性特征,这显示出“我”作为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人的自主与自信的精神,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 王阳明 心学
下载PDF
明中叶理学的新趋向
14
作者 吴通福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82-88,共7页
明中叶是王学风行天下的一个历史时期。面对王学的冲击,朱学阵营不得不作出反应。此一时期的朱学者在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说等理论问题上都提出过一些不同于朱熹的看法,这些修正对于明清之际的学术趋向的转变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在一定... 明中叶是王学风行天下的一个历史时期。面对王学的冲击,朱学阵营不得不作出反应。此一时期的朱学者在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说等理论问题上都提出过一些不同于朱熹的看法,这些修正对于明清之际的学术趋向的转变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的理学的总结批判思潮提供了思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时期 理学 学术倾向 程朱之学 心性
下载PDF
从事物之“理”到“格物”至善——王阳明“四句教”的社会存在论阐释
15
作者 许斗斗 《抚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他整个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四句教”的分析与展开 ,阐释了王阳明在“格物”以“为善去恶”中实现事物皆得其“理”的主要思想 ,同时也阐述出他思想中有关社会存在与社会改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王阳明 格物 致良知 诚其意 '四句教' 社会存在 社会改造 明代
下载PDF
论巴蜀文化与来知德的美学精神
16
作者 谭玉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2-47,共6页
巴蜀地处盆地,四面环山,但巴蜀先民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努力开拓,冲破自然的束缚,向外发展。这种态度深深积淀在巴蜀人心底,逐渐形成了勇于开拓创新的巴蜀文化精神。明末巴蜀学者来知德不臣服和恪守权威、传统,提出"舍象不可以言《易... 巴蜀地处盆地,四面环山,但巴蜀先民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努力开拓,冲破自然的束缚,向外发展。这种态度深深积淀在巴蜀人心底,逐渐形成了勇于开拓创新的巴蜀文化精神。明末巴蜀学者来知德不臣服和恪守权威、传统,提出"舍象不可以言《易》""格去其物欲"以及"文能载道,何害于文"的美学观点,以正人心和世风。这正是勇于开拓创新的巴蜀文化精神在来知德美学思想中的折射,也是巴蜀美学精神的特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文化 美学精神 格物 文道关系
下载PDF
明末熊明遇《格致草》内容探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冯锦荣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04-328,共25页
熊明遇生当明清鼎革之际“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刻。他的主著《格致草》广被时人以至遗民征引和称颂。作为明末东林党的成员之一,熊氏对耶稣会士抱持开明的态度,并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友谊。正如书名所示,《格致草》的撰作,毫无疑问... 熊明遇生当明清鼎革之际“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刻。他的主著《格致草》广被时人以至遗民征引和称颂。作为明末东林党的成员之一,熊氏对耶稣会士抱持开明的态度,并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友谊。正如书名所示,《格致草》的撰作,毫无疑问是继承了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传统。《格致草》当中,具见熊明遇从耶稣会士的译作中节引西学所涵盖的多个领域,如天文学及相关科学仪器、气象学、世界地理及绘图、灵魂学说和创世理论。然而,约从清初行禁书之令后,《格致草》一书使销声匿迹,而国人也不复知此书仍存于天壤之间,熊明遇研究西方科学的成果又多被其门人游艺征引;游氏著作《天经或问》传入日本后,当中提及第谷学说和熊明遇的观点,对江户时期的日本天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明遇 《格致草》 中国天文学史 明朝 生平 著作
全文增补中
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从“格致”到“科学”的词义考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发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82,共4页
随着西方科学的广泛传播,晚清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从清末国人使用的"格致"、"格物"、"科学"词语演变及词义差异中,即可看出当时国人"科学"观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 晚清 科学观 格致 格物 科学
下载PDF
“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一种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解读 被引量:10
19
作者 蔡铁权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21,共11页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致知 格致 科学 科学教育
原文传递
儒家“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9
20
作者 蔡德贵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4,共5页
儒家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涉及到用格致之学包含的科学精神实现天人合一;用纲纪学说包含的人文精神解决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用修养学说包含的宗教精神解决肉体与精神的关系。按照儒家这三种精神来解决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 仁爱 格致之学 纲纪学说 修养学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