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癌前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雷学剑 曾环珍 +5 位作者 冯柳娟 冯惠珍 詹广场 梁智东 蔡洪英 苏大年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电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PLGC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1例运用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电针联合口服维酶素片治疗。观察2组症状、体征、胃黏膜组织病...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电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PLGC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1例运用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电针联合口服维酶素片治疗。观察2组症状、体征、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清胃泌素(G)17、胃蛋白酶原(PG)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5.37%,对照组61.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68.29%,对照组3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黏膜炎症、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异型增生及腺体减少或萎缩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血清G17、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PGⅠ、胃蛋白酶原比值(PGR)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5);治疗组血清G17、P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PGⅠ、PG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运用加味六君子汤联合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PLGC,能有效缓解患者胃痛等症状体征,逆转PLGC向胃癌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癌前病变(PLgC) 气虚血瘀 加味六君子汤 电针 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 胃泌素(g) 胃蛋白酶(Pg
原文传递
应激性胃粘膜出血与血浆血栓素、前列环素和胃泌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林进乾 潘光才 +2 位作者 陈卫东 许真 陈定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85-286,共2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胃粘膜出血与血浆TXA2 、PGI2 和胃泌素 (G)水平的关系。方法  2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只 ,禁食 2 4小时后 ,实验组放在 2℃冰水中应激 4小时 ,对照组不给刺激。应激结束后麻醉大鼠 ,分别取血 2m... 目的 探讨应激性胃粘膜出血与血浆TXA2 、PGI2 和胃泌素 (G)水平的关系。方法  2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只 ,禁食 2 4小时后 ,实验组放在 2℃冰水中应激 4小时 ,对照组不给刺激。应激结束后麻醉大鼠 ,分别取血 2ml分离血浆 ,放免法测定TXB2 (TXA2 的稳定代谢物 )、6 酮 PGF1a(PGI2 的衍生物 )和G水平 ;另取大鼠胃沿小弯剪开 ,肉眼观察胃粘膜有无出血灶 ,用pH值试纸测定胃液酸碱度。结果  8只实验鼠胃粘膜见片状出血灶 ,对照组鼠胃粘膜无出血性改变 ;两组鼠胃液pH值测定无明显差异。实验组血浆TXB2 、6 酮 PGF1a和G水平分别为 15 45 11±14 2 89、16 2 80± 42 13和 112 75± 2 3 6 8,对照组分别为 96 6 5 0± 5 18 48、3 5 6 0 0± 91 0 6和 2 47 14± 5 3 6 0 ,两组分别比较均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大鼠应激性胃粘膜出血与血浆TXA2 水平升高和PGI2 水平降低有关 ;而与胃酸分泌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出血 应激 血栓素 前列环素 胃泌素
下载PDF
从胃泌素-17探讨升阳益胃汤防治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小燕 冯五金 苏娟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防治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防治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升阳益胃汤口服,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口服,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1)指标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升阳益胃汤可显著升高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17、PG1水平;改善患者纳呆、胃痛、胃胀、嘈杂不适;减轻乏力、便稀症状;缓解胃黏膜萎缩的程度。结论:升阳益胃汤防治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胃络循环,调节G17分泌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 萎缩性胃炎 胃泌素-17(g17)
原文传递
胃泌素17与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浩 关晓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17 (G-17)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62例胃癌患者、86例良性胃病患者以及54例健康人血清中胃泌素17(G-17)及CA72-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 目的探讨胃泌素17 (G-17)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62例胃癌患者、86例良性胃病患者以及54例健康人血清中胃泌素17(G-17)及CA72-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组比较,胃癌组的胃泌素17(G-17),CA72-4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中,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泌素17(G-17)和CA72-4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胃癌的阳性检出率,对胃癌的筛查、早期诊断、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标志物 电化学发光 胃泌素17(g-17) CA72-4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幸 王璐 +3 位作者 董蕾 郭晓燕 史海涛 许绍娴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高发区陕北安塞县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PGI/PGII(PGR)以及胃泌素-17(G-17)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8例健康查体居民,同时进行13C呼气试验检测及血清PGI、PGII、G-17浓度的检测... 目的研究胃癌高发区陕北安塞县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PGI/PGII(PGR)以及胃泌素-17(G-17)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8例健康查体居民,同时进行13C呼气试验检测及血清PGI、PGII、G-17浓度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Hp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比较两组血清PGI、PGII、G-17浓度及PGR值变化。结果 Hp总感染率为40.54%,其中男性感染率为43.08%,女性感染率为38.55%;不同性别Hp感染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Hp阳性组的血清PGI、PGII、G-17浓度均高于阴性组,PGR低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Ⅱ高值组Hp感染率高于正常值组(P<0.05)。PGR低值组Hp感染率高于高值组(P<0.05)。G-17高值组Hp感染率高于正常值组(P<0.05)。结论 HP感染继发血清中PGI、PGII及G-17浓度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HP感染及HP感染相关性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下载PDF
基于长桑君脉法运用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平人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林春梅 张双喜 +1 位作者 罗琼熙 代镇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722-1729,共8页
