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排空及胃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敏 房殿春 +4 位作者 龙庆林 隋建峰 李前伟 孙念绪 甘露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 研究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排空及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动力紊乱犬模型 ;采用 4导联胃肠电系统微机分析仪记录胃肠浆膜肌电活动 ;99mTc 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 ,单光子计算... 目的 研究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排空及胃电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动力紊乱犬模型 ;采用 4导联胃肠电系统微机分析仪记录胃肠浆膜肌电活动 ;99mTc 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SPECT)检测胃半排空时间(GEt1/ 2 ) ;采用适宜起搏参数从胃体、胃窦在腹部投影部位输入起搏信号驱动胃电节律。结果 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犬的GEt1/ 2 为 (79.4 2± 1.91)min ,较术前 (5 6 .35± 2 .99)min明显延迟 (P <0 .0 0 1) ,但行胃起搏治疗后GEt1/ 2 为 (6 4 .94± 1.75 )min ,较治疗前明显加快 (P <0 .0 0 1) ;胃起搏治疗前迷走神经干切断犬餐后的胃电频率为 (0 .0 81± 0 .0 0 7)Hz、胃电幅度为 (2 .32± 0 .35 )mV、慢波的传播速度为 (4 .0 6± 0 .4 0 )cm/s ,均较正常对照犬显著降低 [(0 .0 90± 0 .0 0 6 )Hz ,(4 .2 5± 0 .12 )mV ,(6 .92± 0 .2 4 )cm/s,(P <0 .0 5 ) ],治疗后其餐后胃电频率 (0 .0 92± 0 .0 0 5 )Hz、胃电幅度 (3.97± 0 .19)mV和慢波的传播速度 (5 .5 7± 0 .4 8)cm/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采用适宜起搏参数输入起搏信号可完全触发胃电慢波 ,改善胃电参数 ,纠正药物导致的异常胃电节律 ,加速胃排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起搏 胃动力紊乱 胃排空 胃肌电活动 影响 糖尿病胃轻瘫 胰高血糖素
原文传递
术后胃瘫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广华 叶锦宁 +1 位作者 王昭 何裕隆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34-139,共6页
术后胃瘫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对胃正常生理运动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术后胃瘫的治疗。很多机制参与术后胃瘫的发生发展,如神经-化学因素、炎症反应、阿片类麻醉药物、部分胃切除、补液过多、低血压和缩血管... 术后胃瘫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对胃正常生理运动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术后胃瘫的治疗。很多机制参与术后胃瘫的发生发展,如神经-化学因素、炎症反应、阿片类麻醉药物、部分胃切除、补液过多、低血压和缩血管药物等等。术后胃瘫治疗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预防性措施。针对性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目前新的治疗方法如内镜下内毒素及支架治疗、胃电起搏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腔镜下幽门成形术可用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胃瘫。而以经口内镜下胃幽门肌切开术(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pyloromyotomy, G-POEM)为代表的微创治疗在难治性胃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胃瘫 功能性解剖 药物治疗 内毒素 胃电起搏 G-POEM
下载PDF
胃肠电生理起搏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敏 房殿春 +1 位作者 隋建峰 龙庆林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2-336,共5页
目的 探讨胃肠电生理起搏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疗效 ,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2例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低频和高频起搏组分别为 5 0和 32例 ,分别采用1 .1~ 1 .2倍内源性胃慢波频率 (IGF)叠加 1 0Hz的... 目的 探讨胃肠电生理起搏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疗效 ,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2例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低频和高频起搏组分别为 5 0和 32例 ,分别采用1 .1~ 1 .2倍内源性胃慢波频率 (IGF)叠加 1 0Hz的双极脉冲方波和 4 .0倍IGF叠加 30Hz双极脉冲方波进行起搏。胃起搏 1次 /d ,每次 4 5min ,共 1 5d。采用 8导联胃电图仪 (EGG)记录患者空腹状态和进食试餐后的胃电活动各 1h。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1 5d后对胃电图和各种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 1 5d后 ,除高频起搏组反酸外 ,患者各症状评分均有改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4 )。高频起搏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改善较低频起搏组更为明显 (P <0 .0 5 ) ,而低频起搏组早饱、嗳气的缓解则较高频起搏组更显著 (P <0 .0 5 ) ,但两组间症状总积分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后低频起搏组餐后过速频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3.4 3± 0 .2 5 )次 /min比 (3.0 1± 0 .2 0 )次 /min ,P <0 .0 5 ],餐后过缓频率则显著增加 [(2 .4 1± 0 .4 3)次 /min比 (2 .6 7± 0 .2 6 )次 /min ,P <0 .0 5 ]。但无论在空腹状态或餐后 ,高频起搏组治疗前后其胃电主频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电生理 患者 餐后 胃电节律 治疗后 异常 低频 双相
