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良姜不同提取部位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魏娜 谭银丰 +4 位作者 魏晴 陈峰 李海龙 赖伟勇 张俊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筛选高良姜抗胃溃疡有效部位,探讨抗溃疡作用机理。方法:将高良姜提取分离为不同部位,观察各部位对无水乙醇、阿司匹林诱导的小鼠胃溃疡模型溃疡指数、胃组织病理切片、血浆胃泌素(GAS)、白介素1(IL-1)、环氧酶2(COX-2)、肿瘤坏死... 目的:筛选高良姜抗胃溃疡有效部位,探讨抗溃疡作用机理。方法:将高良姜提取分离为不同部位,观察各部位对无水乙醇、阿司匹林诱导的小鼠胃溃疡模型溃疡指数、胃组织病理切片、血浆胃泌素(GAS)、白介素1(IL-1)、环氧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高良姜水提物、80%乙醇洗脱物可以显著减少胃溃疡模型小鼠的胃溃疡指数,显著降低血浆GAS、IL-1、TNF-α浓度,显著升高血浆COX-2、PGE2浓度,30%乙醇洗脱物、95%乙醇洗脱物对溃疡指数无显著影响,但可调节血浆GAS、IL-1、PGE2浓度。结论:高良姜各提取分离部位中水提物、80%乙醇洗脱物具有较好的抗胃溃疡效果,抗溃疡作用可能通过减少血浆GAS、IL-1、TNF-α浓度,提高血浆COX-2、PGE2浓度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胃溃疡 胃泌素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小鼠
下载PDF
高良姜提取物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钟美 黄和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59,共5页
采用牛津杯法与二倍梯度稀释法对高良姜提取液抑菌广谱性、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研究,同时与食品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比较,并考查高良姜提取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8种菌的抑... 采用牛津杯法与二倍梯度稀释法对高良姜提取液抑菌广谱性、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研究,同时与食品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比较,并考查高良姜提取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8种菌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希瓦氏菌>大肠杆菌。对蜡样芽孢杆菌的MIC为0.012 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98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56 mg/mL,山梨酸钾MIC为2.5mg/mL,苯甲酸钠MIC为25.0 mg/mL。在一定范围内高良姜提取液对pH、盐浓度、糖浓度稳定,对温度、紫外光照不稳定。高良姜提取物具有广泛的抑菌谱,抑菌效果强于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防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抑菌物质 最小抑菌浓度 稳定性
下载PDF
高良姜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和胰脂肪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功能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浩南 李姣 +2 位作者 王婉愉 张晓峰 樊剑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7,51,共6页
以新鲜高良姜为原料,经冻干脱脂处理制备水提物,测定高良姜水提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使用ABTS法、DPPH法和FRAP法评价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功能。结果显示:高良姜水提物中多酚和总黄酮分别为45.... 以新鲜高良姜为原料,经冻干脱脂处理制备水提物,测定高良姜水提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使用ABTS法、DPPH法和FRAP法评价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功能。结果显示:高良姜水提物中多酚和总黄酮分别为45.73mg GAE/g DW和0.41mg QE/g DW。水提物对ABTS和DPPH自由基离子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55,8.78 mg/mL。FRAP值为382.14μmol Fe2+/g DW。高良姜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14.45,543.51mg/mL。表明高良姜水提物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酶抑制活性 Α-葡萄糖苷酶 胰脂肪酶
下载PDF
新型沙姜猪肉干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志江 黄建蓉 张芹 《肉类工业》 2010年第6期20-23,共4页
选取鲜沙姜为主要配料,研究新型沙姜猪肉干的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沙姜的添加能赋予肉干良好的沙姜特征风味,但添加5%以上时对产品的风味和组织形态有一定影响。采用"分段-平衡"脱水干燥工艺的产品感官评分较恒... 选取鲜沙姜为主要配料,研究新型沙姜猪肉干的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沙姜的添加能赋予肉干良好的沙姜特征风味,但添加5%以上时对产品的风味和组织形态有一定影响。采用"分段-平衡"脱水干燥工艺的产品感官评分较恒温干燥的高,耗时也较短。加工工艺的最优组合为沙姜添加量3%,盐添加量1.5%,糖添加量8%,脱水干燥条件95℃,30min→75℃,50min→60℃,50min。成品色泽良好,具有浓郁的沙姜和肉干的特征风味,咸甜适中,质地松软,易咀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姜 猪肉干 加工工艺
下载PDF
高良姜提取物-海藻酸钠涂膜保鲜芒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江敏 胡小军 +1 位作者 赖静方 李观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155,共4页
以高良姜提取物,海藻酸钠为主要原料制备涂膜剂,在常温(温度为28℃~30℃,湿度为85%~90%)下对象牙芒果进行保鲜实验,同时做空白实验和壳聚糖涂膜的阳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高良姜提取物-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剂保鲜芒果综合效果强于空白组... 以高良姜提取物,海藻酸钠为主要原料制备涂膜剂,在常温(温度为28℃~30℃,湿度为85%~90%)下对象牙芒果进行保鲜实验,同时做空白实验和壳聚糖涂膜的阳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高良姜提取物-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剂保鲜芒果综合效果强于空白组而弱于壳聚糖对照组。经高良姜提取物-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处理后,在常温条件下贮藏10 d,失重率为11.13%,好果率为87.5%,VC的含量为11.64 mg/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可滴定酸的含量为0.448%,总糖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第6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高良姜 海藻酸钠 保鲜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类成分提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邹俊波 张小飞 +7 位作者 邰佳 王晶 程江雪 赵重博 冯颖 王瑜 梁玉琳 史亚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4231-4239,共9页
