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霞 周灿灿 +2 位作者 李潮流 程相志 胡松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2-359,共8页
页岩储层以纳米级孔隙为主的特性,使得页岩岩石物理基础实验及相关理论模型研究在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国外尤其是美国近期页岩气勘探开发中涉及的岩石物理实验技术开展了广... 页岩储层以纳米级孔隙为主的特性,使得页岩岩石物理基础实验及相关理论模型研究在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国外尤其是美国近期页岩气勘探开发中涉及的岩石物理实验技术开展了广泛的文献调研,综述了当前国外页岩气岩石物理实验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国内外页岩气在上述实验及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页岩气岩石物理测井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和借鉴国外相关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提高我国页岩气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技术和研究水平,为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页岩气 岩石物理性质 含气量 流动机制 勘探开发
下载PDF
页岩气藏经验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2
作者 于荣泽 姜巍 +4 位作者 张晓伟 郭为 王莉 张静平 王玫珠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深入研究和推动经验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在页岩气藏中的应用,对国内外现有经验产量递减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广泛调研。从方法来源、基本模型、典型图版、适用条件、局限性及改进方法等方面,对Arps递减、幂指数递减、扩展指数递减和Duong... 为深入研究和推动经验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在页岩气藏中的应用,对国内外现有经验产量递减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广泛调研。从方法来源、基本模型、典型图版、适用条件、局限性及改进方法等方面,对Arps递减、幂指数递减、扩展指数递减和Duong递减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还给出了今后页岩气藏经验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经验产量递减分析方法都具备产量预测和最终可采储量预测功能,只能对井底流动压力恒定或近似恒定条件下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且要求生产数据连续稳定避免长时间关井。不同经验递减分析方法之间最主要的差异是适用流态不同,其中Arps递减和改进双曲递减仅适用于边界主导流,扩展指数递减和Duong递减适用于线性流,改进Duong递减、幂指数递减和改进幂指数递减适用于线性流和边界主导流。准确识别和划分页岩气井流态是经验产量递减分析方法推广应用的关键。国内页岩气井难以实现井底流动压力恒定或近似恒定的生产方式,如何准确将生产数据校正为定压生产条件下的生产数据是下一步经验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经验产量递减分析 Arps递减 幂指数递减 扩展指数递减 Duong递减 流态
下载PDF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于立军 蒋安众 +1 位作者 虞亚辉 胡天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171-1174,共4页
通过对 4 5mm管径、水平放置圆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采用实验方法整理出vsg- vsl平面流型图 ;从双流体模型基本方程出发 ,通过动力学分析 ,对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中各流型间相互转变的机理和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 通过对 4 5mm管径、水平放置圆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采用实验方法整理出vsg- vsl平面流型图 ;从双流体模型基本方程出发 ,通过动力学分析 ,对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中各流型间相互转变的机理和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4种基本流型间相互转变的预报关系式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两者符合良好 .当油气水三相流中的油水乳化液处于 O/W型时 ,含油率对流型转换的影响很小 ,油水可作为一相来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三相流 水平管 转变边界
下载PDF
湿气管线的顶部腐蚀研究概况 被引量:15
4
作者 蒋秀 屈定荣 刘小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90,96,共6页
本文对天然气输送工业湿气管线顶部腐蚀的典型案例、顶部腐蚀的影响因素、腐蚀控制方法及研究动态进行综合回顾,介绍了国内外顶部腐蚀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顶部腐蚀研究较少的原因,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湿气 管线 顶部腐蚀 影响因素 腐蚀控制 流态
原文传递
页岩气吸附解吸效应对基质物性影响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敬 罗海山 +3 位作者 刘慧卿 林杰 李立文 林文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5-152,共8页
为了研究页岩气降压开采过程中吸附气解吸作用对基质表观物性(如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度、表观渗透率)及气体流动机制的影响,推导了吸附解吸作用下页岩基质孔隙有效半径和表观渗透率动态模型,建立了考虑吸附解吸影响基质表观物性和气... 为了研究页岩气降压开采过程中吸附气解吸作用对基质表观物性(如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度、表观渗透率)及气体流动机制的影响,推导了吸附解吸作用下页岩基质孔隙有效半径和表观渗透率动态模型,建立了考虑吸附解吸影响基质表观物性和气体传输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实验及矿场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应用该模型研究了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基质物性参数、气体流动机制变化特征以及吸附效应对页岩气开发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基质孔隙有效半径、有效孔隙度和表观渗透率逐渐变大,体积压裂改造区域流动机制由滑脱流转变为过渡流;忽略吸附层影响将导致地质储量和产气量严重高估;随着吸附层厚度增加,累计产气量变化不大,但采收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吸附作用 解吸作用 基质孔隙 表观物性 气体流动机制 渗流模型
