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toshop软件对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内镜超声图像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卢光荣 金健威 +3 位作者 叶晓华 诸葛小菊 陈仁聘 蔡振寨 《胃肠病学》 2014年第9期537-539,共3页
背景:内镜超声(EUS)已成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对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的鉴别十分困难,目前有学者尝试利用Photoshop软件鉴别容易误诊的疾病。目的:探讨Photoshop软件对胃间质瘤与胃平滑肌瘤EUS图像的鉴别价值。方... 背景:内镜超声(EUS)已成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对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的鉴别十分困难,目前有学者尝试利用Photoshop软件鉴别容易误诊的疾病。目的:探讨Photoshop软件对胃间质瘤与胃平滑肌瘤EUS图像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的118例胃间质瘤和42例胃平滑肌瘤的EUS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分别测定两组病灶的灰度平均值(代表回声强度)和灰度标准偏差平均值(代表回声均匀度),分析其鉴别价值。结果:胃间质瘤组和胃平滑肌瘤组EUS图像灰度平均值分别为71.94和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EUS图像灰度标准偏差分别为16.63和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US下,胃间质瘤的回声强度高于胃平滑肌瘤,而胃平滑肌瘤的回声更均匀,EUS联合Photoshop软件通过分析EUS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和灰度标准偏差有助于鉴别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SHOP软件 胃间质瘤 胃平滑肌瘤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胃平滑肌瘤的MSCT表现 被引量:9
2
作者 舒俊 张劲松 +2 位作者 唐永强 孟小丽 袁怀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9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Gastric Leiomyoma)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长径≥1cm的26例胃平滑肌瘤的CT资料。结果 26例胃平滑肌瘤中,24例位于贲门且累及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2例位于胃体。22例呈腔...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Gastric Leiomyoma)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长径≥1cm的26例胃平滑肌瘤的CT资料。结果 26例胃平滑肌瘤中,24例位于贲门且累及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2例位于胃体。22例呈腔内生长,1例腔外生长,3例呈腔内外生长。22例瘤体长径与胃壁平行。20例形态规则,6例形态不规则。26例瘤体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均呈轻度均匀强化。结论直径大于1cm的胃平滑肌瘤多位于贲门且累及EGJ,沿胃壁生长,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均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建国 陈韧刚 魏三周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6期772-774,共3页
目的:讨胃肿瘤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了解胃肿瘤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测定62例胃肿瘤患者、42例胃间质瘤患者、50例胃平滑肌瘤患者以及46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 目的:讨胃肿瘤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了解胃肿瘤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测定62例胃肿瘤患者、42例胃间质瘤患者、50例胃平滑肌瘤患者以及46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肿瘤患者的PT、TT、APTT、FIB与胃间质瘤患者、胃平滑肌瘤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dime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间质瘤患者的PT、TT、APTT、FIB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dime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与胃间质瘤患者常伴随高凝与纤溶亢进状态,监测患者体内PT、TT、APTT、FIB及D-dimer变化可有效预防血栓性疾病或出血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间质瘤 胃平滑肌瘤 凝血 纤溶
原文传递
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临床及超声内镜检查特征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钟金伟 郑欣晔 +6 位作者 林颖 金健威 徐昌隆 蔡振寨 薛战雄 卢光荣 黄智温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2417-2420,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临床资料及超声内镜(EUS)检查特征的差异,提高EUS对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8年7月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68例胃平滑肌瘤(GLs组)患者及346例胃间质瘤(GSTs组)患者的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临床资料及超声内镜(EUS)检查特征的差异,提高EUS对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8年7月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的68例胃平滑肌瘤(GLs组)患者及346例胃间质瘤(GSTs组)患者的资料,分析并比较两者临床及EUS检查特征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Ls与GSTs在发病部位、表面有无溃疡、钙化、囊性变、边界是否清楚、回声强度及回声异质性存在差异(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发病部位(OR=4.49,95%CI:2.98~4.96)、回声异质性(OR=2.81,95%CI:1.14~3.51)是两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GSTs比较,GLs更好发于贲门及胃底,EUS下回声更加均匀。若胃黏膜下肿瘤发生于贲门及胃底,且EUS下示回声均匀,应首先考虑GLs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胃间质瘤 差异比较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伴食管及胃巨大平滑肌瘤Alport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万峰 石少华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0-733,共4页
