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CD62p及GpⅡb/Ⅲa的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静懿 李培成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 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40例冠心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小板膜CD62p和PAC 1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血小板CD62p[ (27. ...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CD62p)和GpⅡb/Ⅲa(PAC 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40例冠心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小板膜CD62p和PAC 1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血小板CD62p[ (27. 6±14. 0)% ]与PAC 1[ (31. 8±16. 7)% ]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 1±1. 5)%, (7. 0±1. 8)%,P均<0. 01]。结论 CD62p和PAC 1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和特异指标,全血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功能可用于冠心病的监测和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监测治疗干预的效果和预测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血小板CD62P b/Ⅲa 流式细胞术(FCM) 全血流式细胞术 PAC-1 三色荧光标记 抗血小板药物 血小板膜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功能 临床意义 gpb P选择素 技术检测 治疗干预 百分率 正常人 对照组 并发症 阳性 监测
下载PDF
大剂量乌司他丁在兔常温体外循环中对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昌克勤 杨大烜 +2 位作者 王古岩 薛庆华 李立环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观察兔常温体外循环(CPB)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U组在CPB前给予乌司他丁10×10^4U/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兔常温体外循环(CPB)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U组在CPB前给予乌司他丁10×10^4U/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PB30min,流量为180—300ml/min,肛温维持在36.5~37.5℃。分别记录CPB前、停机、停机后1h、2h和3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率(PAR)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GPⅡb、GPⅢa的分子数。结果CPB后各时间点两组血小板计数较CPB前显著减少(P〈0.01),同时间点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PB后两组PAR较CPB前显著下降(P〈0.01),同时间点C组PAR下降较U组更明显(P〈0.05)。CPB后两组GpⅠb、GpⅡb、GpⅢa分子数较CPB前显著减少(P〈0.01),停机后逐步恢复,同时间点C组较U组更明显(P〈0.05)。结论CPB后血小板数目减少,膜糖蛋白分子数降低,粘附能力下降。CPB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可减少CPB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的分解,保护血小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 血小板 gpb gpb gpⅢa 血小板粘附率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怯红晓 董平栓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949-951,共3页
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已完成的临床试验(PRISM、PRISM—PLUS、RESTORE)显示,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 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已完成的临床试验(PRISM、PRISM—PLUS、RESTORE)显示,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但在国人尤其老年ACS患者中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本文就替罗非班在老年ACS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老年 Ⅲa受体拮抗剂 血小板聚集 循证医学证据 PRISM gpb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和Ⅲa以及p-选择素在肾小球疾病中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海云 贾汝汉 +2 位作者 程晖 邱昌建 刘铭球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20-621,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gpb gpⅢa P-选择素
原文传递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和GPⅢa在人类肾小球疾病中的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海云 贾汝汉 +1 位作者 程晖 刘铭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本实验观察外周血小板膜上GPⅡb、GPⅢa在各种肾小球疾病中不同肾功能状态及透析与否中的变化,探讨 GPⅡ b、GPⅢa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 48例血小板膜上 GP Ⅲ b、GPⅢa、P- 140分子量及血... 目的:本实验观察外周血小板膜上GPⅡb、GPⅢa在各种肾小球疾病中不同肾功能状态及透析与否中的变化,探讨 GPⅡ b、GPⅢa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 48例血小板膜上 GP Ⅲ b、GPⅢa、P- 140分子量及血浆 vWF变化。 A组:18例肾功能正常组;B组:10例肾衰竭非透析组;C组:20例肾衰竭透析组;另设 D组:20例无肾脏疾病正常对照。结果:外周血小板膜上GP Ⅱb、GPⅢa、P-140在A组明显升高,B、C组明显下降,vWF在A、B、C组均明显增加。结论:GP Ⅱb、GPⅢa与肾小球疾病中凝血功能紊乱有关,可能与血小板在肾脏的致病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 gpb gpⅢa P-选择素 细胞外基质 肾小球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子凯 曹龙兴 +2 位作者 李志樑 靳文 傅强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77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予以冠脉替罗非班治疗,38例)、B组(予以静脉替罗非班治疗,3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77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予以冠脉替罗非班治疗,38例)、B组(予以静脉替罗非班治疗,39例);测定PCI时病变血管TIMI血流、校正TIMI计帧数(cTFC)以及术后30d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观察PCI术前及术后冠状窦血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变化。结果:术后A、B两组PCI后即刻TIMI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cTFC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PCI术后30d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PCI术后即刻冠状窦血清vWF及GMP-140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ACS患者PCI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注射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栓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栓前状态 gpb Ⅲa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
