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致密砂岩气开发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84
1
作者 贾爱林 位云生 +3 位作者 郭智 王国亭 孟德伟 黄苏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92,共10页
致密砂岩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在世界各大含油气盆地广泛分布,是重要的非常规气类型之一,其中储层改造技术突破与开发成本的下降助推了致密气的规模化与工业化开发,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致密气产气国,2020年致密气年产量已达470×10^(8)m^... 致密砂岩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在世界各大含油气盆地广泛分布,是重要的非常规气类型之一,其中储层改造技术突破与开发成本的下降助推了致密气的规模化与工业化开发,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致密气产气国,2020年致密气年产量已达470×10^(8)m^(3)。为评价中国致密气的开发前景,首先在简要分析全球致密气资源分布、开发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20年的致密气开发实践中形成的系列关键技术,进而结合中国石油第四次资源评价结果,预测了我国致密气的开发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致密气资源较为丰富,约占全球资源量的10%,其开发可划分为开发评价和开发调整2个阶段;②开发评价阶段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有效储层成因单元确立与富集区优选、开发指标评价、井网井型优化、储层改造、开发方案优化等技术;③开发调整阶段的核心是提高采收率,其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为井网优化与加密,可提高采收率10%~20%,查层补孔、老井侧钻、二次压裂、排水采气及增压开采也是有效的技术手段。结论认为:①中国致密气仍具有较大的上产潜力与发展前景,已动用探明储量挖潜、未动用探明储量开发、新增探明储量有效开发是保障致密气中长期发展的3个重要方面,前二者可支撑致密气年产气量峰值(700~800)×10^(8)m^(3),达峰时间介于2030—2035年,稳产超过10年;②新增探明储量的持续开发将进一步支撑致密气产量稳产至2050—206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储层改造 开发评价 开发调整 气藏特征 提高采收率 技术进展 储量 前景展望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54
2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2 位作者 张斌 苏劲 杨德彬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1-878,共8页
海相碳酸盐岩是近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由于中国海相盆地碳酸盐岩时代古老,使得油气分布十分复杂,勘探难度大。研究认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三个主要海相盆地古生界都发育优质烃源岩,主要以泥岩、泥灰岩和煤系为主,热演化程度多数... 海相碳酸盐岩是近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由于中国海相盆地碳酸盐岩时代古老,使得油气分布十分复杂,勘探难度大。研究认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三个主要海相盆地古生界都发育优质烃源岩,主要以泥岩、泥灰岩和煤系为主,热演化程度多数已进入高—过成熟阶段。其中,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组合在燕山期达到最大埋深,储层大部分都经历过原油裂解以上的高温过程,原油难以保存,以形成裂解气为主,或者是高成熟煤型气;而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继承性隆起部位始终没有经历180℃以上的高温条件,而且最大埋深是在喜山期以来,因此在构造高部位保存了大规模的古油藏。根据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被调整、改造与再富集过程的特点,把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分为原生油气藏和次生油气藏,存在单源单期充注成藏型和多源多期充注成藏型,建立了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碳酸盐岩 原油裂解气 油气藏类型 调整改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新场气田蓬二段气藏二次开发调整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成川 卜淘 张文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48,84,共3页
针对新场气田蓬二段低渗透砂岩气藏一次调整后采出程度仍较低的开发现状,采用地质和气藏工程方法分析气藏加密调整的可行性,选择试验区块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井距论证和开发指标预测。预测和实际结果表明,局部加密调整能进一步改善... 针对新场气田蓬二段低渗透砂岩气藏一次调整后采出程度仍较低的开发现状,采用地质和气藏工程方法分析气藏加密调整的可行性,选择试验区块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井距论证和开发指标预测。预测和实际结果表明,局部加密调整能进一步改善气藏的开发效果,达到了提高气藏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气藏 新场气田 开发指标 采出程度 加密调整 气藏工程 开发效果 地质 区块 二次开发
下载PDF
Enrichment Mechanism and Prospects of Deep Oil and Gas 被引量:6
4
作者 HAO F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3期742-756,共15页
