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动力、压力、阻力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旭霞 周锦培 刘垒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5-80,共6页
法律的制定是一系列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动力,也有压力和阻力。认真厘清和分析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动力、压力和阻力,有利于推进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立法进程、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立法质量。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安全法 立法动力 立法压力 立法阻力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Use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Nadezhda V. Tyshko Elvira O. Sadykova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6年第9期743-751,共9页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new methods of а plant genome transformation resulted in the need for strict regulation of the safety assessment proces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of plant origin, intended for us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new methods of а plant genome transformation resulted in the need for strict regulation of the safety assessment proces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of plant origin, intended for use in food. The devis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 of plant origin safety assessment system, which is currently valid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was initiated in 1995-1996. Not only does the system accumulate all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 it also includes the latest scientific approaches, based on achievements of fundamental science. In the present article authors focused on issues of the basic legislative regulations of plant biotechnology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approaches to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GM food and control over such food. GMO safety assessment is carried out at the stage of State registration. The subject of registration is novel food products derived from GMO, manufactured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s well as food products, entering the Russian Feder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ystem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GMO safety, along with general toxicological research, the study of specific types of toxicity in in vivo experiments takes a prominent place. In accordance with established research practice, which us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nd provides with the most complete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on potential reprotoxic, genotoxic, immunotoxic and allergenic effects of GMO, as well as enables to reveal possible unintended effects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From 1999 to 2016 22 GM lines passed the entire cycle of medical-b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By 2016 there had been amassed scientific foundation on GMO safety, which includes the analysis of result of research, carried ou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GMO state registration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s well a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ata, presented by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the problem of biotechnological food safety, at both registration stage and post-registration monitoring stage. To s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Biotechnology GM Food gmo safety Assessment gmo Legislative Regulation GM Food Labelling Control over gmo
下载PDF
我国20年转基因抗虫棉育种成果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政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雪 朱永红 +4 位作者 肖冰 李静 张换样 刘晓佩 梁晋刚 《农业科技管理》 2022年第2期41-43,共3页
20年来,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育成了2000余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不仅成功解决了棉铃虫对棉花生产的危害问题,更确保了我国棉花生产品种的国产化。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发者努力的结果... 20年来,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育成了2000余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不仅成功解决了棉铃虫对棉花生产的危害问题,更确保了我国棉花生产品种的国产化。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发者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科学监管的结果。20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政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我国抗虫棉育种研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棉花育种成果 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政策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兰青阔 赵新 +5 位作者 沈晓玲 魏静娜 刘双 陈锐 檀建新 王永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2-229,共8页
代谢组学因其全面无偏向性、非靶标轮廓分析的技术优势,成为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热点。以转基因抗虫水稻及其非转基因受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的转基因作物代谢... 代谢组学因其全面无偏向性、非靶标轮廓分析的技术优势,成为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热点。以转基因抗虫水稻及其非转基因受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的转基因作物代谢组评价技术流程,对代谢组提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平台等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应用80%甲醇水能有效提取水稻苗期叶片中的代谢物;经UPLC分离、QTOF/MS分析、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等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发现转基因水稻及其受体之间的差异代谢物。本研究建立的完整的转基因水稻代谢组分析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易掌握的优点。本研究丰富了现有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水稻 代谢组学与代谢物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UPLC-QTOF/MS分析
下载PDF
释放后的转抗病虫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洪兴 陈欣 +1 位作者 唐建军 志水胜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32-237,共6页
土壤生物,尤其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活性的保持是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基础。农业活动尤其是农作物植被类型的改变对土壤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释放后的转基因作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种新的生物组分,被引入农田生态系... 土壤生物,尤其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活性的保持是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基础。农业活动尤其是农作物植被类型的改变对土壤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释放后的转基因作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种新的生物组分,被引入农田生态系统之后所引发的农田生物群落(包括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产生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转抗虫Bt基因作物、转T4-溶菌酶基因作物、转蛋白酶抑制剂1基因作物的基因产物、作物残体在土壤中的行为(如降解产物的存留形态与生物活性)及其对根际或残体周围土壤中各类生物,尤其是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综合评述,指出基因表达产物的后效肯定是存在的且长远的,由其引发的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是复杂的,因而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转基因作物释放后的生态效应做长期的跟踪研究。建议未来的研究工作应集中在以下3方面:(1)不同的转基因表达产物在环境中的迁移、结构变化、消长动态及其对生物保持毒杀性的时间;(2)不同类型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趋势;(3)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分离纯化的各种转基因表达产物对土壤各生物功能类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虫基因 转基因作物 土壤生物群落 非靶标效应 转基因生物安全
下载PDF
转IGF-1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肠道粪便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差异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新华 张星星 +8 位作者 王立民 黄新 韩猛立 张译元 郭延华 唐红 何延华 钟发刚 周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87-2402,共16页
旨在探究超细毛羊转入IGF-1基因后是否会引起超细毛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群落改变而导致转基因羊生物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本研究在同一羊场随机选取临床健康羊3组,其中转IGF-1基因阳性组(GP组)41只(24母(GDF),17公(GPM)),转基因阴性羊(GN组... 旨在探究超细毛羊转入IGF-1基因后是否会引起超细毛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群落改变而导致转基因羊生物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本研究在同一羊场随机选取临床健康羊3组,其中转IGF-1基因阳性组(GP组)41只(24母(GDF),17公(GPM)),转基因阴性羊(GN组)43只(25母(GNF),18公(GNM)),非转基因超细毛羊(NG组)29只(18母(NGF),11公(NGM))。取直肠粪样,应用II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粪便样本中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序列,分析转基因超细毛羊与非转基因羊间肠道粪样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共计得到17个门,32个纲,56个目,94个科,228个属及185个种;LEfSe分析显示,GPF组有10个生物标记物;GPM组有5个,均是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常见定植菌;NGF组的生物标记物为拟杆菌BS11科;NGM组为厚壁菌门。均为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主要优势菌。3组肠道菌群的共享菌分析显示,在门纲目科属种6个分类水平拥有共享菌比例高达91%~94%。本研究证实,转入IGF-1基因并未改变超细毛羊肠道菌群的整体结构分布,转基因羊具有生物安全及环境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基因 超细毛羊 肠道菌群结构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转基因生物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