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DGGE在真菌群落研究中的应用解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翟祖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7-61,共5页
论述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真菌群落结构研究中的技术应用的主要步骤:从样品中直接提取真菌DNA,选取5′端含GC夹的特异性引物对18S rDNA或IST序列等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得到合适的目的DNA片段,并在变性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 论述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真菌群落结构研究中的技术应用的主要步骤:从样品中直接提取真菌DNA,选取5′端含GC夹的特异性引物对18S rDNA或IST序列等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得到合适的目的DNA片段,并在变性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电泳,使不同来源的真菌DNA片段有效分离,再进行各种分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聚合酶链式反应 gc
下载PDF
GC夹对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rpoB-PCR-DGGE图谱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廖超 张昭寰 +4 位作者 姚鑫 谢晶 张炜佳 潘迎捷 赵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219,共8页
旨在探讨不同的GC夹以及GC夹连接引物的不同位置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DGGE图谱结果的影响,合成6对RNA聚合酶β亚基编码基因rpo B引物(rpo B 1-6),含3种不同GC夹(GC-1,GC-2,GC-3),且每种GC夹分别连接于正反引物5'端。应用rpo B-PCR-D... 旨在探讨不同的GC夹以及GC夹连接引物的不同位置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DGGE图谱结果的影响,合成6对RNA聚合酶β亚基编码基因rpo B引物(rpo B 1-6),含3种不同GC夹(GC-1,GC-2,GC-3),且每种GC夹分别连接于正反引物5'端。应用rpo B-PCR-DGGE对副溶血性弧菌(5株),单增李斯特菌(5株)和沙门氏菌(3株)进行分析,并与V3-PCR-DGGE和ERIC-PCR的图谱及聚类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GC-3夹连接于反引物上的rpo B-PCR-DGGE分辨效果最好,分辨力指数达0.9,与ERIC-PCR相同,高于V3-PCR-DGGE。GC夹序列和连接引物位置均对rpo B-PCR-DGGE图谱结果产生影响。选择或设计无连续鸟嘌呤(G)排列的GC夹序列且将其连接于反引物5'端,均能有效提高rpo B-PCR-DGGE对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与分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单增李斯特菌 沙门氏菌 gc RPO B-PCR-DGGE
下载PDF
不同DNA聚合酶对PCR-DGGE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敏 蔡俊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231-823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DNA聚合酶对PCR-DGGE技术的影响。[方法]选用3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对单一的7株菌进行PCR扩增,通过DGGE图谱分析探讨不同的DNA聚合酶对PCR-DGGE技术的影响。[结果]用相同的DNA聚合酶1时,上游引物使用357F1比357F2的效果要好... [目的]研究不同DNA聚合酶对PCR-DGGE技术的影响。[方法]选用3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对单一的7株菌进行PCR扩增,通过DGGE图谱分析探讨不同的DNA聚合酶对PCR-DGGE技术的影响。[结果]用相同的DNA聚合酶1时,上游引物使用357F1比357F2的效果要好。当357F1作为上游引物时,DNA聚合酶2明显好于DNA聚合酶1,但仍有干扰结果出现;当357F2作为上游引物时,使用DNA聚合酶1和DNA聚合酶2都不能使各菌株分离开来。使用高质量的DNA聚合酶3时,上游引物所加入的无论是40 bp还是只有18 bp的"GC"夹,都能够使不同的DNA片段分离开来。[结论]不同的DNA聚合酶对PCR-DGGE技术的影响是很大的,选择合适的DNA聚合酶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DNA聚合酶 'g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