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危小虎 刘卫怀 +2 位作者 唐健松 李虎 周文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8期15-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0例,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及对...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0例,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及术前术后血浆MTL和VI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MTL和VI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分别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腹腔镜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具有出血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考虑可能与其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肠穿孔修补术 胃肠动力恢复 胃肠激素
下载PDF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蒋巍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0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胃肠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胃肠穿孔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采用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 目的研究胃肠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胃肠穿孔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采用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时长、手术指征、手术前后胃肠激素。结果实验组排气时长、肠鸣音复常时长、胃肠减压时长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长较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高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穿孔患者应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的损伤较低,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显著改善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穿孔 腹腔镜 胃肠穿孔修补术 胃肠动力恢复 胃肠激素
下载PDF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鹏 罗卫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9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0例行腹腔镜手术,设立为治疗组,同期选择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0例设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0例行腹腔镜手术,设立为治疗组,同期选择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0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胃动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前MT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治疗组患者MIT水平较术前未见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MIT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也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肠穿孔修补术 胃肠功能恢复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惠 陈新岐 +1 位作者 饶智 潘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进行管理,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管理。观...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ERAS理念进行管理,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 C反应蛋白(CRP)水平、疼痛评分、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CR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2/2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78%(8/2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急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处理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兴 朱永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6-66,7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均无中转开腹,无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症状发生。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
关键词 腹腔镜 上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胃肠道穿孔修补术配合中药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侯海峰 朱时飞 +1 位作者 刘丽 丁根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索研究在胃肠道穿孔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肠道穿孔修补术与中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普外科中进行治疗的胃肠道穿孔患者4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观察组(n=20人)和对照组(n=20人)。对照组患者在腹... 目的探索研究在胃肠道穿孔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肠道穿孔修补术与中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普外科中进行治疗的胃肠道穿孔患者4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观察组(n=20人)和对照组(n=20人)。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胃肠道穿孔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00%)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比较,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穿孔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肠道穿孔修补术与中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建议在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肠道穿孔修补术 中药灌肠 胃痛 胃肠溃疡
下载PDF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7
作者 袁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5月普外科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25例患者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目的观察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5月普外科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25例患者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术野暴露清晰,便于探查、引流和发现合并的或隐患的疾病,并能够及时治疗,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顾洪义 白云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并分别接受两种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并分别接受两种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异常情况、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体温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斌 赵星 孙艳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9期2664-2667,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运用,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102例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运用,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收治的102例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其中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其他联合麻醉药物均相同。检测所有受试者麻醉诱导前(T1)、给药10min后(T2)、气腹时(T3)和拔管后(T4)血流动力学及术前和术后24h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T1和T2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3和T4时,观察组HR、SBP和DBP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与T1时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3和T4时,对照组HR、SBP和DBP比T1时显著增高(P<0.05)。术前,两组血清应激激素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两组血清ACTH、Cor和ALD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两组血清IL-10和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和血清炎性因子浓度,是潜在有效麻醉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41)。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41)。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则采取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应住院费用及术后状况,并在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两组的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相应术后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且前者安全性较后者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修补上消化道穿孔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阳 张义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2期2132-2136,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修补上消化道穿孔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LR组,45例)与开腹组(OR组,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修补上消化道穿孔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LR组,45例)与开腹组(OR组,47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腔脓液量、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等,以及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肺部感染、肠梗阻、肠瘘、穿孔处感染或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腹腔积液量、手术时间均高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组(LR)与开腹组(OR)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在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方面,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可能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开腹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下载PDF
应用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12
作者 胡登敏 胥润 +1 位作者 李建 艾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6-832,共7页
目的应用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并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绵阳市某医院进行胃肠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SSI(+... 目的应用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并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绵阳市某医院进行胃肠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SSI(+)组(n=41)和SSI(-)组(n=322)。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并发SSI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关决策树预测模型。结果363例胃肠道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发生SSI 41例,发病率为11.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清蛋白水平、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术前腹痛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较高(OR=2.059,95%CI:1.103~3.842)、清蛋白水平<35 g/L(OR=2.761,95%CI:1.312~5.811)、术前腹痛时间≥24 h(OR=3.589,95%CI:1.659~7.763)和手术时间≥2 h(OR=3.314,95%CI:1.477~7.435)是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并发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是其保护因素(OR=0.338,95%CI:0.166~0.690,P<0.05)。基于上述因素建立预测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并发SSI风险的决策树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95%CI:0.794~0.825)。结论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并发SSI的危险因素包括BMI较高、清蛋白水平<35 g/L、术前腹痛时间≥24 h和手术时间≥2 h,保护因素为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并发SSI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穿孔修补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
下载PDF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项炜 张子华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研讨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运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适用性及安全性。方法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方便选取58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试验,随机分成Ⅰ、Ⅱ组(各29例),分别接受传统开腹术... 目的研讨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运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适用性及安全性。方法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方便选取58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试验,随机分成Ⅰ、Ⅱ组(各29例),分别接受传统开腹术、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评估该两种手术方案的处理效果。结果 1与Ⅰ组相比,Ⅱ组手术患者在操作时间(71.8±10.9)min、术后排气时间(20.8±5.5)h及住院时间(5.2±1.1)d上均显著缩短,在术中出血量(57.0±14.5)m L、术后引流量(133.8±20.6)m L上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术后均有并发症产生,但Ⅱ组发生率3.4%,显著低于Ⅰ组的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手术微创、操作时间短,且具有恢复快、安全性好的特点,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适用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乾龙 龙志祥 朱共元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72-74,83,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老年患者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老年患者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围术期管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及住院相关情况(相关指标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急诊上消化道穿孔围术期管理,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且不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老年 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海林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3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6例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比...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1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3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6例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护护理效果。结果观察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更加安全、有效、可行,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效果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明义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2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上消化道穿孔患者43例,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控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 目的:分析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上消化道穿孔患者43例,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控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治疗体会(附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建丰 孙国良 +2 位作者 毛叶飞 刘军 钱晓东 《黑龙江医学》 2010年第7期538-53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08~2009-10间,行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均为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穿孔,全部行腹腔镜下修补术,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08~2009-10间,行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均为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穿孔,全部行腹腔镜下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副损伤,无肠瘘、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结合术后系统抗溃疡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 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临床观察
18
作者 曹水江 《健康之路》 2018年第9期91-91,共1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1月本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 目的:分析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1月本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简便、便于探查引流,及时发现合并或隐患的疾病得到及时处理。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