With the deepening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the importance of depth is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The risk of preservation of storage space in deep reservoirs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shallow and medium layers.Deep lay... With the deepening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the importance of depth is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The risk of preservation of storage space in deep reservoirs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shallow and medium layers.Deep layers mean older strata,more complex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ore complex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rocesses,and even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deep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round the world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 focus of deep oil and gas.In the deep,especially the ultra-deep layers,carbonate reservoir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clastic rocks.Karst,fault-karst and dolomite reservoirs are the main types of deep and ultra-deep reservoirs.The common feature of most deep large and medium-sized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s that they formed in the early with shallow depth.Fault activity and evolution of trap highs are the main ways to cause physical adjustment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Crude oil cracking and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TSR)are the main chemical modification effects in the reservoir.Large-scale high-quality dolomite reservoirs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deep oil and gas exploration.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oil and gas charging,adjustment and reformation processes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deep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High-preci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high-precision dating technology ar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deep oil and gas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oil and gas carbonate reservoir main accumulation period reservoir adjustment and reconstruction enrichment mechanism
下载PDF
基于油气运移最小能耗率原理的成藏期地层倾角窗口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藏为例
5
作者 王任一 许彪 +2 位作者 李江涛 张登辉 陈之龙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对于成藏期地层倾角与油气聚集资源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多局限在勘探实践案例统计分析及简化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方面,缺少对成藏期地层倾角与油气聚集资源量之间理论关系的研究。从油气运移最小能耗率原理出发,在理论上严格证明... 对于成藏期地层倾角与油气聚集资源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多局限在勘探实践案例统计分析及简化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方面,缺少对成藏期地层倾角与油气聚集资源量之间理论关系的研究。从油气运移最小能耗率原理出发,在理论上严格证明了油气运聚系统成藏期地层倾角窗口的存在。处于成藏期地层倾角窗口,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功率最弱,油气运聚系统能耗率最小,油气运聚效率最高,赋存发育油气资源量最大。回答了成藏期地层倾角到底是较大还是较小时有利于成藏的问题,揭开了侯连华等(2021)对国内已投入商业开发的44个天然气有效区带和49个石油有效区带的油气资源量,与其主成藏期平均地层倾角二者间呈一“开口向下抛物线”统计特征之谜。同时,利用该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藏地层倾角窗口演化变迁进行研究。上古生界高压致密古气藏由净浮力梯度、剩余压力梯度和排驱压力梯度三者之和为其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力,缓慢减小到由净浮力梯度与排驱压力梯度二者之和为其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力的现今低压致密气藏。与之相对应,高压致密古气藏由较小成藏期地层倾角窗口(0.2°~0.3°)缓慢变为现今低压致密气藏相对较大成藏期地层倾角窗口(0.35°~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最小能耗率原理 成藏期地层倾角窗口 鄂尔多斯盆地 低压致密气藏 气藏调整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段中钰 庞宏 +1 位作者 蒲青山 马永琴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9-44,共6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显示丰富,成藏条件复杂,研究其油气成藏模式对推动塔中油气勘探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志留系沥青砂和可动油气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气主...