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外汇风险预警研究——利用三元Logit模型 被引量:20
1
作者 石柱鲜 牟晓云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4-32,共9页
本文利用三元Logit模型对我国外汇风险预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估计了我国外汇风险预警指数,确定了外汇风险预警的临界值,并根据样本内预测结果计算了我国外汇风险预警模型的拟合度。外汇风险预警模型分析表明,我国1991年和1993年前后... 本文利用三元Logit模型对我国外汇风险预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估计了我国外汇风险预警指数,确定了外汇风险预警的临界值,并根据样本内预测结果计算了我国外汇风险预警模型的拟合度。外汇风险预警模型分析表明,我国1991年和1993年前后发生外汇危机的概率非常高,而在1994年汇率体制改革以后发生危机的概率接近于0。目前,一些经济基本面的指标表现良好,发生外汇危机的可能性较小,,但外汇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仍然很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t模型 外汇风险 预警研究 三元 利用 中国 预警模型 外汇危机 汇率体制改革 风险预警 1993年 1991年 1994年 经济基本面 实证分析 预警指数 预测结果 临界值 拟合度 分析表 可能性 概率 接近
原文传递
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新理念——更真、更善、更美 被引量:20
2
作者 熊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2,共4页
竞技体育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评价竞技体育是否良性发展,树立竞技体育的发展观均可从这三个方面予以考察。竞技体育发展的真是指竞技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真实性,表征着竞技体育发展的真理尺度。竞技体育发展... 竞技体育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评价竞技体育是否良性发展,树立竞技体育的发展观均可从这三个方面予以考察。竞技体育发展的真是指竞技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真实性,表征着竞技体育发展的真理尺度。竞技体育发展的善是指竞技体育发展的利人性或合目的性,由此可引出竞技体育发展的功利尺度。竞技体育发展的美是真、善的和谐化表现与情感体验。此外,竞技体育的真、善、美,有多种表现形式。竞技体育发展的真、善、美的理念应合理吸收与融合中西文化的优秀与精华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伦理 文化 发展观念
下载PDF
美在自由情感——一种新型美学观的构建 被引量:19
3
作者 马立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哲学史上将真善美放置在一起来比较,这种思维模式存在着逻辑上的错误,故真善美三者统一的说法需要在学理上正本清源。首先,美的现象是一种完全的生命现象,也就是说美只存在于鲜活的生命个体,对于死者、不存在者或者其他一切无生命现象... 哲学史上将真善美放置在一起来比较,这种思维模式存在着逻辑上的错误,故真善美三者统一的说法需要在学理上正本清源。首先,美的现象是一种完全的生命现象,也就是说美只存在于鲜活的生命个体,对于死者、不存在者或者其他一切无生命现象的客体谈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美的现象是一种生命现象中的特殊情感活动,在这种特殊的情感活动中,生命体能够从心理和生理上切身体验到一种高度自由愉悦的纯粹情感。再次,美的现象是一种由情感主体、情感客体和情境三种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其中失却任何一种要素的参与,美都会荡然无存。美不是独立存在的自由王国,即美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审美主体不具有特殊性,即任何具有完全生命能力的人只要存在着审美情境都可以成为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不具有共同的属性,任何一个客体都存在着成为审美客体的潜能,即在一定的审美情境下都有可能引发主体产生美感。美是抽象的概念,无法比较测量;但美感是具体的,这就意味着美感既是可以分类的,又是可以测量的,我们不妨用"美感指数"来表征美感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情感 主客体互作
下载PDF
关于相关系数作拟合优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建华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72-74,共3页
实验数据处理 ,常用相关系数的大小来表示线性拟合优劣的判据 .通过实验例证分析研究 ,相关系数好不一定直线拟合结果就好 ,实验结果线性拟合得好不一定相关系数就很大 ,说明不宜用相关系数作实验结果拟合优度的判据 .只有它为回归系数... 实验数据处理 ,常用相关系数的大小来表示线性拟合优劣的判据 .通过实验例证分析研究 ,相关系数好不一定直线拟合结果就好 ,实验结果线性拟合得好不一定相关系数就很大 ,说明不宜用相关系数作实验结果拟合优度的判据 .只有它为回归系数时 ,或当有一变量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标度来测量时 ,才有实际意义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系数 拟合优度 线性拟合 回归方程 物理实验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方法对众多方案优选 被引量:6
5
作者 陶传考 陶传稚 陶遵丽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0-30,共11页
本文提出众多方案优选原理和方法,是以充分运用相对性和专家们赋权重恰当并能严密准确地分析计算出优属度为基础;以便对各种工程建设、水资源调度等众多方案的准确优选.为此,本文还提出了二元比较矩阵数值定理和导出有关公式.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水资源 矩阵 计算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成光 刘笔利 王立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8,共5页