Alport综合征是遗传性肾小球基底膜疾病,血尿、感音神经性耳聋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是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眼部异常,此外极少数患者伴有弥漫性平滑肌瘤.Alport综合征伴弥漫性平滑肌瘤发生率低,受累部位常为食管、气管和女性生殖道等,并可... Alport综合征是遗传性肾小球基底膜疾病,血尿、感音神经性耳聋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是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眼部异常,此外极少数患者伴有弥漫性平滑肌瘤.Alport综合征伴弥漫性平滑肌瘤发生率低,受累部位常为食管、气管和女性生殖道等,并可出现吞咽困难、餐后呕吐,反复发作性支气管炎等呼吸困难的症状,其中以弥漫性食管平滑肌瘤最常见.同时伴有食管及胃巨大平滑肌瘤的Alport综合征的患者罕见,通过分析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食管平滑肌瘤 胃平滑肌瘤 影像学诊断
原文传递
微探头超声内镜在胃平滑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朱艳丽 崔颖 +6 位作者 孙绍杰 王艳凤 冯秀娟 任秀英 宋文玲 耿佳颖 刘亮 《中国病案》 2012年第5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MEUS)在胃平滑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5例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MEUS检查前均经胃镜检查并发现胃内有隆起性病变,但诊断未能确定。对76例MEU...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MEUS)在胃平滑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5例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MEUS检查前均经胃镜检查并发现胃内有隆起性病变,但诊断未能确定。对76例MEUS诊断为胃平滑肌瘤的病例均行内镜下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将胃镜、MEUS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诊断胃平滑肌瘤76例,其中病变起源于黏膜肌层62例,给予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起源于固有肌层14例,给予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病变位于胃底部14例,胃体部28例,胃窦部34例;直径<2cm 64例,>2cm 12例。76例患者均成功切除病变,7.5MHZ适合于显示病灶内部回声,12MHZ显示病灶起源较清楚。病理均提示为胃平滑肌瘤,其起源层次与超声内镜诊断结果一致,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微探头超声内镜可清晰显示胃平滑肌瘤的病变层次结构,根据其诊断结果对胃平滑肌瘤行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探头超声内镜 胃平滑肌瘤 内镜下诊断
原文传递
胃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凌平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4期460-461,共2页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1~2009-06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行剖腹手术,其中行胃次全切除20例、局部切除4例、全胃切除6例。术后病理诊断胃平滑肌瘤21例(70%)...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1~2009-06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行剖腹手术,其中行胃次全切除20例、局部切除4例、全胃切除6例。术后病理诊断胃平滑肌瘤21例(70%),胃平滑肉瘤9例(30%)。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7~10d出院,随访至今均健在,无复发。结论:B超检查检出胃内占位病变的诊断率较高,并且应用方便、简易、经济。因此,可作为诊断的首选辅助检查。结合术中情况及可确诊的病理检查进行肿瘤的综合分析,是提高本病临床确诊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平滑肌瘤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及影像特征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郑益红 兰天 +1 位作者 黄小梅 李伟松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1期7-11,F0004,共6页
目的研究胃平滑肌瘤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组织以及影像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5月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胃平滑肌瘤患者作为胃平滑肌瘤组,另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及赣南医学院第... 目的研究胃平滑肌瘤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组织以及影像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5月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胃平滑肌瘤患者作为胃平滑肌瘤组,另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同期治疗的4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胃间质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以及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胃平滑肌瘤组患者的结蛋白(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占比高于胃间质瘤组患者,原癌基因CD117(+)、CD34(+)、Dog-1(+)占比低于胃间质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胃间质瘤组患者的病理细胞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其上皮样细胞占比为(13.94±2.03)%,梭形细胞占比为(58.96±2.19)%,混合型细胞占比为(24.36±2.15)%;胃平滑肌瘤的镜检结果显示,肿瘤位于胃黏膜下层,边界清楚,肿瘤细胞呈束状交错排列。胃平滑肌瘤的CT值多为40~60 Hu,增强后呈均匀强化;胃间质瘤CT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包块强化明显,较大时出现坏死则强化不均匀。两组患者的回声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平滑肌瘤组患者的回声均匀度高于胃间质瘤组患者,回声不均匀度低于胃间质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患者的组织密度均匀性、Desmin、SMA、CD117、Dog-1以及CD34等结果存在差异,可将患者的组织密度均匀性、Desmin、SMA、CD117、Dog-1以及CD34免疫组化等结果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胃间质瘤 影像学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的内镜检查鉴别诊断特征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智慧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IST)和胃平滑肌瘤(GLMs)的内镜检查鉴别诊断特征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某院肿瘤科收治的87例患者(53例GIST患者、34例GLMs患者,分别视作A、B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经病理学及免疫组...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IST)和胃平滑肌瘤(GLMs)的内镜检查鉴别诊断特征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某院肿瘤科收治的87例患者(53例GIST患者、34例GLMs患者,分别视作A、B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确诊,所有患者均在确诊后实施内镜超声(EUS)筛查,比较两者的兼备诊断特征差异。结果:A组平扫时的CT值较B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而动脉期、静脉期的CT值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DE1的增强幅度较B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而DE2时的增强幅度则无显著差异(P>0.05);A组EUS图像的灰度平均值与灰度标准偏差均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强化方式(均匀或不均匀)与B组比有差异(P<0.05),囊变、钙化、溃疡(与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GIST、GLMs的临床诊断中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EUS检查能有效的鉴别其诊断差异,具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胃平滑肌瘤 内镜检查