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显示丰富,成藏条件复杂,研究其油气成藏模式对推动塔中油气勘探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志留系沥青砂和可动油气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气主要来自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混源,可动油气主要存在晚海西期和喜山期两期成藏,运移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有限运移;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来源于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沥青砂岩为油气边运移边破坏的产物;塔中志留系油气为两期成藏、两期改造的多点垂向输导,有限侧向输导成藏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 油气藏 调整改造 有限侧向输导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油气同采方式下气顶油藏原油侵入状况的判断与调整 被引量:3
7
作者 鹿克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74,共6页
东海西湖凹陷AC气顶油藏采用利用天然能量、同一套井网同时开采气顶和油区的开发方式,动态跟踪过程中难以判断原油侵入气顶状况。基于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出了计算原油侵入气顶体积的公式,并构建了原油侵入指示曲线(原油侵入气顶体积百分... 东海西湖凹陷AC气顶油藏采用利用天然能量、同一套井网同时开采气顶和油区的开发方式,动态跟踪过程中难以判断原油侵入气顶状况。基于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出了计算原油侵入气顶体积的公式,并构建了原油侵入指示曲线(原油侵入气顶体积百分数-生产时间关系曲线),该曲线与X轴交点即为原油侵入气顶的起始时间,曲线单调性反映流体的移动方向,斜率则反映移动速度。利用本文方法对AC气顶油藏原油侵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油采出程度为4.3%时,原油即已快速侵入气顶。综合AC气顶油藏采气速度的敏感性分析、现场系统试井结果,认识到通过降低采油速度可降低生产气油比,从而达到降低采气速度遏制原油进一步快速侵入气顶的目的,最终现场实施效果明显。本文方法对指导同类气顶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同采 气顶油藏 原油侵入 指示曲线 开发调整 采气速度 西湖凹陷
下载PDF
精细描述在气藏开发中后期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勇飞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21期154-156,共3页
针对新场气田蓬二(JP2)气藏开发中后期存在的问题,在对气藏进行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在现有认识下最合理的物性参数场与气水分布模型。以基于非稳态渗流理论的动态分析技术和试井解释结果指导气藏数值模拟落实剩余... 针对新场气田蓬二(JP2)气藏开发中后期存在的问题,在对气藏进行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在现有认识下最合理的物性参数场与气水分布模型。以基于非稳态渗流理论的动态分析技术和试井解释结果指导气藏数值模拟落实剩余储量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调整方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砂岩气藏 精细描述 开发中后期调整
下载PDF
顶气边水薄油层水平井随钻调整策略及实施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振杰 苏进昌 +2 位作者 吕坐彬 李展峰 瞿朝朝 《录井工程》 2021年第1期22-25,32,共5页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多数油田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增储上产的压力越来越大。水平井因能扩大泄油面积,降低生产压差,提高单井产能和最终采收率,在海上油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以J油田A 3H井为例,在着陆阶段通过随钻测井资料...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多数油田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增储上产的压力越来越大。水平井因能扩大泄油面积,降低生产压差,提高单井产能和最终采收率,在海上油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以J油田A 3H井为例,在着陆阶段通过随钻测井资料对目的层上方多套标志层进行精细对比分析,认为原设计着陆点位的构造深度变浅,综合考虑气油界面、避气高度、水平井长度以及工程可实施性等因素对着陆点进行设计优化,采用快速增斜法自目的层下方入层,指导水平井成功着陆。在该井水平段实施过程中,由于视地层倾角相比钻前预测变陡,结合气测、岩屑录井以及随钻地质导向等资料实时调整井轨迹,使得水平段储集层钻遇率达到95%,对于利用水平井高效开发类似复杂油气藏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气 边水 薄油层 水平井 随钻调整
下载PDF
元坝气田长兴组礁滩相岩性气藏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7
10
作者 段金宝 李平平 +1 位作者 陈丹 冯冲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3期43-47,91,共6页
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正反演相互印证的方法,对元坝气田长兴组礁滩相岩性气藏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及形成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元坝气田长兴组礁滩相岩性气藏天然气主要为古油藏原油裂解气,部分气源直接来自烃源岩;晚三叠世—早侏... 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正反演相互印证的方法,对元坝气田长兴组礁滩相岩性气藏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及形成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元坝气田长兴组礁滩相岩性气藏天然气主要为古油藏原油裂解气,部分气源直接来自烃源岩;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原油沿层间缝和节理缝运移至储集层,形成古油藏;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油藏裂解,天然气沿裂缝-孔隙型储层二次运移与聚集,形成古气藏;晚白垩世以来,天然气进一步调整运移,现今气藏形成。现今气藏经历了物理调整改造与天然气组分的化学改造,元坝气田西北部小幅度抬升,埋藏深度相对较浅,TSR反应程度较东部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相岩性气藏 原油裂解气 物理调整 化学改造 元坝气田
