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IST 1.1与Choi标准在舒尼替尼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早期疗效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21
1
作者 罗宴吉 王猛 +3 位作者 陈洁 冯瑞枝 冯仕庭 李子平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version 1.1,RECIST 1.1)和Choi标准评估舒尼替尼对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的早期疗效。方... 目的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version 1.1,RECIST 1.1)和Choi标准评估舒尼替尼对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的早期疗效。方法18例使用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GEP-NENs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CT检查。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2~3个月肿瘤大小及密度变化并根据两种评价标准分别评估肿瘤的早期应答。记录肿瘤进展时间(TTP)并用Kaplan Meier法比较各组间的TTP。结果 18例患者中,使用RECIST 1.1标准评价早期疗效时,4例(22%)为部分缓解(PR),9例(50%)为疾病稳定(SD),和5例(28%)出现疾病进展(PD),PR、SD和PD组的中位TTP分别为16.6、10.8和2.3个月。根据Choi标准,8例(44%)为PR,4例(22%)为SD,6例(33%)为PD,PR、SD和PD组的中位TTP分别为未达到10.8和2.3个月。根据RECIST 1.1标准,PR和PD组、SD和PD组的TTP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07和P<0.001),但PR和SD组的TT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31)。根据Choi标准,PR组的TTP较SD组和PD组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和P<0.001),SD组的TTP显著长于PD组(P=0.006)。结论评估舒尼替尼对GEP-NENs的早期疗效时,使用Choi标准能够较RECIST 1.1标准识别出更多的缓解病例,且Choi标准的分组TTP具有统计学差异,较RECIST 1.1标准得到更为客观的评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舒尼替尼 肿瘤进展时间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2001—2010年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晓冉 杨欢 +5 位作者 闫慧姣 蒋立明 石素胜 依荷芭丽·迟 范金虎 乔友林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EP-NEC)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医院的全国多中心10年(2001—2010年)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根据2010年WHO消化道肿瘤... [目的]探讨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EP-NEC)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医院的全国多中心10年(2001—2010年)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根据2010年WHO消化道肿瘤分类标准重新归类病案资料,纳入病理诊断为GEP-NEC和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GEP-NET)的患者,采用病例报告表,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诊疗特点,研究GEP-NEC与GEP-NET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临床病理结果、治疗方式等的差异。[结果]共479例确诊为GEP-NEC,其高发部位为胃(66.6%,319/479)、直肠(11.3%,54/479)、胰腺(8.4%,40/479)。相较GEP-NET,GEP-NEC在老年、男性、有吸烟史人群中更常见(P<0.001)。GEP-NEC病例数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与GEP-NET相比,具有脉管内瘤栓、神经侵犯、坏死等恶性特征的患者比例更大(P<0.05),诊断时发生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的患者比例更大(P<0.001),仅24.2%患者局限于原发部位。88.1%(422/479)的GEP-NEC患者接受了开放式手术,接受化疗的患者构成比高于GEP-NET(P<0.001)。[结论]中国GEP-NEC病例数呈现持续增加趋势,诊断时多处于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对这一类少见且高度异质性的肿瘤,需要更多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为临床早诊早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回顾性研究 多中心 临床流行病学 消化系统肿瘤
原文传递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治42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国宏 钟晓刚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891-1893,共3页
目的研究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临床治疗预后及病理特征,探讨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再认识及临床合理抉择。方法根据2010年WHO病理新分类,回顾性总结42例经内镜检查或病理诊断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并通过内镜或外科治疗... 目的研究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临床治疗预后及病理特征,探讨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再认识及临床合理抉择。方法根据2010年WHO病理新分类,回顾性总结42例经内镜检查或病理诊断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并通过内镜或外科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观察,分析其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方式、组织病理学特点、预后因素等。结果 42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13进行了内镜切除手术,其中4例补行外科手术,直接行外科手术27例,2例起源不明的腹膜后神经内分泌肿瘤放弃手术。按2010年WHO病理分类:神经内分泌肿瘤(NET)30例,其中16例为直肠NET,1例为结肠NET,4例为阑尾NET,6例为胃部NET,2例为十二指肠NET,1例为胰腺NET;神经内分泌癌(NEC)9例,其中大细胞癌4例、小细胞癌5例;混合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1例;胰岛细胞瘤2例。增殖活性分级,低级别(G1)30例,中级别(G2)2例,高级别(G3)10例。术后随访:低级别类癌预后良好,内镜治疗后复发1例;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预后差,复发转移率高。结论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T1-2级)应以外科治疗为主,可选择性内镜治疗,但术前需内镜超声或CT影像充分评估。神经内分泌癌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需加强多学科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外科治疗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
4
作者 李嘉瑞 张盼盼 +5 位作者 谢卿 王风 丁香香 陆明 于江媛 沈琳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肽受体放射性核素(177Lu-Dotatate)治疗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GEP-NET)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单中心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2月至2023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肽受体放射性核素(177Lu-Dotatate)治疗中国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GEP-NET)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单中心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2月至2023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入组分化良好、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经过治疗进展的晚期GEP-NET患者32例。入组的患者均接受每8~12周1次,每次150~200 mCi的177Lu-Dotatate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和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ve free survival,PFS)时间。结果32例患者接受177Lu-Dotatate的平均累积剂量为(623±171)mCi,其中2例患者无法评价疗效(1例失访,1例未完成治疗)。在可评估疗效的30例患者中,ORR为53.3%,疾病控制率为93.3%,中位PFS时间为24.5个月(95%CI为17.0~31.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除2例(6.7%)患者出现3级血液学毒性,其余患者均未出现≥3级不良事件。结论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中国晚期GEP-NET患者有效率高,且安全性良好,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 生长抑素受体 临床试验
下载PD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accompanied with multiple liver metastases
5
作者 Tomohide Hori Kyoichi Takaori Shinji Uemoto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4年第8期596-600,共5页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 is rare and slow-growing. Current classifications predict its progno-sis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Curative resection is ideal, although often difficult, because over 80% of ...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 is rare and slow-growing. Current classifications predict its progno-sis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Curative resection is ideal, although often difficult, because over 80% of pa-tients have unresectable multiple liver metastases and extrahepatic metastasis. Aggressive surgery for liver metastases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survival. Aggressive or cytoreductive surgery for liver metastases is indi-cated to reduce hormone levels and improve symptoms and prognosis.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originally con-ceived as an ideal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 clear consensus on the role and timing of surgery for primary tumor and liver metastases. Surgeons still face questions in deciding the best surgical scenario in patients with P-NET with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PANCREAS LIVER METASTASIS LIVER surgery LIVER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醋酸奥曲肽微球联合吉西他滨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血清激素、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明明 白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6期2250-2255,共6页
