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血栓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祝怀平 王迎春 阮长耿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6期453-456,共4页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 单克隆抗体 gpb/a抗体 抗vWF单抗 gpIb单抗 gpVI单抗
下载PDF
二价阳离子络合剂的抗凝剂对改良MAIPA法检测ITP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艳果 靳丰 张茹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4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二价阳离子络合剂的抗凝剂在改良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 MAIPA)法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 ITP 患者159例,采用改良 MAIPA 法分别检测络合二... 目的:探讨二价阳离子络合剂的抗凝剂在改良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 MAIPA)法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 ITP 患者159例,采用改良 MAIPA 法分别检测络合二价阳离子(EDTA-K2)及肝素钠抗凝的 ITP 患者血浆,比较两者检出率。结果 EDTA 作为抗凝剂检出阳性88例(55.35%),肝素作为抗凝剂检出104例(65.41%),两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3.35,P ﹥0.05);抗 GPⅡb/Ⅲa 抗体检出情况:使用 EDTA 作为抗凝剂检出阳性46例(28.93%),肝素作为抗凝剂检出91例(57.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9,P ﹤0.05)。结论双重抗凝剂检测可提高抗 GPⅡb/Ⅲa 抗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改良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 gpIb抗体 gpb/a抗体
原文传递
从scFv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GPⅡb/Ⅲa单链抗体
3
作者 夏红利 谭最 +2 位作者 陈德杰 乔建国 邱仁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从scFv噬菌体库中获取人源化特异性Anti—GPⅡb/Ⅲa单克隆scFv抗体。方法对Tomlinson I+JscFv文库进行3次淘洗,富集特异性的抗GPⅡb/Ⅲa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双脱氧终止法基因测序及同源性对比,检测出人源化... 目的从scFv噬菌体库中获取人源化特异性Anti—GPⅡb/Ⅲa单克隆scFv抗体。方法对Tomlinson I+JscFv文库进行3次淘洗,富集特异性的抗GPⅡb/Ⅲa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双脱氧终止法基因测序及同源性对比,检测出人源化的抗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结果在3次淘洗后,得到了抗GPⅡb/Ⅲa单克隆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的获取率在95.6%以上;ELISA和基因测序筛选出25种不同的全长抗GPⅡb/Ⅲa噬菌体抗体,这些基因序列与人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同源性达到89%以上;分泌性抗体ELISA检测提示这些抗体顺利表达了蛋白并特异性结合GPⅡb/Ⅲa,其中15种scFv对GPIIb/ma有更强的阳性反应。结论人源化的特异性抗-GPⅡb/Ⅲa scFv能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快速有效地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b/a抗体 噬菌体展示技术 筛选
原文传递
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筛选
4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6 位作者 朱嫒媛 宋曰礼 王琳 李丽珍 彭军 马道新 张茂宏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目的:筛选出血浆中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为人源化抗GPⅡbⅢa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做准备。方法:用改良MAIPA法检测24例慢性ITP患者血浆有无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 目的:筛选出血浆中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为人源化抗GPⅡbⅢa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做准备。方法:用改良MAIPA法检测24例慢性ITP患者血浆有无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用血小板聚集试验研究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24例慢性ITP患者中10例(41.7%)血浆中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阳性,2例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结论:少数抗CPⅡbⅢa自身抗体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gpba自身抗体 血小板聚集 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
下载PDF
万古霉素致儿童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抗血小板GPⅡb/Ⅲa抗体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秋连 李家文 +5 位作者 车迪 皮蕾 林淑仪 龙海峰 吕回 顾晓琼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5-695,共1页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rug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DITP)是由某些药物引起周围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少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当药物所致血小板计数〈100×10^9个/L时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重症可致血小板计数〈5.0×10^9个...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rug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DITP)是由某些药物引起周围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少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当药物所致血小板计数〈100×10^9个/L时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重症可致血小板计数〈5.0×10^9个/L。DITP常见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皮肤和黏膜出血,以四肢为多,常伴鼻出血或齿龈出血,出血严重者可致贫血;颅内出血少见,一旦发生,预后不良,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gpb/a抗体 药源性 抗血小板 万古霉素 血小板计数 出血性疾病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