原文传递
Chimera formation of platelet GPⅡb Bak a/b by intrauterine transplantation of fetal liver stem cells
7
作者 陈方平 解勤之 +3 位作者 蹇在伏 张新华 张玲娜 吴新华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7期4-7,101,共5页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rtificial heterozygous chimeras of platelets can be established by intrauterine transplantation of fetal liver stem cells and evaluate its potential use for the treatment of ...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rtificial heterozygous chimeras of platelets can be established by intrauterine transplantation of fetal liver stem cells and evaluate its potential use for the treatment of Glanzmann thrombasthenia.Methods Platelet glycoprotein (GP) Ⅱb Bak a/b (or GPⅡb Ⅰle843Ser) was used as a genetic marker. A homozygous 16-week-old Bak a/a fetus (as donor) and a homozygous 16.5-week-old Bak b/b fetus (as recipient) were screened from 42 pregnant women hospitalized for abortion. PCR with allele specific primers and FOK Ⅰ digestion based on PCR products were used. Aborted donor fetal liver cell suspensions were prepared and intrauterine transplant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infusion of 4?ml fetal liver cells (22×105) into the recipient umbilical vein under ultrasonic visualization.Results At gestation termination (abortion), 21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chimera GPⅡb Bak a/b of the recipient were detected by FOK 1 digestion based on PCR from DNA and RT-PCR from platelet RNA. Conclusion Intrauterine transplantation of fetal liver cell may provide an effective way for curing GT or other inherited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let gpb bak a/b · artificial chimera · human fetal liver stem cells · intrauterine transplantation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装置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柳 李屏 +1 位作者 李伟 谢登海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09-511,共3页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然而对血栓负荷较重患者采用急诊支架植入仍有一定危险性及禁忌证。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防治无复流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受...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然而对血栓负荷较重患者采用急诊支架植入仍有一定危险性及禁忌证。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防治无复流方面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2005年欧洲PCI指南推荐,对于计划或已接受PCI的非ST段抬高AMI患者,应进行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治疗(ⅠC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 血小板膜糖蛋白b Ⅲa受体拮抗剂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疗效评价 gpb Ⅲa受体抑制剂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3诱导Dami细胞STAT6磷酸化及上调GPⅡb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小玉 蔡伟 +2 位作者 李文林 周莹 王志刚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3(rhIL-13)诱导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Dami细胞STAT6(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磷酸化及对Dami细胞GPⅡb表达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Dami细胞IL-13Rα1 mRNA、IL-4RαmRNA和GPⅡb...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3(rhIL-13)诱导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Dami细胞STAT6(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磷酸化及对Dami细胞GPⅡb表达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Dami细胞IL-13Rα1 mRNA、IL-4RαmRNA和GPⅡb mRNA;Western blot检测Dami细胞磷酸化STAT6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Dami细胞GPⅡb蛋白表达。结果Dami细胞表达IL-13 Rα1 mRNA;Dami细胞表达IL-4RαmRNA;IL-13作用Dami细胞2 h,STAT6磷酸化;IL-13组Dami细胞GPⅡb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IL-13诱导Dami细胞STAT6磷酸化并上调Dami细胞GPⅡb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3 IL-13受体α1 Dami细胞 STAT6 gpb
原文传递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德水 陈梅梅 邵妤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的研究者发现及人工合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提供一些思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类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剂,具有... 目的综述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的研究者发现及人工合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提供一些思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为一类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剂,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抗血小板聚集 gpb Ⅲa
