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1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13
1
作者 王思远 刘纪远 +2 位作者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1-639,共9页
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近5年来土地利用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垦殖指数模型等对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近5年来土地利用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垦殖指数模型等对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年间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比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特别是东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比较剧烈,而西部变化相对缓慢;土地利用各类型中面积增加的有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而林地、草地面积减少;耕地增加的区域位于东北部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增加最多;林草地以及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主要发生在新疆、内蒙和黑龙江等地区,其它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gis技术 土地利用 时空特征 中国
下载PDF
近10年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演变 被引量:164
2
作者 王思远 张增祥 +2 位作者 周全斌 王长有 刘纪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3-530,共8页
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1:10万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库经过分层提取,生成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格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而后在引入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以及... 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1:10万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库经过分层提取,生成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格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而后在引入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以及土地利用重心迁移模型和景观类型转移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空间演变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中国耕地重心向北偏东偏移20.93km左右,林地重心向南偏西移动20.35km,草地重心向南偏西方向迁移了18.45km,建设用地重心向南偏东移动,而未利用地重心则向西北偏移7.21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时空演变 中国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171
3
作者 张会 张继权 韩俊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146,共6页
目前,对洪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方法虽然不少,但还没有能提出一个集成化的指数来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了形成我国东北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的4个因子,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 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从气象学、地理学、灾害... 目前,对洪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方法虽然不少,但还没有能提出一个集成化的指数来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了形成我国东北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的4个因子,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 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从气象学、地理学、灾害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观点出发,提出了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用其来评估不同县相关损失风险及各因子对风险的贡献,并绘制出了辽河中下游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风险 辽河中下游地区 gis技术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洪涝灾害风险指数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93
4
作者 王思远 张增祥 +1 位作者 周全斌 王长有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28,T004,共7页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 ,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土地利用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 ,以湖北省为例 ,对湖北省近五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耕地状...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 ,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土地利用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 ,以湖北省为例 ,对湖北省近五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耕地状况、森林植被覆盖、城市扩展、水域湖泊状况等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 ,同时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 ,为定性定量研究我国的土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gis技术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 驱动机制 土地覆盖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07
5
作者 唐川 朱大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0-304,共5页
为了满足对自然灾害预测不断增长的紧迫要求 ,泥石流风险评价成为帮助决策过程重要的基础工具之一。即使泥石流风险性各组分的评价很困难 ,但地理信息系统可辅助提出这种风险性制图的有关方法。我们以云南省为研究区 ,选取 6个成因因子... 为了满足对自然灾害预测不断增长的紧迫要求 ,泥石流风险评价成为帮助决策过程重要的基础工具之一。即使泥石流风险性各组分的评价很困难 ,但地理信息系统可辅助提出这种风险性制图的有关方法。我们以云南省为研究区 ,选取 6个成因因子参与泥石流危险度敏感性分析 ,通过将研究区易损性评价图与危险性评价图叠加分析 ,编制出云南省泥石流风险评价图。该图描述了在现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下的泥石流风险敏感区。研究成果为全面反映灾情 ,确定减灾目标 ,优化防御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泥石流 危险性 风险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 被引量:117
6
作者 王彬 司徒尚纪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8-248,I0001,共12页
