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海刚 刘石 +1 位作者 姜凡 杨五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共4页
电容层析成像在气力输送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地位 ,可进行固相浓度分布测量 ,流型判断。利用双层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不仅可以进行浓度测量还可以进行相关测速。基于这种思想 ,设计了一种双层电容传感器 ,与电容测量系统结合 ,用于... 电容层析成像在气力输送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地位 ,可进行固相浓度分布测量 ,流型判断。利用双层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不仅可以进行浓度测量还可以进行相关测速。基于这种思想 ,设计了一种双层电容传感器 ,与电容测量系统结合 ,用于气力输送过程固相浓度和速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 相关测速 气固流动测量 气力输送
下载PDF
塔式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系统的气固流动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晓 沈来宏 +1 位作者 沈天绪 闫景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144-4151,共8页
目前,化学链燃烧技术主要局限于不充分的燃料转化和低效的碳捕集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腔室塔式鼓泡床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系统。该系统由塔式燃料反应器、空气反应器、旋风分离器、返料器、提升管和下降管组成循环... 目前,化学链燃烧技术主要局限于不充分的燃料转化和低效的碳捕集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腔室塔式鼓泡床的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系统。该系统由塔式燃料反应器、空气反应器、旋风分离器、返料器、提升管和下降管组成循环回路。采用压力测量和气体检测的方法,基于冷态模型研究在不同风量下该系统内的压力分布、气固分布、固体循环量以及窜气规律等气固流动特性。结果表明:返料器可以弥补两个反应器间存在的压差,保持系统内的压力平衡;燃料反应器内流化数应控制在3.5~4.0之间,在保证反应器内气固均匀分布的同时,减弱隔板处的压力损失;固体循环量与提升管内压降成正比,最高可达0.013kg/s,主要影响因素为反应器内流化数;返料器至反应器的窜气率为4%~8%,而两个反应器间几乎没有气体窜混,这为热态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塔 反应器 流化床 化学链燃烧 气固流动 压力测量
下载PDF
基于静电传感的气固两相流测量及研究装置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超 王玉琳 张文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1-9,共9页
气固两相流参数的测量是国际公认的难题,针对静电传感原理的测量方法,从该方法用于气固两相流测量的发展现状和支撑该研究的装置建设两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于测量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别从颗粒速度的测量、颗粒浓度的测量和静电传感器的模... 气固两相流参数的测量是国际公认的难题,针对静电传感原理的测量方法,从该方法用于气固两相流测量的发展现状和支撑该研究的装置建设两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于测量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别从颗粒速度的测量、颗粒浓度的测量和静电传感器的模型及测量机理研究3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对于研究装置,从模拟和实流装置两方面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应用该方法实现气固两相流的有效可靠测量,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供读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静电传感 流量测量
下载PDF
矩形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仿真模拟和实验测量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国荣 王海刚 吕清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8-1083,共6页
常规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为规则对称方形或圆形结构,其测量和成像算法已相对成熟。由于受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入口结构段的限制,上述传感器结构已不能应用在旋风分离器入口段的测量,因此为了研究大型化循环流化床多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 常规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为规则对称方形或圆形结构,其测量和成像算法已相对成熟。由于受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入口结构段的限制,上述传感器结构已不能应用在旋风分离器入口段的测量,因此为了研究大型化循环流化床多旋风分离器并联布置入口段固体颗粒浓度分布,提出和设计了一种矩形非常规电容传感器,该传感器为12电极结构,在每个入口段的短边布置2个电极,长边布置4个电极,成像敏感场仿真计算基于Ansoft-Maxwell软件。对此传感器进行了静态仿真模拟研究和静态实验测量,对不同激励电压和频率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得到矩形不规则电容传感器最佳测量参数(激励电压和频率),并对循环流化床分离器入口段进行了动态测量。结果表明,这种矩形非常规电容传感器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的旋风分离器入口段的直接测量,测量结果对改进旋风分离器的布置方式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矩形传感器 气固两相流测量 旋风分离器入口
下载PDF
静电传感器测量固体颗粒质量流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诗彤 闫勇 钱相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5-1581,共7页
航空发动机气路和排放尾气中固体颗粒物的监测有助于提高相关设备故障的识别和预警能力。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静电传感器测量方形管道中固体颗粒质量流量,并对其测量准确度进行了对比分析。3种静电传感器在4种输送气流速度和4种固体颗粒... 航空发动机气路和排放尾气中固体颗粒物的监测有助于提高相关设备故障的识别和预警能力。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静电传感器测量方形管道中固体颗粒质量流量,并对其测量准确度进行了对比分析。3种静电传感器在4种输送气流速度和4种固体颗粒质量流量组合成的16种工况下测量了稀相固体颗粒的静电信号,并利用静电信号强度和固体颗粒速度进行了全工况固体颗粒质量流量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方环形静电电极的平均测量偏差最大,侵入式条状静电电极阵列在质量流量较低时的测量偏差最小,非侵入式条状静电电极阵列在质量流量较高时的测量偏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气固两相流 质量流量测量 方形截面管道 静电传感器阵列
下载PDF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gas-solid flow and splitting mechanisms of a coal pipe splitter with a perpendicularly arranged upstream elbow
6
作者 Hao Zhou Yan Huang +3 位作者 Yu Yang Guiyuan Mo Jianzhong Li Kefa Cen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43-150,共8页