目的研究醋酸奥曲肽微球联合吉西他滨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血清激素、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80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予吉西... 目的研究醋酸奥曲肽微球联合吉西他滨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血清激素、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80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予吉西他滨联合醋酸奥曲肽微球治疗)及吉西他滨组(予吉西他滨治疗),每组40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癌胚抗原(CEA)、嗜铬粒蛋白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9-9(CA19-9)、胃泌素-17(G-17)、胰高血糖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足性梳样蛋白2(SCML2)、胰岛素水平。采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DI.NET21)及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CEA、CGA、NSE、CA19-9、胰岛素、G-17、胰高血糖素、VEGF、SCML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CEA、CGA、NSE、CA19-9、胰岛素、G-17、胰高血糖素、VEGF、SCML2水平低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LQ-DI.NET21评分较治疗前降低,QLQ-C30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QLQ-DI.NET21评分低于吉西他滨组,QLQ-C30评分高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吉西他滨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为7.50%,低于吉西他滨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吉西他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微球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患者血清激素水平,降低VEGF、SCML2水平,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奥曲肽微球 吉西他滨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肿瘤标志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放 黄小征 +1 位作者 周立新 李忠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分析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igh-grade G3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 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GEP NET G3,收... 目的:分析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igh-grade G3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 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GEP NET G3,收集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86例GEP NET G3的原发肿瘤部位包括胰腺(40例)、胃肠(37例)以及原发肿瘤不明(9例)。镜检肿瘤均分化良好,呈器官样、巢状生长,局灶可见假腺样、细条索样或缎带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肿瘤的Ki-67指数范围为21%~60%,中位值为30%,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 type 2,SSTR2)的阳性率为83.9%(26/31),在检测病例中没有发现微卫星不稳定和P53异常表达(分别为0/24、0/11)。生存分析表明,获得随访的76例患者,27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8.6(26.6~70.6)个月,确诊时有无远处转移和能否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部位、确诊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以及Ki-67指数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有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HR=7.33,95%CI:1.56~34.10)。结论:GEP NET G3的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易发生远处转移是其临床特点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 G3 临床病理特征 肿瘤预后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昕 江月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832-835,共4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主要来源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年发病率达5.25/10万,虽然相对罕见,但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系统与炎症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且免疫应答常伴随肿瘤进展。本文就...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主要来源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年发病率达5.25/10万,虽然相对罕见,但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系统与炎症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且免疫应答常伴随肿瘤进展。本文就炎症因子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未来临床中的应用趋势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炎症 免疫系统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梁春雨 马伶玉 +1 位作者 杨国辉 沈新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22例经病理诊断为GEP-NET的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GEP-NET的CT影像特征(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边界、坏死囊变、周围侵犯、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淋... 目的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的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22例经病理诊断为GEP-NET的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GEP-NET的CT影像特征(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边界、坏死囊变、周围侵犯、强化方式、强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GEP-NET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肿瘤边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与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5)。肿瘤的坏死囊变、周围侵犯、强化方式、强化程度与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病理分级GEP-NET的CT特征有一定差异,CT检查有助于GEP-NET的术前良恶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分级 CT影像特征
下载PDF
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在临床诊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梅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运用2011年4月我国病理学家发布的'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进行分类,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47例(GEP-NEN)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进行进行回顾... 目的:运用2011年4月我国病理学家发布的'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进行分类,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47例(GEP-NEN)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GEP-NEN中,发病年龄12~79岁,发病部位依次为直肠17例,食道12例,阑尾10例,十二指肠4例,胃3例,结肠1例,暂无胰腺病例。运用'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分类后,NET35例(G1级22例\G2级13例)、NEC 7例(G3级)、 MANEC 5例。结合相应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CgA 35/47+;Syn+47\47;CD56+47\47;Ki67+≤2%22例、Ki67+3-20%13例、Ki67+>20%7例(不含MANEC)结论①使用统一规范诊断对NEN进行诊断及分类,不仅能让病理诊断更加规范和易于掌握,同时也便于临床进行规范化治疗,以确保患者得到最理想的治疗。为中国GEP-NEN 随访数据库建立提供规范的数据;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 CgA、Syn、Ki67为必选,同时根据笔者相关统计,建议加选CD56.同时针对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可选择相应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