下载PDF
页岩气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新模型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中一 方思冬 +3 位作者 张彬 刘银山 刘华 戴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0-128,共9页
体积压裂已经成为非常规油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建立能够表征复杂裂缝网络的试井解释模型非常重要。考虑体积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基于正交缝网假设,建立了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新模型。运用Laplace变换获得了模型的解析解,利用数... 体积压裂已经成为非常规油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建立能够表征复杂裂缝网络的试井解释模型非常重要。考虑体积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基于正交缝网假设,建立了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新模型。运用Laplace变换获得了模型的解析解,利用数值模拟在验证解析解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缝网参数对试井典型曲线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解析模型能够准确表征复杂裂缝网络,其计算结果准确,适用于体积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体积压裂水平井一般出现5个主要的流动阶段,分别是井筒储集、人工裂缝线性流、次生裂缝-人工裂缝窜流、基质线性流和边界控制流阶段;缝网参数对试井典型曲线特征的影响较大,而且不同缝网参数影响不同流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网络 页岩气 试井解释 体积压裂 水平井 流动阶段
下载PDF
Partitioning characteristics of gas channel of coal-rock mass in mining space and gas orientation method 被引量:8
7
作者 Zhao Zhiqiang Ma Nianjie +1 位作者 Jia Housheng Cheng Yuanp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6期873-877,共5页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coal-rock mass morphology of mining space on the flow law of gas,the laboratory physical model and numerical computation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simulate coal mining activities.Th...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coal-rock mass morphology of mining space on the flow law of gas,the laboratory physical model and numerical computation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simulate coal mining activities.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after coal seam mining,the loose rock accumulation body of free caving,ordered rock arrangement body of plate damage rich in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fractures and horizontal fissure body formed by rock mass deformation imbalance are formed from bottom to top in the mining space.For these three types of accumulation bodies,there are esse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accumulation state,rock size and gas breakover characteristics.According to this,the coal-rock mass in the mining space is classified into gas turbulence channel area,gas transitional flow channel area and gas seepage channel area.In the turbulence channel area,the gas is distributed transversely and longitudinally and gas diffuses in the form of convection with Reynolds number R_e more than100;in the transitional flow channel area,one-way or two-way gas channels are crisscross and gas is of transitional flow regime with R,.between 10 and 100.In the seepage channel area,there are a few vertical gas channels with R,.less than 10.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es on the gas orientation method in different partitions were further carried out,gas orientation methods of low-level pipe burying,middle-level interception and high-level extraction were determined and an on-site industrial test was conducted,achieving the effective diversion of gas and verifying the reasonableness of gas channel part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channel Partitioning characteristics gas flow regime gas orientation method
