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小鼠肺组织γδT细胞及IL-17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颖 敬岳 +8 位作者 郭丽丽 舒峻 秦玉英 谷明杰 潘琳 李鸿 马秉智 蔡哲 张洪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81-3984,共4页
目的:观察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肺组织上皮细胞间γδT细胞及IL-17影响,探讨其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鼻腔滴入LPS加熏香烟的方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本止咳中药组;运用HE染色对形态学进... 目的:观察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肺组织上皮细胞间γδT细胞及IL-17影响,探讨其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鼻腔滴入LPS加熏香烟的方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本止咳中药组;运用HE染色对形态学进行观察,评价COPD小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上皮间γδ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分泌水平。结果:COPD小鼠模型形态学结果符合COPD临床病理形态学改变;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γδ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中药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γδ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含量与γδT细胞变化趋势同步。结论:固本止咳中药通过调节γδT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IL-17的分泌,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减少气道壁损伤-修复过程的发生,改善了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固本止咳中药 黏膜免疫 ΓΔT细胞 IL-17
原文传递
异戊烯焦磷酸刺激γδT细胞增殖及体外抗HBV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桂万羊 马勇 +1 位作者 陈复兴 贺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采用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γδT细胞特异性增殖,观察其体外对HBV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用IPP和rhIL-2刺激人PBMCs培养10天,流... 目的采用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γδT细胞特异性增殖,观察其体外对HBV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用IPP和rhIL-2刺激人PBMCs培养10天,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前后γδT细胞含量;将γδT细胞与HepG2.2.15细胞按一定比例共孵育培养后,ELISA法测定上清中HBsAg,HBeAg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含量。结果采用IPP和rhIL-2刺激人PBMCs,可以使人外周血γδT细胞选择性激活和扩增,由4.34%±1.79%。增加至55.65%±6.88%。所扩增的γδT细胞,能够部分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DNA复制和HBeAg的表达,对HB-sAg的表达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采用IPP刺激PBMCs,能使γδT细胞选择性增殖,增殖的细胞能够降低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HBeAg表达,在乙型肝炎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焦磷酸单酯 乙型肝炎 ΓΔT细胞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血液系统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娜 刘欣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15-221,共7页
γδT细胞是T细胞亚群之一,其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由γ链和δ链组成,不需要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结合,并且不需要通过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直接识别并结合抗原分子。部分γδT细胞能够通过各种机制对肿瘤细胞产生强大的... γδT细胞是T细胞亚群之一,其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由γ链和δ链组成,不需要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结合,并且不需要通过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直接识别并结合抗原分子。部分γδT细胞能够通过各种机制对肿瘤细胞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防止肿瘤的扩散。目前,应用γδT细胞的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已成为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γδT细胞现已在体内、外多种实体瘤细胞中显示出强大的细胞毒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但是其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仍较少,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笔者拟就γδT细胞与血液系统肿瘤相关的基础研究及γδT细胞现阶段在血液系统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淋巴细胞 受体 抗原 T细胞 γ-δ 血液系统肿瘤 免疫疗法 过继性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ΓΔT细胞
原文传递
