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改土归流的复杂因素——以鲁魁山之乱与清雍正改土归流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勇 徐雯秀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2-81,共10页
改土归流应置于当时的社会情境之下,作为社会治理措施之一来认识。基于对鲁魁山自然人文的考察,结合档案文献,梳理鲁魁山之乱与清雍正时期改土归流之间的关系。鲁魁山区域作为明末清初期间长期动乱的区域,康熙中期的招抚未解决鲁魁山之... 改土归流应置于当时的社会情境之下,作为社会治理措施之一来认识。基于对鲁魁山自然人文的考察,结合档案文献,梳理鲁魁山之乱与清雍正时期改土归流之间的关系。鲁魁山区域作为明末清初期间长期动乱的区域,康熙中期的招抚未解决鲁魁山之乱。雍正初年在高其倬的主导下决定根绝鲁魁山之乱。鲁魁山之乱的残余势力进入滇西南土司区域,使高其倬决定对威远州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作为鲁魁山之乱善后措施提出的,随后被推广到其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正 鲁魁山之乱 改土归流 高其倬
下载PDF
高其倬治滇吏治思想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琼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吏治的整顿是中国古代贤明的封建君主采取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不同的帝王和官吏 ,其思想、措施及效果各不相同。作为多民族边疆地区的云南 ,从汉唐以来 ,就采取不同于内地的羁縻统治 ,元明清王朝实行土流并治的政策 ,从而造成了两套不... 吏治的整顿是中国古代贤明的封建君主采取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不同的帝王和官吏 ,其思想、措施及效果各不相同。作为多民族边疆地区的云南 ,从汉唐以来 ,就采取不同于内地的羁縻统治 ,元明清王朝实行土流并治的政策 ,从而造成了两套不同的官吏体系 ,不仅中央王朝形成了一套管理流官和土官的不同措施 ,历代治滇的最高官员也在施政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吏治思想。在清代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云贵总督高其倬治滇的吏治思想在其中较有典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其倬 治滇吏治 思想
下载PDF
论清云贵总督高其倬诗歌艺术特点
3
作者 朱恩毓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沈德潜、法式善、张维屏等评高其倬诗歌艺术特点为"和平中正、温雅敦厚"。然高其倬以大量的北方风物入诗,即使描写南方风物,也无绮靡香软语,而是呈雄健之气。且诗人常以至大至刚、气骨强劲意象入诗,加之以夸张、想象等手法,... 沈德潜、法式善、张维屏等评高其倬诗歌艺术特点为"和平中正、温雅敦厚"。然高其倬以大量的北方风物入诗,即使描写南方风物,也无绮靡香软语,而是呈雄健之气。且诗人常以至大至刚、气骨强劲意象入诗,加之以夸张、想象等手法,营造雄壮劲健之境,抒雄放之气,使其诗呈雄健方刚的艺术特点。另,诗人不管是思乡行役、赠别等诗,其情感抒发多有真挚古厚的特点。而且其诗歌文辞质朴无华,非纤巧矫饰。即使诗人用典,也多为常见典故,非佶屈聱牙、晦涩难明、标新立异之典,这使其诗呈朴实浑厚的艺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天诗人 高其倬 诗歌特点
下载PDF
清云贵总督高其倬娶妻蔡琬与其寄内诗创作
4
作者 朱恩毓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8期49-51,74,共4页
高其倬娶蔡琬为妻,应在康熙五十年(1710),或五十一年(1711)。而娶妻蔡琬,尤其蔡琬之贤,对高其倬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其诗集多寄内之作,蔡琬与诗人的生活点滴,诗人常在诗中提及。其寄内之作,描写细腻,因情真切而其诗甚婉,绵长幽远,... 高其倬娶蔡琬为妻,应在康熙五十年(1710),或五十一年(1711)。而娶妻蔡琬,尤其蔡琬之贤,对高其倬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其诗集多寄内之作,蔡琬与诗人的生活点滴,诗人常在诗中提及。其寄内之作,描写细腻,因情真切而其诗甚婉,绵长幽远,温婉动人。透过蔡琬,高其倬待人真诚、温润多情的一面也呈现于世人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其倬 蔡琬 寄内诗
下载PDF
清云贵总督高其倬“扈从康熙驻跸避暑山庄”事与其扈从诗创作
5
作者 朱恩毓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3-26,共4页
高其倬扈从康熙避暑热河事,是其诗创作的迸发期,扈从沿途及热河风物开始入诗,丰富了诗歌创作内容,使风物诗呈澄旷的艺术特点。避暑山庄及四围美景,扈从人员身份等因素,或多或少影响高其倬诗歌创作,使其诗多呈温雅敦厚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 高其倬 承德避暑山庄 诗歌创作
下载PDF
清云贵总督高其倬民生诗及其民生思想
6
作者 朱恩毓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8-31,共4页
高其倬为康熙、雍正时的名臣及著名诗人,其民生诗,与同时期的查慎行、尹继善等人的民生诗歌相比,颇具特色,而且充分反映了高其倬的民生思想,主要体现为:鞭挞官府对平民赋税横征暴敛,寄寓自己对平民能安居乐业之愿,忧民众生命安危。
关键词 高其倬 民生诗 民生思想
下载PDF
从土官到缙绅:高其倬在云南的和平改土归流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琼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55-66,共12页
改土归流是土司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央王朝采取的必然措施 ,但清雍正朝以前 ,被改流的多是对抗中央王朝或已造成割据威胁的土司 ,改流浪潮始终未波及那些认同和支持中央王朝统治、汉文化程度较高的土司。随着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发展... 改土归流是土司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央王朝采取的必然措施 ,但清雍正朝以前 ,被改流的多是对抗中央王朝或已造成割据威胁的土司 ,改流浪潮始终未波及那些认同和支持中央王朝统治、汉文化程度较高的土司。随着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发展及土司制的没落 ,对这些土司的改流成为必然。雍正初年的云贵总督高其倬抓住时机 ,采取适当措施 ,用和平的方式完成对云南汉化土司改流的历史重任 ,并将其妥善安置 ,使之转变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中的一员 ,促成了边疆民族土官到封建缙绅的历史转变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其倬 土司制度 云南 雍正时期 管理体制
原文传递
从血的改革到绿的发展——高其倬与昭通屯垦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琼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5-123,共9页
鄂尔泰在滇东北实行的武力改流将雍正朝的“改土归流”推向了最高潮,但这个高潮却使清王朝在这些地区的统治陷入了危机:频繁的变乱和对变乱的血腥屠杀,使改土归流的成果面临流产。在此危急关头,高其倬东山复出,再任云贵总督,在残... 鄂尔泰在滇东北实行的武力改流将雍正朝的“改土归流”推向了最高潮,但这个高潮却使清王朝在这些地区的统治陷入了危机:频繁的变乱和对变乱的血腥屠杀,使改土归流的成果面临流产。在此危急关头,高其倬东山复出,再任云贵总督,在残破的昭通地区进行移民屯垦,使昭通的社会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得到了迅速恢复,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彻底改变了昭通的社会面貌,为这一地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昭通屯垦入手,初步对滇东北改土归流成果的巩固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归流 高其倬 屯垦 清代 政治 昭通地区 农业经济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