【目的】客观评价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80例平人型(根据长桑君脉法脉息术,患者1 min内脉搏与... 【目的】客观评价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80例平人型(根据长桑君脉法脉息术,患者1 min内脉搏与呼吸次数的比值为4~5)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瘀热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建中汤合大柴胡汤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病理积分及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36/40),对照组为60.00%(24/4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胃镜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病理总积分及治疗组的胃窦、胃角、胃体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的胃窦、胃角、胃体的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慢性炎症以及对照组的胃窦、胃角、胃体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胃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II(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均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桑君脉法 小建中汤 大柴胡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瘀热证 胃蛋白酶原Ⅰ(PgⅠ) 胃蛋白酶原II(PgⅡ) 胃泌素17(g-17)
原文传递
不同人群中血清胃泌素-17和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变化及在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小飞 张鹏飞 +4 位作者 刘琦 马文斌 田莉 瞿焱 许怀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9期1-3,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中血清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的水平变化,以及其在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血清G-17、PG水平检测、幽门螺杆菌(Hp)检测或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的3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性别、年龄...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中血清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的水平变化,以及其在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血清G-17、PG水平检测、幽门螺杆菌(Hp)检测或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的3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性别、年龄及Hp感染对陕西地区人群血清G-17、PG水平的影响,评价血清G-17和PG在该地区人群的95%医学参考范围,探讨应用血清G-17和PG筛查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女性患者的血清G-17、PGI、PGII、PGR水平略低于男性患者(P>0.05)。随着年龄增长,G-17、PGI、PGII水平逐渐降低;中年组PGR水平略高于青年组、老年组。三个年龄组的G-17、PGI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PGII、PGR水平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Hp感染阳性患者的PGI、PGII水平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G-17、PGR水平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G-17、PG联合辅助诊断胃癌癌前病变时,AUC的95%可信区间为0.7396~0.9052,特异度为74.60%,灵敏度为78.38%,准确度为76.00%。结论年龄、Hp感染是影响陕西地区人群血清G-17、PG水平的重要因素。结合胃镜、年龄、Hp感染及血清G-17、PG筛查胃癌癌前病变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17(g-17) 胃蛋白酶原(Pg) 胃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G-17联合PGR血清学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苑振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4期115-117,共3页
目的 观察G-17联合PGⅠ与PGⅡ比值(PGR)血清学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高危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60例,非胃癌100例,抽取160例患者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胃泌... 目的 观察G-17联合PGⅠ与PGⅡ比值(PGR)血清学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高危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60例,非胃癌100例,抽取160例患者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胃泌素(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并计算PGⅠ与PGⅡ比值(PGR),根据测定结果将160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G-17(-)、PGR(-);B组G-17(+)、PGR(-);C组G-17(-)、PGR(+);D组G-17(+)、PGR(+),按照胃镜及组织活检结果统计A、B、C、D四组患者的胃癌检出率,计算G-17联合PGⅠ与PGⅡ比值(PGR)筛查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胃癌患者与非胃癌患者的PGⅠ、PGⅡ、PGR以及G-1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胃癌检出率分别为7.7%、60.0%、40.0%以及73.3%,A组患者的胃癌检出率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7筛查胃癌的灵敏度为71.7%,特异度为78.0%;PGⅠ、PGⅡ筛查胃癌的灵敏度为56.7%,特异度为74.0%;G-17联合PGⅠ、PGⅡ筛查胃癌的灵敏度为36.7%,特异度为92.0%。结论 G-17联合PGⅠ与PGⅡ比值(PGR)血清学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g-17 胃蛋白酶原Ⅰ 胃蛋白酶原Ⅱ 胃癌筛查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血清PGⅠ、PGⅡ及G17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7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血清胃泌素17(G17)检测对早期胃癌患者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浅表型胃...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血清胃泌素17(G17)检测对早期胃癌患者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浅表型胃炎组(22例)、萎缩性胃炎组(31例)、胃溃疡组(25例)及胃癌组(30例),并将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1例健康人员视为对照组。比较五组受检者的血清PGⅠ、PGⅡ及G17水平及三者联合的胃癌阳性检出率。结果胃癌组PGⅠ水平均低于其余四组,G17水平高于其余四组(P<0.05)。胃癌组患者中三者联合的胃癌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余四组(P<0.05)。结论血清PGⅠ与G17联合检测可作为筛查癌前病变或早期胃癌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胃蛋白酶原Ⅰ(PgⅠ) 胃蛋白酶原Ⅱ(PgⅡ) 血清胃泌素17(g17)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禹梅 刘婕 +1 位作者 荆成宝 张善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6-7,10,共3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PGR)及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PGR)及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养胃颗粒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试验组则加用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疗程为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清胃蛋白酶原和G-17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Ⅰ、PGR、G-17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PGⅠ、PGR、G-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胃蛋白酶及G-17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可阻止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生,此治疗方案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雷贝拉唑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g-17)
