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子束层覆凝固层厚对GH4068铸态组织和合金元素偏析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陈瑶瑶
谭毅
+3 位作者
白如圣
宁莉丹
崔传勇
李鹏廷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855-864,共10页
利用电子束层覆凝固的工艺方法制备GH4068,并研究不同层覆凝固厚度对样品组织和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层覆凝固厚度为5.2 mm(533 g)的样品元素挥发程度最严重,整体组织由底部粗大无序晶粒和其余部分连续柱状晶组成。层覆凝固厚度为7...
利用电子束层覆凝固的工艺方法制备GH4068,并研究不同层覆凝固厚度对样品组织和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层覆凝固厚度为5.2 mm(533 g)的样品元素挥发程度最严重,整体组织由底部粗大无序晶粒和其余部分连续柱状晶组成。层覆凝固厚度为7.8 mm的样品层间出现细晶层,其显微硬度最高可以达到452.2 HV。层覆凝固厚度为15.5 mm的样品因层覆厚度太大导致电子束熔透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层间间隙。在控制元素挥发程度前提下,层覆凝固厚度为7.8 mm的铸锭偏析程度最小且二次枝晶间距最小。偏析最严重的元素为Ti和W,相比于传统双联熔炼工艺,电子束层覆熔炼制备的样品W和Ti偏析程度分别降低11.2%和6.65%。综上,最佳层覆厚度为7.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
4068
电子束熔炼
层覆凝固
组织形貌
元素偏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束精炼GH4068高温合金的除杂工艺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朝晖
许雅南
+4 位作者
游小刚
董庚益
滕宗延
刘林
王轶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186,共8页
目的探究电子束精炼法对GH4068合金中夹杂物去除行为的影响。方法用电子束熔炼设备对常规冶炼法制备的GH4068高温合金进行了精炼,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备的能谱(EDS)功能探究了合金中夹杂物的形貌、成分、数量及尺寸,并用AZte...
目的探究电子束精炼法对GH4068合金中夹杂物去除行为的影响。方法用电子束熔炼设备对常规冶炼法制备的GH4068高温合金进行了精炼,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备的能谱(EDS)功能探究了合金中夹杂物的形貌、成分、数量及尺寸,并用AZtec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GH4068合金中,含量最多的夹杂物为Al_(2)O_(3)-TiN复合型夹杂物,其次为氧化物、氮化物以及少量的碳氮化物。经电子束精炼后,合金中的O含量、N含量、夹杂物的数量密度和面积密度以及最大夹杂物尺寸均有所降低;当精炼参数为12 kW-30 min时,精炼效果最佳,合金中的氧的质量分数降低到6.50×10^(-6)(下降了80.06%),氮的质量分数降低到0.13×10^(-6)(下降了95.00%),夹杂物的数量密度和面积密度分别降低到21.99个/mm^(2)和34.08μm^(2)/mm^(2)(分别降低了45.62%和52.40%),最大夹杂物面积降低到12.59μm^(2)(母材面积为50.23μm^(2)),GH4068的纯净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电子束精炼法有良好的除杂效果,且除杂效果随功率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GH4068合金的最佳精炼工艺参数为12kW-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精炼
gh
4068
Ni-Co基高温合金
除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束层覆凝固层厚对GH4068铸态组织和合金元素偏析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陈瑶瑶
谭毅
白如圣
宁莉丹
崔传勇
李鹏廷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载能束冶金及先进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部门
出处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855-86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5300)。
文摘
利用电子束层覆凝固的工艺方法制备GH4068,并研究不同层覆凝固厚度对样品组织和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层覆凝固厚度为5.2 mm(533 g)的样品元素挥发程度最严重,整体组织由底部粗大无序晶粒和其余部分连续柱状晶组成。层覆凝固厚度为7.8 mm的样品层间出现细晶层,其显微硬度最高可以达到452.2 HV。层覆凝固厚度为15.5 mm的样品因层覆厚度太大导致电子束熔透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层间间隙。在控制元素挥发程度前提下,层覆凝固厚度为7.8 mm的铸锭偏析程度最小且二次枝晶间距最小。偏析最严重的元素为Ti和W,相比于传统双联熔炼工艺,电子束层覆熔炼制备的样品W和Ti偏析程度分别降低11.2%和6.65%。综上,最佳层覆厚度为7.8 mm。
关键词
gh
4068
电子束熔炼
层覆凝固
组织形貌
元素偏析
Keywords
gh
4068
electron beam smelting
layer 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element segregation
分类号
TG113.12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束精炼GH4068高温合金的除杂工艺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朝晖
许雅南
游小刚
董庚益
滕宗延
刘林
王轶农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载能束冶金及先进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
出处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18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5300)。
文摘
目的探究电子束精炼法对GH4068合金中夹杂物去除行为的影响。方法用电子束熔炼设备对常规冶炼法制备的GH4068高温合金进行了精炼,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备的能谱(EDS)功能探究了合金中夹杂物的形貌、成分、数量及尺寸,并用AZtec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GH4068合金中,含量最多的夹杂物为Al_(2)O_(3)-TiN复合型夹杂物,其次为氧化物、氮化物以及少量的碳氮化物。经电子束精炼后,合金中的O含量、N含量、夹杂物的数量密度和面积密度以及最大夹杂物尺寸均有所降低;当精炼参数为12 kW-30 min时,精炼效果最佳,合金中的氧的质量分数降低到6.50×10^(-6)(下降了80.06%),氮的质量分数降低到0.13×10^(-6)(下降了95.00%),夹杂物的数量密度和面积密度分别降低到21.99个/mm^(2)和34.08μm^(2)/mm^(2)(分别降低了45.62%和52.40%),最大夹杂物面积降低到12.59μm^(2)(母材面积为50.23μm^(2)),GH4068的纯净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电子束精炼法有良好的除杂效果,且除杂效果随功率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GH4068合金的最佳精炼工艺参数为12kW-30min。
关键词
电子束精炼
gh
4068
Ni-Co基高温合金
除杂
Keywords
electron beam refining
gh
4068
Ni-Co base superalloy
impurity removal
分类号
TG132.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子束层覆凝固层厚对GH4068铸态组织和合金元素偏析行为的影响
陈瑶瑶
谭毅
白如圣
宁莉丹
崔传勇
李鹏廷
《铸造技术》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子束精炼GH4068高温合金的除杂工艺及机制研究
徐朝晖
许雅南
游小刚
董庚益
滕宗延
刘林
王轶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