原文传递
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肌电活动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敏 房殿春 +3 位作者 龙庆林 隋建峰 李前伟 孙念绪 《胃肠病学》 2003年第1期15-19,共5页
背景:胃起搏治疗胃动力紊乱性疾病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肌电活动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观察胃起搏治疗前后胃电参数与血浆胃动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而探索胃起搏的作用机制。方法:采... 背景:胃起搏治疗胃动力紊乱性疾病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研究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犬胃肌电活动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观察胃起搏治疗前后胃电参数与血浆胃动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而探索胃起搏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搪素建立胃动力紊乱或节律紊乱犬模型。采用4导联胃肠电系统微机分析仪记录胃浆膜肌电活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含量。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腹部体表驱动胃电慢波,1次d,每次45min,疗程为30天,均在餐后进行。结果:双侧逃走神经干切断术后,模型犬的餐后胃电主频(4.85 cpm±0.40 cpm)、平均幅度(2.32 mV±0.35 mV)和慢波传播速度(4.06 cm/s±0.40cm/s)均较止常对照犬显著降低(5.37 cpm±0.36 cpm,4.25 mV±0.12 mV.6.92 cm/s±0.24 cm/s,P<0.03),其术后血浆胃动素含量(242.09 pg/ml±17.22 pg/m1)显著高于术前(184.29 pg/ml±9.81 pg ml,P<0.01),且胃电主频、平均幅度和慢波传播速度与胃动素含量呈负相关(P<0.04)。经胃起搏治疗后,模型犬的餐后胃电主频(5.49cpm±0.31 cpm)、平均幅度(3.97mV±0.19mV)和慢波传播速度(5.57 cm/s±0.48 cm/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血浆胃动素含量(212.55 pg/ml±11.20 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起博 胃动力紊乱 胃肌电活动 血浆 胃动素 胰高血糖素 迷走神经切断术
下载PDF
穴位刺激联合胃起搏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毛婷 谌永毅 +2 位作者 刘翔宇 韦迪 李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刺激联合胃起搏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群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20例同步放化疗的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2周的穴位刺激联合胃起搏干预。采用... 目的探讨穴位刺激联合胃起搏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群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20例同步放化疗的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2周的穴位刺激联合胃起搏干预。采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在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及干预4周对两组的消化道症状群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症状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困扰程度得分的交互效应、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穴位刺激配合胃起搏能有效改善胸部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症状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同步放化疗 穴位刺激 胃起搏 消化道症状群
下载PDF
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雄 李健 +1 位作者 王秀玲 陈秋夏 《胃肠病学》 2003年第6期358-360,共3页