为对广东地名景观进行定量分析,文章首先依据最新广东省地图集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地名数量统计,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建立广东地名元数据库(GEODATA-BASE),通过ARCGIS中的GEOPROCESSING、SPATCIAL STATISTICS TOOLBOX和A-NALYSIS T... 为对广东地名景观进行定量分析,文章首先依据最新广东省地图集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地名数量统计,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建立广东地名元数据库(GEODATA-BASE),通过ARCGIS中的GEOPROCESSING、SPATCIAL STATISTICS TOOLBOX和A-NALYSIS TOOLBOX等对数据属性要素进行分析、分区、分异和颜色色差处理,输出所需的直方专题地图和其他所需专题地图。其后得出,广东地名景观表现出岭南特有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发展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通名和专名具有多样性,齐头地名分布的集中性和具有多族群性及方言性。文章还在统计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进行分类和地理区划,将全省地名景观按类型分为四大区,即客家、福佬、壮语和粤语地名区,且各自在空间上表现出核心—边缘分布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地名 gis技术 景观特征 地理区划
下载PDF
非线性成矿预测理论:多重分形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108
7
作者 成秋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介绍了“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3S”:SingularitygeneralizedselfSimilarityfractalSpectrum)为核心的多重分形现代成矿预测理论与模型(MultifractalMineralizationPredictionTheoryandModels)的基本内容和前沿研究方向.讨... 介绍了“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3S”:SingularitygeneralizedselfSimilarityfractalSpectrum)为核心的多重分形现代成矿预测理论与模型(MultifractalMineralizationPredictionTheoryandModels)的基本内容和前沿研究方向.讨论了作为非线性、复杂性理论的重要领域之一,多重分形理论所提供的“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等概念和相关的模型.这些新概念和模型不仅能够合理地描述成矿系统、成矿过程、成矿富集规律、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还提供了定量模拟和识别成矿异常(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异常)的有效模型和实用方法.将多重分形原理与成矿过程、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矿产资源信息获取研究相结合,可形成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现代成矿预测理论与模型.采用该多重分形矿产资源预测理论和在此基础上所开发的专用地学非线性空间信息GeoDASGIS技术,对国内外多个金属成矿区带进行了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均取得了较理想的预测效果,表明对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矿床模型 多重分形成矿预测 广义自相似性理论 奇异分析 分形谱系 金属矿产 GeoDAS gis技术 矿产资源评价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81
8
作者 王思远 张增祥 +2 位作者 周全斌 刘斌 王长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9-656,T001,共9页
在遥感技术与 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 1∶1 0万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库经过分层提取 ,生成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格局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 ;而后在... 在遥感技术与 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 1∶1 0万中国土地利用数据库经过分层提取 ,生成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格局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 ;而后在引入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的基础上 ,对中国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随着人类活动的逐渐增强 ,景观的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加 ,优势度指数逐渐减少 ,破碎度指数逐渐增加 ;而当人类已经彻底改变自然景观 ,多样性指数则逐渐减少 ,优势度指数增加 ,而破碎度指数逐渐减少。同时 ,针对中国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生态背景的特点 ,选择北纬 40°、2 8°和 2 4°三条样带 ,东经 1 0 8°和 1 1 4°两条样带 ,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影响因子 中国 遥感技术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被引量:64
9
作者 石菊松 张永双 +1 位作者 董诚 吴树仁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82,共8页
基于ArcGIS8软件平台开发了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信息系统,通过全面分析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的地形条件,工程地质岩组、构造与斜坡结构类型、人类工程活动、水的作用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 基于ArcGIS8软件平台开发了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信息系统,通过全面分析巴东新城区滑坡灾害的地形条件,工程地质岩组、构造与斜坡结构类型、人类工程活动、水的作用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GIS技术的信息量模型和敏感性评价方法,实现了巴东县新城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其中,高危险区面积3.30km2,占7.1%;中危险区面积5.77km2,占12.4%;低危险区面积16.40km2,占35.3%;基本安全面积21.05km2,占45.2%,可以作为巴东新城区城镇建设规划和减灾防灾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危险性 gis技术 新城区 区划 灾害信息系统 工程地质岩组 人类工程活动 评价指标体系 城镇建设规划 信息量模型 三峡库区 平台开发 地形条件 滑坡灾害 结构类型 评价方法 高危险区 减灾防灾 巴东县 敏感性 全面积
下载PDF
祁连山及黑河流域降雨量的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70
10
作者 张杰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8,共8页
利用祁连山及其周围42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等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年降雨量的空间变化趋势,并将其分为3个部分。进而采用网格分析法和GIS技术结合的方法,针对黑河流域所在的祁连山中东部的降水分布,进行年降雨量分布的拟合研... 利用祁连山及其周围42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等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年降雨量的空间变化趋势,并将其分为3个部分。进而采用网格分析法和GIS技术结合的方法,针对黑河流域所在的祁连山中东部的降水分布,进行年降雨量分布的拟合研究,着重分析了模拟雨量场在空间上的复杂变化。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黑河流域的祁连山区局地降水分布能够很好地模拟,局地降雨量和气象站观测资料基本吻合,同时网格场的降水分布更能反映出山区的复杂地形,其雨量分布为黑河流域的用水分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及黑河流域 降雨量 网格分析法 gis技术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56