下载PDF
远源/次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陶士振 李建忠 +12 位作者 柳少波 白斌 郑民 卫延召 曹正林 韩文学 麻伟娇 刘海涛 杨帆 刘伟 谷志东 吴因业 陶小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9-714,共16页
寻找高效优质储量,实施低成本高效益勘探开发,是低油价背景下的战略抉择.本文立足于项目自主研究、油气勘探生产跟踪和国内外发展态势分析,以突出高效优质资源形成与分布规律为研究重点,结合油气勘探实践,针对中国陆上断陷、坳陷、前陆... 寻找高效优质储量,实施低成本高效益勘探开发,是低油价背景下的战略抉择.本文立足于项目自主研究、油气勘探生产跟踪和国内外发展态势分析,以突出高效优质资源形成与分布规律为研究重点,结合油气勘探实践,针对中国陆上断陷、坳陷、前陆和克拉通4大类原型盆地,包括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等7大主要盆地,以及酒泉、江汉、南方等5个中小盆地中的68个远源/次生油气藏,开展了油气藏地质特点、成藏条件、资源潜力、分布规律和勘探前景分析.明确了远源/次生油气藏埋藏浅、物性好、产能高、建产快、动用程度高,属典型高效优质资源,是近期低成本高效益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剖析了我国远源/次生油气藏形成的4个有利地质条件,指出我国次生油气藏分布范围广,资源规模大,勘探前景好.明确了我国准噶尔盆地中浅层、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东、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松辽盆地黑帝庙油层等是中国陆上大型远源/次生油气藏规模有利聚集区,其中凸起区、斜坡带和晚期复杂断裂带是远源/次生油气藏富集带,油气藏类型主要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和低幅度构造油气藏.本文为加强我国远源/次生型高效优质资源研究,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油气藏 远源油气藏 古油气藏 调整改造 复式输导体系 圈闭有效性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原文传递
调整井压裂井间干扰实例分析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8
12
作者 滕小兰 邱玲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0,共3页
新场沙溪庙组气藏是西南油气田的主力气藏之一,目前已步入开发中后期产量递减阶段,为保持气藏稳产高产采取了加密调整井压裂增产措施。随着开发调整的进行,部分压裂井出现井间干扰、压后效果不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加密调整井压... 新场沙溪庙组气藏是西南油气田的主力气藏之一,目前已步入开发中后期产量递减阶段,为保持气藏稳产高产采取了加密调整井压裂增产措施。随着开发调整的进行,部分压裂井出现井间干扰、压后效果不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加密调整井压裂施工参数优化技术,对目标缝长、加砂规模、前置液比、平均砂比以及排量等进行优化,以保障加密井的压裂效果。在CX606等7口井中进行了应用,施工成功率100%,且均未出现井间干扰,增产效果较好,为新场沙溪庙气藏加密调整井的压裂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气藏 调整井 压裂 井间干扰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盒3段气藏开发调整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雪晴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4期74-77,共4页
大牛地气田盒3段气藏采用直井开发,具有初期产量高、稳产期长、累计产量高,生产效果好的特点,采收率已达40%。为了进一步提高气藏采收率,针对盒3段气藏开展了生产效果分析及井网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盒3段气藏井网部署总体较为合理,局部... 大牛地气田盒3段气藏采用直井开发,具有初期产量高、稳产期长、累计产量高,生产效果好的特点,采收率已达40%。为了进一步提高气藏采收率,针对盒3段气藏开展了生产效果分析及井网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盒3段气藏井网部署总体较为合理,局部存在可加密调整空间。其中,复合型心滩发育区连通性好,累计产量高,加密空间小;中等型心滩与孤立型心滩发育区井网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是下步开发挖潜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盒3段气藏 井网评价 加密井 调整对策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太2气藏细分开发单元及调整对策——以A井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4期53-57,共5页
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太2段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目前处于低压低产阶段,存在采出程度低、液气比高、关停井增多等问题。本文以大8–大10井区为例,利用静态地质资料及动态生产数据,首次开展了致密气藏... 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太2段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目前处于低压低产阶段,存在采出程度低、液气比高、关停井增多等问题。本文以大8–大10井区为例,利用静态地质资料及动态生产数据,首次开展了致密气藏细分开发单元研究,将研究区细分为4类开发单元,并对不同开发单元提出了具体调整对策,针对开发单元②提出了井网加密、关停井治理措施,针对开发单元④提出了水平井侧钻等措施。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区后期开发调整及储量有效动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太2气藏 生产效果 开发单元细分 加密调整
下载PDF
水下井口开发的边际气田剩余气分类及调整对策
15