下载PDF
基于动态扩散系数的煤粒瓦斯扩散模型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路路 魏建平 +3 位作者 温志辉 王登科 宋大钊 王洪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为准确地描述瓦斯在煤粒中的扩散全过程,本文根据气体在不同尺寸孔隙中的扩散特性,导出随孔隙尺寸和孔隙压力变化的动态扩散系数,并将其作为变量代入到单一孔径扩散模型中;随后根据孔隙的分形特性,将单一孔径毛细管内的扩散推广至宏观... 为准确地描述瓦斯在煤粒中的扩散全过程,本文根据气体在不同尺寸孔隙中的扩散特性,导出随孔隙尺寸和孔隙压力变化的动态扩散系数,并将其作为变量代入到单一孔径扩散模型中;随后根据孔隙的分形特性,将单一孔径毛细管内的扩散推广至宏观球形煤粒内的扩散,并通过煤粒解吸实验和压汞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扩散前期还是后期,所建立模型的计算结果,都能与实验数据吻合.新模型将扩散系数视为与气体流态相关的变量,与经典单孔隙扩散模型和双孔隙模型相比有较大的优势,且涵盖了经典单孔隙扩散模型、双孔隙模型以及三孔隙模型,并将其推广到多孔隙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瓦斯扩散 动态扩散系数 流态 分形特征
原文传递
喷流-移动床流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志奇 王志奇 +3 位作者 李海滨 吴创之 陈勇 李保庆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4-338,共5页
对各种不同物料在上部内径为 195mm柱状 ,下部为 60°锥体并水平引入辅助气的喷流 移动床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 ,床层压降随着水平辅助气速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 ,而在喷动状态 ,一定范围内的喷动气速变化对压降基... 对各种不同物料在上部内径为 195mm柱状 ,下部为 60°锥体并水平引入辅助气的喷流 移动床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 ,床层压降随着水平辅助气速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 ,而在喷动状态 ,一定范围内的喷动气速变化对压降基本没有影响。最小喷动气速随着水平辅助气速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修改后的关联式的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与实验结果相符合。随着辅助气速和喷动气速的改变 ,可观察到床中粒子处于固定床、稳定喷动床、脉动喷动床、腾涌床四种不同的流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移动床 水平辅助气 床层压降 最小喷动气速 操作相图 垃圾处理 热解 气相燃烧 流动特性
下载PDF
气液喷射器内的气液流型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云 郭方飞 +1 位作者 周波 郑世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5-899,共5页
在上喷式喷射器内利用水-CO2实验系统,通过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和常规流量测定,获得了流速数据和流型图片,分析了操作条件对气液喷射器内流型的影响。液气体积流率各自的操作范围为0.495-1.... 在上喷式喷射器内利用水-CO2实验系统,通过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和常规流量测定,获得了流速数据和流型图片,分析了操作条件对气液喷射器内流型的影响。液气体积流率各自的操作范围为0.495-1.062m^3·h^-1和0.1-4.6m3·h^-1。在非常低的气液比下(G/L≤0.2),该喷射器拍照范围内,气体形成细小的气泡均匀分布在液体中,呈泡状流;在高气液比下(G/L〉0.2),液体以射流形式存在,而气体以环状在液体周围向上绕流,形成喷射流。气液比和气相分率的大小对液体射流柱长度及其瓦解的初始位置有明显影响。随着气液比和气相分率的不断增大,液体射流柱的长度首先增大,约在气液比为2.5~3.0,气相分率在0.7-0.8左右达到最大值,射流柱瓦解的初始位置沿喷射器不断上移;继续增大气液比和气相分率,液体射流柱长度又开始减小,瓦解的初始位置下移,但是前者减幅逐渐变小,直至射流柱长度和瓦解的初始位置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喷射器 流型 PLIF 气液比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压裂水平井试井曲线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常宝华 强小龙 +3 位作者 杨亚涛 曹雯 任超峰 袁春晖 《油气井测试》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低渗透气藏压裂水平井的实测试井曲线与理论曲线在流态特征及曲线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基于数学模型绘制试井理论曲线图版,分析了水平段长度、裂缝半长及裂缝条数对试井曲线的影响,结合矿场实例探讨了实测试井曲线与理论曲... 针对低渗透气藏压裂水平井的实测试井曲线与理论曲线在流态特征及曲线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基于数学模型绘制试井理论曲线图版,分析了水平段长度、裂缝半长及裂缝条数对试井曲线的影响,结合矿场实例探讨了实测试井曲线与理论曲线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流态可划分为双线性流、径向流、储层线性流、过渡流及系统径向流等5个阶段,与水平井相比,压裂水平井在第一个径向流特征段出现之前具有明显的裂缝双线性流或线性流特征段;压裂裂缝半长越大,前期线性流及裂缝径向流差异明显;水平段越长,裂缝径向流段出现越晚,后期系统径向流段一致。综合分析认为压裂液对近裂缝储层的污染和近井形成的连通缝网是导致现场实测试井曲线与理论曲线差异的主要原因。该分析为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模型的选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压裂水平井 试井解释 流态 裂缝半长 水平段长度 表皮系数 实例分析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纳米级孔隙中气体的质量传输机理及流态实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杰 张永利 +2 位作者 胡志明 李英杰 杨新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7-95,共9页