幸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品德的实现活动,思辨活动是人的最大幸福,幸福和快乐紧密相连,幸福的获得需要外在的条件。他的幸福观把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幸福与... 幸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品德的实现活动,思辨活动是人的最大幸福,幸福和快乐紧密相连,幸福的获得需要外在的条件。他的幸福观把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统一了起来。他的幸福观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激励人们要为真理而奋斗,有利于集体主义原则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幸福观 思辨活动
下载PDF
形式与偶然——评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观 被引量:5
7
作者 岳国法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3-67,共5页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二战后文坛上有名的哲理小说家 ,她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从默多克小说创作的理论渊源入手 ,结合她小说的叙事特点阐明其小说观为 :理想的小说要保持叙事的“形式”和内容的“偶然...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二战后文坛上有名的哲理小说家 ,她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从默多克小说创作的理论渊源入手 ,结合她小说的叙事特点阐明其小说观为 :理想的小说要保持叙事的“形式”和内容的“偶然”之间的张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默多克 形式 偶然
下载PDF
孔子泛血缘化理论在五缘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克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8,共10页
所谓“五缘”,就是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是中国人一种群体结合方式。“五缘”文化的核心是亲缘,其他各缘只不过是亲缘的关系网络的转化和运用,导致亲缘向其他各缘转化的理论基础则是孔子“仁”学的“泛血缘化”特征。《论语.... 所谓“五缘”,就是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是中国人一种群体结合方式。“五缘”文化的核心是亲缘,其他各缘只不过是亲缘的关系网络的转化和运用,导致亲缘向其他各缘转化的理论基础则是孔子“仁”学的“泛血缘化”特征。《论语.颜渊》中有关司马牛问仁而与孔子和子夏的三段对话,是儒家“仁”学理论由正式血缘向拟制血缘转化的一个经典性例证。随着孔子和子夏通过对“仁”一步一步地深入阐释,逐步化解了司马牛关于“人皆有兄弟,我独无”的忧惧心结,全面完成了“仁”学由正式血缘向拟制血缘即“泛血缘”的转化,从而使中国人的群体交往方式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学 “五缘”文化 “泛血缘化”理论
下载PDF
中国武术是一门“向善”的学问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岗 满现维 《中华武术(研究)》 2015年第Z1期11-18,共8页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以"善"引领"真"和"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成为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真善美"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解读,得出中...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在以"善"引领"真"和"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成为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真善美"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解读,得出中国武术形成发展的历程既是一路向善的历程,中国武术就是不断扬善,不断向善的文化系统。在"善"的引领下,求真的武术技术出现对技击的超越,作为工具理性的武术技术变得明晰;道德的介入使由"打"而来的中国武术形成"不打"的道德要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超的技艺使武术得以自由的发展,武术之美因技术与道德的整合而成为向善的学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原文传递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优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远远 云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0年第1期122-125,151,共5页
针对目前指标体系构建缺乏统一的优劣评价尺度的问题,基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科学规范的角度,提出指标体系构建"优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包括指标体系必要度、覆盖率、重复率、指标获取难度、指标体系稳定性、协调性和结合... 针对目前指标体系构建缺乏统一的优劣评价尺度的问题,基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科学规范的角度,提出指标体系构建"优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包括指标体系必要度、覆盖率、重复率、指标获取难度、指标体系稳定性、协调性和结合性7个方面,给出了基础指标的计算方法和"优度"的合成函数,并基于"优度"设计了最优指标体系的获取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优度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重塑工程教育文化——工科之“新”的文化高度(二)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培根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新的工科教育更需要重塑工程教育文化。本文从善、自由、超越、批判性思维等文化视角讨论工程教育,并强调教育文化要落地于教学活动中,如教材、课堂、实践环节、非正式学习等。