实验拟通过GC-MS分析,揭示高良姜挥发油提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规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来提取药材饮片高良姜中的挥发油,每30 min收集一次提取液,分离油部分和水部分,分析不同时段提取液的化学成分。通过GC-MS解析,共得出140种挥发... 实验拟通过GC-MS分析,揭示高良姜挥发油提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规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来提取药材饮片高良姜中的挥发油,每30 min收集一次提取液,分离油部分和水部分,分析不同时段提取液的化学成分。通过GC-MS解析,共得出14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α-松油醇、4-萜烯醇;水部分特有成分有22种,油部分特有成分共计77种,油水共有成分有41种。随着水中特有成分的增加,水部分中桉叶油醇含量显著升高,且二者呈线性关系;桉叶油醇的增加则进一步促进α-松油醇在水中的溶解或分散;油中特有成分的变化与油中桉叶油醇、α-松油醇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是影响成分分布的重要因素, PC1(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正相关)、 PC2(折射率负相关)以及PC3(水溶性正相关)是导致成分分布差异的主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过程中,受挥发性成分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部分成分特异性地在水部分、油部分体系分布,水中特有成分增加了主要成分在水部分中的含量,可能是导致挥发油提取过程收率降低、易产生"乳化"现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挥发性成分 GC-MS 双内标法 提取动力
原文传递
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肠道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韩坚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2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肠道平滑肌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考察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利用离体肠管试验研究高良姜对正常肠管和痉挛肠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高良姜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可显著... 目的研究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肠道平滑肌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考察高良姜的镇痛作用。利用离体肠管试验研究高良姜对正常肠管和痉挛肠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高良姜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可显著延长小鼠热板反应潜伏期,提高疼痛反应阈值(P<0.05),并能显著抑制离体肠管运动(P<0.05)。结论高良姜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抑制离体肠管活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镇痛 离体肠管 扭体试验 热板试验
下载PDF
高良姜提取物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虞道锐 王涛 +3 位作者 姬立平 方星悦 易西南 刘启兵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1929-1932,共4页
目的:考察高良姜提取物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能力及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糖高脂饲料,50天后腹腔注射STZ 30mg/kg建立2型糖尿病脑病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奥拉西坦组,高... 目的:考察高良姜提取物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能力及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除空白组外均给予高糖高脂饲料,50天后腹腔注射STZ 30mg/kg建立2型糖尿病脑病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奥拉西坦组,高良姜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考察高良姜不同提取物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行为学测试后,取全血测血糖,同时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高良姜提取物可明显缩短糖尿病脑病模型大鼠的游泳时间和游泳距离;降低空腹血糖,增加大鼠体质量;升高大鼠脑组织SOD活力的同时降低MDA含量;改善海马组织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减少神经元细胞核固缩。结论:高良姜提取物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认知能力,减轻海马病理改变,可能具有一定的防治糖尿病脑病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糖尿病脑病 中枢神经 认知障碍 海马神经元
下载PDF