下载PDF
胃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6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明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1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分析胃平滑肌瘤的X线钡餐造影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瘤46例,术前均行X线钡餐造影及CT检查。结果46例胃平滑肌瘤中腔内型27例,腔外型13例,腔内外型6例。X线钡餐造影,29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15例有“... 目的分析胃平滑肌瘤的X线钡餐造影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瘤46例,术前均行X线钡餐造影及CT检查。结果46例胃平滑肌瘤中腔内型27例,腔外型13例,腔内外型6例。X线钡餐造影,29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15例有“桥”形皱襞,10例有溃疡形成;CT表现为胃腔内或腔内外相连圆形、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X线钡餐造影、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2.6%、95.6%。结论X线钡餐造影对腔内型和以腔内生长为主的胃平滑肌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CT对以腔外生长为主的最有价值,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X线钡餐造影 CT
下载PDF
多结节状胃梭形细胞肿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肖峰 颜红柱 +2 位作者 邹珏 益莉娜 郭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3例胃多结节状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例1胃丛状纤维黏液瘤、例2胃神经鞘瘤伴有固有平滑肌累犯、例3胃多发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病变发生、发展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3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常规HE染色... 目的探讨3例胃多结节状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例1胃丛状纤维黏液瘤、例2胃神经鞘瘤伴有固有平滑肌累犯、例3胃多发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病变发生、发展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3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分别标记PDGFR、Dog-1、CD117、Desmin、Actin、S-100、SOX10、ALK,并结合文献讨论及相关分析。结果例1呈多结节状,结节内富含小血管,梭形细胞散在分布于黏液基质内,个别结节呈蘑菇样、蟹足样向胃壁平滑肌穿插,可见淋巴细胞围绕。例2肿瘤由胞质淡嗜伊红色的梭形细胞构成,局部呈条束状排列。结节外围部分肿瘤细胞向胃壁侵袭生长形成多个小结,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套。例3肌壁间见2个结节,结节由梭形细胞呈编织状排列,梭形细胞胞质丰富、强嗜伊红色。免疫组化:PDGFR、Dog-1、CD117均(-),其余均符合各自特征性表达。结论3例肿瘤均由梭形细胞构成,鉴别诊断方面均必须首先排除胃肠间质瘤。3者都属于良性肿瘤且预后良好,都能形成多结节状或多发,例1、2的多结节或多发可能与肿瘤结节的侵袭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 胃神经鞘瘤 胃平滑肌瘤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孝玲 黄留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来源于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并经超声胃镜、CT检查提示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19例患者,在气管插管静脉...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来源于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并经超声胃镜、CT检查提示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19例患者,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行ESD治疗,术后随访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9例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均成功剥离,1例出现穿孔,应用金属钛夹成功夹闭。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其中胃体12例,胃底3例,胃窦4例。病变最大直径0.8~4.3 cm,平均最大直径为2.5 cm。ESD操作时间40~150 min,平均操作时间为76.8 min。19例手术中均有少量出血,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ESD治疗来源于胃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整体切除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平滑肌瘤 胃固有肌层
原文传递
173例胃平滑肌瘤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宇新 金鹏 +4 位作者 楚江涛 熊建平 李洋 康文哲 田艳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的病例特点及其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73例行手术治疗的胃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4(22~78)岁,男女比例为1.2∶1.0。...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的病例特点及其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73例行手术治疗的胃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4(22~78)岁,男女比例为1.2∶1.0。155例发生于贲门,占89.60%;肿瘤最大径为2.0(0.2~8.0)cm,68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6例行胸腔镜手术,13例行腹腔镜手术,86例行开放手术;共74例行肿物部分切除术,99例行近端胃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7例(9.83%)为平滑肌瘤合并腺癌,10例(5.78%)为平滑肌瘤合并鳞癌,2例(1.16%)为平滑肌瘤合并腺鳞癌,该29例患者术前均被诊断为胃恶性肿瘤,术后病理发现合并平滑肌瘤;1例(0.58%)为平滑肌瘤合并间质瘤,而143例(82.66%)单纯胃平滑肌瘤中有56例(39.16%)术前被诊断为间质瘤。