关键词 工科 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文化 自由 超越 批判性思维 教学
原文传递
基于可拓理论的农业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健 刘小英 +1 位作者 张敬东 王登贵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0,66,共5页
基于可拓理论提出了一种农业机械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通过研究构建了物元模型,运用在关联函数计算基础上的优度评价方法计算优度。比较每个评价等级的优度值确定待评案例安全风险等级。基于可拓方法的评价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单项评价指标... 基于可拓理论提出了一种农业机械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通过研究构建了物元模型,运用在关联函数计算基础上的优度评价方法计算优度。比较每个评价等级的优度值确定待评案例安全风险等级。基于可拓方法的评价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单项评价指标对安全的影响,而且能够全面反映待评案例的整体属性。实例证明,该评价方法科学、清晰、合理,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农业机械 可拓理论 优度 风险
下载PDF
“公平”抑或“美善”道德教育哲学基础的再思考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占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1,共6页
不论是将道德的核心建基于"利益平等"抑或"公平",都始终是在群体伦理规范的意义上谈论个体道德价值,这只能将个体内在道德尺度引向道德之外的"利益比较"的物质层面,而不能有效逼近人们心中的价值核心—... 不论是将道德的核心建基于"利益平等"抑或"公平",都始终是在群体伦理规范的意义上谈论个体道德价值,这只能将个体内在道德尺度引向道德之外的"利益比较"的物质层面,而不能有效逼近人们心中的价值核心——爱或美善。个体的道德实践不是对群体伦理规范本身的刻意满足,也不是为了寻求个体之间的"利益平等"抑或"公平",而是出于保持自身行为美善的精神需求。爱或美善是一切道德实践得以可能和一切道德规范得以生成的价值前提,道德实践是一种建立在道德自足(自爱)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道德教育的价值使命在于使人养成对其内在固有的美善法则的价值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美善 道德教育 价值选择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理论——《尼各马科伦理学》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桂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7-20,共4页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 ,什么是“幸福” ,以及幸福与善、幸福与德性、幸福与快乐、幸福与现实活动、幸福与思辩活动的各种关系 ,指出幸福是一种善 ,一种现实活动 ,且是一种合于美好德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 ,什么是“幸福” ,以及幸福与善、幸福与德性、幸福与快乐、幸福与现实活动、幸福与思辩活动的各种关系 ,指出幸福是一种善 ,一种现实活动 ,且是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现实活动 ;它是一种最高的善 ,它是一种最高的快乐 ,它是终极的、自足的 ,也是有条件的 ;而人的思辩活动是只有神才配享有的最高幸福 ,思辩的人、思辩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快乐 现实活动 思辩活动 亚里士多德 幸福理论 《尼各马科伦理学》
下载PDF
求善的政治——现代情境下的孟子政治思想解读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再林 肖向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0,共4页
在施特劳斯对西方现代性危机批评的视角下,对孟子政治思想进行了某种新的解读,认为孟子政治思想的真正精华在于试图通过政治活动实现人的德性、完善人的生命,实现那真正的善。这一点是被我们这个以权力或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情境所忽视的,... 在施特劳斯对西方现代性危机批评的视角下,对孟子政治思想进行了某种新的解读,认为孟子政治思想的真正精华在于试图通过政治活动实现人的德性、完善人的生命,实现那真正的善。这一点是被我们这个以权力或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情境所忽视的,但也是现代政治最需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美德 权利 权力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的不同供暖方式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占伟 王智伟 +1 位作者 石红柳 闫增峰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4,共7页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的供暖方式进行为期1个月的调研,确定出该地区住宅建筑使用数量最多的4种供暖方式。并以某一拟建住宅小区为案例,选取经济因素、能耗因素和环境因素作为评价标准,使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4种供暖方式进行综...