麦考酚酸酯对小鼠肠道γδT淋巴细胞及血浆IL-6、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其顺 杨加彩 +1 位作者 王旭 黄赤兵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麦考酚酸酯对小鼠肠道γδT淋巴细胞变化以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57BL/6(C57)小鼠采用SAS9.1.3软件完全随机化分为2组:生理盐水(NS)组,麦考酚酸酯(MMF... 目的探讨麦考酚酸酯对小鼠肠道γδT淋巴细胞变化以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57BL/6(C57)小鼠采用SAS9.1.3软件完全随机化分为2组:生理盐水(NS)组,麦考酚酸酯(MMF)组。MMF组小鼠每天灌胃1次麦考酚酸酯悬浊液,500mg·kg-1·d-1;NS组小鼠灌胃含有吐温8()及苯甲醇的生理盐水悬浊液,液体体积与MMF组相同。两组均连续灌胃15d。流式细胞学检测小鼠各段肠道γδT淋巴细胞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L-6和TNF-α浓度变化。结果MMF组与NS组比较,肠道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IEL)中γδ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血浆IL-6和TNF-α浓度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提示MMF组肠道上皮细胞大量分泌II-6。结论麦考酚酸酯可以引起肠道IEL中γδ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血浆促炎因子IL-6、TNF-α分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考酚酸酯 肠炎 ΓΔ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小鼠
原文传递
芝麻素对人外周血中γδT细胞体外增殖及杀伤胃癌细胞株BCG-823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增慧 张传祯 +7 位作者 吴倩 刘焕 汤琳琳 胡超 冯均军 陈复兴 周忠海 朱云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人外周血中γδT细胞体外增殖及杀伤胃癌细胞株BCG-823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T-T551无血清培养基(含诱导γδT细胞的细胞因子)诱导培养10 d后,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进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人外周血中γδT细胞体外增殖及杀伤胃癌细胞株BCG-823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T-T551无血清培养基(含诱导γδT细胞的细胞因子)诱导培养10 d后,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进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的表型。用不同浓度(0μg/mL、0.156μg/mL、0.313μg/mL、0.625μg/mL、1.250μg/mL、2.500μg/mL、5.000μg/mL、10.000μg/mL、20.000μg/mL、40.000μg/mL、80.000μg/mL、100.000μg/mL)的芝麻素诱导γδT细胞48 h,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γδT细胞增殖情况;选择增殖效果较好的芝麻素浓度诱导γδT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及CD107a的表达水平;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γδT细胞对胃癌细胞株BCG-823的杀伤活性。结果培养前外周血中γδT细胞百分率约为6.14%,培养10 d后外周血中γδT细胞百分率高达90.34%。与对照组(0μg/mL芝麻素组)相比,0.156μg/mL、0.313μg/mL、0.625μg/mL、1.250μg/mL、2.500μg/mL芝麻素组的γδT细胞增殖率均升高(均P<0.05),其中芝麻素浓度为1.250μg/mL时γδT细胞增殖率最高;而当芝麻素浓度达到5.000μg/mL以上时,对γδT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0.625μg/mL、1.250μg/mL、2.500μg/mL芝麻素组γδT细胞的颗粒酶B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0.156μg/mL、0.313μg/mL、0.625μg/mL、1.250μg/mL及2.500μg/mL芝麻素组γδT细胞的穿孔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0.313μg/mL、0.625μg/mL、1.250μg/mL及2.500μg/mL芝麻素组γδT细胞的CD107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作用48 h后,0.156μg/mL、0.313μg/mL、0.625μg/mL、1.250μg/mL、2.500μg/mL、5.000μg/mL芝麻素组γδT细胞对胃癌细胞BCG-823的杀伤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适宜浓度的芝麻素诱导人外周血γδT细胞,可增加γδT细胞的增殖率及其对胃癌细胞BCG-823的杀伤作用,这可能与其上调γδT细胞的颗粒酶B-穿孔素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ΓΔT细胞 杀伤活性 增殖 胃癌细胞 颗粒酶B-穿孔素通路 CD107a
下载PDF
肝脾T细胞淋巴瘤诊治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朵平 田卫伟 +2 位作者 马梁明 赵汀梓 赵静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127-131,共5页
肝脾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因其肝脾增大的病理特点及表达γδT细胞受体的分子学特征而命名。其特点是肿瘤细胞主要分布于结外,尤其是肝、脾及骨髓的窦内浸润,从而导致肝脾肿大、外周血细胞减少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肝脾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因其肝脾增大的病理特点及表达γδT细胞受体的分子学特征而命名。其特点是肿瘤细胞主要分布于结外,尤其是肝、脾及骨髓的窦内浸润,从而导致肝脾肿大、外周血细胞减少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临床罕见,高度侵袭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及治疗十分困难,常规化疗效果差,预后极差。为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早识别诊断,探讨其治疗策略,本文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淋巴瘤 T细胞 外周 γδT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3efining the nature of human yo T cells: a biographical ketch of the highly empathetic 被引量:2
7
作者 Shirin Kalyan Dieter Kabelitz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1-29,共9页