11
作者 胡宝清 金姝兰 +1 位作者 曹少英 蒋树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广西是一个喀斯特特别发育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本文兼顾多方面的原因,建立了脆弱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确定了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库的建立、脆弱生态评价单元、评价指标及权重和评价方法的确定,借助地... 广西是一个喀斯特特别发育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本文兼顾多方面的原因,建立了脆弱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确定了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库的建立、脆弱生态评价单元、评价指标及权重和评价方法的确定,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输入、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采用综合评价与聚类方法,对广西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和分区,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广西 喀斯特 生态环境 脆弱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GIS支持的广东地名景观EOF模型分析 被引量:64
12
作者 王彬 岳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1-288,共8页
将广东全省划分为86个行政单元,并选取64个典型地名的通名,运用EOF模型进行运算;选取累积方差超过70%的前三项做主成分分析,并借助G IS技术输出其各自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64个通名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地表现为不均衡性,即普遍分布和相... 将广东全省划分为86个行政单元,并选取64个典型地名的通名,运用EOF模型进行运算;选取累积方差超过70%的前三项做主成分分析,并借助G IS技术输出其各自的空间分布图。研究发现:64个通名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地表现为不均衡性,即普遍分布和相对集中同时并存。以塘、坑、山、水等反映地貌特征的通名分布较为普遍,而以沥、厝、屋、板、六、都等民族或族群的方言通名分布则较为集中,其中以涌(冲、埇)、朗(塱)、沙、排、寮、塘、潭、沥、滘、基等通名主要分布在粤方言的珠江三角洲水网密集区,以坪、背、坑、岭、屋、畲(輋)、磜、溪等通名主要分布在粤东北和粤北及其它客家人分布区,以厝、洋、垄(垅)、田、寨、华、美(尾)等通名主要分布在粤东潮汕和粤西南雷州半岛福佬人分布区,以洞(垌、峒)、罗、六(箓、菉、弄)、板(曼、迈、麻)、那(纳)、古(过)、都(多)、云、栏(兰)等通名则主要分布在与广西交界的粤西和粤西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F模型 gis技术 地名景观 广东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新疆绿洲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61
13
作者 阿里木江.卡斯木 唐兵 古丽克孜.吐拉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6-1064,共9页
以新疆1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资料,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城市的空间特征信息,并通过城市扩展强度、扩展速率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1990-2010年以来新疆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特征.... 以新疆1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资料,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城市的空间特征信息,并通过城市扩展强度、扩展速率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1990-2010年以来新疆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城市的空间分布由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绿洲经济所决定,许多城市的发展依托于绿洲,城镇的形成具有"亲水性"的特点,由于新疆地域辽阔,交通干线附近往往形成城镇相对集中的城市带或城市群.南北疆城市之间在扩展速度及强度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位于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城市大多属于扩展速度相对较快、扩展强度相对较大的扩张类型,而南疆城市的扩展速度则相对较慢、扩展强度也相对较小.通过对城市紧凑度和分维数变化的分析发现,新疆城市平均紧凑度呈下降趋势,而分形维数呈增长的趋势,说明整体上新疆城市空间结构有趋于松散化的趋势,城市的空间结构不够合理,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时空变化 RS gis技术 新疆
下载PDF
空间信息分析技术 被引量:46
14
作者 王劲峰 武继磊 +2 位作者 孙英君 李连发 孟斌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4-472,共9页
在GIS技术日趋成熟和空间数据极大丰富的今天,通过分析空间数据探索空间过程机理正变得日益迫切。空间信息分析技术至少包括以下六个主要方面:(1)空间数据获取和预处理;(2)属性数据空间化和空间尺度转换;(3)空间信息探索分析;(4)地统计;... 在GIS技术日趋成熟和空间数据极大丰富的今天,通过分析空间数据探索空间过程机理正变得日益迫切。空间信息分析技术至少包括以下六个主要方面:(1)空间数据获取和预处理;(2)属性数据空间化和空间尺度转换;(3)空间信息探索分析;(4)地统计;(5)格数据分析;(6)复杂信息反演和预报。本文提出了解决具体应用问题一般的空间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解释和反馈程序。认为空间过程的一般共性和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各种不同的方法技术最终可能导致空间数学(spatialmathematics)的产生,同时发展鲁棒的空间分析软件包对于普及空间数学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 分析技术 空间数据 gis技术 分析软件包 过程机理 数据获取 尺度转换 属性数据 数据分析 分析计算 应用问题 空间过程 方法技术 预处理 和空间 空间化 地统计 数学 反演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南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 被引量:58
15
作者 李军玲 刘忠阳 邹春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2,共6页
在分析洪灾形成的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洪灾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在对指标体系赋予权重的基础上结合GIS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分析,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以降雨、地形和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为主要指标,得... 在分析洪灾形成的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洪灾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在对指标体系赋予权重的基础上结合GIS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分析,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以降雨、地形和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为主要指标,得出河南省洪灾风险综合区划图,既有赋予权重后的准确性又有GIS区划图的一目了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所得到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可以看出,信阳、驻马店、周口大部分地区由于降水较多和社会易损性影响度较大,发生洪涝的风险最大,焦作、郑州、开封和安阳、濮阳的部分地区,由于处于黄河流域发生洪涝的可能也较大,其他地区发生洪涝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gis技术 风险区划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 被引量:41