为了探究页岩气储层纳米级孔隙中气体的质量传输方式、机理、气体流态,以及页岩表观渗透率的合理表示方法,首先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页岩纳米孔隙中气体的质量传输机理;然后通过开展致密页岩中气体渗流实验... 为了探究页岩气储层纳米级孔隙中气体的质量传输方式、机理、气体流态,以及页岩表观渗透率的合理表示方法,首先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页岩纳米孔隙中气体的质量传输机理;然后通过开展致密页岩中气体渗流实验,对纳米孔隙中气体的真实流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孔隙尺寸、压力等参数对页岩渗透率的影响;进而对不同页岩表观渗透率模型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合理的表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页岩纳米孔隙中游离气质量传输方式主要为滑脱流、努森扩散及斐克扩散,吸附气质量传输方式主要为表面扩散,气体流态为滑脱流或过渡流,不存在连续流,并且孔隙越小、压力越低,滑脱流越弱,努森扩散越强;(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Darcy渗透率最低,B-K表观渗透率和Civan表观渗透率非常接近,Klinkenberg表观渗透率居中,APF表观渗透率与Wu表观渗透率最高且出现了曲线交替;(3)在Wu表观渗透率中,滑脱流在滑脱区和过渡区都是气体质量主要的传输方式;(4)在APF表观渗透率中,滑脱流是滑脱区气体质量主要的传输方式,而努森扩散则是过渡区气体质量主要的传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纳米级孔隙 气体质量传输 气体流态 表观渗透率模型 滑脱流 努森扩散 斐克扩散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压后生产管理与排采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洋 雷炜 +3 位作者 李莉 赵哲军 倪杰 刘通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1期95-101,116,共8页
川南深层页岩气井采用测-采-输一体化作业模式,实现了降成本、减排放、快投产、早收益的开发目标,但在一体化作业实施中大量采用矿场经验做为决策依据,缺乏通用指导性。针对压后焖井、返排制度及排采对策三方面内容开展了覆压核磁共振... 川南深层页岩气井采用测-采-输一体化作业模式,实现了降成本、减排放、快投产、早收益的开发目标,但在一体化作业实施中大量采用矿场经验做为决策依据,缺乏通用指导性。针对压后焖井、返排制度及排采对策三方面内容开展了覆压核磁共振渗吸、渗透率应力敏感及气液两相渗流实验,模拟计算了井筒流态及压力剖面分布,并开展了现场30余口气井排采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渗吸进入储层有利于提高页岩裂缝复杂程度,川南页岩气井最优焖井参考周期为4~10 d;形成6阶段返排优化方案,建立了压后排采指导图版。确定以流态转变时机为下油管及人工举升工艺介入时机,油管最佳下入位置为井斜70°~85°,提出了排水采气对策。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深层页岩气井压后生产管理及排采技术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核磁共振 应力敏感 井筒流态 排采技术 油管设计
下载PDF
Shale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in China:Technical comparison with 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被引量:5
14
作者 LEI Qun WENG Dingwei +5 位作者 GUAN Baoshan SHI Junfeng CAI Bo HE Chunming SUN Qiang HUANG Ru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4期944-954,共11页
The shale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in China is technically benchmark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development philosophy,reservoir stimulation treatment,fracturing parameters,fractur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The shale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in China is technically benchmark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development philosophy,reservoir stimulation treatment,fracturing parameters,fractur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oil/gas production technology,and data/achievements sharing.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shale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in China is weak in seven aspects:understanding of flow regimes,producing of oil/gas reserves,monitoring of complex fractures,repeated stimulation technology,oil/gas production technology,casing deforma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and wellbore maintenance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factors of shale oil and gas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four projects are proposed from the macro-and micro-perspective,namely,basic innovation project,exploitation technology project,oil/gas production stabilization project,and supporting efficiency-improvement project,so as to promote the rapid,efficient,stable,green and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shale oil and gas industry chain and innovation chain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goal of“oil volume stabilizing and gas volume in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and gas reservoir stimulation oil/gas production technology oil/gas development philosophy reservoir stimulation treatment flow regime