不同纯度高良姜素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建梅 霍仕霞 +4 位作者 高莉 吴培培 彭晓明 林娟 闫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纯度高良姜素(galangin,GL)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取健康SD大鼠(240~300)g随机分组,每组6只,单次口服给药后尾静脉分时采血、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外标法测定GL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应用DAS2.0软件计算... 目的研究不同纯度高良姜素(galangin,GL)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取健康SD大鼠(240~300)g随机分组,每组6只,单次口服给药后尾静脉分时采血、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外标法测定GL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应用DAS2.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所建立的方法学下,GL在0.05~1.8 mg.L-1的血浆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03 mg.L-1(S/N=3),在0.24、0.47、0.94 mg.L-1 3个浓度下的绝对回收率为75.5%~86.9%,相对回收率为85.8%~91.2%,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5.0%(n=5)。按100 mg.kg-1单次口服给药后,GL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T12β、Ka、AUC、Cl/F、V1/F,90%GL分别为19.415 min、33.983 min、0.059 min-1、101.722 mg.min.L-1、0.983 L.min-1.kg-1、5.073 L.kg-1;99%GL分别为24.398 min、31.719 min、0.048 min-1、55.201 mg.min.L-1、1.812 L.min-1.kg-1、6.861 L.kg-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快速,能够满足GL的药代动力学要求。GL纯度为99%时较90%吸收缓慢,消除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高良姜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外标法 代动力学 大鼠
下载PDF
高良姜醇提物的抗氧化、酶抑制活性及其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姣 张晓峰 +1 位作者 王霄凯 王婉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4,184,共6页
以新鲜高良姜为原料,制备甲醇提取物,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和AlCl3比色法测定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利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评价抗氧化功能,同时检测对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功能。结果显示,高良姜醇提物中多酚和总黄酮... 以新鲜高良姜为原料,制备甲醇提取物,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和AlCl3比色法测定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利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评价抗氧化功能,同时检测对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功能。结果显示,高良姜醇提物中多酚和总黄酮分别为62.91mg GAE/g DW和13.12mg QE/g DW。当醇提物浓度达到50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5.78%,半抑制浓度IC_(50)为6.37mg/mL;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9.03%,IC_(50)为2.24mg/mL。FRAP值为428.92μmol Fe^(2+)/g DW。醇提物对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205.87,1.32mg/mL。表明高良姜醇提物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功能,在降脂降糖药品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醇提物 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 酶抑制活性 胰脂肪酶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高良姜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莉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年第8期73-76,共4页
综述了高良姜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生物保健功能研究进展,并对其深入研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高良姜 营养成分 保健功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良姜黄酮提取物特征谱分析及成分确认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亮 石忠峰 +1 位作者 芮雯 冯毅凡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82-85,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高良姜提取物的特征谱并进行成分鉴定。方法:采用HPLC分析高良姜提取物的特征指纹谱。SunfireTM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的甲酸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60 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采用超高效...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高良姜提取物的特征谱并进行成分鉴定。方法:采用HPLC分析高良姜提取物的特征指纹谱。SunfireTM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的甲酸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60 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进行分析,对主要成分进行鉴定。结果:特征谱共标出10个共有峰。鉴定出提取物中12个化合物。结论:采用HPLC特征指纹谱能有效控制高良姜提取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超高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高良姜不同活性部位对兔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远 李近 +6 位作者 廖小丹 林振鹏 朱宇珍 叶华 崔燎 林文辉 邓亦峰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研究高良姜不同活性部位对兔离体肠管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减压硅胶柱层析法,对高良姜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借助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各活性部位进行归属与鉴别;观察高良姜活性组分对离体兔正常肠肌和乙酰胆碱... 目的研究高良姜不同活性部位对兔离体肠管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减压硅胶柱层析法,对高良姜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借助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各活性部位进行归属与鉴别;观察高良姜活性组分对离体兔正常肠肌和乙酰胆碱诱导肠管痉挛的作用。结果高良姜提取物中活性组分均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肠肌自发性运动,其中黄酮类、二苯基庚烷类最明显(P<0.05),比山莨菪碱作用更强(P<0.05),各活性组分能抑制乙酰胆碱诱导肠管痉挛。结论高良姜各活性组分均可直接抑制离体肠肌张力和非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其中黄酮类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肠平滑肌 乙酰胆碱