The elusive task of defining the character of 76 T cells has been an evolving process for immunologists since stumbling upon their existence during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 and p T cell receptor genes o... The elusive task of defining the character of 76 T cells has been an evolving process for immunologists since stumbling upon their existence during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 and p T cell receptor genes of their better understood brethren. Defying the categorical rules used to distinctly characterize lymphocytes as either innate or adaptive in nature, 76 T cells inhabit a hybrid world of their own. At opposing ends of the simplified spectrum of modes of antigen recognition used by lymphocytes, natural killer and ap T cells are particularly well equipped to respond to the 'missing self' and the 'dangerous non-self', respectively. However, between these two reductive extremes, we are chronically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making peace with the 'safe non-self' and dealing with the inevitable 'distressed self', and it is within this more complex realm 76 T cells excel thanks to their highly empathetic nature. This review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latest insights revealing the unfolding story of human 76 T cells, providing a biographical sketch of these unique lymphocytes in an attempt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their fundamental nature and events that influence their life trajectory. What hangs in their balance is their nuanced ability to differentiate the friends from the foe and the pathological from the benign to help us adapt swiftly and efficiently to life's many str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gen recognition danger-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gamma delta T cell subsets immune homeostasis INNATEIMMUNITY stress response
原文传递
MФ1和MФ2对γδT细胞体外抗胃癌细胞SGC-7901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武侠 费素娟 +2 位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吴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φ1)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φ2)培养上清液对人γδT细胞增殖、表面标志、杀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FN-γ诱导培养Mφ1,用M-CSF培养Mφ2,已戊烯焦磷酸法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 目的:探讨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φ1)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φ2)培养上清液对人γδT细胞增殖、表面标志、杀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FN-γ诱导培养Mφ1,用M-CSF培养Mφ2,已戊烯焦磷酸法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噬细胞、γδT细胞表面标志,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0、IL-12含量,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γδT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培养10d的Mφ1和Mφ2均高表达CD68(73.2%vs61.8%),Mφ1分泌IL-12的浓度显著高于Mφ2(35mg/Lvs9mg/L,P<0.01)Mφ1分泌IL-10的浓度明显低于Mφ2(15mg/Lvs87mg/L,P<0.01).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增值率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338%vs11%,0,P<0.01).Mφ1培养上清作用后的γδT细胞表面标志γδTCR表达率高于Mφ2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97.3%vs89.1%91.3%,P<0.05).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70.18%vs51.38%,47.25%,P<0.01).结论:Mφ1能够促进γδT细胞生长,而且能够提高γδT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Mφ2对γδT细胞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 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 ΓΔT细胞 白介素-10 白介素-12
下载PDF
γδ T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佳琦 刘静 陆彪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0-965,共6页
目的探讨γδ T细胞及其细胞亚群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调控γδ T细胞作为切入点,为儿童HS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以33例HSP患儿(HSP组)和21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目的探讨γδ T细胞及其细胞亚群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调控γδ T细胞作为切入点,为儿童HS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以33例HSP患儿(HSP组)和21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γδ T及其细胞亚群Vδ1^+T、Vδ2^+T等表达水平、γδ T细胞凋亡率及IL-17水平。结果 HSP组PBMCs中淋巴细胞比例、γδ T细胞中Vδ2^+T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HSP组γδ T细胞中Vδ1^+T比例、血浆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HSP组γδ T细胞总凋亡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其中以早期凋亡为著。Vδ2^+T表达与γδ T细胞总凋亡率呈正相关(rs=0.615,P < 0.05),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rs=-0.398,P < 0.05)。结论γδ T细胞介导的Vδ1+/Vδ2^+T免疫失衡及IL-17炎症因子过度激活可能参与HSP的发生,其中Vδ2^+T诱导的免疫耐受被打破可能是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γδ T细胞 细胞凋亡 IL-17 儿童