背景:胃电起搏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项治疗胃动力障碍的新方法,其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胃电起搏治疗对胃动力障碍患者胃肌电活动和症状的影响,以评估其对胃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对13例胃动力障碍患者行胃电起搏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胃... 背景:胃电起搏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项治疗胃动力障碍的新方法,其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胃电起搏治疗对胃动力障碍患者胃肌电活动和症状的影响,以评估其对胃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对13例胃动力障碍患者行胃电起搏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胃电图检查和症状评估。结果:胃电起搏治疗后,患者的餐前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46.9%±21.6%)与治疗前(41.9%±16.9%)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餐后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78.7%±16.6%)则显著高于治疗前(57.5%±28.6%,P<0.01);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亦明显改善。结论:胃电起搏治疗能在短期内改善胃动力障碍患者的胃电节律紊乱和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力障碍 胃电起搏 胃电图 胃功能紊乱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熙 许建明 +1 位作者 胡乃中 李邦库 《安徽医学》 2003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 观察体表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胃动力障碍症状的患者 2 1例 ,其中15例为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6例为糖尿病胃轻瘫。采用WCH型胃肠起搏仪进行胃起搏治疗 ,每日 1次 ,每次3 0min ,共 14日。比较治疗... 目的 观察体表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胃动力障碍症状的患者 2 1例 ,其中15例为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6例为糖尿病胃轻瘫。采用WCH型胃肠起搏仪进行胃起搏治疗 ,每日 1次 ,每次3 0min ,共 14日。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体表胃电图参数及胃对不透X线标志物的排空率。结果 胃起搏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 6.70± 2 .17分 ,治疗后降为 3 .40± 2 .44分 (P <0 .0 1) ;治疗后总症状改善率为5 2 .3 %± 19.2 % ;对早饱、上腹胀的有效率分别为 70 .1%和 83 .3 %。胃起搏治疗可改善部分胃电参数 ,治疗后胃正常慢波百分比、主频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 (P <0 .0 5 )。胃起搏治疗还可提高患者的 4h胃内钡条排空率 ,有效率为 5 7.1%。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体表输入起搏信号治疗胃动力障碍患者 ,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部分胃电参数 ,提高胃排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起搏 胃动力障碍 胃肌电活动 胃排空 治疗 疗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 体外胃电起搏
下载PDF
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模型犬胃排空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敏 房殿春 +4 位作者 龙庆林 隋建峰 李前伟 孙念绪 甘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49-1450,共2页
目的 研究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模型犬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动力紊乱犬模型 ;采用放射性核素99Tcm 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 ,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象术 (SPECT)检测胃半排空时间(GEt1... 目的 研究胃起搏对胃动力紊乱模型犬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动力紊乱犬模型 ;采用放射性核素99Tcm 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 ,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象术 (SPECT)检测胃半排空时间(GEt1 2 ) ;采用适应起搏参数从位表输入起搏信号以驱动胃电节律。结果 迷走神经干切除术后犬的GEt1 2 (79.42± 1.91)min较术前 (5 6.3 5± 2 .99)min ,(P <0 .0 0 1) ,明显延迟 ,但行胃起搏治疗后GEt1 2 (64 .94± 1.75 )min ,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0 1)。结论 采用适宜起搏参数进行胃起搏可加速胃排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起搏 胃轻瘫 胰高血糖素 胃排空 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胃动力紊乱
下载PDF
电针联合体表胃起搏治疗脊髓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刘一苇 郑余银 +2 位作者 高勇 徐辉 陈翔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体表胃起搏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选取SCI并发胃动力紊乱/胃功能障碍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电针治疗组、胃起搏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电针治疗组每日给予1次电针治疗,每...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体表胃起搏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 选取SCI并发胃动力紊乱/胃功能障碍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电针治疗组、胃起搏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电针治疗组每日给予1次电针治疗,每次30 min,胃起搏治疗组每日给予2次胃起搏治疗,每次30 min,联合治疗组在电针治疗基础上辅以胃起搏治疗.