下载PDF
生姜和良姜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铁纯 侯冬岩 +1 位作者 回瑞华 刁全平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38-40,共3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姜科植物生姜和良姜中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姜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8.77%)、茨烯(22.03%)、水芹烯(25.98%)和松油醇(6.45%);良姜挥发油的主要...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姜科植物生姜和良姜中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姜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8.77%)、茨烯(22.03%)、水芹烯(25.98%)和松油醇(6.45%);良姜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7.40%)、茨烯(7.40%)、桉叶油(51.51%)和松油醇(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良姜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测定不同月份高良姜中高良姜素的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亦峰 冯丽娜 罗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高良姜中高良姜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进行峰识别和分离度判断,获得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Shim-pack VP-ODS柱(2.0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HAc水溶液,流动相...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高良姜中高良姜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进行峰识别和分离度判断,获得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Shim-pack VP-ODS柱(2.0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HAc水溶液,流动相B为15%乙腈+40%甲醇+45%四氢呋喃,梯度洗脱程序为0~20 min、39%~61%B;20~30 min、61%~100%B;流速0.2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高良姜素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1.5,高良姜素在0.020~0.64 g.L-1内呈良好线性,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2.82%(n=6)。结论本方法准确、精密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高良姜道地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良姜素 高良姜
原文传递
基于味觉信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高良姜质量标志物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爽 朱小玲 +1 位作者 孙国园 董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7-1763,共7页
目的:采用电子舌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考察不同批次高良姜药材味觉信息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并筛选其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电子舌分析高良姜药材味觉信息,通过雷达图、主成分分析和Loading分析对测量值进行处理和分析;UPLC测定高... 目的:采用电子舌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考察不同批次高良姜药材味觉信息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并筛选其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电子舌分析高良姜药材味觉信息,通过雷达图、主成分分析和Loading分析对测量值进行处理和分析;UPLC测定高良姜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高良姜信息值筛选味觉质量标志物。结果:电子舌结果显示高良姜药材在苦味值上响应最高;UPLC分析得到不同批次的高良姜药材中高良姜素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高良姜素含量与高良姜苦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良姜主要味觉信息为苦味,主要成分为高良姜素,且味觉信息与化学成分具有相关性,为筛选高良姜质量标志物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电子舌 超高效液相色谱 苦味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中药材良姜挥发性组分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亭亭 李霞 +1 位作者 李磊 张昭良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检测中药良姜的挥发性组分,研究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良姜挥发性物质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萃取时间为35 min,萃取温度为60℃时共检出53种化学组分,其中52种物质可鉴别。其主要组分是萜烯类...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检测中药良姜的挥发性组分,研究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良姜挥发性物质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萃取时间为35 min,萃取温度为60℃时共检出53种化学组分,其中52种物质可鉴别。其主要组分是萜烯类化合物(w=40.238%)、桉树脑(w=23.066%)、α-松油醇(w=8.522%)、β-蒎烯(w=3.618%)和莰烯(w=3.001%)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姜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组分
下载PDF
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虹雅 屈慧娟 +4 位作者 周小妹 张迎 张海莹 靳德军 魏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41-245,252,共6页