下载PDF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叶酸对G-17和PG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建馗 范春梅 贺小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叶酸对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24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样变患者,将不同类别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叶酸对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24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样变患者,将不同类别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叶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伴肠化生、Hp阳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级别上皮内瘤样变及其伴肠化生、Hp阳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可以通过影响G-17和PG水平来抑制胃黏膜癌变进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癌变 叶酸 胃泌素-17(g-17) 胃蛋白酶原(Pg)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MACC-1抗体和胃泌素G17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华 吕敏 +3 位作者 李金田 吴晓柳 朱明 俞军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MACC-1抗体和胃泌素G17表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2例胃癌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中MACC-1抗体和胃泌素G17的表达水平,同时评估其临床意义。结果MACC-1和G1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腺癌组织分...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MACC-1抗体和胃泌素G17表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2例胃癌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中MACC-1抗体和胃泌素G17的表达水平,同时评估其临床意义。结果MACC-1和G1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腺癌组织分化、淋巴转移、PTNM分级有关,胃癌组织中MACC-1和G17表达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关系(r=0.466,P<0.05)。结论血清中MACC-1和G17可作为检测胃癌患者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ACC-1mRNA 胃泌素g17 酶联免疫法
下载PDF
加味化肝煎结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继波 徐清喜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6期163-165,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化肝煎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肝胃郁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加味化肝煎结合三联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化肝煎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肝胃郁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加味化肝煎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及胃泌素-17(G-17)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实验组总有效率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G-17、PGⅠ及P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17、PGⅠ及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17、PGⅠ及P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化肝煎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Hp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胃黏膜病变情况,增强胃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Hp) 肝胃郁热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胃泌素-17(g-17) 胃蛋白酶原
原文传递
胃肠早癌患者ESD术前后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阿英 高东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4期3137-3140,共4页
目的观察胃肠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前后血清胃泌素17(G-17)、糖类抗原125(CA125)及胃蛋白酶Ⅰ/Ⅱ(PGⅠ/PGⅡ)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榆林市中医医院行ESD术治疗的112例胃肠早癌患... 目的观察胃肠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前后血清胃泌素17(G-17)、糖类抗原125(CA125)及胃蛋白酶Ⅰ/Ⅱ(PGⅠ/PGⅡ)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榆林市中医医院行ESD术治疗的112例胃肠早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按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98例和无效组14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90例良性胃肠病变患者为疾病对照组,同期于医院体检的9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研究组、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及好转组和无效组受检者的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胃肠早癌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低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CA125、PGⅡ水平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而疾病对照组患者的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A125、P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ESD术后1个月、3个月的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高于同组术前,CA125、PGⅡ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的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CA125、PGⅡ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17与CA125呈负相关(r=-0.646,P<0.001),G-17与PGⅠ呈正相关(r=0.614,P<0.001),G-17与PGⅡ呈负相关(r=-0.333,P<0.001),CA125与PGⅠ呈负相关(r=-0.396,P<0.001),CA125与PGⅡ呈正相关(r=0.515,P<0.001)。结论胃肠早癌患者ESD术后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升高,CA125、PGⅡ水平明显降低,且其水平变化与治疗效果有关,检测血清G-17、CA125及PGⅠ/PGⅡ水平有望指导胃肠早癌病情评估以及疗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早癌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胃泌素17 糖类抗原125 胃蛋白酶原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食管癌及癌旁组织内胃泌素含量测定与免疫组化研究
15
作者 李振峰 刘益清 +1 位作者 唐芙爱 崔广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距癌边缘1cm、3cm和5cm处癌旁粘膜组织内及血清中胃泌素含量和胃泌素型(G-IR)细胞进行了观察,并用20例正常对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距癌边缘1cm、3cm和5cm处癌旁粘膜组织内及血清中胃泌素含量和胃泌素型(G-IR)细胞进行了观察,并用20例正常对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起源部位、不同组织类型的食管癌患者,其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之间、癌组织胃泌素含量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与正常对照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癌组织与癌旁粘膜组织内的胃泌素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癌旁粘膜组织内胃泌素含量与不典型增生、癌细胞浸润均无关。而正常人食管粘膜胃泌素含量与血清胃泌素浓度之间(r=0.927)、食管癌组织内胃泌素含量与血清胃泌素浓度之间(r=0.906)均为正相关关系(P<0.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人食管粘膜、食管癌及癌旁粘膜组织内均未见G-IR细胞。作者认为:①食管癌组织本身对患者的胃泌素分泌及血清胃泌素浓度无明显影响;②食管癌在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未见有G-IR细胞的分化;③食管癌未见有自分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促胃液素 胃泌素(g)细胞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