16
作者 王跃 陈亚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苏州市郊区村镇密布,基本上呈一里一村。在近20年的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带动下,村镇面积也逐步扩大,但众多村镇的空间分布格局一直未变。在苏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以及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下,村镇的传统分布格局必须... 苏州市郊区村镇密布,基本上呈一里一村。在近20年的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带动下,村镇面积也逐步扩大,但众多村镇的空间分布格局一直未变。在苏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以及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下,村镇的传统分布格局必须有所调整,否则会影响小康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地区的顺利实现。为此,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了苏州城郊390个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参数,主要包括村镇面积、面积等级、密度以及村镇之间距离。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本区村镇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基本表现规律,分析了进行苏州郊区村镇布局调整的可能性与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进行村镇布局调整的决策方法,从地理科学角度为苏州地区耕地保护和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分布特征 城郊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空间分布格局 布局调整 可持续发展 gis技术 保护耕地 社会目标 小康目标 特征参数 统计分析 表现规律 决策方法 技术支持 科学发展 城乡统筹 耕地保护 苏州地区 地理科学 苏州市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房产测绘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4
17
作者 杨平 裴亚波 伦小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8,61,共4页
针对当前市场上房产测绘系统软件之不足,提出基于GIS技术的房产测绘系统解决方案,以该方案为基础设计实现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房产测量绘图系统,极大促进房产测绘的自动化,并为房产数据进入全市统一空间数据库提供前端数据采集平台。
关键词 gis技术 测绘系统 设计与实现 数据采集平台 房产测绘 房地产测绘 空间数据库 系统软件 解决方案 绘图系统 房产测量 设计实现 广州市 自动化
下载PDF
基于GIS的大连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0
18
作者 汪成刚 宗跃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在ERDAS8.7支持下,对大连市域2004年TM(Thematic Mapper)影像进行了解译,提取河流、林地、耕地、建成区等有代表性的多因子图层;在Arc GIS 9.0支持下,通过1∶50000地形图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坡度、高程等地形因子;同时将人口、经济等... 在ERDAS8.7支持下,对大连市域2004年TM(Thematic Mapper)影像进行了解译,提取河流、林地、耕地、建成区等有代表性的多因子图层;在Arc GIS 9.0支持下,通过1∶50000地形图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坡度、高程等地形因子;同时将人口、经济等数据在Arc GIS 9.0平台下建立空间数据库,运用成对明智比较法确定权重,并通过Arc GIS 9.0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因子叠加分析,对大连市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用地(含建成区)占16.93%,适宜用地占17.01%,基本适宜用地占20.01%,不适宜用地占18.67%,不可用地占27.38%.结合评价结果对不同等级的用地类型进行提议,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用地拓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gis技术 多因子叠加分析 生态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GIS支持下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 被引量:51
19
作者 赵筱青 王海波 +1 位作者 杨树华 徐晓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92-4910,共19页
以防治水土流失和维护景观整体生态优化为目标,选择我国滇西南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典型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和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资源利用格局整体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 以防治水土流失和维护景观整体生态优化为目标,选择我国滇西南地区亚热带山地为典型案例,利用遥感数据和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适宜性评价与土地资源利用格局整体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和生态格局组分,探讨山地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途径。结果表明:(1)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成本距离加权"制图分析工具,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的土地资源空间格局生态优化方法是可行的;(2)将水平生态过程作为一种对景观的控制过程来对待,以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为保护源,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MCR)模型,构建了对土地资源整体生态功能起维护作用,对源内物种的迁移或扩散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的廊道、辐射道和战略点等生态格局组分;(3)基于MCR阻力值建立的频率序列及拐点图,拐点两侧的土地利用类型异质性较大,可以作为划分土地功能分区的临界点,以此划分出有利于生态安全的核心源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农业耕作区和居民生活区等6类土地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空间格局生态优化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gis技术
下载PDF
基于RS、GIS技术的湖面变化信息提取与分析——以艾比湖为例 被引量:47
20
作者 于雪英 江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以位于新疆西部的艾比湖为例综合利用地形图和遥感图像信息源提取湖泊边界归一化坐标系和投影方式并以GIS工具进行湖面的叠加分析获取湖面变化信息. 同时根据影响内陆湖泊水量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了艾比湖面积变化的原因找出影响湖面变... 以位于新疆西部的艾比湖为例综合利用地形图和遥感图像信息源提取湖泊边界归一化坐标系和投影方式并以GIS工具进行湖面的叠加分析获取湖面变化信息. 同时根据影响内陆湖泊水量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了艾比湖面积变化的原因找出影响湖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探讨分析了湖泊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面变化 艾比湖 地形图 gis技术 内陆湖 叠加 信息提取 湖泊水 湖泊生态 综合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