下载PDF
地形起伏对凝析气集输管道工况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鹏 王大庆 田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113,共6页
地形起伏不均是造成凝析气单管气液混输管道生产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了解地形起伏对凝析气单管气液混输管内流体压力、温度、持液率、持液量、流体流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情况等的具体影响,借助于PIPEPHASE工艺流程模拟软件,选... 地形起伏不均是造成凝析气单管气液混输管道生产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了解地形起伏对凝析气单管气液混输管内流体压力、温度、持液率、持液量、流体流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情况等的具体影响,借助于PIPEPHASE工艺流程模拟软件,选用由组分热物性模型、BWRST状态方程及MBE水力学模型共同构成的经验组合模型,以某凝析气田的一个集输管网系统为研究对象,模拟计算和分析了不同程度地形起伏下凝析气管网运行工况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管内流体压力、持液率的波动幅度以及管路总压降均随着地形起伏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但管路沿程温降和总持液量受地形起伏的影响较小;此外,地形起伏还容易导致管内流体流型出现不稳定情况,也易使管内形成天然气水合物,且地形起伏程度越大,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可能性就越大。该分析结果对地形起伏地区凝析气集输管道的工艺设计和生产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 凝析气 集输管道 运行工况 持液量 流态 组分模型 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 of flow regimes in gas-liquid horizontal Couette-Taylor flow using dimensionless criteria
16
作者 HUBACZ Robert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5期773-781,共9页
In this paper, the flow patterns observed in horizontal Couette-Taylor flow(CTF) were correlated using dimensionless numbers.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flow was an outcome of inter... In this paper, the flow patterns observed in horizontal Couette-Taylor flow(CTF) were correlated using dimensionless numbers.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flow was an outcom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fluid inertia related to axial and rotational flows and gravitation. Therefore, the flow structures were correlated using axial and angular Reynolds numbers, and Archimedes number for the given value of gas-to-liquid flow ratio. Finally, the correl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transition to the flow regime observed at high rotational speeds was proposed. The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in the vertical CTF from the literature showed that this correlation can also be useful in the case of vertical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liquid flow Couette-Taylor flow(CTF) flow regime maps
原文传递
低真空压力下横掠圆柱体强制对流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福寿 厉彦忠 +2 位作者 王鑫宝 陈鹏玮 王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7,61,共6页
为了研究低真空状态下空气横掠圆柱体强制对流传热特性,搭建了速度、压力可控的变密度风洞实验台和数据采集系统,得出了压力变化对气体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表明:气体横掠圆柱体强制对流传热随压力降低而衰减,压力越低,传热衰... 为了研究低真空状态下空气横掠圆柱体强制对流传热特性,搭建了速度、压力可控的变密度风洞实验台和数据采集系统,得出了压力变化对气体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表明:气体横掠圆柱体强制对流传热随压力降低而衰减,压力越低,传热衰减越快;压力恒定时,传热随Re减小而减弱;气体流态属于连续流或滑移流时,压力变化对传热影响很小,可直接采用传统经验关联式计算,推荐Hilpert关联式;气体流态属于过渡流或自由分子流时,压力变化对传热影响很大,传统经验关联式已不再适用,需要修正。本实验不确定度小于4.5%,实验数据可靠,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真空压力 强制对流传热 横掠圆柱体 气体流态
下载PDF
预提升气对循环流态化气力输送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鲁书 刘丙超 +2 位作者 朱晴晴 刘璐 李春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2-579,共8页
在循环流化床冷态模拟实验装置上,对预提升气在气力输送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气力输送中的压力平衡,考察了底部气体返混及操作流型对颗粒循环速率的影响,同时描绘了提升管预提升段内微观气固流动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升... 在循环流化床冷态模拟实验装置上,对预提升气在气力输送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气力输送中的压力平衡,考察了底部气体返混及操作流型对颗粒循环速率的影响,同时描绘了提升管预提升段内微观气固流动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升管底部通入预提升气可避免颗粒在床层底部的积累,增大颗粒向前输送的推动力,从而提高系统循环量。其中,喷嘴进料气体积流量的增加将加剧气体返混,底部气体内循环和局部涡流导致气流夹带增多,颗粒循环速率逐渐提高,一定程度上可削弱预提升气对循环量的影响;随预提升气体积流量的增加,底部气固流动结构由密相流态化为主向气力输送为主转变,瞬时颗粒浓度信号波动减弱,颗粒浓度显著降低。概率密度分析结果表明,预提升气体积流量的增大致使预提升段内气固两相分布相对更均匀,有利于气固相的混合及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提升气 气力输送 返混 操作流型 颗粒循环速率