单纯平滑肌瘤超声内镜下多表现为表面光滑、无溃疡、边界清楚、形状规则、低回声、来源于固有肌层。CT表现为密度均匀、长径/短径>1.5、延迟强化的特点。结论胃平滑肌瘤多位于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可与胃癌或胃间质瘤伴发,易被误诊为胃肠间质瘤而行手术治疗,掌握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异位胰腺 间质瘤 神经鞘瘤 超声内镜 CT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芯片筛选胃肠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差异基因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邓薇 翟育豪 +4 位作者 郑智 尹杰 刘小野 白志刚 张军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74-81,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胃肠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基因层面的差异,为今后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调用GSE63453的相关数据,比较胃肠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标本的miRNA表达差异,选择差异mi...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胃肠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基因层面的差异,为今后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调用GSE63453的相关数据,比较胃肠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标本的miRNA表达差异,选择差异miRNA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KEGG)分析。通过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明确靶基因表型差异,并对通路表达进行GO和KEGG分析。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运用Cytoscape进行Hub基因筛选。并通过筛选临床样本,进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对已筛选出的靶基因与免疫相关基因取交集,筛选出明确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明确二者在免疫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包括hsa-miR-133a-3p在内的12种差异miRNA,通过GO和KEGG两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发现了胃肠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在生物功能学方面的差异,并通过数据库发现了在这两类肿瘤中可能存在差异的靶基因,建立PPI网络图,筛选出了包括PIK3CA和BDNF在内的10个Hub基因,并通过临床样本的检测对关键基因进行了外部验证,最终发现了胃肠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间的差异基因。结论胃肠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存在基因层面差异,可以对两类肿瘤进行鉴别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胃平滑肌瘤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MSCT在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应用价值
15
作者 余金超 赵宇 孙启飞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胃平滑肌瘤的MSCT影像表现特点,探讨其在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手术病理与免疫组化证实的16例胃平滑肌瘤的临床及MSCT资料。结果:16例胃平滑肌瘤均为单发,其中14例位于胃贲门部,2例位于胃体部;病... 目的:研究胃平滑肌瘤的MSCT影像表现特点,探讨其在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手术病理与免疫组化证实的16例胃平滑肌瘤的临床及MSCT资料。结果:16例胃平滑肌瘤均为单发,其中14例位于胃贲门部,2例位于胃体部;病灶12例向腔内生长,3例向腔外生长,1例向腔内外生长;病灶形态规则13例,不规则3例;病灶长径与胃壁平行15例,与胃壁垂直1例。16例病灶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多表现为轻度强化,静脉期为轻-中度强化,平衡期多呈中度强化,动态强化曲线呈缓慢上升型;15例病灶邻近胃黏膜光整,1例肿瘤黏膜面不光整,见溃疡形成。结论:MSCT对胃平滑肌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胃平滑肌瘤
下载PDF
胃平滑肌肿瘤1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曲兴龙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4期436-437,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外科手术胃平滑肌肿瘤 13例 ,分析肿瘤生长的部位、方式、诊断方法、病理、治疗方式。结果 :肿瘤位于胃体部 8例 (6 2 % ) ,胃窦部 3例 (2 3% ) ,胃底部 2例 (15 % ...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外科手术胃平滑肌肿瘤 13例 ,分析肿瘤生长的部位、方式、诊断方法、病理、治疗方式。结果 :肿瘤位于胃体部 8例 (6 2 % ) ,胃窦部 3例 (2 3% ) ,胃底部 2例 (15 % )。胃镜诊断率 5 4 % ,钡餐诊断率 75 % ,B超诊断率 6 9% ,CT诊断率 4 0 %。行胃次全切除术 5例 ,局部切除术 4例 ,全胃切除术 3例 ,姑息切除术 1例 (肝多发转移 )。病理诊断 :胃平滑肌瘤 7例 ,胃平滑肌肉瘤 6例。结论 :结合病史 ,多种辅助检查 (尤其是B超 )综合诊断 ,可提高术前的诊断率 ,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根据术中所见肿瘤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瘤 胃平滑肌肉瘤 B超检查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胃平滑肌肿瘤17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云波 杨继武 +3 位作者 刘仁贵 和红阳 何举 王福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2年第6期523-524,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 1 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 1 7例。结果 平滑肌瘤 7例 ,平滑肌肉瘤 1 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腹痛。内镜、X线钡餐和B超术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 33 3 %、46 9%、5...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 1 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 1 7例。结果 平滑肌瘤 7例 ,平滑肌肉瘤 1 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和腹痛。内镜、X线钡餐和B超术前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 33 3 %、46 9%、50 0 % ,三者联合检查阳性率 70 0 %。 1 7例中胃楔形或部分切除 9例 ,胃大部切除 6例 ,胃次全切除 1例 ,全胃切除 1例。结论 内镜、X线钡餐和B超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胃平滑肌瘤首选胃楔形切除或部分切除 ,胃平滑肌肉瘤首选胃大部切除次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肿瘤 诊断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