下载PDF
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梅 殷惠军 陈可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9期701-703,共3页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gpb 短串联重复序列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小板粘附受体 相关性 冠心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林花 段朝霞 +3 位作者 刘秀娥 朱镭 张莉 马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66-467,共2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血小板膜糖蛋白 GP b、GP a及 GMP140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患者 30例 ,以体外循环转机前及停机即刻为采血点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GP b、GP a 和 GMP140的阳性百分率 (%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血小板膜糖蛋白 GP b、GP a及 GMP140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患者 30例 ,以体外循环转机前及停机即刻为采血点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GP b、GP a 和 GMP140的阳性百分率 (% )。结果 血小板膜 GP b、GP a 百分率由体外循环前的 90± 6 ,93± 5分别减少至体外循环后的 70± 12和 76± 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0 1) ;而体外循环前后GMP140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体外循环使血小板膜 GP b 和 GP a 阳性率下降 ,可能是体外循环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血小板在体外循环中发生了活化 ,尚需检测血浆 GMP140以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影响 GMP140 gpb gpⅢa
下载PDF
GPⅡb、GPⅢa在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海云 贾汝汉 刘铭球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5-406,W005,共3页
关键词 系膜增殖性肾炎 MSPGN gpb gpⅢa 肾脏表达
原文传递
17β雌二醇对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活化表面标志的影响
14
作者 朱鹏飞 易文秀 +2 位作者 牟佩佩 任丽洁 卢穹宇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84-188,204,共6页
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着止血功能异常或血栓形成。而雌激素在抑制血栓形成、保护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雌激素对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活化表面标志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在试验中发现17β雌二醇能够抑制血小板与胶... 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着止血功能异常或血栓形成。而雌激素在抑制血栓形成、保护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雌激素对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活化表面标志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在试验中发现17β雌二醇能够抑制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并显著抑制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活化过程中标志如糖蛋白GP1Ib/BIa的活化、P-selectin表达及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PS)的外翻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而17β雌二醇对血小板APLT的活性无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血小板的促凝血’活.胜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血小板 gpb Ⅲa P-SELECTIN PS APLT
下载PDF
血小板GPⅡb/Ⅲa拮抗剂RGDS和钙通道拮抗剂Nifedipine对GPIIb/IIIa活化的影响
15
作者 杨国雷 尹松梅 +2 位作者 张复华 牛国敏 凌奕文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GPⅡb/Ⅲa拮抗剂RGDS和钙通道拮抗剂Nifedipine对ADP诱导的血小板GPⅡb/Ⅲa活化的影响。方法 GP II b/11I a特异性抗体PAC-1标记活化GP II b/11I a,流式细胞仪检测静息及ADP(5μmol/L)诱导的血小板PAC-1表达率。结果静息状态下... 目的探讨GPⅡb/Ⅲa拮抗剂RGDS和钙通道拮抗剂Nifedipine对ADP诱导的血小板GPⅡb/Ⅲa活化的影响。方法 GP II b/11I a特异性抗体PAC-1标记活化GP II b/11I a,流式细胞仪检测静息及ADP(5μmol/L)诱导的血小板PAC-1表达率。结果静息状态下的血小板PAC-1表达率为(0.80±0.85)%;在ADP(5μmol/L)激动下,PAC-1表达率为(77.27±9.47)%;RGDS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PAC-1表达率,IC50值为206μmol/L;Nifedipine能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PAC-1表达率,IC50值为178μmol/L;RGDS联合Nifedipine对PAC-1表达的联合抑制率为(60.15±16.35)%,二者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IIb/IIIa受体拮抗剂RGDS和Ca2+拮抗剂Nifedipine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GPIIb/IIIa活化,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随拮抗剂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两者对血小板GPIIb/IIIa活化的抑制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gpb Ⅲa拮抗剂 钙通道拮抗剂 PAC-1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中冠脉内与静脉内应用GPⅡb/Ⅲa抑制剂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兵 陈梅 +1 位作者 顾永丽 孙洁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冠脉内应用GP IIb/III a抑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Ovid,Embase,CochranceLibrary,Clinicahrails...