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的供暖方式进行为期1个月的调研,确定出该地区住宅建筑使用数量最多的4种供暖方式。并以某一拟建住宅小区为案例,选取经济因素、能耗因素和环境因素作为评价标准,使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4种供暖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在"人在供暖,人不在不供暖"的条件下计算出的热负荷前提下,成都市、武汉市和合肥市3个典型城市的4种供暖方式的综合优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热电联产、水源热系泵系统、普通分体空调、天然气壁挂炉;南昌市的4种供暖方式的综合优度排名是热电联产、水资源热泵系统、天然气壁挂炉、普通分体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典型城市 供暖方式 模糊综合评判 优度
原文传递
论武术中的真善美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燕 彭鹏 曾天雪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4-155,共2页
中华武术以技击为核心,在技击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目的和需要。当技击与社会及个人的目的、需要完美地结合起来时,当掌握真与善的本质力量,通过武术这一具体而又光辉的形象显现出来时,武术就进入了美的境界。即武术也讲究真善美相统一。
关键词 武术 真善美 自然力量 社会责任感 技击
下载PDF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与学关系:问题省思与整体架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勇 徐文彬 《教育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8,共7页
从生命教育视角来探讨教与学的关系,可以发现当下教与学关系中存在忽视生命向善精神、漠视生命体验需求、轻视生命自觉价值的不良倾向。促进生命发展的教与学关系需要关注教师自身“善教—乐学—无学”关系和学生自身“善学—自教—无... 从生命教育视角来探讨教与学的关系,可以发现当下教与学关系中存在忽视生命向善精神、漠视生命体验需求、轻视生命自觉价值的不良倾向。促进生命发展的教与学关系需要关注教师自身“善教—乐学—无学”关系和学生自身“善学—自教—无教”关系的实现和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引导并推动后者发展;后者影响和促进前者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循序渐进地引导和推动学生“善学—自教—无教”关系的实现和发展需要,以“善”彰显学生生命向善精神,以“乐”凸显学生生命体验需求,以“无”突出学生生命自觉价值,实现学生“善学”“自教”和“无教”三种不同状态之间的相互促进、动态平衡、螺旋发展关系,进而实现学生从“善学”到“自教”再到“无教”状态的发展,最终实现师生互促互进、携手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与学关系 生命体验 生命自觉
原文传递
解读《独角兽》:在偶然世界里对真和善的求索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伟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51,共7页
《独角兽》是被文学批评家研究得最细致的小说之一 ,为他们“在意思中发现意思提供了狩猎场”。解读《独角兽》的关键是柏拉图的洞喻。小说是对洞喻的评论 ,默多克在小说中通过构建“现实世界”、盖兹堡和雷德斯等三个世界 ,艺术化地演... 《独角兽》是被文学批评家研究得最细致的小说之一 ,为他们“在意思中发现意思提供了狩猎场”。解读《独角兽》的关键是柏拉图的洞喻。小说是对洞喻的评论 ,默多克在小说中通过构建“现实世界”、盖兹堡和雷德斯等三个世界 ,艺术化地演绎了在相对和偶然的世界里对真和善等绝对概念的求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偶然 文学批评家 解读 现实世界 相对 柏拉图 绝对 演绎 艺术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精神家园的建构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玉胜 杨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中国传统社会颇为重视精神家园的建构,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佛三家在这方面均有丰硕的理论建树。儒家致力于入世的现实精神家园建构,强调在现实世界中要坚持讲求仁义的崇德精神、中庸之道的处事方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志于圣... 中国传统社会颇为重视精神家园的建构,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佛三家在这方面均有丰硕的理论建树。儒家致力于入世的现实精神家园建构,强调在现实世界中要坚持讲求仁义的崇德精神、中庸之道的处事方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志于圣贤的理想人格,使人生保持积极有为的进取状态;道家则致力于隐世的自然精神家园建构,强调站在"道"的高度看待人生境遇,追求返璞归真、淡泊名利,以退为进、无为而无不为,物无贵贱、博大宽容的精神境界;佛家致力于出世的解脱精神家园建构,引导众生解脱生、老、病、死之生理诸苦以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等精神苦恼,渡引众生到幸福的彼岸。儒道佛三家对于"精神家园"的建构显示出"求真"的理念设计,即超越现实生活的迷离、追求人性本真、常驻真实之谓;同时也展现出"趋善"的道德愿景,即对美好德性的向往;更流露出"求美"的美好情趣,即注重审美意境的建构。如果我们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这些精神资源,无疑对于摆脱当今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精神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精神家园 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