下载PDF
滑移区稀薄气体外掠圆柱体换热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鑫宝 厉彦忠 +2 位作者 谢福寿 王娇娇 王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8-93,共6页
针对滑移流区稀薄气体横掠圆柱体的强制对流换热问题,采用气体分子动力学,对速度滑移与温度跳跃边界条件以热流密度项与壁面切应力项形式进行修正,并植入到Fluent软件中,实现滑移流区换热的数值模拟。对雷诺数Re范围为0.001~20、克努森... 针对滑移流区稀薄气体横掠圆柱体的强制对流换热问题,采用气体分子动力学,对速度滑移与温度跳跃边界条件以热流密度项与壁面切应力项形式进行修正,并植入到Fluent软件中,实现滑移流区换热的数值模拟。对雷诺数Re范围为0.001~20、克努森数Kn范围为0.001~3的工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滑移边界修正的CFD模型,可实现对稀薄气体滑移流区流动换热的精确模拟;当气体流态处于连续流状态(Kn≤0.01)时,边界条件的变化对数值结果影响不大;当气体流态处于滑移流状态(Kn范围为0.01~0.1)时,采用提出的滑移边界修正模型将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并且采用该模型可以对部分过渡流区(0.1<Kn<2)的换热进行数值预示。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工程中滑移区流体的换热情况,为研究稀薄气体滑移流区流动换热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薄气体 滑移区 横掠圆柱体 数值分析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and field application of appropriate selective calculation methods in gas lift design 被引量:2
20
作者 Afshin Davarpanah Behnam Mirshekari 《Petroleum Research》 2018年第3期239-247,共9页
The most common way to achieve an enormous production rate of a reservoir is to increase drawdown pressure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dure by decreasing the bottom-hole pressure.This process was done by artificial pat... The most common way to achieve an enormous production rate of a reservoir is to increase drawdown pressure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dure by decreasing the bottom-hole pressure.This process was done by artificial patterns like a gas lift.Nowadays,most of the wells worldwide due to years of production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energy which was supplied by natural drive mechanisms are being placed on artificial lift methodologies.Hence,the number of wells that used this method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The primary purposes in the gas lift design of a wellbore are to determine the proper depths and the location of valve installation,select appropriate flow regime during the pipeline and calibrate the pressures of the operating and unloading valves.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gas lift system in the oil wells of on the south fields of Iran by considering the maximum production connate water volume of 40 percent and average pressure drop(20-25 psia)throughout the year regarding production continuously or increasing the flow rate of the wells.Therefore,20 wells that their number starts A to T with this locations L280N,W115S and W002S are the candidates for gas lift procedures.Furthermore,the appropriate flow regimes through the well are being studied,and the most proper method for gas lifting and required surficial equipment will be designed for this field.Consequently,due to increasing the volume of gas and connate water among the production after gas lifting,fundamental changes on the equipment,flow regimes and gas lift system are being proposed that production will be done by proper engineering method.In the well gas lift design,Beggs&Brill Revised method is being selected for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ipeline flow due to low err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lift design Natural drive mechanism flow regime Oil wells Operating valv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