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冠脉内应用GP IIb/III a抑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Ovid,Embase,CochranceLibrary,Clinicahrails.gov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开始至2013年5月的所有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结果:共纳入15个RCT,共计42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静脉内应用GPIIb/III a抑制剂相比,冠脉内应用GPIIb/IIIa抑制剂可以降低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OR=0.62,95%CI(0.49~0.77)]、再次心肌梗死发生风险[OR=0.63,95%CI(0.42,0.96)]、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风险[OR=0.53,95%CI(0.35,0.82)];增加PCI术后达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的比率[OR=1.56,95%CI(1.14,2.14)]和TMP心肌灌注(TMP)达2~3级的比率[OR=2.14,95%CI(1.61,2.86)];增加术后2周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OR=5.23,95%CI(1.76,8.70)]。但两组死亡风险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OR=0.74,95%CI(0.53,1.03)]。安全性方面,冠脉内应用GPIIb/IIIa抑制剂并不增加严重出血[OR=1.15,95%CI(0.74,1.77)]及轻微出血[OR=0.94,95%CI(0.75,1.19)]的发生率。结论:现有的资料表明,冠脉内应用GPⅡb/III a抑制剂可以降低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gpb Ⅲa抑制剂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干预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赖绍斌 梁维基 +3 位作者 伍锦旋 邓碧池 赵崇毅 梁雅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25期24-25,共2页
血小板在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是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是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噻吩吡啶类衍生物,通过直接抑制ADP与其受体结合以及继发ADP介导的糖... 血小板在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是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是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噻吩吡啶类衍生物,通过直接抑制ADP与其受体结合以及继发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而起作用,进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复方丹参滴丸 临床研究 抑制血小板聚集 gpb Ⅲa复合物 动脉血栓性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干预
下载PDF
新型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 被引量:76
18
作者 秦华 梁先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盐酸替罗非班为一种新型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 ,静脉注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其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盐酸替罗非班为一种新型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表面糖蛋白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可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 ,静脉注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其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本文综述了盐酸替罗非班的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血小板gp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半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57
19
作者 任琳 王文广 +5 位作者 王倩 张晶 汤秀英 冯建双 杨红梅 王庆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STEMI行急诊PCI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56例和半量组58例.标准剂量组给予替罗非班0.10~0.15 μg/(kg·min)静脉滴注48 h... 目的 探讨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STEMI行急诊PCI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56例和半量组58例.标准剂量组给予替罗非班0.10~0.15 μg/(kg·min)静脉滴注48 h,半量组给予0.05~0.075 μg/(kg·min)静脉滴注24 h.比较2组TIMI及心肌染色分级(MBG)2~3级血流率,术后90 min的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LVEF、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内径变化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血、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标准剂量组TIMI及MBG 2~3级血流率较半量组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90 min的sumSTR〉50%比例及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组出血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组(3.45% vs 16.07%,P〈0.05).结论 半量替罗非班在预防缺血方面的疗效与标准剂量相当,但在出血风险方面的安全性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b-Ⅲa复合物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肌再灌注 替罗非班
下载PDF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表面糖蛋白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郑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81-48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活性、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凝血项检查,分析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理与条件。方法用BDFACS Calibur扩检测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HELENA PACKS-4多通道... 目的通过检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活性、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凝血项检查,分析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理与条件。方法用BDFACS Calibur扩检测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HELENA PACKS-4多通道血小板聚集仪分析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结论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时GPⅡb/Ⅲa表达增强,胶原、DAP、肾上腺素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中花生四烯酸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表面糖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