治疗前、治疗10d后(治疗后),采用临床症状评分和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上腹痛、上腹不适、腹胀、早饱、恶心、呕吐、暖气、食欲下降等症状均有所好转(P<0.05).电针治疗组、胃起搏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前临床症状总评分分别为[(8.87±1.53)分]、[(8.46±2.13)分]、[(8.23±1.78)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组、胃起搏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评分分别为[(3.23±1.04)分]、[(3.57±1.36)分]、[(2.84±1.31)分],组间比较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电针治疗组及胃起搏治疗组(P<0.05).与电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胃起搏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积分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组、胃起搏治疗组除餐前B%外,剩余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所有胃电图检查指标均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N%、B%、T%较电针治疗组、胃起搏治疗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或体表胃起搏治疗均能有效改善SCI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及胃电图电生理指标,两者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体表胃起搏 脊髓损伤
原文传递
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疗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伟宁 刘丽 叶冠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0-1221,1223,共3页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对患者胃肌电和症状的影响,以判断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5例患者予黛力新治疗和胃动力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胃电图检查和症状评估。结果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后患者餐前胃电慢波百分比(41...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对患者胃肌电和症状的影响,以判断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5例患者予黛力新治疗和胃动力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胃电图检查和症状评估。结果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后患者餐前胃电慢波百分比(41.57±5.74%)与治疗前(40.08±4.49%)相比无显著差异,餐后胃电慢波百分比([64.09±5.98)%]则显著高于治疗前([48.28±5.56)%,P<0.001];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能改善患者胃电紊乱,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电图 黛力新 胃动力治疗
下载PDF
心理语言及穴位刺激和胃电起搏协同改善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电紊乱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英 杨春敏 +5 位作者 范勤 杜斌 唐合兰 张洪领 贾敏 于妍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心理语言及穴位刺激和胃电起搏(CTPAG)同步协同治疗方法改善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电紊乱。方法门诊选取80例难治性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药物组(38例)和CTPAG组(42例),比较两组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胃电参数中的差... 目的研究心理语言及穴位刺激和胃电起搏(CTPAG)同步协同治疗方法改善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电紊乱。方法门诊选取80例难治性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药物组(38例)和CTPAG组(42例),比较两组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胃电参数中的差异。结果与口服药物组比较,CTPAG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疗效显著率明显升高;正常胃电节律明显增加,胃电紊乱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G可通过改善胃电节律紊乱的途径来治疗难治性FD,其疗效肯定、并且优于常规口服药物,是FD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理语言 穴位刺激 胃电起搏 胃电 非药物治疗
下载PDF