作者 洪舒娜 王光强 +2 位作者 秦峰 杨鹏 白美丽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2期58-62,共5页
LX气田为海上水下井口开发的边际水驱气田,因生产井大量出水、海管流动保障等问题面临整体关停,由于剩余潜力分布零散,经济调整挖潜难度大,制定经济有效的调整对策是进一步提高气藏采收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已开发气藏的开采特征,梳... LX气田为海上水下井口开发的边际水驱气田,因生产井大量出水、海管流动保障等问题面临整体关停,由于剩余潜力分布零散,经济调整挖潜难度大,制定经济有效的调整对策是进一步提高气藏采收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已开发气藏的开采特征,梳理了气田潜力,结合剩余可动用储量丰度及经济临界可动用储量丰度建立了剩余经济可动用储量分类标准,共划分为三类,为气藏调整提供依据。再利用现有工程设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质油藏、工程与经济三位一体的调整策略。研究认为:(1)LX气田有两个气藏属于Ⅰ类剩余气,调整经济性好,可采取老井侧钻的方式进行调整;(2)LX气田其余气藏属于Ⅱ类、Ⅲ类剩余气,当前不具备经济调整的可能性。该研究成果对海上水下井口边际气田的开发及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边际水驱气藏 剩余气 调整对策
下载PDF
新场JS_(2)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后期加密界限研究
16
作者 刘言 刘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加密调整作为开发中后期气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加密调整界限模糊,调整效果不尽理想。以典型致密砂岩气藏新场JS2气藏为例,以经济评价为依据,利用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储量区加密调整经济技术界限,提出针对性... 加密调整作为开发中后期气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加密调整界限模糊,调整效果不尽理想。以典型致密砂岩气藏新场JS2气藏为例,以经济评价为依据,利用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储量区加密调整经济技术界限,提出针对性的技术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Ⅰ类储量区加密调整界限:地层压力大于原始地层压力的59%,直井和水平井均可;当储量丰度大于4.96×10^(8)m^(3)/km^(2),水平井更优;地层压力仅为原始地层压力的47%∼59%只适用于直井。2)Ⅱ类储量区:地层压力大于原始地层压力的67%且储量丰度大于2.03×10^(8)m^(3)/km^(2)直井及水平井均可,储量丰度小于2.20×10^(8)m^(3)/km^(2)适用于直井,储量丰度大于2.34×10^(8)m^(3)/km^(2)水平井更优;地层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的51%∼67%,只适用于直井。3)Ⅲ类储量区:仅水平井适宜加密调整,且地层压力大于原始地层压力的88%,储量丰度大于1.30×10^(8)m^(3)/km^(2)。4)通过加密调整,预测增加可采储量4.02×10^(8)m^(3),提高采收率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加密调整 数值模拟 地层压力 储量丰度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大17井区太1段气藏产能主控因素及开发调整对策
17
作者 景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年第5期1-6,14,共7页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7井区石炭—二叠系太原组1段气藏产能主控因素,以11口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太1段气藏生产动态特征,明确了沉积、构造对气井生产的影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开发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大17井区石炭—二叠系太原组1段气藏产能主控因素,以11口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太1段气藏生产动态特征,明确了沉积、构造对气井生产的影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开发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太1段气藏11口水平井中Ⅰ类井共8口,初期产能高,稳产期长,液气比低,生产效果较好;Ⅱ类井共3口,初期产能较低,稳产期短,液气比相对较高,生产效果较差。(2)Ⅰ、Ⅱ类井储层厚度无明显区别,但储层物性存在差异,Ⅰ类井自然伽马曲线以低幅平滑箱形为主,电阻率较高,孔隙度、渗透率均较高,物性较好;Ⅱ类井自然伽马曲线齿化严重,电阻率较低,物性较差,含水量较高。(3)沉积模式不同导致Ⅰ、Ⅱ类井储层物性存在明显的差异,Ⅰ类井处于迎水面,储层物性好,产量高,液气比低,累计产量高;Ⅱ类井处于背水面,物性差,内部泥岩夹层发育、电阻率低,束缚水含量高导致液气比高,影响气井产能释放。结论认为:(1)太1段气藏气井产能主要受沉积控制,障壁砂坝迎水面储层物性好,气井产能高,为老区开发调整的有利区;(2)通过在砂坝迎水面部署加密井,优化老井生产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气藏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太原组1段气藏 生产动态分析 产能主控因素 开发调整对策
下载PDF
低渗透小气顶油藏衰竭式开发调整策略研究
18
作者 周春香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11期206-,共1页
小气顶油藏衰竭式开发,由于地层能量不足,随着开发生产进行,油井产量递减快,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建议在地层亏空较大区块实施注水开发,改善开发效果;在井网不完善区块部署调整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对于储层物性较差区块实施压裂增产措... 小气顶油藏衰竭式开发,由于地层能量不足,随着开发生产进行,油井产量递减快,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建议在地层亏空较大区块实施注水开发,改善开发效果;在井网不完善区块部署调整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对于储层物性较差区块实施压裂增产措施。该研究已取得较好的现场实施效果,对衰竭式开发小气顶油田二次开发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气顶油藏 调整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