The effect of the vertical pipe length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coal pipe splitter with a perpendicularly arranged upstream elbow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employing a fiber optic measuring system. The upstream e... The effect of the vertical pipe length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coal pipe splitter with a perpendicularly arranged upstream elbow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employing a fiber optic measuring system. The upstream elbow and coal pipe splitter were installed in two perpendicular planes. Contours of dis- tributions of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size were obtained in different transverse sections.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maximum/minimum concentration ratio in transverse sections A, B, and C decreased rapidly as the length of the vertical pipe increased. The left/right-leg average concentration ratio remained about 1, and a balanced split was thus achieved. With a perpendicularly arranged upstream elbow, the vertical pipe length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splitter performance,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venient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solid flow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Coal pipe splitter Fiber optic sensor
原文传递
水平浓淡燃烧器出口气固浓淡射流的混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昊 杜黎龙 +3 位作者 王正华 郑立刚 岑可法 樊建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78-182,共5页
水平浓淡燃烧器出口射流在水平方向上分为浓淡两股,浓煤粉射流位于向火侧而淡煤粉射流位于背火侧,以实现稳定着火,防止炉内结渣和高温腐蚀,并起到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作用,但由于浓淡两股煤粉空气射流之间仅有较薄的隔板加以分隔,... 水平浓淡燃烧器出口射流在水平方向上分为浓淡两股,浓煤粉射流位于向火侧而淡煤粉射流位于背火侧,以实现稳定着火,防止炉内结渣和高温腐蚀,并起到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作用,但由于浓淡两股煤粉空气射流之间仅有较薄的隔板加以分隔,因此往往存在浓淡煤粉射流是否在出口后不久即发生混合,导致浓淡分离效果丧失的疑 虑。该文通过气固两相模化实验,采用基于光学波动法的激光光纤探针对水平浓淡气固两相射流在燃烧器出口外浓淡两股射流的混合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浓淡燃烧器出口气固两相射流的浓淡分离效果能在较长的射程内得以维持,从而保证了浓淡燃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浓淡燃烧器 气固浓淡射流 混合特性 锅炉
下载PDF
气固两相流量测量模型的研究气力输送流动特性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志尧 周泽魁 李海青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3-79,共7页
通过对稀相气力输送粉料压损比与混和比比例关系式中比例系数K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关于K的经验公式建立了基于此比例关系式的差压-速度法粉料流量测量模型实验验证相应的粉料流量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为5%,满足工业应用要求。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流量 测量模型 气力输送
下载PDF
采用去模糊图像处理的气/固两相流固体颗粒速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鼎 彭黎辉 +1 位作者 陆耿 杨士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37-1941,共5页
在燃煤火力发电站的煤粉输送系统中,为了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获得煤粉与空气混合物的参数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气/固两相流固体颗粒速度测量方法。通过控制CCD照相机的曝光时间获得颗粒的运动模糊图像,在此... 在燃煤火力发电站的煤粉输送系统中,为了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获得煤粉与空气混合物的参数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气/固两相流固体颗粒速度测量方法。通过控制CCD照相机的曝光时间获得颗粒的运动模糊图像,在此基础上利用图像处理方法估计出模糊图像的点扩展函数(PSF),并利用透镜成像原理建立运动模糊长度与颗粒运动速度之间的联系,最终获得颗粒的运动速度。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该方法对颗粒自由落体形成的运动模糊图像进行了处理,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气/固两相流颗粒速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颗粒速度测量 运动模糊 点扩散函数
下载PDF
电厂煤粉细度在线监测系统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阳 杨斌 +7 位作者 何渊 蔡小舒 翟金星 吕雪霞 高闯 李昕明 张超 葛丽清 《中国粉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1,共4页
为了实现电厂燃煤锅炉输送管道内煤粉细度的在线监测,提出结合透射光强随机变化规律和光散射理论的光脉动气-固两相流颗粒粒径在线测量方法,研制多路固定式电厂锅炉煤粉细度在线监测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厂600 MW机组... 为了实现电厂燃煤锅炉输送管道内煤粉细度的在线监测,提出结合透射光强随机变化规律和光散射理论的光脉动气-固两相流颗粒粒径在线测量方法,研制多路固定式电厂锅炉煤粉细度在线监测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通辽霍林河坑口发电厂600 MW机组中,对其28条煤粉输送管路中煤粉细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利用取样离线分析方法,对比该系统在线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取样离线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线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取样离线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2%,验证了该系统在线测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 气-固两相流 煤粉细度 在线监测 光脉动法
下载PDF
基于CHNN神经网络的管道流流型识别
11