高频与低频胃肠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敏 房殿春 +1 位作者 隋建峰 龙庆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 对高频胃肠起搏与低频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82例胃肠动力紊乱 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低频起搏组50例,采用1.1~1.2IGF(intrinsicgastricslowwavefrequency)的类正弦基波叠加 一系列双极脉... 目的 对高频胃肠起搏与低频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82例胃肠动力紊乱 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低频起搏组50例,采用1.1~1.2IGF(intrinsicgastricslowwavefrequency)的类正弦基波叠加 一系列双极脉冲方波(10Hz)进行起搏;高频起搏组(对照组)32例,采用12.0次/min的类正弦基波叠加一系列双极脉冲方 波(30Hz)进行起搏。胃起搏1次/d,每次45min,共15d。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治 疗后低频起搏组的总有效率为92%,高频起搏组的总有效率为91%。高频起搏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改善较低频起搏 组更为明显(P<0.05),而低频起搏组“早饱、嗳气”的缓解则较高频起搏组更显著(P<0.05),但2组间症状总积分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频起搏组与低频起搏组比较在消除患者症状方面有一定差异,胃肠起搏的疗效与起 搏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 起搏治疗 低频 高频 疗效 临床症状变化 胃肠起搏 总有效率 治疗后 疾病患者 患者症状 起搏参数 对照组 min 胃起搏 治疗前 显著性 脉冲 双极 基波 正弦
下载PDF
心理语言协同胃电起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颖锬 陈英 +7 位作者 杜斌 李静 韩全利 唐合兰 葛淑静 陈璐 贾敏 杨春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研究由计算机技术控制,将心理语言和胃电起搏同步输出协同强化治疗方法(coordinated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language and gastric pacing,CTPG)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选取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目的:研究由计算机技术控制,将心理语言和胃电起搏同步输出协同强化治疗方法(coordinated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language and gastric pacing,CTPG)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选取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CTPG组(心理语言结合胃电起搏强化治疗组,n=30)和对照组(单纯胃电起搏治疗组,n=30),两组患者均置于安静的环境中,CTPG组采用心理语言与胃电起搏同步输出,语音贯穿治疗并引导胃电起搏电流输出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胃电起搏治疗,两组每人均治疗1次/d,20min/次,连续7d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后采用研究者症状评分和患者症状自评分对患者餐后腹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及恶心5个症状进行评分,差值越大,治疗效果越好,比较两组受试者以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研究者评分及患者自评分中均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CTPG组下降更为明显,在临床研究者评分中,症状总积分(4.033±1.903vs1.700±1.579,t=5.169,P<0.05),餐后腹胀(0.967±0.850vs0.533±0.776,t=2.062,P<0.05),早饱感(0.933±0.785vs0.300±0.466,t=3.800,P<0.05),上腹痛(0.900±0.759vs0.400±0.563,t=2.898,P<0.05),上腹烧灼感(0.700±0.702vs0.300±0.535,t=2.482,P<0.05),恶心(0.533±0.776vs0.200±0.407,t=2.482,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亦明显升高(96.7%vs70.0%,2=7.68,P<0.05);患者自评分中,CTPG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下降,差值较大,症状总积分(12.633±5.714vs6.767±4.232,t=4.519,P<0.05),餐后腹胀(3.200±2.188vs2.100±1.729,t=2.161,P<0.05),早饱感(2.633±2.025vs1.500±0.563,t=2.461,P<0.05),上腹痛(2.567±1.942vs1.267±1.437,t=2.948,P<0.05),上腹烧灼感2.500±2.403vs1.033±1.189,t=2.996,P<0.05),恶心(1.733±1.946vs0.833±1.177,t=2.167,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亦明显增高(90.0%vs80.0%,2=1.18,P<0.05).结论:心理语言结合胃电起搏协同强化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理语言结合胃电起搏协同强化治疗 焦虑 抑郁 非药物治疗
下载PDF
胃起搏对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5-羟色胺能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跃 殷光甫 +1 位作者 钱伟 侯晓华 《胃肠病学》 2005年第5期273-276,共4页