目的: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与二芳基庚烷类成分,在前期工作中分离得到高良姜总庚烷组分和总黄酮组分,本文对这两个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测定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 目的: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与二芳基庚烷类成分,在前期工作中分离得到高良姜总庚烷组分和总黄酮组分,本文对这两个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测定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制备及半制备型HPLC法等手段对高良姜总庚烷组分和总黄酮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测试所分离得到化合物对MDA-MB-231(乳腺癌)、HepG-2(肝癌)、MKN-45(胃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高良姜总庚烷组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从高良姜总黄酮组分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其结构为: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an-3-one(1)、(E)-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2)、5-hydroxy-1,7-diphenylheptan-3-one(3)、7-(4-hydroxyphenyl)-5-methoxy-1-phenylheptan-3-one(4)、(E)-7-(4-hydr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5)、(E)-1,7-diphenylhept-4-en-3-one(6)、pinocembrin(7)、galangin(8)、3-O-methylgalangin(9)。结论:从高良姜总庚烷组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从高良姜总黄酮组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9,CCK-8结果显示化合物2、3、5、6、7和8具有微弱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高良姜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19
作者 彭素娟 冯真英 +2 位作者 陈丹 王建文 周中流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高良姜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高良姜有效成分及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抑郁症疾病靶点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PPI网络图并获取蛋白互作...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高良姜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高良姜有效成分及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抑郁症疾病靶点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PPI网络图并获取蛋白互作关系,筛选出高良姜治疗抑郁症的核心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相交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高良姜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通路。结果筛选出高良姜13种活性成分和169个高良姜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靶点,包括JUN、MAPK1、AKT1、RELA、ESR1、IL6、MAPK14、MAPK8、RXRA等核心靶点;GO功能解析得到654个生物相关过程、85个细胞组分及147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解析获得171条相关通路,分子对接验证了核心靶点与高良姜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结合力。结论高良姜可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治疗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抑郁症
下载PDF
4种温里药对兔回肠平滑肌张力及Ca^(2+)-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庆芳 陈艳芬 +5 位作者 杨全 杨超燕 唐春萍 明露 黎洁玲 陶曙红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439-443,共5页
目的探讨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4种温里药对家兔体外回肠平滑肌张力及细胞膜上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水煎液对正常肠肌和氯化乙酰胆碱(ACh)、氯化钡(BaC... 目的探讨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4种温里药对家兔体外回肠平滑肌张力及细胞膜上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水煎液对正常肠肌和氯化乙酰胆碱(ACh)、氯化钡(BaCl_2)、磷酸组胺(His)所致体外肠肌收缩及对ACh诱导兔回肠平滑肌内钙释放和外钙收缩的影响,测量给药前1 min内和给药后3 min内的平均张力,并根据平均张力值计算抑制率。用定磷法测定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含药血清对肠平滑肌细胞膜上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高浓度组均能显著抑制正常情况下体外肠收缩(P<0.05或P<0.01);各味药低、中、高浓度组对ACh、His及BaCl_2所引起的体外肠收缩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1),抑制率与药物终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对ACh诱导的依内钙性收缩和依外钙性收缩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正常对照组和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高浓度组肠平滑肌Ca2+-ATPase活性分别为(0.384±0.070),(0.302±0.016),(0.307±0.016),(0.296±0.016),(0.313±0.003)U·mg-1(均P<0.01)。结论温里药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内钙释放,减少细胞外钙经由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内流,同时抑制平滑肌Ca2+-ATPase活性,从而降低细胞内[Ca2+],舒张肠平滑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里药 高良姜 肉桂 吴茱萸 干姜 回肠 Ca2+-ATPase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