作者 李扬 郑莹娜 汪仁煌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管道流流型是两相流体输送系统的一个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的参数.目前对该参数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软测量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光学层析技术与CHNN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新方法来解决气-固管道流流型识别问题.采用了光学层析技术获取流动固相... 管道流流型是两相流体输送系统的一个具有重要工程意义的参数.目前对该参数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软测量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光学层析技术与CHNN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新方法来解决气-固管道流流型识别问题.采用了光学层析技术获取流动固相的空间分布信息(即投影数据),而采用神经网络对投影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处理速度快及流型识别率高,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气-固管道流 流型识别 光学测量
原文传递
气/固两相流实时测速相关器的研究
12
作者 方元青 孟凡勤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讨论了气/固两相流测速相关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由数字电路实现了测速相关器。单片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显示和控制,以构成实时相关测速系统。实验表明,系统能够满足气/固两相流实时测速的要求。
关键词 相关器 两相流 速度 测量 气-固
下载PDF
电容层析成像法测量气固两相流固相浓度的仿真研究
13
作者 李心忠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
文章介绍了利用数字仿真的方法研究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检测气固两相流固相浓度问题,分析了重建图像灰度值与浓度值以及浓度值与归一化电容值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重建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归一化电容平均值与浓度值之间表现出单调递增... 文章介绍了利用数字仿真的方法研究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检测气固两相流固相浓度问题,分析了重建图像灰度值与浓度值以及浓度值与归一化电容值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重建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归一化电容平均值与浓度值之间表现出单调递增的复杂关系,这说明利用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检测气固两相流的浓度问题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气固两相流 检测 浓度
下载PDF
电厂送粉系统煤粉浓度测量的热探头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磊 周芳德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煤粉浓度测量是气固两相流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自行研制热探头测量系统,研究了该系统测量煤粉浓度的可行性。考虑两相流中的热弛豫效应,提出了修正雷诺数和努谢尔特数的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修正雷诺数和努谢尔特数关联绕流热探... 煤粉浓度测量是气固两相流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自行研制热探头测量系统,研究了该系统测量煤粉浓度的可行性。考虑两相流中的热弛豫效应,提出了修正雷诺数和努谢尔特数的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修正雷诺数和努谢尔特数关联绕流热探头的试验数据,气固两相流与单相气体流具有相同的换热关系式。基于这一规律性,热探头测量方法可使煤粉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送粉系统 煤粉 浓度测量 热探头方法 气固两相流 气力输送 传热
下载PDF
基于测量窗口气鞘多相流分析的粉尘质量浓度测量装置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丹丹 曹亚迪 +2 位作者 汤春瑞 李德文 杨雪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06-1911,共6页
针对煤矿粉尘质量浓度传感器测量窗口易受粉尘污染的问题,借鉴空气幕的隔尘机理,提出在光学测量窗口处增加气鞘的结构来提高粉尘质量浓度测量装置的精度。利用Fluent软件对粉尘采集通道和测量口处进行气固两相流仿真,获得管壁和测量口... 针对煤矿粉尘质量浓度传感器测量窗口易受粉尘污染的问题,借鉴空气幕的隔尘机理,提出在光学测量窗口处增加气鞘的结构来提高粉尘质量浓度测量装置的精度。利用Fluent软件对粉尘采集通道和测量口处进行气固两相流仿真,获得管壁和测量口处粉尘质量浓度的速度云图、压力云图和粒子运动轨迹图,据此优化传感器结构。仿真及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测量口处5μm以下粒径的气流速度提高到1.8 m/s以上,使气流高速通过测量通道,有效降低了5μm以下粒径的粉尘沉积,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污染 气固两相流 气鞘 测量口
下载PDF
气固两相流动的LDV测试技术研究与实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玲 李景银 徐忠 《化工机械》 CAS 1998年第6期1-5,15,共6页
介绍了气固两相流动的LDV测试方法和有关技术。并对方管内网栅后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测量,固相颗粒平均粒径Dp=900μm,颗粒质量分数α=0.205%、0.30%。试验给出了管内不同断面上气流及颗粒速度分布情况,通过与... 介绍了气固两相流动的LDV测试方法和有关技术。并对方管内网栅后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测量,固相颗粒平均粒径Dp=900μm,颗粒质量分数α=0.205%、0.30%。试验给出了管内不同断面上气流及颗粒速度分布情况,通过与纯气流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颗粒对气流速度结构的影响,并对同样条件下的颗粒与气流速度分布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动 LDV 测量技术 两相流 悬浮流
下载PDF
Heat Transfer Method for Solid Flow Rate Measurement in Gas-Solid Two Phase Flow
17
作者 袁竹林 卢作基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7年第2期74-78,共5页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solid flow rate in gas solid two phase flow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 electrically heated probe was put in a gas solid two phase flow. For certain solid particles, the flow medi...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solid flow rate in gas solid two phase flow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 electrically heated probe was put in a gas solid two phase flow. For certain solid particles, the flow media with different velociti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les produced different effects on heat transfer with the probe. The solid flow rate can be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of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s were made on a pilot pneumatic conveying device. Research results prove that the method works effectively and reli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solid two PHASE flow measurement HEAT TRANSF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