背景:胃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胃起搏后胃窦肌间神经丛5-羟色胺(5-HT)能神经的活性变化,探讨胃起搏促胃动力作用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胃起搏模型,将大鼠分为起搏组(n=... 背景:胃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胃起搏后胃窦肌间神经丛5-羟色胺(5-HT)能神经的活性变化,探讨胃起搏促胃动力作用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胃起搏模型,将大鼠分为起搏组(n=10)和对照组(n=6)。选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以控制起搏组胃电慢波,1h后取胃窦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分析5-H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分布、数量和免疫反应强度。结果:对照组大鼠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以肌间神经丛和节间束中稍多,神经节内阳性神经细胞体少见。起搏组大鼠胃窦组织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神经节内阳性神经细胞体和带膨体的神经纤维也明显增多,免疫反应增强;肌间神经丛5-H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胃起搏后,胃窦肌间神经丛5-H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体分布增多,5-HT能神经活性增强,表明5-HT能神经可能参与了胃起搏的促胃动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起搏 肠肌丛 5-羟色胺 免疫组织化学 Wistar大鼠 胃窦肌间神经丛 5-羟色胺 胃起搏 能神经 阳性神经纤维 5-HT能 胃动力障碍性疾病 促胃动力作用
下载PDF
5-羟色胺受体参与胃起搏对胃慢波活动的调控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跃 殷光甫 +1 位作者 钱伟 侯晓华 《胃肠病学》 2006年第8期495-498,共4页
背景:胃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不同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对胃慢波和控制胃慢波所需的刺激能量的影响,探讨胃起搏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手术建立Wistar大鼠胃起搏模型,并将其分成8... 背景:胃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不同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对胃慢波和控制胃慢波所需的刺激能量的影响,探讨胃起搏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手术建立Wistar大鼠胃起搏模型,并将其分成8组(每组8只),分别经腹腔给予不同浓度的美西麦角(5-HT1、5-HT2受体非选择性拮抗剂)、托烷司琼(5-HT3受体拮抗剂)和GR113808(5-HT4受体拮抗剂),以0.9%NaCl溶液作为对照。以多导生理信号分析系统记录胃慢波,以频谱分析法分析不同5-HT受体拮抗剂对胃慢波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美西麦角和托烷司琼对胃慢波均无影响。GR113808能引起胃电紊乱,大剂量(2.5×10-4mol/L)时能使大鼠正常慢波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胃起搏能纠正GR113808引起的胃电紊乱,使正常胃慢波百分比得到改善(93.9%±1.9%),控制胃慢波所需的刺激能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大剂量GR113808诱发的胃电节律异常以胃电过缓为主(42.3%±3.4%)。中、小剂量GR113808(2.5×10-5mol/L和2.5×10-6mol/L)对大鼠正常胃慢波百分比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中等剂量组控制胃慢波所需的刺激能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小剂量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5-HT4受体拮抗剂GR113808能引起胃电紊乱,而胃起搏以较小的刺激能量就能纠正之,提示胃起搏可能(至少部分)是通过5-HT4受体的介导而对胃慢波进行调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起搏 血清素 美西麦角 托烷司琼 GR113808 胃慢波
下载PDF
外源性胃电刺激对犬胃慢波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耿青 杨斌 +1 位作者 钱伟 侯晓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胃电刺激完全控制胃慢波的最佳刺激方法和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在8条比格犬的胃大弯浆膜层埋植4对电极,分4组:单导联刺激组、两导联刺激组、三导联刺激组和三导联延迟刺激组。多导联电刺激器与距胃窦上6、10和14cm的浆膜电... 目的探讨外源性胃电刺激完全控制胃慢波的最佳刺激方法和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在8条比格犬的胃大弯浆膜层埋植4对电极,分4组:单导联刺激组、两导联刺激组、三导联刺激组和三导联延迟刺激组。多导联电刺激器与距胃窦上6、10和14cm的浆膜电极相连并输入不同宽度和振幅的脉冲以控制胃慢波。运用多导联胃电记录仪记录胃肌电活动。观察实验中胃慢波、脉冲宽度和振幅。结果长脉冲胃电刺激能控制胃慢波。单导联刺激组所需的最佳刺激能量最小(51.25±12.46,P<0.01)。三导联刺激组较其延迟刺激组所需的最佳刺激能量值低(P<0.01)。刺激前后胃肌电活动的主功和胃慢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脉冲胃电刺激能控制胃慢波,但对胃肌电活动的主功和传播速度无作用。单导联胃电刺激控制胃慢波所需的刺激能量最小。导联之间的延迟时间能增加控制胃慢波所需的最佳刺激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胃电刺激 动物实验 胃慢波 脉冲宽度 刺激能量 胃动力紊乱性疾病
原文传递
体表胃起搏治疗胃动力紊乱性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武 刘鹏飞 恽芬娟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19期2123-2124,共2页
目的分析评估胃动力紊乱患者经体表胃起搏治疗后的疗效。方法江阴市人民医院经胃电图、胃镜等检查诊断为胃动力紊乱的患者25例,应用YM-W型体表胃起搏器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症状及症状积分的评估。结果患者经体表胃起搏治疗后症状积分(0.... 目的分析评估胃动力紊乱患者经体表胃起搏治疗后的疗效。方法江阴市人民医院经胃电图、胃镜等检查诊断为胃动力紊乱的患者25例,应用YM-W型体表胃起搏器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症状及症状积分的评估。结果患者经体表胃起搏治疗后症状积分(0.61±0.14)较治疗前(1.59±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P<0.01),2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8.3%。结论体表胃起搏治疗能有效改善胃动力紊乱性疾病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起搏 胃动力紊乱 治疗