下载PDF
γδ 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妍 吕昌龙(审校)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粘膜免疫和固有免疫在对肿瘤的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γδ型T细胞大量的分布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其作用介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并且是MHC非限制性的。因此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以下将对其两个主要的功能亚群VγV... 粘膜免疫和固有免疫在对肿瘤的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γδ型T细胞大量的分布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其作用介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并且是MHC非限制性的。因此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以下将对其两个主要的功能亚群VγVδ2 T细胞和Vδ1 T细胞向肿瘤组织内浸润、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及杀伤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肿瘤免疫 Vδ1T细胞 Vγ9Vδ2 T细胞
原文传递
肺γδT细胞与气道反应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晓红 李超乾 《国际呼吸杂志》 2007年第13期1028-1030,共3页
T细胞根据其表面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前者仅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10%,在皮下、肠黏膜、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黏膜中分布较多。近来发现肺γδT细胞在调节气道反应性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它能抑制气道高反应性(AH... T细胞根据其表面受体的不同可以分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前者仅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10%,在皮下、肠黏膜、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黏膜中分布较多。近来发现肺γδT细胞在调节气道反应性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它能抑制气道高反应性(AHR);促进AHR,或者对其无影响。其原因可能是肺γδT细胞亚群不同所致。Vγ4^+γδT细胞能抑制AHR,而Vγ1^+γδT细胞则能增加AHR,但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受体γδ T细胞 气道反应性
原文传递
皮肤γ/δ T细胞淋巴瘤
12
作者 韩静倩 纪华安 肖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5-297,共3页
报告1例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65岁。全身出现结节、斑块、溃疡伴发热1个月。皮疹初起为红色结节,迅速增多、增大形成斑块,并破溃形成溃疡,自觉疼痛,伴间歇性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未见异常,真皮层内幼稚淋巴细... 报告1例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65岁。全身出现结节、斑块、溃疡伴发热1个月。皮疹初起为红色结节,迅速增多、增大形成斑块,并破溃形成溃疡,自觉疼痛,伴间歇性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未见异常,真皮层内幼稚淋巴细胞呈多形性,广泛片状浸润,尤以皮肤附属器官、血管周围和胶原束之间浸润显著,肿瘤细胞明显异形。皮损免疫组化检查:CD3、CD2、CD45RO阳性,CD4、CD8、CD20、CD56、CD1O、CD30、T细胞抗原受体(TCR)βF1均为阴性。T细胞抗原受体TCRγ基因重排分析显示T细胞呈单克隆性增生,诊断为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地辛、泼尼松、依托泊苷等药物化疗,病情部分缓解,停止治疗后仍复发、进展,最终于发病8个月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 δT细胞 淋巴瘤 皮肤
下载PDF
晚期肺癌患者γδT细胞CD27和CD28表达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13
作者 郭丽 莫娟芬 +4 位作者 阮玲娟 王安涛 钟征翔 王兆丰 鲍轶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γδT细胞CD27和CD28的表达,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分化表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和其中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17例积液标本。选取健康对照组22例,按照...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γδT细胞CD27和CD28的表达,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分化表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和其中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17例积液标本。选取健康对照组22例,按照年龄分30岁以下青年组和50岁以上中老年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标本γδT细胞表面CD27和CD28分子的表达。比较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晚期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以及肺癌患者外周血与胸腔积液间的CD27及CD28在γδT细胞上的表达差异。结果健康人组中,中老年组与青年组相比,γδT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中老年组的CD27/CD28双阳性细胞占γδ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双阴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晚期肺癌患者的外周血与同年龄组的健康人相比,γδT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1),其中CD27/CD28双阳性细胞占γδT细胞比例与健康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晚期肺癌患者的双阴性细胞比例显著性升高(P<0.01)。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的γδT细胞上4种CD27和CD28分化表型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γδT细胞及其上的CD27和CD28的分化表型可反映其免疫功能,可为肺癌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ΓΔT细胞 CD27 CD28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