原文传递
胃起搏对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单胺氧化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跃 殷光甫 +1 位作者 钱伟 侯晓华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7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胃窦肌间神经丛中单胺氧化酶mRNA表达,探讨5羟色胺(5-HT)在胃起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手术建立Wistar大鼠胃起搏模型(近远端胃各缝制一对电极),分为起搏组(n=10)和对照组(n=6)。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起搏组和... 目的研究胃窦肌间神经丛中单胺氧化酶mRNA表达,探讨5羟色胺(5-HT)在胃起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手术建立Wistar大鼠胃起搏模型(近远端胃各缝制一对电极),分为起搏组(n=10)和对照组(n=6)。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起搏组和对照组胃窦肌间神经丛中MAO-A mRNA、MAO-B mRNA的表达量,以恒定表达的β-actin作为内参照。计算MAO-AmRNA、MAO-B mRNA与β-actin mRNA表达积分光密度值的比例(MA/B,MB/B),以反映组织中MAO-AmRNA、MAO-B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RT-PCR研究显示起搏组MAO-A mRNA表达显著弱于对照组,起搏组MA/B比值明显较对照组较少(0.37±0.11vs0.95±0.57,P<0.001);而起搏组MAO-B mRNA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别,两组间MB/B比值比较也无显著性意义(0.97±0.24vs1.01±0.58,P>0.05)。结论胃起博后胃肌间神经丛内单胺氧化酶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表明胃窦肌间神经丛内5-HT可能在胃起搏中发生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起搏 肌间神经丛 5-羟色胺 单胺氧化酶
原文传递
胃起搏前后胃瘫犬胃排空和血浆胃动素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敏 房殿春 +2 位作者 龙庆林 隋建峰 李前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 探索胃起搏对胃瘫犬胃排空和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及起搏治疗前后胃排空与血浆胃动素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瘫犬模型 ;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 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 ,计算机断层摄影... 目的 探索胃起搏对胃瘫犬胃排空和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及起搏治疗前后胃排空与血浆胃动素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联合应用胰高血糖素建立胃瘫犬模型 ;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 植酸钠标记的半固体试餐 ,计算机断层摄影显像技术 (SPECT)检测术前、术后及起搏治疗后的胃半排时间 (GEt1/ 2 ) ,同期应用放免法 (RIA)测定血浆胃动素 (MTL)含量 ;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胃体、胃窦在腹部体表的投影部位输入起搏信号 ,驱动胃电节律。结果 模型犬术后的GEt1/ 2 (79.4 2± 1.91)min较术前 (5 6 .35± 2 .99)min ,P <0 .0 0 1明显延迟 ,血浆MTL含量 (2 4 2 .0 9± 17.2 2 ) pg/ml显著高于术前 (184 .2 9± 9.81) pg/ml,P <0 .0 1,且胃排空与MTL呈负相关 ;但行胃起搏治疗后 ,模型犬的GEt1/ 2 (6 4 .94± 1.75 )min ,P <0 .0 0 1和血浆MTL含量 (2 12 .5 5± 11.2 0 )pg/ml,P <0 .0 2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胃排空与MTL呈正相关。 结论 胃起搏可加速胃排空 ,恢复或改变胃肠功能活动 ;胃起搏前后 ,血浆MTL含量与胃排空有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排空 胃动素 胃起搏 胃瘫 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胰高血糖素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胃起搏装置设计
20
作者 王伟 张小妮 《电子测试》 2020年第8期9-11,20,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FPGA的胃起搏装置设计,该设计集"检测-刺激-反馈"于一体。胃运动状态可以随着外界的刺激变化而变化类似于谐振,因此采用胃起搏装置可以有效的改善胃动力异常的现象。本设计通对胃电信号和胃阻抗信号的检...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FPGA的胃起搏装置设计,该设计集"检测-刺激-反馈"于一体。胃运动状态可以随着外界的刺激变化而变化类似于谐振,因此采用胃起搏装置可以有效的改善胃动力异常的现象。本设计通对胃电信号和胃阻抗信号的检测和分析,产生相应的刺激信号来引导胃的运动,使它趋于正常状态,并且对刺激效果进行时时反馈,调节刺激参数,从而实现智能化跟踪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胃电信号 胃阻抗信号 胃起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